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餡餅」出於公元前15世紀~公元1世紀的《聖經》典故中,講的是領導人摩西帶領受苦受難的以色列人離開了居住已久的埃及。在途中,他們行走在曠野裡,長期跋涉加上食物短缺,所有人都在怨天尤人。
神耶和華見此讓很多鵪鶉盤旋在空中。一段時間後,露水上升,地面現出了很多白顏色,味道如蜜的薄餅供飢餓已久的以色列人食用,這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出處。
如今東北一名叫王承德的農民也享受了一把「天上掉餡餅」的滋味。
五年前,他在回家的路上撿到140斤太歲,轉手賣了300萬,撿了這麼大一個便宜,一下子衣食無憂了,那麼他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
300萬對於一個農民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可以說是一筆巨款。只要王承德好好利用這筆錢不說下半輩子衣食無憂,至少不用擔心溫飽問題,他也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一夜暴富。
比起考慮300萬怎麼花,相信讀者更想知道太歲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值錢。對於太歲,讀者們可能有點陌生,畢竟太歲的數量比較稀少,而且現在多收藏於博物館,而且為了保護文物很少對外展示。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太歲,別名肉靈芝。「肉芝狀如肉。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性平和,味微苦,可食用也可入藥,藥用價值極高。
《山海經》中有記載說太歲有延年益壽,保持長生不老之效,是古代帝王們必備的養生佳餚。可見其珍貴,想來140斤太歲賣了300萬也不足為奇了。
天上掉餡餅
說起王承德撿太歲真的感覺是他花光了下半輩子的運氣換來的。撿到太歲前的王承德就只是遼寧某個偏遠小山村的農民,沒上過學,大字都不識幾個,他甚至連太歲是什麼都不知道。
2015年的一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樣背著工具上山修理家裡專門種植的慄子樹。爬山的過程中,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
突然他背簍裡的剪刀因為顛簸掉了出來,就在他彎腰撿剪刀的時候,泥濘小道上靜靜躺著的黃色物體闖入他的眼帘。他撿起剪刀,小心翼翼的走近這個看起來像靈芝一樣的生物,剛開始他對這個不明物體不以為然,匆匆修剪完慄子樹就下山了。
回到家後,他輾轉反側總覺得錯過了什麼。可能冥冥之中天註定吧,他把此事告訴妻子,妻子通過他的描述猜測那個不明物體可能是太歲,非常值錢。
他顧不上其他的,拿了兩個編織袋連夜爬上山將那些不明物體帶回家。儘管已經把這些不明物體帶回家了,王承德還是不放心,專門請了專家來鑑別。直到證實這就是太歲,他不安的心才漸漸平靜下來。
他小心翼翼的將這些太歲分批稱重,幾趟下來,得出結果足足140斤。這放在家裡也不太現實。他開始尋找買家準備將140斤左右的太歲賣出去,此事也在當地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聞訊不遠千裡就為看太歲一眼。
終於在距離撿到太歲幾個月後,王承德以300萬的價格將太歲售出。筆者想靠著300萬王承德只要不坐吃山空,下輩子是基本無憂無慮了,但王承德的決定卻和大家的想法大相逕庭。
王承德初嘗創業之「甜」
他拿著賣太歲換來的300萬走上了創業之路。因為王承德本身就是一個地道的農民,他決定從他最熟悉的養殖業入手。拿著剛剛拿到手裡還沒捂熱的300萬,他開始在自己的養殖場指點江山了。
他在當地盤下了一塊土地來修建養殖場,擴建廠房,聘請當地有經驗的農民們等等。凡事親力親為,對於這第一次創業他幾乎傾注了所有的心血。
皇天不負有心人,事無巨細的他終於在收穫的季節賺到了創業路上的第一桶金,這給了他極大的鼓勵。他下定決心繼續創業投資,不停地讓錢生錢。
在王承德的腦子裡沒有什麼投資秘籍,沒有關於創業的專業知識,他只是憑著自己的本能一步一步的向前邁。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後,王承德覺得最近越來越火的農家樂經營模式有利可圖,未來可期。他拿著剩下的錢承包更多的土地,在山上新建了旅遊山莊,在山下又擴建了養雞場,承包了魚塘。
在這種模式裡,一切食物可以自產自銷,不僅省時省力還獨具一格。按理來說,王承德這個計劃非常完美,一定能大賺一筆。
可惜,天公不作美。《合同文字》中曾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得失一直是一對兄弟,有失必有得,有得也必有失。王承德的遭遇就是這樣。
天有不測風雲,功虧一簣
可能真的是之前撿太歲把好運花光了。2017年夏季,北方出現了罕見的強降水,一時間,北方很多地方遭受洪災,超過幾百萬人流離失所。
處於北方的遼寧省也不能倖免於難,這場強降水就像刀子一樣重重的扎在王承德的心口。他賴以生存的養雞場、魚塘什麼都在這場大雨裡被破壞得七七八八。
遼寧的雨下了多久,下的多大,王承德心裡就有多難過,多失望。這場打擊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讓王承德一下子頹廢了。他開始變得不愛說話,經常自己一個人躲在屋子裡喝著悶酒,殊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星期,遼寧的雨漸漸停了,頹廢的王承德也「活過來」了。
風雨後總會見彩虹
「自己選擇的路,別說爬,死也要死在路上。」風雨過後,陰霾總會散去的,要帶著最好的狀態迎接即將而來的彩虹。
頹廢過後的王承德又開始拾起之前丟下的信心,他決定破釜沉舟一次。他將自己購買的用於勞作的毛驢全部倒賣出去,將賣驢子的錢當做新一輪的啟動資金。
這一次他總結了之前的經驗和教訓,他決定還是做他的老本行繼續養雞。他不再想著和之前一樣一味得擴張銷售渠道了,而是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寫到這裡筆者都被他這種不驕不躁的心態所感動到了,為他的創業之路感到緊張。
所幸老天是公平的,一份付出一份收穫。經營一年後,用養雞賺來的錢,王承德不僅填補了之前所有的損失和空缺還額外獲得了幾百萬的收益,相信對於王承德來說,這幾百萬拿的要比那300萬踏實多了。這次創業不僅僅為王承德帶來了物資上的缽滿盆滿,更讓他明白很多經營的道理。
之前的王承德完全是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去經營管理,去創業。通過這次洪災的打擊也讓他明白了專業知識的重要性,他也會通過學習更多創業管理知識讓自己的創業之路更加蒸蒸日上。
小結:
現在的王承德憑藉自己的用心和努力,已經成為當地大名鼎鼎的富豪了,有車有房,衣食無憂。他已經不是五年前那個因為撿太歲而激動的睡不著覺的普通農民了。
以筆者來看,撿太歲只是上天給王承德的一次機會。對於王承德,300萬他有很多種選擇怎麼利用,每一種選擇都沒錯。
他選擇了靠自己雙手賺錢這一條路,並且克服困難,在困境中過得風生水起,不得不讓人佩服。現實中像王承德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能做到活的和他一樣明白和勇敢的卻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