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人頭黨員暴增且有黑道分子摻雜,所掀起的風波越演越烈。黨主席蘇貞昌日前不得不宣布暫緩入黨審查,將修改入黨規則,把「形式審查」改為「實質審查」,凸顯民進黨人頭黨員問題難以改善。
各派系攬人,「內部鬥爭」之需
人頭黨員問題向為民進黨沉痾,此次發生黑道集體入黨,再次重傷形象。民進黨中央本該快刀斬亂麻,但除弊「慢動作」,遲至事件爆發12天後才說要將入黨「形式審查」改為「實質審查」,危機處理備受黨內質疑。可見黑道入黨事件,已從外界觀感問題,演變為黨中央領導統御問題。
從政治面看,這波詭異洶湧的入黨潮背後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黨內派係為了明年5月的黨主席選舉,預為部署卡位籌碼;第二,是為2016「大選」的黨內初選,各自預備割喉糧草。從實際運作觀察,民進黨內多認為這是柯建銘人馬在幫蘇貞昌「卡蔡」;也因此,蔡英文陣營對此格外顯得義憤難填。簡單說,綠營派系實力人物爭相擴大招攬人馬,主要動機其實是為了「內部鬥爭」的需要。
應對黑道問題,蔡英文略勝
蘇貞昌在第一時間顯然錯估形勢,甚至還因此有恃無恐地要外界不要胡亂指控,眼看各地陸續傳出多起潛藏未爆彈,蘇貞昌才改以嚴正口吻宣示「絕不允許黑道染指民進黨」。當蘇貞昌強調 「黑道入黨,門都沒有」,卻將黨權力結構與地方勢力結合的複雜問題,簡化為泛道德化問題,似乎只要黨員個個「交往單純」、「不出入聲色場所」,代繳黨費、集體移動投票等黨員幫派化現象就會消失。
反觀不具黨職的蔡英文,儘管一開始顧忌越俎代庖的口實,只能保持緘默,但隨著事態擴大但黨中央卻仍按兵不動,她終於在十天後打破沉默,「被動」建議黨中央成立專責小組徹查。本應主導的蘇貞昌只能被動接球,不免也會讓人懷疑是迫於小英壓力不得不然。儘管人頭黨員問題在蔡英文擔任黨魁時亦未獲得解決,但僅就這起突發事件而言,蔡英文的行動力顯然略勝一籌。
蔡炮轟黨中央,蘇進退兩難
蘇貞昌真有心斬斷人頭黨員問題嗎?日前蘇宣布入黨審查制度改革,不僅漏洞百出,更讓問題回到原點。因為民進黨中央在審查機制模糊情況下,授予地方準駁權,儘管需三分之二執委同意,問題是某些黨部往往是由特定派系把持,將入黨審核權全權交給地方,難道不會讓「入黨審查」淪為派系傾軋的鬥爭工具?
在在顯示,蘇貞昌其實只想息事寧人,儘快讓「黑影」風波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相對地,蔡英文堅持將「總統」、「立委」及「直轄市長」黨內初選悉採全民調,不會錯過這個炮轟黨中央的機會,勢必使蘇貞昌進退兩難,但民進黨人頭黨員積弊已深,要想徹底解決毋寧是不可能的任務。
難道民進黨要將黑金引入體制?
尤其嚴重的是,短短數月即湧入數萬新黨員,供特定人事指揮調度,卻影響整個民進黨的體質,危及未來「總統」候選人的產生,怎不令人不寒而慄?難道民進黨要公開引狼入室,將黑金引入黨的體制?可見民進黨不思考如何改善政黨體質和戰鬥力,不思考調整問政大戰略,卻在那裡挖空心思想著如何對付自家人、如何利用黑道勢力來壯大自己。
總之,今天外界質疑民進黨的,已不是人頭黨員有多少,人民最在意的,是整個黨有無藉此機會展現自省能力,且黨主席敢不敢主動自我肅清!(特約評論員、臺灣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 潘錫堂)(《海峽導報》)
(來源: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