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想要了解一個人的性格,和他吃一頓飯就大概知道了。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不同性格的人吃飯,確實有不同的特定表現。比如性格比較急躁的人,吃飯會狼吞虎咽,並不注重食物的咀嚼過程,所以整體吃飯給人的感覺非常匆忙。還有那些性格文靜的人,吃飯就會舒緩很多,給人的感覺非常舒適,也確實體現出來文靜的特點。
其實不僅僅是成年人,通過孩子吃飯,也能看出他們的性格特點。特別是孩子吃飯的順序和速度,最能體現他們的性格特點。至於具體有哪幾種,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做了分析,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孩子屬於哪一種,說的到底準不準確呢?
一、吃飯喜歡細嚼慢咽的孩子
這種孩子做事情比較認真,並且非常注重過程,對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非常負責。同時,他們享受過程帶來的樂趣,所以會想辦法讓事情做得更加圓滿。而且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嚴格,並且會有自己的想法和節奏,能夠更加獨立的生存和生活。
二、吃飯比較少,比較容易吃飽
這種孩子可能傳統思維比較重,尤其是在陌生環境中,他們可能根本吃不了多少,並且不會覺得飢餓。因為他們這樣的性格,無法讓他們盡情享受美食。也因為他們內心想法比較豐富,所以吃飯的時候會琢磨各種事情,也非常在意別人對他們的評價。這樣的孩子一般女生比較多,所以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有些女孩子可能根本沒有吃多少,就說自己已經吃飽了,可能就是因為如此。
三、吃飯速度快,狼吞虎咽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性格直爽,不會在意別人對自己有什麼看法。而且他們精力旺盛,平時玩耍非常有活力,相處起來會相對容易。而且這類的孩子性格比較開朗,比較有表現欲望,希望引起別人的關注。對於那些比較有挑戰性的事情,他們都會首當其衝。這樣的孩子一般非常受歡迎,也很容易成為人群中被群體誇讚的對象。
孩子吃飯除了看性格,還能看出什麼呢?
通過孩子吃飯的選擇和速度,我們能看出孩子的性格。除此之外,還能看出孩子的修養。修養高的孩子,吃飯會落落大方,並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並且他們會非常有禮貌,給人一種非常舒適的感覺。尤其是餐桌禮儀以及用餐的姿態,都很能反應出孩子的修養。
孩子吃飯時,家長要做什麼呢?
雖然孩子吃飯是體現孩子性格的重要標準,但對孩子吃飯的不良習慣,家長要第一時間指出並引導,避免孩子不良習慣延續下去。另外還要注意孩子的用餐姿態,一定要得體,否則容易讓孩子養成隨意的習慣,這不利於孩子在人們心中留下好印象,也會讓孩子把這些壞習慣延續下去,這顯然是家長時時需要關心的事情。
另外是孩子的用餐語言,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時候孩子會學大人說話,不經意之間說了一些不適當的話,就會給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所以和孩子吃飯的時候,要隨時關注他們的用餐語言。一方面不要聲音過大,另一方面不要討論不適合小孩討論的話題。最後,孩子還要注意"吃相",這樣才會更加得體。
所以家長在和孩子吃飯的時候,除了關注吃飯本身之外,還要關注孩子吃飯時的表現,只有及時發現並改變孩子的問題,才能讓孩子更加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