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形勢嚴峻
大家都宅在家
有些家長遇到小朋友發熱咳嗽了
就會緊張,生怕自己娃得了新冠肺炎
而且在新冠流行期間
小朋友要怎麼防護呢?
為此小科特地諮詢了
蘇州科技城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陸敏及副主任醫師程超
他們特地整理了一些大家都關注的問題
Q
1、家長接觸過湖北省的人員,小朋友會被感染嗎?
答:如果接觸的是14天內從湖北省回來的,即使沒有症狀也不能排除攜帶新冠病毒可能,家長如有接觸就可能攜帶病毒,建議從接觸之日起大人、孩子嚴格居家觀察14天,一旦有呼吸道症狀或者發熱必須前往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如果接觸人員為14天前從湖北省回來的,已經過了疾病潛伏期且接觸人員沒有呼吸道症狀,不具有傳染病毒可能性。
Q
2、我們家沒有外出過,但小朋友現在有發熱咳嗽,我們特別緊張,如何排除新冠肺炎?
答:發熱咳嗽不一定就是新冠肺炎,診斷新冠肺炎,要具備以下條件:
(一)疑似病例。
結合下述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綜合分析:
1.流行病學史
(1)發病前14天內有湖北省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湖北省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3)聚集性發病;
(4)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是指病原核酸檢測陽性者。
2.臨床表現
(1)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
(2)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
(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有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符合臨床表現中任意2條。
(二)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具備以下病原學證據之一者:
1.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實時螢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 酸陽性;
2.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Q
3、孩子不肯戴口罩,我們應該怎樣去有效的防護?
答:1.避開密集人群,佩戴口罩,與他人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2.咳嗽、打噴嚏、流涕,要用紙張遮擋口鼻,或用手臂遮擋,然後洗手;傳遞紙質文件前後均需洗手、佩戴口罩;3.座機電話每日用75%酒精擦拭消毒2次以上;4.多進行鍛鍊,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5.廢棄口罩丟至專用垃圾桶;6.下班回家摘口罩洗手消毒,用75%酒精或消毒溼巾擦拭手機和鑰匙,保持室內通風和衛生清潔。
Q
4、孩子有哮喘,要去醫院複診配藥,去醫院就醫時,怎樣避免或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答:1)原則上儘量不要去醫院,除非必須去醫院的急症、危重患者。儘量選擇能滿足需求,門診量較少的醫院。儘量避開發熱門診、急診。2)前往醫院的路上和醫院內,患者及陪同人員必須佩帶醫用口罩。3)如果可以,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4)在路上和醫院時,儘量保持人與人之間距離1米以上,隨時保持手衛生、勤洗手,5)儘量避免用手接觸口、眼、鼻,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者肘部遮擋口鼻。6)接觸醫院門把手、窗簾等,儘量洗手或者手部消毒液手部消毒。7)返家後,立即更換衣服,流動水認真洗手,衣物儘快清洗。8)如出現發熱、咳嗽、咽痛、乏力等可疑症狀,及時就診,並向醫生告知近2周的活動史。
Q
5、讓孩子多曬曬太陽能否降低病毒的危害?
答:雖然新冠病毒對紫外線敏感,但太陽照射紫外線的量不足,效果有限。適當曬太陽可以增強體質,主要原理是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從而促進鈣的吸收而強健骨骼。
但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期間,建議孩子儘量不要外出。如果要進行適當的戶外鍛鍊,建議去空曠、通風、人少的空間進行活動。儘量避免或減少去人口密集的場所和不通風的空間。家長一定要做到有效看護,看到孩子亂摸亂碰的行為,要及時制止。最好隨身攜帶含有酒精類的一次性手消消毒液及時消毒,回家後要及時更換衣物,注意手衛生。
Q
6、疫情解除了是不是就沒有了呢?
答:病毒有自然宿主,比如新冠病毒就有天然宿主—蝙蝠,所以還會存在。但只要人類不近距離接觸這些野生動物,被感染的機會就少。只能說此段時間、此處區域疫情在控制的範圍,但病毒不一定完全被殺滅掉。
Q
7.、喝薑湯能夠抗病毒嗎?
答:薑湯祛溼發汗的作用,對於一般的風寒感冒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根本上殺滅病毒,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不確定,很有限。如果是中成藥的話可以考慮預防性應用增加免疫力的比如黃芪、太子參一類,少量泡水服用可能會有一定作用。
Q
8、疫情期間小朋友需要注意什麼?
答:冠狀病毒流行期間,①儘量避免外出;②若確實需要外出,要正確佩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③提倡1歲以上兒童佩戴專用口罩;④家中做好通風、消毒,家人外出回家需洗手更衣後再接觸兒童;⑤兒童勤洗手,不要亂碰、亂摸東西,合理飲食,適量運動。⑥大人儘量與孩子分餐,不要吹涼或咀嚼食物後餵食。
Q
9、孩子出現什麼症狀需要及時就醫?
