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故障搜尋暫停!國際空間站有毒物來源仍未找到

2020-06-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消息稱,美國大氣分析器在測量俄羅斯艙時發生故障,搜索國際空間站空氣有毒物苯來源的工作以失敗告終。

NASA此前表示,為了找到苯源,國際空間站俄美艙的空氣已經隔斷,正在使用確定空氣品質的AQM-1儀器測量俄羅斯艙。

美國宇航局稱:「AQM-1在俄羅斯艙進行了兩次測量,隨後保險絲熔斷,被迫拿回美國艙檢測,發現內部短路。」

消息稱,由於搜索苯源的儀器故障,國際空間站機組已經恢復了俄美艙空氣流通。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5月透露,國際空間站空氣中苯濃度增加,但未超過極限允許值,沒有對人員構成威脅,苯源至今未找到。

目前在國際空間站有俄羅斯太空人阿納託利·伊萬尼申、伊萬·華格納、美國太空人克里斯多福·卡西迪、道格拉斯·赫爾利和羅伯特·本肯。

相關焦點

  • 外媒:國際空間站空氣中最早4月發現有毒苯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9日援引美國專業航天網站nasaspaceflight.com報導稱,國際空間站空氣中早在4月就首次發現有毒苯。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5月稱國際空間站空氣中苯的濃度提高,未超過允許上限,不對空間站乘組構成威脅。苯的源頭至今沒找到。
  • 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漏氣一年,最後靠茶葉找到了問題所在
    國際空間站。圖片來源:NASA來源  Business Insider作者  Susie Neilson翻譯  王千玥編輯  魏瀟2019 年起,國際空間站就一直受輕微漏氣的困擾其實,國際空間站一直存在少量空氣洩漏。正常情況下,需要用混有氧氣和氮氣的高壓氣罐來補充損失的空氣。混合氣體的設計是對地球上可呼吸空氣的模擬。但是在 2019 年 9 月,洩漏速率略微增加。不過,這並未被當成一個主要風險。
  • 國際空間站發生故障?NASA錄音曝光現場混亂,美太空人懇求返回地球
    俄羅斯星辰號過渡艙就曾發生洩露事故,專家表示,空氣洩漏事件並沒有危及國際空間站機組安全,事故並不會干擾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據中青網報導,俄羅斯媒體稱國際空間站再次發生故障,俄羅斯星辰號模塊艙制氧系統開始失效,該艙內部出現裂痕後已經被修補,不過艙內壓力仍然在持續下降,空氣流失速度比之前更快。
  • 「獵鷹」火箭升空 補給國際空間站
    「獵鷹9」號火箭4月18日在卡納維拉爾角起飛,給國際空間站運送設備和補給。據英國《衛報》報導,「獵鷹9」號火箭4月18日從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起飛,攜帶「龍」飛船升空,給國際空間站運送裝備和補給品。本次「快遞」並不快:原定3月發出,但故障頻出,一再拖延。「獵鷹9」號全長63米,搭載的「龍」飛船上裝有大約2300公斤的科研儀器、實驗設備和補給品,將於20日飛抵國際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不妙……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截圖安德烈∙約寧在採訪中表示,國際空間站目前並非面臨某些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小問題,「舊車車主熟悉這種情況約寧認為,國際空間站或許會在2024年停止使用。國際空間站的首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於1998年11月發射,此後一直有新組件被加入其中。
  • 郭川已確認落水 美海岸警衛隊已暫停積極搜尋 只找到了郭川的救生衣
    北京時間昨天,美國海岸警衛隊發表消息稱,搜救人員已確認失聯中國職業帆船選手郭川不在其所駕駛的「中國·青島」號三體帆船上,海岸警衛隊已暫停對郭川的積極搜尋。  現年51歲的郭川「是一名職業航海人,對航海有著極高熱情……我們獻上最誠摯的慰問,不僅是對郭川的家人和朋友,更是獻給他的團隊和整個航海界」,美國海岸警衛隊14區隊長亨德裡克森當晚在一份聲明中說。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截圖安德烈∙約寧在採訪中表示,國際空間站目前並非面臨某些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小問題,「舊車車主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約寧認為,國際空間站或許會在2024年停止使用。國際空間站的首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於1998年11月發射,此後一直有新組件被加入其中。
  • 科學家:MH370航班最可能墜落地點仍未搜尋
