家長平時需多留意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由於寶寶跟成年人相比抗力相對薄弱一些,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幹擾導致疾病發生。在某些疾病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發燒,如果留意到寶寶體溫不正常,有發燒的趨勢,最好馬上到醫院就診。
通過醫生的診斷明確引發身體發熱的原因,對症處理,才能讓寶寶恢復身體健康狀態。這時就需要提前去了解相關的常識,那麼,寶寶體溫多少度才算是發燒呢?
在臨床上,導致寶寶發燒的原因多種多樣。很多的炎症,感染情況出現就會導致寶寶發燒。正常人的體溫一般維持在36攝氏度到37.3攝氏度左右,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了37.3攝氏度,屬於發熱的表現。
因此,家長通過測量體溫的方式發現寶寶的體溫超過37.3攝氏度,說明寶寶體溫不正常,有發熱的趨勢,應該及時就診,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這樣才能防止寶寶持續發燒帶來影響。
寶寶身體發熱出現哪種情況需要馬上送醫?
寶寶身體發熱可能還會出現某些不良症狀,特別是腋下溫度超過了38攝氏度,屬於中度發燒的情況。而到了39度以上屬於高熱狀態,部分寶寶在發熱之後會有身體抽搐表現。一旦有這種現象存在,應該立即送醫,通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改善,否則寶寶身體發熱嚴重,出現了抽搐表現,很有可能會威脅健康。
寶寶發熱之後如何應對?
寶寶身體發熱之後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改善,例如通過物理降溫的方式來退燒,可以用冷毛巾的幫助物理退燒。必要時可以服用退燒藥進行改善,而且在寶寶發熱的時候應該注意維生素補充,同時獲取足夠的水分,這樣對寶寶身體發熱情況改善有幫助,這也是在寶寶身體發熱的時候需要做好的應對措施,防止身體發熱現象嚴重。
由此可見,寶寶體溫超過了37.3攝氏度算是發燒的一種情況,可以根據體溫的變化來判斷發燒的程度,如果是中度的發燒情況就應該立即治療,如果孩子發燒的時候還伴隨著抽搐的表現,應該馬上送到醫院,否則有可能在持續發熱的時候帶來影響。很多家長疏忽大意,寶寶發熱之後沒有改善,出現高熱情況對寶寶大腦健康會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