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發熱怎麼辦?莫慌,兒科專家手把手教你

2020-12-03 澎湃新聞

原創 黃志恆 兒科黃哥黃醫生 

許多家長缺乏醫學知識,孩子一發熱就非常害怕。我在許多平臺上做過發熱方面的公益講座,以下是相關講座的整理。

一、孩子發熱家長怕什麼

我調查了一下, 家長有四怕。

一怕:燒壞腦子

二怕:發熱抽筋

三怕:燒成肺炎

四怕:疑難雜症

二、發熱如何測體溫

根據測量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標準:

腋溫超過37.5℃

耳溫超過37.8℃

口溫超過37.5℃

肛溫超過38.0℃

三、急性發熱的原因: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感染性發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感染

病毒性感染

佔絕大多數,以呼吸道、消化道為主。

1. 呼吸道病毒:幼兒急疹、普通感冒、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2. 腸道病毒: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輪狀病毒腸炎、腸道腺病毒、諾如病毒等。

細菌性感染

化膿性腦膜炎,敗血症,肺炎、細菌性腸炎、尿路感染、中耳炎、皮膚感染等。

不久前,一患兒高熱不退,細菌性感染,孩子喉嚨不紅、扁桃體不腫,我發現是尿路感染,經過對症治療,好了。

不久前,一患兒發熱,孩子說聽不清,請五官科醫生會診,原來得了中耳炎,經過對症治療,也好了。

非感染性發熱

川崎病,藥物熱,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惡性腫瘤和慢性炎性疾病。

川崎病的特點

四、發熱的正確處理

要對症治療,腋溫大於38.5度,可以口服退熱藥,退熱以寶寶感到舒適為準。

小兒發熱大多不需要服用抗生素!除非合併細菌感染。

退熱藥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有滴劑和懸浮液,不要搞錯了啊。這月有個鐵粉向我嚎啕大哭,因為給1歲寶寶吃美林,小美林當成大美林,吃了4毫升,孩子體溫3天都是33~34度。大家不要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了。

五、發熱的誤區

1. 迷信快速退熱

氨基比林、安乃近、尼美舒利禁用!

更不要用地塞米松當作退熱的法寶。

2. 發熱會燒壞腦子

不會!

孩子能否考上清華北大,一方面是基因的差別,另一方面是後天是否努力的結果,單純發熱不會影響智力。

只有病菌進入腦子才可能會影響大腦,引起化膿性腦膜炎或病毒性腦膜炎/腦炎,才可能影響智力,那也只是少數。

3. 酒精擦浴

容易導致酒精中毒、皮膚過敏等,傷身。

4. 退熱藥混著吃

容易導致藥物過量,損害肝腎功能。

5. 藥物濫用

抗病毒藥物(例如利巴韋林、奧司他韋)、抗生素、中成藥濫用。

目前除非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早期需要口服奧司他韋;其它病毒感染,不需要抗病毒治療或清熱解毒治療。

6. 冰冰帖退熱

效果不佳、皮膚過敏、孩子不適等。退熱貼、退熱貼,坑娃又坑爹。

退熱貼,要不得

7. 輸液退燒快

不必要的輸液會引起孩子恐懼,容易造成過敏,還花錢多。

除非出現嚴重的肺炎、嚴重嘔吐、進食困難、感染指標高等情況,才考慮輸液。

都2020年了,不要再說發熱輸液好得快了,Please!

8. 發熱不去醫院

查百度?太嚇人!問朋友?不靠譜!網絡諮詢?說不清!

六、孩子發熱不退怎麼辦

需要找發熱的原因。而不是單純為了退熱而退熱,因為強制性退熱,病因不除,症狀仍會反覆。

首先需要血常規+超敏C反應蛋白檢查

這是一個粉絲的小孩血常規,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超敏C反應蛋白都比較高,說明是細菌感染。

對於細菌性高熱,需要儘早、足夠療程的使用抗生素治療。

對於病毒性發熱,除了流感儘早用奧司他韋外,其它多是期待治療,及時補充水分、營養物質,防止併發症出現,病程到了自然恢復。

面對病毒,人類的治療手段還是有限的,比如近期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並沒有特效藥物。儘早生產疫苗、預防接種才是王道。

七、孩子什麼時候需要趕緊去醫院

年齡:越小越危險,尤其1歲以下

精神反應:清醒>嗜睡>激惹>昏迷/昏睡,精神越差,越需要警惕。例如腦膜炎,敗血症、驚厥等嚴重神經系統症狀

體溫:一直高熱不退,即使口服退熱藥數小時後

呼吸: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喘息,例如急性喉炎、重症肺炎、哮喘等嚴重的呼吸道症狀

患了喉炎的寶寶,呼吸困難,看得我心焦

5. 循環系統:皮膚粉紅>蒼白>發灰>發花溼冷,例如敗血症出現的嚴重循環系統症狀

三字訣:一聽二看三感覺

一聽:聲音(呼吸音、頻率),呼吸聲音和平常不一樣、呼吸快慢和平常不一樣

二看:皮膚(循環),皮膚冰涼或溼冷等

三感覺:精神(神經),一直昏昏欲睡,叫不醒

八、發熱抽筋怎麼辦

掐人中?

