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地理的朋友們都知道,整個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組成。整個地球表面的71%都被四大洋所覆蓋,其分別為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按道理講,地球上應該是海洋一體才對,但是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卻有著明確的分界線,這是什麼原因呢?
根據日本的地理學家調查發現,太平洋的北側比大西洋的一側要高出大約將近50釐米。這實際上是因為大西洋與太平洋海水的密度不同所造成的結果。因為太平洋的一側位於地理上的熱帶輻合區,因此雨量十分充沛,淡化了海水中的鹽分,所以太平洋的海水要比大西洋的顏色更淡。
實際上,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界限並非十分明顯。如果單用肉眼觀察是不能明確的分辨的,所以我們一般只能採用地圖來區分。由於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海水的溫度不同,因此在其交界處有著模糊的界限,但是如果說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海水互不相容是絕對不存在的。海水的融合是在緩慢進行的,只是融合的時間十分漫長,我們暫時無法察覺而已。
此外,在太平洋一側會時常有信風吹過,風的速度也會對水位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地球上是具有地轉偏向力,因此,這種種的原因就造成了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差異。
但是總的來看,不論是太西洋還是太平洋,他們都是可以互相融合的,等待他們的融合也只是時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