答:當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後的部分患者主要會表現為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熱、乏力、氣促和呼吸困難。嚴重者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如果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去醫院確診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兒童的症狀有可能不典型,一旦高熱反覆不退,精神萎靡、抽搐、持續腹痛,嘔吐、昏迷、少尿或者無尿、煩躁不安、頻繁咳嗽、喘息明顯,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胸悶、乏力明顯、胸痛等建議及時來醫院就診。
Q
10、 新冠肺炎和普通肺炎有什麼區別?
答:1、首先需要與其他類型肺炎進行鑑別,例如細菌性肺炎,或支原體、衣原體肺炎等非病毒性肺炎,但細菌性肺炎患者往往血象較高,且以單肺為主,咳嗽時可有膿痰;
2、其次,與其他病毒性肺炎相鑑別。很多病毒都會引起肺炎,例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都可以引起肺炎,但這些病毒感染引起肺炎概率相對較低,數量相對較少,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出現肺炎機率較高,傳染性較其他病毒性肺炎強,如果有流行病學接觸史,則需要進行胸部CT、血常規、核酸檢測來鑑別。
Q
11、 家裡的活禽或寵物會不會感染,需不需要隔離開來?
答:目前沒有發現活禽有感染此病毒,所以還不確定。不要密切接觸,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活禽或寵物接觸,接觸後要注意洗手。
Q
12、 同小區有新冠肺炎病人,這兩天我家寶寶發燒了,會感染嗎?
答:判斷有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看看兒童近期有無與感染患者的接觸史或居住史。
如果孩子具備以下4條中的任意一條,並且目前有發熱,乏力、咳嗽,腹瀉、嘔吐等症狀,建議馬上到定點醫院就醫。
(1)發病前14天內有湖北省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發病前14天內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者)有接觸史;
(3)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湖北省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4)居住地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聚集性發病。
Q
13、孩子有矮小症,已用生長激素治療身高改善好,但近期不敢去醫院,可以停藥嗎?
答: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是不建議停藥的,因為生長激素在我們體內發揮作用主要有兩種,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直接作用是生長激素直接發揮促生長作用,間接作用是通過我們的肝臟轉化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這個因子在體內停留的時間是8秒左右,所以我們的生長激素需要每天注射保證生長因子的轉化,當生長因子已經達到一個好的促生長水平時,突然停藥在恢復用藥時要再想達到好的生長水平因體質而異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這個是生長方面不建議停藥,第二生長激素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參與物質代謝參與蛋白質合成,提升體內免疫蛋白,提升免疫力,增強兒童對病毒的抵抗力,疫情期間更不建議停藥。如果比較擔心到醫院容易交叉感染,如果情況穩定可以不帶孩子來,父母來醫院配藥(請帶好既往病歷),現在社保也根據情況可將處方時間適當延長。如果近期需要複查,建議情況穩定可以延期1-2月後進行。家長也可以和身高管理師聯繫她們一般都會提供幫助。
Q
14、寶貝有性早熟,每個月在醫院打針治療,近期不敢去醫院,能暫時停藥嗎
答:性早熟的治療周期是4-5周注射一次,嚴格意義上抑制針不建議推遲,延期注射會嚴重影響性腺抑制效果,如果情況穩定家長帶孩子來醫院注意防護,直接配藥(請帶好既往病歷)後帶去注射室進行治療即可。
Q
15、孩子有兒童哮喘,醫生建議長期吸入治療,近期治療效果很好沒有發作,近期不敢去醫院,能停藥嗎?
答:兒童哮喘是兒童氣道慢性異質性疾病,由於患兒疾病的嚴重程度、病程、年齡、遺傳背景、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不同,每個患兒的疾病治療和轉歸相差很大,嬰幼兒哮喘和咳嗽變異性哮喘一般療程為3個月以上,兒童哮喘需要1年以上,有危險因素需要增加相應的治療時間。寶貝用藥後控制良好應在醫師指導下繼續鞏固治療或者適當調整藥物劑量,切不可自行停藥,以防停藥後再次發作前功盡棄。
Q
16、 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傳播的?孩子除了戴口罩外,還需要注意哪些?
答:新型冠狀病毒最初可能來源於野生動物,目前發現可以人傳人,主要以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為主。孩子除了戴口罩還需要注意:
1. 儘量減少外出活動;
2.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房間注意通風;
3.不要暴飲暴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
Q
17、對於兒童普通感冒或低熱,如何進行正確的居家處理?
