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突然流行起了一種新式曬娃法
——致未來的親家
這是什麼操作?
近日,一位父親在朋友圈的發文在網絡上被廣為流傳
親愛的未來親家你好,我女兒有房有保險會遊泳,年滿18會配車,過年隨便去哪家。結婚送車送房,包辦酒席,禮金全給孩子!
看到這
大家是不是感覺心裡很暖
滿滿的正能量
這麼深明大義的「老丈人」真不好找啊!
但是
大家別急
繼續往下看
唯一的要求,能不能現在就接走,把作業都輔導一下,誰家的媳婦誰養!!!!
寥寥數語
短時間就走紅網絡
忽如其來,
一夜間
朋友圈都開始了砸鍋賣鐵倒貼甩賣娃的大行動
在丈母娘陪讀到生無可戀
主動甩娃的【甩賣女兒版本】之後
又出現了【兒子版甩賣娃】
掐指那麼一算
朋友圈甩兒子的比女兒多
且接盤的少!
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有家長表示
這位家長用事實證明
轉變思路也是更好的的出路!
還有家長表示
來吧
反正打一個也是打……
雖然是調侃
但也是道出了輔導作業的父母的無奈
看到這裡
廣報君不僅想起了
之前也刷爆過朋友圈的一張圖
網上一位叫「粥悅悅」的麻麻,還用漫畫記錄了自己平常陪娃寫作業、「吼」兒子的生活點滴,並表示每次都有想撕書的衝動,結果引起無數家長的共鳴。
家長們陪寫作業的經歷,
堪稱一部「血淚史」。
豆媽說,自從孩子上了一年級以後,心臟痛和咽炎的問題就伴隨著她。有時候豆爸心疼孩子,讓豆媽別吼了,伴隨著一句「你行你上」,孩子學英語的任務轉移到了爸爸身上。「從此母子關係迅速改善,我的心臟不痛了,咽炎也得到了緩解。」豆媽笑說。然而,以往溫和的豆爸迅速變臉,吼聲此起彼伏。
噹噹媽則稱,自從孩子進入拼音學習階段,她每天都氣得胃疼。有一次,血直往頭頂湧,手都揚起來了,還是忍住沒打,但缺氧犯暈的感覺持續了好一會兒,還伴隨著胃疼。
還有一次,孩子認讀整體音節,讀到「yuan」的時候,讀了幾十遍,又抄了幾十遍。再問孩子讀什麼,孩子回答「yin」,噹噹媽又氣得胃疼了。「因為老師交待過不要吼孩子,我就忍住不吼,但一直翻白眼,孩子認讀的時候,老用眼睛偷偷瞄我,一臉惶恐。」噹噹媽說。
設計小遊戲吸引孩子注意力
許多家長表示,孩子寫作業時,不到五分鐘就開始出各種「么蛾子」,上廁所、喝水、皮膚瘙癢……對此,桂花崗小學有多年低年級教學經驗的李榮梅老師表示,孩子不是故意的,而是年齡特點使然。「小朋友剛從幼兒園升到一年級,大部分孩子的專注力只有10~15分鐘。」因此,一年級老師在上課時,會變各種花樣,用聲音、動畫等不同的媒介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李榮梅建議,家長要「慢下來」,孩子每做完一科作業,可適當讓他們休息幾分鐘,不要一科接一科地做。另外,複習漢語拼音、數學口算等,可適當設計一些小遊戲。如10以內的加減法,可以玩「釣魚遊戲」。漢語拼音則利用字母卡,玩「尋寶遊戲」,讓孩子「找聲母」「找韻母」,找到後再給聲母、韻母排排隊。
陪寫作業時不要「一錯就說」
李榮梅認為,一年級剛起步的孩子,習慣養成非常重要,因此家長陪伴寫作業還是必要的。但主要的不是輔導學知識,而是關注孩子的書寫姿勢、學習習慣。待孩子的好習慣養成了,家長就可以慢慢「退場」了。
此外,孩子寫作業時,儘量不要打擾他。不要孩子寫錯了一個筆畫、做錯了一道題,馬上指出「你做錯了」,這樣反而會對孩子形成幹擾。家長可以等孩子全部做完了,先讓孩子自己檢查一遍,最後再指出問題所在。
另外,檢查孩子課堂學習效果時,如果孩子沒有答上問題,也不要一口咬定孩子沒有認真聽講。「老師給一年級的孩子上課會有特定模式,如果家長提問是沒有按照『套路』來,孩子會因為不會自動轉換而無法回答。」李榮梅說。(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關於家長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
廣報君這兩周也推送過相關內容
33歲年輕媽媽急性腦梗住院,還需長期服藥…原因太心酸,簡直是玩命
「我爸是晴天,我媽是霹靂」……爸媽陪我寫作業瞬間雞飛狗跳
其實吧
每個輔導孩子做作業的家長
都是對孩子的教育盡心盡力的人
孩子都是自己的
爸爸媽媽再怎麼生氣
最後都是很愛他們的呀!
但這個過程
肯定不輕鬆
教育子女的方法、邊界在哪裡
確實在一千個父母眼裡
有一千種答案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作業
更有孩子的快樂成長
一起加油吧!
來源: 綜合西湖之聲(ID:fm1054)、廣州日報、南方日報(ID:NF_Daily)、粥悅悅(ID:yuema2013)、新華網(ID:newsxinhua)等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11.11
—Day2:紅包密令—
快 樂 購 物
今天上午11:11後
將以上密令
私信發送至廣州日報微信
即可參與11.11元現金紅包大抽取
微信紅包,抽到即到帳!
小編碎碎念
:連發3天,每日密令不一樣哦,僅當日有效,每人每天都可抽1次哦,明天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