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專家石效平提醒:這些食物不能給孩子吃,否則影響孩子IQ發育

2020-11-25 騰訊網

營養學家指出影響孩子IQ(智力)發育,除了遺傳、疾病、和周圍環境條件外,無度亂吃及營養不均衡都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隨著寶寶的發育增快,他的活動量也增加,於是對體力和腦力的消耗也就大大增加,導致孩子飲食無度,往往造成消化功能紊亂,會加重胃、腸、肝、脾、胰等消化器官和大腦控制消化吸收的胃腸神經及食慾中樞的負擔,如果大腦內負責消化吸收的神經經常處於興奮狀態,會使大腦皮質的語言、記憶、思維等中樞神經智能活動處於抑制狀態。

因此及時為孩子添加輔食,補充營養是大腦發育必須的,很多孩子就因為輔食添加的不好,使其智能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而蛋白質是腦組織發育代謝的重要物質基礎,在記憶、語言、思維、運動、神經傳導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鐵元素是構成人體血紅蛋白的主要物質之一,缺乏鐵元素影響大腦中營養素及氧的供應,充足的維生素C可使大腦功能靈活、敏銳,提高智商。

幾種孩子健腦益智的食物:

1、雞蛋:主要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豐富的卵磷脂以及鈣、磷、鐵等。

2、核桃: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甘油脂,其可供給大腦基質的需要,而其含有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成分。

3、香蕉:能幫大腦製造一種化學成分---血清素,這種物質能刺激神經系統。

4、蘋果:蘋果含有豐富的鋅,可增強記憶力。

5、大蔥:能促進血液循環,使人頭腦靈活。

6、魚:魚肉含有豐富的完全蛋白質,魚肉還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皆有效,魚肉中富含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的功效。

泰和國醫兒科專家石效平建議:孩子滿一周歲後再吃魚,因為魚是普通食物裡容易過敏的一種,此時孩子的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發展得更好,更容易接受魚肉,4%~6%的嬰兒和孩子容易發生食物過敏,因此如果你的家庭有過敏史,比如花粉熱、哮喘、食物過敏的話,專家則建議至少等到孩子3歲後再吃魚。

寶寶們吃什麼魚比較好呢?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魚類時,不必專挑名貴的魚,可以就地取材,選擇價格相對實惠的魚,如鱸魚、鯿魚、鯽魚、鯉魚、黃骨頭等,DHA含量都很高、蛋白質含量也高,而且肉多味美。

(1)從食用安全性的角度來說,一些無肌間刺(俗稱刺少)的魚類比較適合孩子食用,比如大黃魚、三文魚、鯧魚等。

(2)從受環境汙染程度的角度看,一般自然生長的海魚類要比人工養殖的海、淡水魚類汙染更少,比如銀魚、鱈魚、帶魚、鮐魚等。尤其是在人工養殖的環境汙染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更應該避免給孩子食用這些魚類。

(3)從生物鏈重金屬富集來看,最好是選擇中等以下個頭的魚類,魚的個頭越大,生長期越長,體內所積累的汙染元素越多。

石效平提醒家長注意:下面這幾種魚含有大量金屬元素(汞),千萬不能給孩子吃的!

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即使是很低的汞水平對小孩子的智力影響也是很大的,會影響孩子IQ正常的發育,給寶寶添加魚類時一定要注意,不能給孩子吃下面這七種魚。

第一種:金槍魚

隨著現代海洋漁業的發達,人們已不像過去那樣只能是在超市買金槍魚罐頭了。新鮮的冷凍金槍魚隨時可以在大型商場購買,有家庭有愛食金槍魚的習慣,但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則建議如果是罐頭裝的可以每周吃1-2次,新鮮的金槍魚則每周不要超過1次。

第二種:鯰魚

據調查顯示農村家庭基本上都會給孩子吃鯰魚,鯰魚俗稱塘蝨,又稱懷頭魚,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食品管理局首席科學家利薩 撒波博士表示,年輕父母應該警惕鯰魚,鯰魚是一種身體很滑,帶著黏液的魚種,這種魚因為魚刺很少,而受到家長們的青眯,喜歡清蒸來給孩子吃,家長們不知道的是,這種魚的成長周期同樣較長,它們身體內的汞含量偏高,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為了孩子的健康,應少給孩子吃。

第三種:鯊魚

隨著工業廢水不斷地排入海洋,每年進入海洋環境的石油高達兩百萬噸以上,使得海水中重金屬含量較高,而鯊魚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吞食了其他魚類後,食物中的重金屬也隨之進入鯊魚體內,積累下來,因此鯊魚體內的重金屬含量十分高,不適合給寶寶食用。

第四種:羅非魚

羅非魚深青色的外表有幾分像鯽魚,由於羅非魚的成長周期較長,它們體內汞的含量也就相比其他魚偏高,小朋友吃羅非魚不利於身體健康。建議大人也不要經常吃,尤其是那些在城市的臭水溝裡生長著的野羅非,他們身體內的有毒超標原素可能含量更高,對人體危害也就更大。