嘴巴裡疊毛巾?

嘴巴裡放筷子?

視頻來源:來問三三 作者:魏琛副主任醫師

熱驚發作莫驚慌,四步急救來幫忙。

沉著冷靜第一步,減少聲光莫搖晃。

松領側臥清口腔,呼吸氣道要通暢。

靜觀症狀記時間,手機攝像可幫忙。

持續五分不緩解,就近送醫速考量。

這裡還想再提醒一下粑粑麻麻們,發熱抽搐除了熱性驚厥外,也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癲癇、顱內出血、低鈣等疾病的表現。

所以,在孩子發生抽搐後,還是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醫,做進一步排查!

參考文獻:

1.《中國0~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

2.Fever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UPTODATE,2019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手把手教你按照孩子體重換算退燒藥的用量
    手把手教你按照孩子體重換算退燒藥的用量 2020-12-27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面對疫情反覆,家長應如何應對?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記者李放、朱斯哲、高潔)在20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7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北京市豐臺區一名1歲男童確診,在此前確診的183例病例之中,小於14歲兒童3例。面對疫情的反覆,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北京疫情期間,孩子看病怎麼辦?
  • 發熱後怎麼辦?專家支招新型肺炎個人防控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題:發熱後怎麼辦?專家支招新型肺炎個人防控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王秉陽、屈婷、溫競華  截至1月25日24時,國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975例。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防止疫情擴散傳播,個人的自我防控必不可少。如何判斷感染,是否主要看發熱?一旦出現發熱,要不要立即去醫院?針對這些普遍存在的疑問,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發熱了是否一定要去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說,冠狀病毒的症狀主要為急性發熱(體溫達到37.5攝氏度以上),沒有流感症狀(打噴嚏、鼻塞)。
  • 手把手教你看懂視力表和驗光單,10分鐘小白變專家!
    孩子們每年都要檢查視力,作為家長的你,是否能看懂圖表上的1.0和5.0代表什麼意思嗎?今天,小編手把手教你如何看懂視力表和驗光單,10分鐘一、視力表如何看?上圖的驗光單表示:孩子右眼遠視有150度,近視散光是75度,散光軸在1度;左眼遠視是100度,近視散光為50度,散光軸在171度。兒童出現遠視,父母不必太擔心,因為兒童都有遠視儲備,一定的遠視儲備將有助於減輕兒童近視的發生。
  • 疫情期間家裡寬帶連不上網、電視沒信號怎麼辦?試試這幾招
    河北新聞網訊(田薇)疫情期間,大家居家工作、學習、追劇等,碰上寬帶連不上網、電視沒信號,怎麼辦?河北新聞網小編採訪河北聯通工作人員,梳理了一份詳細排障指南,手把手教你一一排查解決!
  • 疫情期間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各專科就醫注意事項和溫馨提示
    呼吸內科相關疾病疫情期間注意事項:1. 疫情流行期間,外出戴口罩,不要聚餐或到人多的地方如:超市。2、勤洗手,適當鍛鍊,規律休息,不飲酒,不吸菸。3、若2周前接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家庭有2人或以上出現發熱,居住小區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近2周有外出旅行史,就診時應及時告訴接診醫生。
  • 6歲男孩半年長高10公分,兒科專家:這種養脾胃的方法給孩子試試
    原來是因為凱凱媽媽早就發現了孩子發育緩慢,再加上凱凱前半年還存在肚子脹氣和口腔內有異味的情況。後來凱凱媽掛了兒科專家的號,兒科專家指出孩子是脾胃積食給出了幾條建議。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兒科專家都給出了哪些建議?
  • 突然牙疼、牙齦出血、智齒疼痛……怎麼辦?疫情期間,合肥市口腔...
    那麼在防疫期間,遇到口腔的一些常見問題在家怎麼解決?2月7日,合肥市口腔醫院相關科室專家整理了幾種口腔常見疾病的問答,以幫助口腔疾病患者。  一、牙疼怎麼辦?  答:如果在進食時,出現刺激痛或者是咀嚼痛,建議飯後溫水漱口,用牙線清理嵌塞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潔,待疫情過後到醫院做進一步診治。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兒童和孕產婦管理等專家指導意見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兒童和孕產婦管理工作,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制定了《甘肅省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兒童管理專家指導意見》《甘肅省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孕產婦管理專家指導意見》《甘肅省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婦幼健康服務項目管理專家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參照執行。
