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奧數?專家:家長應先動腦在生活中找數學

2021-01-11 新華網

  幼兒園小班學生報名思維訓練課程佔坑,小學生爭相報名奧數課外班,民辦初中入學愛看奧數成績,高中生試圖通過「刷題」來提高數學成績……8月22日,在上海參加上海中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經驗交流會的專家們聯合發起倡議,針對全國青少年學生家長關心的「奧數」話題予以專業回應。

  「家長自己要多思考。而不是一天到晚讓孩子做題,學這學那,把孩子做題做傷了,孩子就再也不願意學習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督學吳正憲在今天的會議上疾呼,「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你們(家長)自己不思考,把孩子弄得沒有好奇心了,今後是要吃大虧的。」

  小學階段所謂「奧數」,大多不正規

  上海數學會副秘書長黃華,同時也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教研員,他有著豐富的數學教學經驗。

  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奧數本身是一門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課程,而所謂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一種基於競賽需要的特別數學訓練。根據上海市教委的規定,「從沒批准過小學生可以參加任何學科競賽」。

  因此,黃華認為,小學階段市面上所謂的奧數班,大多只是打著奧數幌子的斂財工具,「誰要是說小學有奧數班,那這個奧數,是要打個引號的。因為根本就沒有針對小學生的數學競賽」。

  黃華介紹,奧數在鍛鍊人的思維能力方面的確有所見長,但它僅適用於一小部分即1%~5%的數學尖子人群。只有思維相對成熟的初中生、高中生,才有真正的正規奧數課程可以學習,且僅適用於對此感興趣的一小部分人。

  數學專家們在倡議書中寫道,社會上反映一些小學生負擔重,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小學生通過不同途徑在學習超綱超載的內容。譬如二元一次方程組原本是初中的,等差數列求和及排列組合公式是高中的,這些被一些社會培訓機構提前放到了小學數學訓練班,用短平快的方式讓家長直觀發現,孩子會做的題變多了,也讓家長認為,熟記「明天的」公式有助於學生掌握「當下的」學科。

  專家們認為,「包辦替代」這種感悟式的學習探究過程,將公式生吞活剝灌輸給學生,不利於小學生認知構建,也會造成相當部分學生從小對數學學習的畏懼,「他們會認為,數學就是硬套公式,學習就是死記硬背」。

  相反,吳正憲說,比起數學補課班,小學階段最關鍵還是育人,「先做人、做事其後再做學問」。

  小升初沒有奧數成績行不行

  上海一名小學生家長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他的孩子二年級時就報了課外奧數輔導班,「我也知道孩子可能並不喜歡,也知道孩子可能不擅長。但沒有奧數成績,好的民辦初中不收啊」。

  在上海,初中階段入學早在多年前就實現「就近入學」。也就是說,對於要上公辦初中的地段生而言,上學壓力並不算太大;但對口初中一般的學生家長,就會削尖了腦袋把孩子往全市、或者全區招生的民辦優秀初中送。

  這些民辦初中挑生源。前述家長告訴記者,一些知名民辦初中因為報考人數眾多,挑生源時一般會在「奧數」上攔一條線,「奧數至少要拿到過區級比賽三等獎以上,才能有資格進入下一輪面試」。

  這次到上海來參會的數學專家也對這一現象有所耳聞,上海教育學會數學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顧泠沅認為,奧數雖然是培養和訓練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好方法,但把奧數與升學掛鈎極不妥當,「因為不可能人人學奧數。每個孩子都是朝著各自方向發展的,有人對數學感興趣,有人就沒興趣,不能說沒興趣的就不是好孩子」。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史寧中也不贊同這種做法,「目前,我觀察下來,面試是最好的方法,一個孩子好不好,看奧數成績看不出,面試聊一聊就能看出來」。

  史寧中說,所有的智慧都是表現在過程中的,而不是結果。無論是解一道數學題,還是玩一個遊戲、跟老師聊天,只有觀察整個過程,才能感受到從中體現出來的智慧火花。

  上海平和實驗學校的面試「四個一」做法,深受與會專家的認可。這所學校的老校長曾要求所有申請入學的學生「動一動」「看一看」「靜一靜」「說一說」。

  其中「動一動」要求學生從一樓走樓梯爬到四樓,從中觀察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看一看」和「靜一靜」要求學生在圖書館裡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圖書,並安靜地閱讀;「說一說」要求學生告訴老師,為什麼選擇某本書而不是別的書,並介紹自己所閱讀的書本介紹了什麼。

  「有經驗的老師,只要觀察一個學生一會兒,就能挑選出最具有學習能力的孩子。」史寧中說。

  與其報名奧數班,不如家長先「動腦」

  吳正憲告訴記者,在教授自己外孫的過程中,她最關心的不是孩子學會了多少知識,而是孩子的好奇心有沒有得到最好的保留。

  「我會給他買個模塊拼接的積木,讓他自己發揮創意;我會給他講一本科普類的書,告訴他老虎為什麼會吃人、寶寶從哪裡來、吃的食物怎樣在肚子裡消化。」吳正憲說,實際上,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家長與其逼著孩子去學奧數,不如在生活中找到數學」。