第五種:箭魚

研究表明,箭魚等食肉魚因處於食物鏈頂端,易於集中一種叫做甲基汞的汙染物質,該物質會自然地或偶發性地出現在環境中。儘管甲基汞會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在食肉魚體內含量相對較高。低齡嬰幼兒的中樞神經系統會對這種汞的衍生物表現出特定的中毒反應。

第六種:旗魚

旗魚肉白多筋,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適宜作上等生魚片、煎食及作煉製品等,但旗魚屬於大型掠食性魚類,體型龐大生命周期長,體內汞元素含量較高,不適合給寶寶食用。

第七種:方頭魚

方頭魚體呈紡錘狀,側扁而延長,頭部多少為圓錐形,有的種類上部輪廓在眼以前殆為垂直下降,形如馬頭,亦稱馬頭魚。方頭魚也屬於生命周期較長的食肉魚,其體內汞含量比其他魚偏高,孩子長期吃這種魚,體內汞含量很可能超標,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

石效平,教授,碩士生導師,泰和國醫主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常委,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兒科分會常務理事,主編《中西醫臨床兒科學》,《兒科醫師查房必備》等多部中西醫兒科學術著作及兒童科普書籍。發表中藥配合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治療小兒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臨床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白血病的思路與方法,補腎活血法治療小兒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臨床觀察,活血化瘀法治療小兒紫癜性腎炎的臨床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觀察等多篇兒科學術論文。發表多篇兒童科普文章。多次在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做過兒童健康教育講座。

