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復旦大學戰疫青年故事分享會舉行 讓抗疫復旦力量化作育人...

2020-12-06 復旦大學

5月22日,復旦大學戰疫青年故事分享會於線上、線下同步舉行。戰疫青年講師團代表講述一線工作經歷,展現復旦青年擔當,激勵廣大師生不懼風雨、永挑重擔。復旦大學抗擊疫情雲課堂、復旦大學戰疫青年說系列微課視頻,也於活動現場發布,讓戰疫一線故事持續發光發熱,讓抗疫復旦力量化作育人力量。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出席線下活動並向戰疫青年講師團代表頒發聘書。黨委副書記許徵、尹冬梅,復旦大學黨委常委、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徐軍,以及相關機關部處負責人、已返校師生代表等共同參與。線上直播累計近14萬人次觀看,並在B站上登頂小時榜第一。

雲課堂廣納學習資源 微視頻聚焦青年擔當

分享會現場,復旦大學抗擊疫情雲課堂發布,學生可以通過學號登陸「團團在復旦」公眾號中的「抗疫課堂」板塊,一站訪問各類抗擊疫情系列學習資源。

明確前路、堅定理想,立志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觀看《焦揚老師五四青年節寄語》,體悟風雨中的國家與青年、磨難中的信念與擔當,爭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復旦青年。

收看疫情防控系列團課,走近疫情防控「隱形俠」,學習健康防護知識,掌握疫情下的情緒管理方法;登上光華論壇,聆聽復旦00一代的戰疫故事,討論國家安全法治建設中的問題;學習博士生講師團系列課程,補充法律知識,親身辨別謠言……

雲課堂還專門設有戰疫青年講師團預約通道,各黨團組織可在線預約講師課程,學習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師生和校友優秀代表的先進事跡,體悟奮進前行的精神力量。

與雲課堂一同發布的,還有30集復旦大學戰疫青年說系列微課視頻。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護士李春雷作為重症醫學科的男護士,和團隊一起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巨大負荷,衝在最需要膽量和力量的第一線。附屬華山醫院醫生魏禮群作為氣管插管衝鋒隊的醫院,深入武漢參加抗疫,在52個日日夜夜中紙面氣管插管這個最危險的崗位。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急危重醫學科住院醫師李青青奔赴雷神山,進行為期47天的新冠病毒肺炎診療工作;附屬兒科醫院感染傳染科主治醫師王相詩,參與上海兒童戰疫,救治兒童中最小的僅7個月;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服務與健康安全評價所醫師胡瑋彬參與創建「追蹤辦」,最多一天聯繫對象近6000人,處理外省市協查近60件……每期微課視頻均聚焦一位講師、一個故事,以青年人的語言和視角講述復旦人的戰疫擔當。

戰疫青年憶經歷 援鄂代表寄學子

馳援武漢和駐守上海一線的7位戰疫講師團成員,在活動現場分享了與疫魔搏鬥的故事。

「厚厚的防護服讓我們的聲音變得很小,我們只得蹲在床邊和病人交流,通過握手、擁抱等肢體語言給他們打氣。」復旦大學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附屬華山醫院青年突擊隊長楊敏婕,回憶在武昌方艙醫院的奮鬥歷程。「我們的每一句解答和鼓勵,都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帶給他們一線希望。」

「為了及時評估患者病情變化,我們會頻繁進行CT檢查,一個來回將近1小時,鞋套磨破、衣服溼透。」復旦大學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居旻傑,收治的都是重症、危重症患者,工作繁重,壓力重大。為此,他的團隊提出「抓住、穩住、守住」六字原則,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復旦大學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附屬兒科醫院醫生蔡潔皓,分享了上海市最小新冠寶寶和「大白」醫護的故事。作為感染傳染科主治醫師,他先後在兒科醫院和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隔離病房工作。在他和同事們的眼中,患兒就是「大白」醫護的孩子,「只要他們能夠康復,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隨著我們和患者一江連心的感情越來越深厚,隨著落日餘暉圖震撼所有人的心靈,我深知,武漢已經重啟,戰役即將勝利!」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獲得者、附屬中山醫院護士長陳軼洪堅定地說。作為團隊「管家」,她把握大方向,不斷創新、優化護理流程,方便病患治療的同時,更好地保護醫務工作者。