  「一邊走路,一邊也可以一路上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邊走邊聊天,好奇心都在生活中。」吳正憲說。

  史寧中也認為家長與其把大把的時間花在研究奧數上,倒不如動動腦子怎麼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這遠比知識來得重要,「最壞的結果是,孩子18歲以前不對任何事情有興趣」。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小學部執行副校長陳豔告訴記者,優秀的學校雖然會挑選學生,但挑選學生的最主要標準並非學科知識掌握的程度,而是考察一個學生是否具有學習知識的潛能。她把這種潛能,比喻成「捕魚的技能」。

  「如果一個學生能把中文說得很溜,對各種新生事物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願意學習,喜歡與人交往,充滿求知慾,哪怕他的英語是零基礎,我們也願意收下他,因為我們覺得,他具備』捕魚』的基本技能,學習能力很強。」陳豔說,具有好奇心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比學科知識豐富的孩子更有潛力,學習耐力也會更長。

  數學專家們在倡議書中寫道:「奧數誕生的目的不是為了通過競賽幫助一些孩子升入優質高中,它是為了那些渴望發展思維能力、對數學有特長和需求的學生而設。對學生來說,參加奧數班不等於將來進好學校,學校課堂才是優秀學生的原點,也是學生體驗完整學習過程的主陣地。」