相關焦點

  • 孩子身體發育差,都是家長「沒挑對」吃的,這些食物要注意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營養學專家飯野節夫的研究表明,孩子們的大腦發育雖然受到遺傳因素、生活環境的影響,但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食物。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一位爸媽的心願。像巧克力、油炸膨化類食物、罐頭、果脯這些食物,都在「不適合孩子食用」的榜上。這些食物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過多的添加劑,還有一些色素、糖分、防腐劑等等,這些對孩子的身體有負面影響。
  • 6歲男孩半年長高10公分,兒科專家:這種養脾胃的方法給孩子試試
    原來是因為凱凱媽媽早就發現了孩子發育緩慢,再加上凱凱前半年還存在肚子脹氣和口腔內有異味的情況。後來凱凱媽掛了兒科專家的號,兒科專家指出孩子是脾胃積食給出了幾條建議。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兒科專家都給出了哪些建議?
  • 兒科門診量暴漲 醫生說最近孩子別吃"常溫"食物
    一大早,杭州市拱墅區半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兒科門診就熱鬧了起來,診室裡、走廊上,擠滿了家長和患兒。從上周一開始,該中心的兒科門診量每天都創新高,每天要看300多個「小病號」,是之前的3倍多。他們主要是學齡前兒童,其中患胃腸炎和鼻炎的又佔到一半以上。專家表示,適逢換季,家長應注意室內通風和孩子的個人衛生。
  • 兒科醫生變身科普達人,守護數萬孩子長高夢想;@家長們,收好這份...
    作為我省兒童生長發育專業的「領軍團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協和醫院」)兒科專家提醒,冬季也是孩子長高「黃金期」,一定要把握好。對醫生而言,為孩子提供個性化的規範診療,不會盲目為正常兒童增高。家長切莫心急給孩子胡亂服用各種保健品、濫用生長激素,擾亂正常生長發育。
  • 李玫瑾教授提醒:這四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家庭的開銷會翻一倍,有的家長為了經濟方面的考慮,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就行了,剩下的該省省,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育兒專家,近幾年關於她的講座得到很多家長認可,對於養育孩子,李玫瑾教授提醒:家裡面再窮,這四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 兒科醫生提醒:這4個壞習慣會加速孩子脾虛積食,家長別再這樣做
    很多父母在撫養孩子的時候會遇到食物堆積的問題,但是在情況不嚴重的時候,很多父母會給孩子一些有助於消化的食物,積食的問題就很容易被解決。但是,現實是當孩子吃太多的食物,或者出現有一些積食表現的時候,往往常會被父母忽視,直到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父母才注意到孩子積食脾虛了。
  • 孩子長個子,這4種營養元素不能少!孩子常吃這些食物有助長高個
    孩子擁有高高的個子,除了基因遺傳的因素外,還需要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飲食方面也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一、孩子長個子,這4種營養元素不能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給寶寶補鈣,但是影響寶寶身體發育的營養元素是多種多樣的。孩子長個子,這4種營養元素不能少!
  • 3種食物浪費錢還影響發育,家長再給孩子吃,孩子易積食長不高
    一、浪費錢還影響身高的3種食物,家長再給孩子吃,孩子易積食長不高1、薯片等膨化食品像薯片這類的膨化食品,香香脆脆,口味還多,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吃,幾乎每次去超市都會買薯片,有些父母看著孩子愛吃,就任由孩子多買,想著到時候多喝熱水就行了。
  • 想讓孩子發育不受限,家裡再窮,這幾類食物也要多給孩子吃
    文|好孕姐 有孩子後,對當父母的來說應該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可以健康地成長,各方面發育不受限,畢竟孩子發育好,不管是外在的身高體重,還是內在的智力,對他們的一生來說影響都是很大的。
  • 兒科醫生:孩子不滿3歲,3樣東西不要讓娃吃,對身體發育沒好處
    3歲是幼兒和兒童的「分水嶺」,別以為這只是區區一個年齡數字,其實跟孩子的身心發育密切相關。孩子不滿3歲,身體各項機能都還沒發育完善,非常依賴家長的悉心照料,吃喝拉撒上要注意的地方特別多。一不小心積食拉肚、感冒發燒了,就可能影響身體發育。就拿最簡單的「吃飯」這件事來說,吃得少了,營養不良,吃得多了,也會營養不良。
  • 哪些食物是孩子絕對不能吃的?一句話告訴你答案
    哪些食物是「孩子絕對不能吃」一句話總結:成人能吃的,孩子都能吃;成人不能吃的,孩子絕對不能吃。像魚膽,新鮮的黃花菜或木耳,和發芽的土豆等,本身就帶有毒性或吃下去對身體有損傷,這種大人也不能吃的,孩子當然也不能吃咯。——那致癌的燒烤呢?——那吃了會變傻的爆米花呢?
  • 孩子偏食挑食影響身高發育,如何糾正壞習慣
    偏食挑食,會讓孩子汲取的營養失衡,攝入不充足,生長發育就會出現問題。 危害二:免疫力低,容易生病 偏食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從食物中獲取營養來提高免疫力
  • 6歲女孩鉛中毒,智力停止發育,兒科醫生:3種食物碰都別碰
    經過兒科醫生的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是暫暫血鉛含量嚴重超標了,而暫暫之所以鉛超標嚴重,跟平時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有些食物孩子碰都別碰,不然易導致大量鉛元素堆積在孩子的體內,傷害孩子的健康,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甚至威脅生命。
  • 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孩子食物過敏...
    吃蛋糕沒事,吃蛋羹卻起了風團;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兒童的一日三餐令家長倍感焦慮。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營養?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上,多位變態反應科和兒科專家為家長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食物過敏的發病在全球呈逐年增高趨勢,在低齡人群尤為明顯。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沙莉介紹,西方國家約8%的兒童受到食物過敏影響,而我國的一個單中心橫斷面研究顯示兒童食物過敏患病率已升至7.7%。
  • 孩子長得高,常吃小公雞?到底靠譜嗎?
    孩子長高吃小公雞,這與「產後媽媽不能吃母雞,因為母雞含有雌激素會回奶」的說法有點類似。孩子可以吃小公雞,小公雞所含雄性激素很少,主要是雞肉含豐富的蛋白質,而孩子長高又離不開高蛋白質的肉類。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雞肉(包括小公雞)對孩子長高是有作用的。
  • 提高孩子智力水平:促進大腦發育的這些方法,用得越早越好
    寶寶越早接受到語言刺激,會影響連接著大腦數十億的神經元,產生複雜的神經元迴路,從而使孩子的智力潛能達到高潮,促進大腦發育得更加完美。總之,我們跟孩子「囉嗦」得越多,孩子的大腦發育會越好,將來的思辨能力、認知能力也會強於別人。
  • 有4種人造食物,少給孩子吃,會損害孩子的神經系統
    但不管這些東西如何的誘惑人,還是請家長們能夠從孩子的健康出發,對入口的一切加以甄別。就比如下面這六種人造食品,良心建議,能不吃就不吃。1、人造奶油類食品。這一類食品長期食用,會導致孩子的心臟問題,久而久之還能誘發腫瘤的發生。在國外已經明令禁止食用了,我們也要意識到它的傷害,儘量少吃。
  • 【專家答疑】關於孩子挑食的常見問題,這篇文章有答案!
    大雅之堂公益論壇專家答疑 答疑專家 王曉燕醫師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保健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 這種罐頭不要給孩子吃,營養不高而且容易影響發育,黃桃罐頭為主
    小海每次回家看孩子的時候,都會給他帶一些喜歡的零食,而小朋友也懂,這些零食要省著點吃,要等爸爸下次回來才有新的。有一次孩子生病了,小海回家的時候比較急,只買了兩瓶黃桃罐頭,畢竟在大多數家長眼中,黃桃罐頭是病號必備食物。小海看著孩子沒什麼精神,於是哄著孩子吃了一塊黃桃罐頭,沒想到的是,孩子特別喜歡這個味道,精神頭也好多了,一口氣就吃了兩瓶,之後還想要。
  • 孩子睡覺是「橫七豎八」,這些家長要抓住,別讓睡眠影響孩子發育
    孩子如果在生活當中養成一個良好的生物鐘,那麼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幫助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晝夜規律,因為這樣才能更加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因為這些情況都會表露出來,孩子的腸胃 出現 了一定的困難,必須進行一定的調養和改善,不容易損害孩子的生長和發育 。2、孩子睡覺喜歡翻來翻去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睡覺不老實,喜歡翻來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