答:兒童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或者受涼所致,少數由細菌和支原體引起全年可發,主要症狀為喉嚨痛,咳嗽、打噴嚏和流鼻涕、低熱等,總體來說症狀不會很嚴重,一般經過5-7天病情會慢慢自愈。有低熱建議多喝水,注意休息,清淡飲食,適當用一些清熱抗病毒的中成藥和緩解流鼻涕噴嚏等症狀的藥物,如果鼻塞流涕明顯時同時可以清晰清洗鼻腔等治療,緩解不適症狀。
Q
18、孩子太小不肯配合好好洗手,怎麼辦?
答: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接觸傳播,所以勤洗手對於預防病毒感染非常重要。以下情況需要洗手:
1.外出回家後;飯前便後;
2.咳嗽、打噴嚏、擤鼻涕後;
3.接觸過動物後;
4.撕開快遞外包裝之後。
為了徹底清潔手部,要鼓勵小朋友儘量用7步洗手法,「內、外、夾、弓、大、立、腕」,順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洗到位,時間至少2分鐘左右,而且要用肥皂和流水。如果在外面沒法用水洗手,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溼巾或手部消毒劑按7步法消毒手部。
第一步 :洗手掌 流水溼潤雙手 ,塗抹洗手液( 或肥皂 ) ,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 :洗背側指縫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 :洗掌側指縫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 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 :洗指背 彎曲各手指關節 ,半握拳把 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 :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 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 :洗指尖 彎曲各手指關節 ,把指尖合 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 :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雙 手交換進行。
如果寶寶太小無法配合,家長可給予幫助,把寶寶的手心、手背、手指、手肘均用流動水衝洗2分鐘即可。同時也要注意環境的消毒,並且儘量不要帶寶貝外出,注意房間通風,玩具、物品等消毒。
Q
19、新冠肺炎觀察期母親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嗎?
答:由於新冠病毒主要是通過接觸和飛沫傳播的,所以不建議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母親進行哺乳。儘量避免感染的母親跟孩子密切接觸。但建議感染的母親定期擠出乳汁,保證乳汁分泌功能,同時,預防乳腺炎的發生,直至感染母親解除隔離後方可接觸孩子並進行哺乳。
截止目前,尚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因此,若產婦確診感染,新生寶寶和產婦需要分開隔離,具體由醫生進行評估。
Q
20、疫情期間預防針要推遲注射嗎
答:1)新生兒首針B肝疫苗和卡介苗,應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在助產機構及時接種。B肝表面抗原陽性的母親所生的新生兒的第2劑和第3劑B肝疫苗,建議與接種單位預約後及時接種。
2)用於暴露後免疫的疫苗,如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疫苗,應按疫苗接種程序及時進行接種,就近選擇開設有相關疫苗的且門診量較少的醫療機構。
3)若所在社區(指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所轄的城鄉社區,即城市社區和村)未發生社區傳播疫情,可根據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或疾控機構的具體要求及接種單位的時間安排選擇接種。
4)若所在社區發生社區傳播疫情,可暫停除上述四種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種,並需注意在疫情結束後為兒童儘早補種。
5)若需前往接種,儘可能事先通過網絡或電話了解擬接種門診的情況,做好預約、核實和準備,也便於接種門診疏散等待接種、接種後留觀的兒童和家長,以儘可能減少人群在接種門診聚集的時間。
6)前往接種門診之前,建議先自行測量體溫,評估受種兒童和陪同家長的健康狀況,若受種兒童有發熱等不適症狀,應暫不前往接種;若家長有發熱等不適症狀,可由健康的家長陪同前往接種。
7)接種結束返家後,應密切關注受種兒童的身體狀況,若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如有接種疫苗後出現的發熱、局部紅腫等,一般能自行緩解,無須特殊處理;如有其它不能緩解的不適,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
8)前往接種門診時的個人防護注意事項請參照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就醫臨時指南》。
建議家長關注當地兒童預防接種門診的工作動態,近期可能許多社區預防接種點都停診,請注意關注接種點官方公告,並和接種醫生溝通孩子的具體情況。建議單獨預約、分散接種。仍需注意的是,就診時家長和孩子都要做好防護,一定要全程佩戴口罩,不能亂摸。
Q
21、有什麼中藥/中成藥可以增加寶貝免疫力,預防病毒嗎?
答:1)目前尚無經過嚴格臨床試驗得出確切有預防新冠病毒的中成藥,也有一些增加抵抗力適合兒童的比如黃芪太子參泡水可以嘗試,但建議諮詢下中醫醫師。
2)對於預防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觸感染者或攜帶者,並做好個人防護。
3)目前臨床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大多需長時間(至少3個月至6個月)使用,暫無短期內提高免疫力的藥物;且提高兒童免疫力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保證兒童的營養均衡。
4)對於口服中成藥提高兒童免疫的方式暫不非常推薦,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兒童處於生長發育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證營養充分,中成藥大多口感不佳,營養兒童食慾,進而影響營養素的吸收;二、中成藥大多成分複雜,兒童肝腎功等代謝器官對於藥物代謝的能力相對較弱,容易引起多器官的損傷;三、中成藥在處理加工過程中,一些物質很難完全剔除,長時間使用過敏風險較高。
Q
22、得過新冠狀病毒的人,是否還會被傳染?
