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和立規矩不相容?明白這幾點,家長能夠既愛孩子也能立規矩

2020-11-23 跬步科技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一定的自由,並且需要一些個人空間的,所以就不會給孩子制定太多的規矩,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無憂無慮而且快樂的童年。但是孩子的性格是很難去琢磨的,明明上一秒,這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覺得非常束手無策,覺得是自己當初沒有給孩子制定一些規矩管好孩子。難道愛孩子和立規矩之間是不能相容的嗎?

其實管的比較寬鬆的和管得比較嚴格的父母,在身邊應該都是能夠經常見到的。一些比較疼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就會認為,孩子在學校當中所要面臨的壓力已經非常大了,所以要讓孩子在家裡好好放鬆。哪怕是放縱孩子的一些過錯,可能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管得比較嚴格的而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如果沒有受到一些規矩的約束,很可能會無法無天,變得非常蠻橫無理。如果現在從小教育孩子,難道等孩子大了才來慢慢教孩子嗎?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觀點,都會讓人覺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實際上沒有必要在這兩個觀點之間做一個選擇。因為不管是哪樣的選擇,其實都存在著很大的弊端,為何不兩個一起相容呢?疼愛孩子的家庭,不制定一些規矩很可能讓孩子變得沒禮貌,成為不被人喜歡的熊孩子。管得太嚴格的家庭,很可能會讓自己的孩子性格變得非常膽小謹慎,不敢去嘗試新鮮事物。其實立規矩跟愛孩子是可以共存,關鍵就是在與家長。

在制定一些規矩的時候,父母不能夠打破規矩,因為往往在有了第1次之後,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還會讓家長和孩子之間變得越來越麻煩和矛盾。堅持自己的底線和定下的規矩,還可以適當採取一些獎懲制度。如果孩子犯錯的話,家長也不能把責任全部都攬在自己的身上,有一些責任必須要讓孩子學會去承擔。家長不能夠去幫助孩子逃避他所犯下的一些錯誤,要讓孩子有勇氣去面對錯誤,並且學會誠實交代。

有很多非常寵愛孩子的家長會覺得,自己孩子年齡還比較小,所以應該為他規劃好一些需要做的事情,心裡想著就算是以後在培養這些能力也還是來得及的。可是孩子是在成長的,他們的意識和心智在不斷發展,家長應該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而不是克制,如果家長都為孩子做好了,那麼孩子又怎麼能夠去健康成長呢?

其實如果真正的愛孩子,是應該教會他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學會去鼓勵他,給他自信心讓他去做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再讓孩子去做,那這樣的教育又能夠有什麼效果呢?愛張,讓孩子多學會去做一些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長此以往,孩子才能夠不斷的成長,不斷的學會如何去自立自強。

制定規矩是希望孩子的行為能夠被約束,因為孩子的年紀還比較小,很多對錯的事情沒有一個很好的判斷。有時候就連別人的東西都會隨便去拿,制定規矩就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分清正確和錯誤的行為,以免誤入歧途。

其實每個家長都會本能地去愛孩子,所以給孩子制定規距,只是希望他能夠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將,將來能夠變得更加優秀,可以獨當一面。這是一個家長的責任也是義務,所以愛孩子跟給孩子制定規矩是可以相容的。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因為過於疼愛自己的孩子就不會去制定規矩呢?