「面對疫情未知的發展,我也曾害怕,但我作為一名『90後』華山人、復旦人,正值青春年華,就應當挺身而出。」說這話的孫佳佳,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一名護士。疫情爆發後,她四次報名,終於入選援鄂醫療隊。3月29日,她在援鄂前線火線入黨。「只要自己有一分熱,便發一分光。」她這樣說道。

作為一名「管理小兵」,到前線去做什麼?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門診辦公室副主任邱智淵,承擔起同濟醫院光谷院區17家醫療隊的統籌協調工作,關心著華山每一位隊員的衣食住行和心理狀態,並用手中相機記錄下一個個感人瞬間。他對青年學子說:「在國家需要你的時候挺身而出,你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真正有價值的。」

「你們守護患者,我來守護你們。」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管理科陳翔是一位嬌小的「90後」姑娘,她在武漢前線堅持做好全隊白衣戰士的感控工作,對他們進行逐一培訓和監督檢查。「零感染是每一位隊員共同努力才達成的,我們有136名靠譜的隊友,有科學的防控措施和絕對的執行力,還有充足的物資保障與強勁的『後援團』。」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感染科任副主任張繼明教授,以及上海最早「逆行者」、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教授,也來到活動現場,分享了自己的抗疫經歷和感受,為青年醫務工作者「打call」,為復旦學子寄語。

張繼明用「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來評價「90後」醫務青年們在此次戰疫中的表現,「說意料之中是因為他們在日常工作中都是非常優秀的年輕醫生護士,說意料之外是因為在特殊環境之中,當面對危險時,他們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勇於擔當的精神,都讓我敬佩和感動。」張繼明也寄語復旦學子,在校期間努力學好知識,練好本領,將來在不同領域做出自己的貢獻,體現復旦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鐘鳴以武漢前線的經歷生動闡釋了復旦大學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在前線,鐘鳴被很多人稱為「全能戰士」,在他看來,正是就學期間以及在中山醫院接受的那些嚴格刻苦的訓練,在前線的特殊環境中開始發揮作用,促使自己在面對未知挑戰的情況下,腳踏實地切實思考。「青年學子要珍惜寶貴的校園時光,積累紮實的專業知識。」鐘鳴表示,「另外,武漢很多同事評價我兼具邏輯理性思維和人文關懷,這也和復旦的精神一脈相承,在具備紮實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兼具人文視野和情懷。」

前線醫護人員的分享也讓在場的不少復旦學子感慨收穫良多,大家紛紛在B站彈幕和朋友圈中寫下了自己的感悟。「給復旦戰疫青年點讚」「現場聽,真的有一種不一樣的震撼!歲月靜好,山河無恙,只是因為有那麼多平凡而偉大的人在守護,在戰鬥!」「白衣披甲,英雄逆行。以後不管什麼時間,不管已經聽過多少次,每當回想起這些事跡,都會有種發自內心的感動與感謝。」