    參考消息網6月18日報導 新加坡媒體稱,馬航MH370班機失聯超過百日,各方此前將對客機的搜尋區域鎖定在南印度洋海域。但英國衛星通信公司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的科學家認為,由於此前受到「虛假信號」的幹擾,搜尋人員的搜尋區域還沒有達到科學家認為飛機最有可能墜落的地點。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天空是蔚藍色,宇宙是黑暗的,是閃亮的,是無限的,是畏懼的,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存活了將近50億年,和宇宙相比,地球微不足道,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工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如今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成為最後唯一的希望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或在2024年停用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他表示,這些問題不是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  約寧指出,目前的裂縫會找到、控制住並修理好,但此後可能會出現新問題,這意味著寄希望於國際空間站無故障運行沒有根據。  約寧補充道,「無論說什麼,從原則上講,很明顯的是,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據報導,約寧表示,「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
  • 國際空間站不妙,俄航天專家:或在2024年停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截圖安德烈∙約寧在採訪中表示,國際空間站目前並非面臨某些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約寧認為,國際空間站或許會在2024年停止使用。國際空間站的首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於1998年11月發射,此後一直有新組件被加入其中。
  • 漏氣的國際空間站早已「超期服役」,可「退休」仍遙遙無期
    (圖片來自網絡)長期運行不容易自從「國際空間站」開始運營起,它每年都會報告各種故障和維護問題,例如制氧機故障、太陽能電池板展開異常、接口損壞甚至碎片碰撞。其中氣體洩漏是最常見的一個,較嚴重的洩漏至今已經發生了5次以上。
  • 綜述:美海岸警衛隊已暫停對失聯中國航海家郭川的積極搜尋
    新華社洛杉磯10月26日電  題:綜述:美海岸警衛隊已暫停對失聯中國航海家郭川的積極搜尋  新華社記者郭爽  美國海岸警衛隊當地時間26日夜向新華社記者發來消息稱,搜救人員已確認失聯中國職業帆船選手郭川不在其所駕駛的「中國·青島」號三體帆船上,海岸警衛隊已於26日夜暫停對郭川的積極搜尋。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每天洩漏空氣1.4公斤,俄羅斯艙段成罪魁禍首,美國NASA如釋重負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最大的人造物體,這是一個國際合作的項目,不過在開發之初就將中國撇除在外了。從2020年開始,國際空間站就飽受空氣洩漏的困擾,實際上從公2019年開始就有空氣的洩漏,只是當時僅有0.3公斤的空氣從國際空間站洩露,到了2020年8月份則是猛增到了5倍左右。
  • 國際空間站或在2024年停用!外媒:未來兩年,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建設
    國際空間站這段時間鬧出來的亂子可不小,在國際空間站漏氣後,為了找到漏氣點,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又是利用細紙條查找漏氣點,又是提議藉助聽診器來尋找漏氣點。但是這都是在國際空間站沒有出現故障的前提下進行的,而現在國際空間站像是個沒毛病的空間站嗎?
  • 國際空間站漏氣已超1年,太空人仍未找到漏氣源頭
    國際空間站簡稱ISS,有6個主要太空機構,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加拿大和巴西。主要還是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太空人離開地球,到達太空進行長期任務探測,他們就是生活在空間站內的,要告訴大家的是,空間站沒有很大,總長不過51米,內部空間只有388立方米。
  •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的供氧系統發生故障 但太空人沒有面臨危險
    周三,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星辰」號(Zvezda)的一個供氧系統發生了故障。這不是國際空間站上唯一的氧氣生成系統,所以六名太空人--其中包括三名來自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新到來的太空人--沒有面臨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