相關焦點

  • 孩子6歲之前,家長應該給孩子立的9個規矩,將來更省心
    6歲之前應該立的9個規矩 一、不能有說謊,不誠實的行為 一旦發現孩子說謊,或者不誠實,一定不要去板著臉去兇孩子,大多數的孩子在看見家長的這種行為的時候只會更加不說可能還會編一些話來應付我們這些家長。
  •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把愛與規矩同時教給孩子
    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如果沒有,願你成為自己的太陽縱有千般不如意,一定相信:凡事發生,必有其目的,並且有助於我!愛孩子,他很快沒有規矩,管孩子,他很快感覺到父母不愛他。
  • 規矩:畫出孩子成長方圓
    養育孩子也是如此。  給孩子多大的自由?孩子太任性了怎麼辦?  規矩要不要立?什麼是真正有效的規矩?它是否會扼殺創造性……  這個一切皆有可能的小生命,給我們出了一道大大的難題!  究竟該怎樣用好「規」和「矩」這個工具,周正地畫出孩子成長的方圓?
  • 別讓就寢時間雞飛狗跳,和諧的睡前時光,會讓孩子和家長心滿意足
    而且這一規矩立得越早越好,在孩子稍稍懂事時,就要讓他明白這就是「家規」的一部分,不是可以商量的。孩子從小養成了早睡的習慣,家長也就不需要每天晚上著急上火了。但是,如果總覺得孩子小不忍心約束他,想等孩子大了再立規矩,那就很難了。長大的孩子會質疑每一條「新規矩」,對家長的權威也沒有那麼容易信服了。
  • 「新型鴉片」正慢慢侵蝕孩子健康,家長再不幹預,孩子一生就毀了
    首先,父母要和孩子建立依戀關係只有和孩子建立依戀關係,親子感情更好,孩子的心裡更愛父母,能感到父母的愛和關注,孩子才會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引導,那麼父母要怎樣和孩子建立起依戀關係呢?很簡單,做好這幾點:杜絕暴力教育父母在平時就要杜絕暴力教育,不要動不動就訓斥和打罵孩子,這樣也有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膽小和自卑,也有可能會讓孩子變得叛逆,更加暴力,性格急躁和焦慮,孩子在手機裡面就會更容易找到心靈的慰藉,這樣就更離不開手機了,所以,想要讓孩子遠離手機,父母就要做好榜樣,不要經常玩手機,更不要對孩子動輒打罵,甚至強硬的管教孩子。
  • 歐巴馬給孩子定下9條規矩,與窮養和富養無關,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於是,女孩問自己的媽媽,能不能再吃一顆糖果?媽媽很堅定地回答,「不可以。」女孩坦然接受,沒有再吃糖果。 從女孩向媽媽詢問能否吃糖果的舉動,可以看出她平時受到的教育,至少會有清晰的邊界,會遵守一定的規矩。
  • 智商高愛思考的孩子,往往會有三種煩人特徵,大部分家長還不知道
    就對娃採取寬鬆政策,只要不整出大亂子,就由著他去玩吧!可孩子一旦不管,不僅不會有所收斂,反而會越來越放縱,有時候活潑過頭,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這不,琪琪平時放任不管的兒子果然闖出了大禍。這天,琪琪突然有事要出去一趟,就把娃一個人留住在家裡,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不要在家胡作非為。
  • 不愛讀書不是孩子的錯,家長做好這三點,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讀書一直是教育孩子的關鍵,很多家長很想自己的孩子多讀點書,讓他的學習成績更理想。而且多讀點書也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眼界更寬廣一些。可是卻一直苦惱於孩子不愛讀書。每次叫孩子看點書的時候孩子總是會找出一大堆藉口來反駁,家長也因此煩心不已。
  • 國外孩子啃老方式更新穎?想從根源上避免,從小給娃立好三個規矩
    文|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國內孩子大學畢業之前,他們幾乎所有的經濟來源都依靠父母;而在國外,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等娃到了18歲就需要自己賺錢養活自己,甚至會被趕出家門要求其自力更生。相比之下,想必很多中國家長都羨慕不已,但這真的是事實的真相嗎?
  • 4歲孩子「在家一條龍出門一條蟲」,不是因為認生,都是家長慣的
    就在童童安靜吃東西時,突然從外面跑來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小姑娘,那小姑娘身後跟著一個身材高大,大約十五六歲的男孩子。小姑娘指著童童大聲的說:「你坐過去,這個位置我要坐!」童童看了一眼盛氣凌人的小姑娘,又看看身後那個身材高大的男孩,就拿起正吃的漢堡包,大氣也不敢出一聲,灰溜溜的坐到了靠角落的另一張桌子邊。 這個情景也正好被上廁所趕回來的爺爺看到了。爺爺想這孩子怎麼啦?