本次分享會由校黨委宣傳部和團委主辦,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和上海醫學院黨委學生工作部協辦。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評選十佳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抗疫優秀團支部
    在復旦大學,每年有200餘項志願活動開展,平均5000餘人次參與其中;僅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就有35個以院係為單位構成的戰「疫」青年志願者服務隊、300餘個團支部奮鬥在戰「疫」志願服務一線……復旦大學的志願文化已成為復旦一張靚麗名片,助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流人才。
  • 時光倒流四十年 復旦大學77-78級校友返校
    重溫一段歷久彌新的復旦歲月昨天下午,「時代成就人生」復旦大學77-78級校友返校主題大會在正大體育館隆重舉行。復旦大學校長、復旦大學校友會會長許寧生出席大會並致辭。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阿沛·晉源,科技部原副部長曹健林,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復旦大學高等學術研究院院長、原常務副校長陳曉漫,倫琴(上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復旦大學原副校長馮曉源等級返校校友與在校師生逾千人濟濟一堂,共襄盛會。級經濟系校友朱民與級原上醫臨床醫學系校友馮曉源作為校友代表分享人生感悟。
  • 復旦大學成立「語·疫」線上多語翻譯志願服務隊
    近日,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發揮專業優勢,成立了「語·疫」線上多語翻譯志願服務隊,對接社區、醫院翻譯需求,承擔青年使命,服務抗疫一線。現已有60餘名復旦外文學院學子加入的「語·疫」線上多語翻譯志願服務隊,外文學院院長高永偉等十餘位各語種中外教師提供翻譯指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團委提供醫學專業指導,並得到了校團委和外國留學生工作處的大力支持。
  • 什麼叫時代力量?復旦大學物理學院5名青年教授發表CNS主刊論文
    青年的力量是復旦發展的源泉引進優秀的青年人才,為復旦大學的發展做出貢獻。復旦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來看,復旦大學一期本科畢業生只有3000人,復旦大學有很多留學生,有龐大的海外優秀校友團,因此,復旦大學可以把工作引進海外的青年,但是,總體上並沒有那麼晚,從復旦大學海外青年人才引進工作上似乎更好,從復旦大學物理學院引進的人才中有5位青年學者代表復旦發表了CNS的主報論文,強調了復旦大學物理學科的實力。
  • 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
    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從對未來生涯的迷茫到堅信「學習的知識就是手中的槍」,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學生吳逸桐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後思想態度發生轉變,毅然選擇赴西部基層支教一年。熬夜製作手工餅乾、手寫賀卡,甚至差點忘記自己的結婚紀念日,只為將暖心傳遞給《營養與健康》課堂的學生。
  • 2020-11-13復旦CC粉享(第105期)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MBA中國網
    學生說:上他的課,既害怕又享受,80餘歲時,他還堅持復旦的優良傳統,在一線為本科生、研究生上課。11月8日上午,作為復旦大學「致敬大師」系列活動之一,慶祝張薰華先生從教75周年座談會暨「經濟規律探索」學術研討會舉行。會前,「大師風採·張薰華先生百年人生」展覽揭幕。會上,《規律探索積思錄——張薰華先生文集》首發。
  • 復旦大學數學英才班舉行開班儀式!
    立足培養未來的數學家,復旦開招數學英才班,並於昨天(10月13日)下午,舉行數學英才班開班儀式。受疫情影響,本次儀式為2019級、2020級學生合併開班。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許寧生出席並講話。中國科學院院士洪家興、陳恕行,教務處處長蔣最敏,「雙一流」建設辦公室主任李粵江,上海數學中心主任李駿及相關院系成員、英才班全體師生共同與會。
  • 元旦說復旦,復旦大學解析
    元旦說復旦,復旦大學解析。1、日月光華,旦復旦兮。老牌百年名校,一直雄局高校排行榜第一梯隊,C9之一。復旦,起初是一所私立大學。到抗站時期,因經費籌集困難,才改名G立復旦大學,以便獲得財贈支持。2、復旦的加速騰飛有兩個節點。
  • 聽疫線戰場「徐爾摩斯」的故事!唐鎮抗擊疫情感人事跡分享會舉行
    來自浦東公安分局唐鎮派出所的勤務輔警徐佳健,被稱為疫線戰場的「徐爾摩斯」。今天下午,由浦東唐鎮黨委、政府主辦的「疫」路逆行 最美有你——唐鎮抗擊疫情感人事跡分享會舉行。圖說:「『疫』路逆行 最美有你——唐鎮抗擊疫情感人事跡分享會」舉行 唐鎮供圖(下同)黝黑的皮膚,十足的中氣,精壯的體格,1987年出生的徐佳健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成熟氣質。疫情當前,打擊破案依然是重中之重。徐佳健憑藉超強的視頻核查天賦與對工作細節的執著堅守,迅速輔助破了不少案件。
  • 復旦大學如何開展「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內涵發展,擦亮本科品牌!