答:從免疫學的角度來看,病毒入侵人體,人體的免疫器官會對外來物做出反應,啟動免疫應答,包括人體防衛細胞(巨噬細胞等的吞噬)的活躍、免疫物質(抗體等)的產生等,且這些物質會在人體內持續一段時間,所以短時間內不會感染同種類型的病毒;但是新冠病毒屬於單鏈RNA病毒,是所有病毒中變異率最高的病毒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抗毒疫苗以及抗病毒藥物研發困難的重要原因,因此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即使痊癒後,若病毒出現變異,病毒的抗原標誌物也會發生變化,再次感染後就會出現免疫逃逸現象,所以即使痊癒的患者還是有再感染的風險,因此治癒的患者還是應該加強防護的。
Q
23、從湖北省寄過來的口罩可以用嗎?
答:據專家介紹,病毒通過快件傳播的風險極低。郵政和快遞企業嚴格落實對郵件、快件、運輸車輛、生產作業場所的消毒、通風等措施,嚴格落實安全查驗的制度,嚴禁收寄野生動物。因此大家不用擔心,正常的快件不用拒收,收完快件請及時洗手。
Q
24、是否真的像新聞所說,對孩子傷害比較小?
答:新冠病毒人類普遍易感,目前已有兒童感染病例,最小的有新生兒感染,全部年齡段的人都需要做防護。危重症病例主要見於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目前兒童重症病例少。
Q
25、特殊時期,家長怎麼判斷什麼情況下小孩生病要到醫院裡看?
答:1)小於3個月的嬰兒尤其是28天以內的新生兒如果出現發熱(腋溫>37.5℃)均應至醫院就診。
2)任何年齡的兒童發熱超過3天時,同時出現精神萎靡、哭鬧且難於安撫,吃奶減少、嘔吐、腹瀉、尿少、關節和/或肌肉痛、頭痛、寒戰、咳喘、呼吸困難、抽搐等情況時,需及時至就近醫院就診。
3)如果孩子出現明顯呼吸道症狀、發熱、腹瀉、嘔吐、結膜充血等,又高度懷疑可能是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時,必須至定點醫院及時排查。
Q
26、孩子和疑似病人接觸了,還沒有症狀如何處理?
答:1)首先家長做到不隱瞞,不要因為害怕而選擇逃避。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害了自己和孩子。
2)帶孩子主動在家隔離觀察14天,14天以後無症狀時可以解除隔離,期間儘量不要外出。
3)鑑於兒童病情變化快,一旦有緊急症狀,需立即至就近的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及時就診。
Q
27、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居家隔離注意事項?
答:1)將隔離者安置在通風良好的獨立房間。如果沒有獨立的房間,照料者也要與密切接觸者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
2)家庭成員進入隔離者活動空間時應佩戴口罩。拒絕家庭以外人員的探訪。
3)限制隔離者的活動範圍,確保共享區域(衛生間和浴室等)通風良好。
4)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肘遮掩口鼻。
5)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時,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紙。儘量減少和避免接觸密切接觸者使用的用品(手機、遙控器、餐具和毛巾等)、做好公共用品(桌椅和門把手等)的消毒,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
6)佩戴好一次性手套和口罩進行家庭環境清潔和消毒,每天用含氯消毒劑溼式拖地,做好垃圾的密封和處理,保持家庭環境清潔。
Q
28、孩子出現哪些症狀時應立即停止居家隔離並及時就醫?
答:1)出現呼吸困難(包括活動後加重的胸悶、憋氣、氣短)
2)出現意識問題(包括嗜睡、說胡話、分不清晝夜等)
3)腹瀉
4)高熱超過39℃
5)其他家庭成員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
Q
29、如何分辯兒童普通咽炎的乾咳和新冠肺炎導致的乾咳之間的區別?
答:兒童普通咽炎的乾咳和新冠肺炎的乾咳從症狀上看無本質區別,但兒童的普通咽炎伴發乾咳多半和過敏有關,很多會伴發由鼻炎的症狀,且全身症狀輕微,多伴有發熱,一般情況良好,新冠肺炎主要參考流行病學史,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還需要加流行病原學證據。
Q
30、長期用的藥可不可以開電子處方,非常時期以便網上購藥?
答:鑑於目前電子處方管理機制不規範,網上購藥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且目前適用法律尚不完善,因此對於需長期用藥的兒童,不建議憑藉電子處方網上購藥,建議家長可在進行規範自我防護的情況下至就近醫院相關專業門診諮詢與配藥。目前醫院針對慢性疾病患者可以延長處方至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