  • 先立規矩再講課 強調觀察、體驗、動手
    「語文、數學老師知道怎麼跟一年級孩子溝通,但我們沒經驗。」而事實上,這樣的擔心持續時間並不久。文清小學的田乘老師在給孩子上科學第一課時,拿出了一個氣球,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  一年級的科學課  先立規矩再講課  一年級的孩子,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校園,很多都是懵懂的狀態。
  • 規矩與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古訓。但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規矩在變化,如果一味地循規蹈矩,畫地為牢,就難以有所突破,有所成就。世界是先有「方圓」,然後才有「規矩」的。如今可以用電腦代「規矩」,成「方圓」。不囿於規矩,允許出格,這是人才,出成果的一條法則。
  • 李玫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沒有哪家家庭不安裝電視的了,而有些家庭,更是將電視當中是孩子的「保姆」,孩子不好好吃飯,給孩子看電視,就會好好吃;孩子不聽話,給孩子看電視,立馬就安靜下來;家長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給孩子看電視!
  • 孩子有這幾種特徵,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好好培養,將來易成學霸
    這類孩子容易被父母認為是多動症,整天坐不住,不是上躥下跳就是在家搗亂,給家長徒增煩惱,相比起來,還是安安靜靜規規矩矩的孩子更受歡迎。 如果孩子確實比較好動,平時靜不下來,父母就地提前給他們定好規矩,比如在家裡和父母面前可以放肆一點,但在外人面前和公共場合不可以。
  • 李玫瑾直言:「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
    父母將孩子交給電視中的虛擬世界,除了可以能讓你輕鬆一會之外沒有任何好處,長期下去,孩子各個方面都會出現問題,到時候後悔都晚了!「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1、想像力和創造力有科學家做實驗,有兩組孩子,講解「拇指姑娘」的故事,A組由老師講,B組看動畫片。
  • 磨蹭的孩子和機靈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結果讓家長「失望」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前幾天約了閨蜜一家一起吃飯,閨蜜還沒進屋就聽見她在走廊裡指責孩子:「能不能快一點,這一路磨磨唧唧的,阿姨都等你好久了,你還要不要吃飯了,不吃就趕緊回去磨蹭的孩子和機靈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結果讓家長「失望」了國外專門針對孩子性格的跟蹤研究表明,從小磨蹭墨跡的孩子,往往將來會更優秀,這是因為他們磨蹭的性格帶個他們幾點優質的特性:認真、較勁、細心、有耐心。
  • 只愛吃肉不愛吃菜,孩子嚴重挑食怎麼辦?家長得學會「套路」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面對孩子喜歡挑食的問題,許多家長都苦不堪言,尤其是孩子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這個問題,這種現象尤其在許多家長裡面是十分常見的,對於那些愛挑食不愛吃蔬菜的孩子來說,吃飯這件事不但對於孩子來說,對於家長來說更是頭疼。
  • 林正英拍「鬼片」,曾立下3條規矩,最後一條至今仍在執行
    說到林正英,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在八九十年代時,林正英的殭屍片可以說是火遍大江南北,只要有他參演的殭屍片,一定是大家必看的電影,雖然殭屍片都很恐怖,但是有林正英在,多恐怖都能夠把它看完。而除了殭屍片,林正英還拍攝過許多的鬼片,可以說他的影視生涯中基本上都是這兩類電影。
  • 中國規矩,就是教養!
    01規矩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兩字,也頗有深意。「規」字 左邊是「夫」,「矩」字左邊是「矢」,「夫」 和「矢」都是象形的「箭」。以「箭」設偏旁,意思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