    圍繞這些問題,2019年,復旦大學聚焦內涵發展,不斷擦亮本科品牌,持續推出新動作,呈現嶄新氣象。領航課程思政改革三全育人我當先「三全育人,就是要在教育教學的各項工作中,提高站位,圍繞培養民族復興大任所需要的拔尖創新人才,提升教育質量,攻堅克難。」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表示。
  • 復旦大學光華青年學者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開啟,誠邀海內外英才參加!
    一、生命科學分論壇簡介 復旦大學光華青年學者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由復旦大學主辦,生命科學學院和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承辦,旨在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我們將通過主論壇專題報告會、分論壇學術研討會和人才洽談會等形式,圍繞國際學術前沿,探討學科熱點問題,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為復旦大學「卓越2025」人才引進計劃招募生命科學領域的青年英才。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科齊全,擁有生物學和生態學兩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宏觀和微觀並舉,發展潛力巨大,發展資源豐富。
  • 復旦大學110周年校慶紀念日 復旦師生出版校園植物圖志
    東方網5月28日消息:昨天是復旦大學110周年校慶紀念日,許多復旦師生和校友都在朋友圈裡刷屏祝賀生日,大聲說出自己心中對學校的愛。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幾位復旦師生藉此出版了一本滬上高校第一本校園植物圖志,引起許多人的興趣。
  •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舉行2021「我和復旦有個約會...
    我和復旦有個約會2020年11月24日晚,我院和外國留學生工作處共同舉辦2021「我和復旦有個約會」外國留學生招生線上專場宣講會。在留學生工作處的協調和支持下,本次宣講會採用別開生面的網絡直播形式。
  • 旦復旦兮!ACL 2020 復旦大學系列論文解讀開始了!
    AI 科技評論聯合復旦大學,推出「ACL 2020 - 復旦大學系列論文解讀」。 AI科技評論 x 復旦大學4月3日,備受矚目的 NLP 頂會 ACL 2020 公布了錄用論文情況。本屆 ACL 共收到 3429 篇投稿,相比於去年增加了500多篇,儘管接收論文數量還沒有統計,但相比於去年必然將只多不少。
  • 「我和祖國一起成長」 2020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主題活動舉行
    「我和祖國一起成長」 2020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主題活動舉行 2020-06-01 17:39:14> 作者:周馳 責任編輯:周馳     「我和祖國一起成長」 2020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主題活動舉行
  • ...尼爾斯·玻爾|寧波諾丁漢大學|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楊福家|復旦...
    申報館ThePress,主題為「從復旦到牛津」的《牛津筆記》讀書沙龍,除了朗誦若干段《牛津筆記》節選外,並沒有對這本新書有過多介紹。在《牛津筆記》作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的推動下,特邀嘉賓、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擔任復旦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現任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的楊福家成為主角。
  • 復旦社會工作系師生助力抗疫:他們在後方串起社會資源之線
    原創 顧晨淳 復旦青年2月伊始,一些復旦社會工作系的師生們以不同的形式參與到緊張的戰「疫」工作中,或遠程指導一線社工服務,或整合信息、連結資源,或錄製網課、撰寫專報,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一線的社會工作者們提供協助。
  • 張文宏獲評復旦本科生心中好老師,寄語「在不確定性中證明自己」
    6月28日上午,復旦大學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在該校標誌性的正大體育館舉行,通過網絡向7000餘名畢業生及廣大網友直播。典禮中,新當選為復旦大學2020屆本(專)科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的張文宏以教師代表的身份,做了時長5分半鐘的演講,寄語青年學子。
  • 復旦大學
    通知公告|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申報 01、復旦大學外文學院的學術特色、培養優勢是什麼?
  • 第五屆能源化學與材料國際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10月19至21日,第五屆能源化學與材料國際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本次大會由「2011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iChEM)主辦,復旦大學承辦,來自全球10餘個國家的近300位領域內的專家和學者參加會議。會議共舉行主題報告29場,接受優秀牆報80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