相關焦點

  • 奧數培訓被禁,真是害人不淺?網友:學奧數是牛人,我孩子必須學
    原來是有的地方教育部門認為奧數培訓加重了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不利於青少年的成長,所以嚴查,一般的老師和個人禁止開辦奧數培訓班,原本以為這樣一來家長會很高興,畢竟能省不少錢!可是,很多網友們並不買帳,甚至有的說:別人學不學我不清楚,我的孩子必須學!那麼,為什麼家長們會這麼熱衷於奧數呢?
  • 都說數學很難學,如何讓三年級的孩子喜歡上數學?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知道數學的重要性,但孩子不知道,而且孩子也不太理解,所以,家長一味地灌輸這樣的理念其實並沒有什麼用,反而會讓孩子有一些反感。孩子也不見得是對家長期望的一種逆反,很可能就是一種過分重視了,造成的心理壓力過大,或者由於家長反覆地說,孩子覺得是家長不信任他們,愈發的不自信。第二,水平不夠的時候不要去學奧數。
  • 學奧數有助於應對越來越難的高考數學嗎?
    今年的高考數學無數考生被斷臂的維納斯和一朵雲給弄蒙圈了,當然還有最後的傳統「壓軸題」,於是有人或者「藉機生事」或者真的是處於疑惑提出題目這樣的疑問。聊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個這幾年已經遇到過好次的事情:因為很多人知道我家孩子學習成績不錯,而且也知道我家孩子學奧數,所以這幾年朋友、朋友的朋友、孩子的同學家長甚至孩子的老師都會問我關於奧數要不要學的問題。
  •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我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北京四中數學特級教師、北京市數學學科教學帶頭人谷丹老師談到「奧數熱」現象時說過:「我特別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谷丹老師認為,奧數的難度較大,基礎不好的孩子學不懂,反而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但完全不讓孩子學奧數,又浪費了另一些孩子的優勢。
  • 國家奧數隊全軍覆沒,教育部取消奧數加分,孩子還要學奧數嗎?
    就是前幾天的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上,中國隊竟然第一次在世界級數學比賽上全軍覆沒。最好的成績也僅僅是獲得銀牌的15名。這對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拿奧數冠軍拿到手軟的中國隊來說,無疑是慘烈的打擊。只要家有學童,都知道中國人對奧數的狂熱程度。
  • 五齡孩子數字還沒認全 被家長逼迫送奧數培優班
    楚天金報訊 記者金育報導:五歲的孩子連數字都沒認清,就被家長送到奧數班培優。上周六記者在徐東大道一培優點遇到一樁「怪事」:不大的奧數培優教室裡擠進了十餘個小不點,有剛上小學的孩子,也有還在讀幼兒園大班的娃娃,奧數果真要從娃娃抓起了?「這是應家長們要求開辦的。」
  • 清華教授怒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
    所以,我們應該先給孩子打好基礎,別把他們對數學的熱情消耗殆盡,否則明明是一個天才的料子,最後卻變成一塊「廢料」就得不償失了,這無疑也是斷了孩子數學的後路。2、影響孩子日常學習孩子沒了熱情,自然就不會在數學上面花時間,花功夫了,最後換來的肯定是糟糕的數學成績,這時候不僅會影響到他,家長們也會因為這個感到頭疼心煩。
  • 楊樂院士直指中學數學教育畸形 奧數毒害孩子
    日前,在北京景山學校舉行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國際教育論壇上,著名數學家楊樂院士作了題為「談談數學的應用與中學數學教育」的主題演講,指出了目前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忍不住批評了泛濫成災的中小學奧數學習,他認為小學生學習奧數違背了教育規律,加重了大部分孩子的負擔,甚至使他們對學習沒有了興趣。
  • 奧數到底能不能鍛鍊數學思維?
    奧數這個東西不是給你鍛鍊數學思維的,而是你的數學思維潛力決定了你的奧數能學到什麼樣的地步,想用奧數去鍛鍊數學思維的這個就是徹底把因果搞反了!要不然天然的好文章怎麼都讓李白王勃陸遊這些人得去了,你連個屁都沒撈上?說好的擺那兒的,有先到先得麼?正如昨天的文章《現在到底還要不要學小學奧數?》
  • 為什麼國家要禁止奧數比賽,孩子沒哭家長哭了
    其實奧數國家並沒有全部禁止!這又讓小編想起了,全國最有名的衡水一中。衡水一中為什麼出名?就是因為衡水一中在全國招收奧數成績優異的學生。由於學奧數對升學有幫助,不少學生都是拼命的學奧數,畢竟誰不想上個好學校呢?
  • 著名數學家從未學過奧數 被中國小學奧數題難倒
    「敲門磚」本來就是短命的,似無壽命可言,但在現實生活中,「小升初」或「高考加分」還要不要奧數這塊「敲門磚」則不斷受到嚴峻挑戰。其實,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明確規定公辦初中、小學禁辦奧數班,隨後又逐步取消了奧數加分、實施免試入學等政策。但奧數教育中存在著的龐大利益鏈條,讓奧數的生命力猶如「野火燒不盡」,變相的校外培訓配合擇校的現實,最終讓官方的一道道命令很快變成一紙空文。
  • 娃有必要學奧數嗎?清華教授痛批奧數:10歲孫子奧數題我不會做
    對於奧數這類培訓班,事實上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理解透徹,大多數家長認為奧數能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成績。這個答案顯然是不完善的,鍛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成績是學習奧數的一個好處,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家長有想過嗎?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奧數呢?或者是說學習奧數的孩子都能取得進步、變得更聰明呢?
  • 奧數被禁止,有些孩子不能只是停留在學習基礎知識
    本來,喜歡畫畫的去學畫畫,喜歡音樂的去學個樂器。奧數不就更這些一樣嘛,有一些孩子喜歡數學,在數學方面有天賦,去課外輔導班學學數學有什麼不好。只不過很好的發展某些孩子天賦的機會,被某些人蒙上了更多的功利色彩。第一大罪魁禍首是家長,為了上一個名校重點班,不管自己孩子是不是喜歡數學,一定會送去課外班學奧數。
  • 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家長:題難,不會!
    期末考試結束,各地的小學生進入暑假生活。長達40天的暑假裡,家長們也要幫孩子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千萬不可對孩子放任自流,不能因為是假期就生活毫無規律、自由散漫。其實假期當中,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利大於弊。
  • 清華教授怒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做不出來」
    說到奧數我們應該都不陌生,自從在1959年布加勒斯特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奧數逐漸成為了一項國際賽事,奧數的難度很大,它的範圍已經超過了普通的義務教育水平,但是在數學方面奧數確實有它存在的意義,奧數可以訓練孩子對思維和邏輯的鍛鍊,對孩子起的作用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乃至在其他地方也都能用到奧數的思維
  • 清華大學王文湛教授:奧數已經變味了,我孫子的奧數題都能難住我
    以前學習奧數的孩子不在少數,拿到大賽金牌的人都能保送清華北大,這也是奧賽火熱的原因。但是如今學習奧數的孩子明顯減少,專家們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大多數學習奧數的孩子,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奧數。 而是聽從了家長的安排,家長讓他學奧數他就去學習奧數,學奧數的目的還是為了考試,這已經和最初設立奧數的目的背道而馳
  • 學而無用?清華大學教授叫停女兒「奧數」班:她的題目我不會做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曾幾何時,奧數風靡全國中小學。在家長們的眼中,學習奧數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因為奧數能夠很好地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而數學好的孩子將來在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時會非常有優勢。道理雖然不假,但是自從奧數被大力推廣之後,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 小學數學:三年級奧數訓練提升練習,含答案解析,尖子生早已備好
    2020-11-24 16:37:54 來源: 關十安 舉報   小學數學
  • 奧數隊隊長走進《最強大腦》舞臺,清華學霸們私語:數學大神來了
    俞辰捷,大家都稱其為「俞神」,中國奧數國家隊隊長,他是十年而一出的數學天才。愛因斯坦曾說,天才是99%汗水,加上1%的靈感,我認為不然,天才應是天賦最大,其次是興趣,再者是努力。自從《最強大腦》於2014年由江蘇衛視打造以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北大數學之王」之稱的俞辰捷參加的第二期。
  • 國家副總督學怒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
    #奧數#近幾年一提到數學,奧數一定是緊隨其後的,奧數成風,家長們也是絞盡腦汁的讓孩子去學,但是結果卻是孩子越來越討厭數學,對其避之不及。奧數是什麼?「奧數」全稱「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以中學生為對象的國際項賽事,由國際數學家教育專家命題,其難度遠遠超過大學入學考試。所以奧數的實質並不是給小學以下的孩子學習。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長去追尋奧數,總是期望著自己的孩子可以通過奧數走向一定的巔峰。現在很多的奧數班都極盡的宣傳自己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