  • 孩子咳嗽、鼻炎總不好?中西醫兒科專家揭秘真相
    一到秋冬換季,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科門診上患各種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扎堆出現,寶爸寶媽們手忙腳亂應對孩子的各種突發情況,尤其是反覆咳嗽、鼻炎的小朋友明顯增多,孩子咳嗽、鼻炎總不好,家長們更是愁破頭。新手媽媽陳女士的寶寶童童近幾個月反覆咳嗽,時輕時重,陳女士以為孩子是因為感冒引起的咳嗽,一直給孩子餵祛痰止咳藥,結果孩子咳嗽總不見好轉,還越咳越厲害,到湖南婦女兒童醫院一查,竟然是不是簡單的咳嗽而是鼻炎,原來陳媽媽一直搞錯了「罪魁禍首」!
  • 發熱咳嗽,擔心感染了怎麼辦?東莞39家發熱門診公布!
    近期,全國各地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少東莞市民就開始擔心了: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該怎麼辦?去哪家醫院?去醫院前或者看病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
  • 戰疫|蘇州兒科專家「嘔血」整理熱門30問,家長必看
    最近疫情形勢嚴峻大家都宅在家有些家長遇到小朋友發熱咳嗽了就會緊張,生怕自己娃得了新冠肺炎而且在新冠流行期間小朋友要怎麼防護呢?Q8、疫情期間小朋友需要注意什麼?如果孩子具備以下4條中的任意一條,並且目前有發熱,乏力、咳嗽,腹瀉、嘔吐等症狀,建議馬上到定點醫院就醫。
  • 韓國近百家兒科醫院倒閉!低生育率疊加疫情影響,韓國兒科醫院難以為繼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很多人常說,孩子健康無小事截止到6月底,韓國全國的兒科醫院還剩下大約2100家,在20多個小城鎮裡已經沒有兒科醫院。目前很多醫院也是入不敷出。近期的一份調查顯示,三成以上的兒科醫院表示挺不過今年。
  • 10歲男孩反覆發熱貧血誤以為是白血病,竟然是這個病
    輸液3天,小姜不發熱了。6月22日,小姜又發熱了。小姜父母快要急死了,帶著他去了上海某某人民醫院兒科。雖然是疫情期間,但是醫院裡面仍然有不少的病患前來就醫,預檢臺護士們忙碌地檢查健康碼、問診、分診。血液科老專家和我很熟,她幫小姜做了血常規+異常細胞、血塗片,甚至骨髓穿刺都做了,排除了血液系統疾病,建議掛下消化科做個胃腸鏡看看。血液科老專家時常把血液科查不清楚原因的貧血孩子轉到我們科門診。我們經常給那些孩子胃腸鏡檢查,發現貧血是消化道潰瘍出血或異常血管瘤生破裂等疾病引起的。
  • 鄭州有醫院兒科病房的住院率達95% 孩子近期發燒、咳嗽,家長可以...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在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兒科病房的住院率達95%以上。在河南省中醫院兒科,近期門診的接診量比上個月同期增加了20%以上。霧霾天和空氣汙染容易引發孩子呼吸道疾病12月1日上午,在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兒科門診走廊上,已經坐滿了前來就診的孩子和家長。
  • 手把手教你按照孩子「體重」換算「退燒藥」的用量
    )後,我看到留言區有媽媽問:文中說對乙醯氨基酚孩子的用量是每公斤體重10毫克-15毫克,可藥瓶上面的用量是按毫升寫的,也不知道1毫升懸混液對應多少mg的對乙醯氨基酚,這個怎麼換算呢? 下面,我手把手教一下。
  • 還在手把手教孩子畫畫?快打住吧!
    但讓她頭疼的是,孩子好像沒有這方面的天賦:  「天空明明是藍色的,她非要用紅色塗鴉;小鴨子的模型已經有了,讓她照著畫一遍都做不好;最可氣的是,手把手教她畫,人家還不幹了,真是白白浪費票子!」當看到孩子把草畫成黃色時,有的大人會立馬站出來阻止或糾正「草不是這個顏色,你畫錯了」。  事實上,孩子筆下的草可能來自秋天。
  • 疫情期間,出現口腔問題該如何應急?
    牙外傷或面部摔傷 疫情期間一定要看護好家中的老人與兒童,防止跌倒或摔傷導致的頜面部損傷和牙外傷的發生,一旦發生以上情況,應立即前往口腔急診進行處理。 頭面部的腫脹疼痛 如果發生牙源性感染或其他原因導致的頭頸部腫脹,伴明顯疼痛、發熱、呼吸困難等症狀,一定要儘快到綜合醫院發熱門診排除新冠感染等因素後,再及時前往口腔急診進行處理。
  • 手把手教你學ELISA、PCR、免疫組化
    1.手把手教你學ELISAELISA的基礎是抗原或抗體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體的酶標記。結合在固相載體 表面的抗原或抗體仍保持其免疫學活性,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既保留其免疫學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2.手把手教你學PCR實時螢光定量PCR,簡稱RT-QPCR,屬於Q-PCR的一種,目前該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如:擴增特異性分析、基因定量分析、基因分型、SNP分析等。
  • 手把手教你如何隱藏電腦文件夾
    手把手教你如何隱藏電腦文件夾時間:2017-08-03 19:24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電腦怎麼隱藏文件夾? 手把手教你如何隱藏電腦文件夾 朋友會向你借電腦,但是電腦上有一些文件又不想讓其他人看到。該怎麼辦呢?有的人把它們放到U盤或移動硬碟,貼身保管;有的人則用軟體進行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