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民進黨執政變調問題在蘇貞昌 聽蔡英文講話會起雞皮疙瘩

2021-01-09 中國臺灣網
柯文哲:民進黨執政變調問題在蘇貞昌 聽蔡英文講話會起雞皮疙瘩

2021年01月06日 13:3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柯文哲接受專訪。(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月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5日接受專訪時,被問及「會不會覺得現在的行政團隊變調」?柯文哲回應說,「就是出在『衝衝衝』」,民進黨就是一個部落,但蔡英文還沒辦法控制民進黨,變調的原因出在臺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

  提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柯文哲表示,蔡英文是學者型政治人物,蔡英文文青式的語言,讓他聽了會起雞皮疙瘩。他表示,第一次聽蔡英文講話會很感動,不過聽過第二次後,就像島內主持天王豬哥亮的廣告詞「這也癢、那也癢……」。

  柯文哲表示,民進黨就是一個部落,蔡英文沒有辦法控制,她只是民進黨的共主,但他對蔡英文的文青式語言就是不太喜歡。柯文哲也提到「萊豬」事件,他表示,蔡英文宣布開放進口根本沒有溝通,沒有與人民溝通、沒有與在野黨溝通,甚至連黨內的同志也沒有溝通。

  此外,主持人問及「2024若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會不會『特赦』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柯文哲表示,若當選「會把扁案結案」,讓陳水扁交代清楚。(中國臺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

相關焦點

  • 回應美豬美牛爭議,柯文哲狠嗆蔡英文:到底換了什麼東西回來
    柯文哲也表示,民進黨從過去反對美豬開放,手段相當激烈。上街頭,或是癱瘓「立法院」,現在卻突然轉彎。現在卻說同意開放,這樣的轉折當然要說明。他也不想要批蔡英文和民進黨是「髮夾彎」、「昨天小英打臉今天小英」、「雙標黨」,不想陷入口水戰,但作為一個行政人員,還是要務實。
  • 柯文哲「翻譯」蔡英文口號,用閩南語「調侃」,民眾心情鬱悶
    同時臺北市的市長柯文哲接受採訪聲稱,民進黨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中,所做出來的成績僅僅是虛張聲勢罷了,並沒有通過任何的行動表現出來有什麼作為,此外他更是用閩南語調侃了蔡英文的競選口號。臺北市長接受採訪質疑民進黨執政能力。
  • 蔡英文過境美國,但早就被柯文哲和李登輝搶戲了
    柯文哲會不會選「總統」?這問題連明顯想選的柯,都說不準。所以也不必預測其會不會,但本文得在假設其「一定會」的基礎上立論,要不然很沒戲。臺灣從一黨專政到如今的選舉政治,終於走到了「戲精才有機會打破既定政治格局」的階段,可說是完整演繹了西式民主的弊端。島外華人媒體似乎還沒意識到「柯文哲癌」將如何迅速轉移至全島,仍聚焦於蔡英文、賴清德與國民黨。
  • 新冠肺炎又讓蔡英文「撿到槍」?除了對付大陸,她還想除掉柯文哲
    口罩戴不戴,專業建議成「矯情」1月24日,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宣布「管制口罩出口」掀起論戰。接著,曾說過「看到我戴的時候大家就要戴了」的柯文哲公開戴上了口罩,並呼籲民眾跟進防疫。這不僅與當時未戴口罩,卻四處「趴趴走」的總統蔡英文形成對比,也與臺當局的宣導相悖,點燃了「黑柯產業鏈」的第一把火。
  • 民進黨內亂蔡英文難控大局?不要被假象蒙蔽了
    蔡英文執政兩年來,臺灣經濟持續下滑,島內民眾對蔡英文的耐心越來越低,支持率甚至不足三成,在這個大背景下,蔡英文仿佛成為了當初的馬英九,不但不會助力民進黨選舉,反而成為了絆腳石,而面對嚴峻的外部環境,民進黨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對比國民黨的混亂或許好一些,但是這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為了爭取黨內初選的名額,各個勢力互相爭鬥,對於香餑餑的地區,大家一擁而上,對於偏遠山區
  • 這一次,蔡英文、蘇貞昌「難說了」
    多黨官員參與「秋鬥」走在隊伍前列的新黨主席吳成典,他呼籲民進黨當局了解民意,改變錯誤的政策。他還表示,如果做不到,就請蔡英文、蘇貞昌以及「內閣」全部下臺換人。隊伍中段的民眾黨是成立以來首次上街進行遊行,「主席」柯文哲因為要保持行政中立所以並沒有到場。
  • 果然,蔡英文要「拔掉」蘇貞昌?
    中天新聞臺被「關臺」,這對於蔡英文來說,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張很好的牌。首先是可以將52臺頻道徹底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另一方面假如說因為「關臺」的原因,導致反作用力超出了自己掌控的局面的話,還可以將責任全部都推到行政部門上面去,藉此機會將蘇貞昌「趕下臺」。
  • 柯文哲「翻譯」綠營競選口號 預言蔡英文「凍蒜」民眾心情
    柯文哲。(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媒體最新民調發現低於3成民眾認為民進黨執政3年來有變好跡象,被問及明年是否會出現含淚投票,臺北市長柯文哲16日表示,民進黨競選口號「小英當選、臺灣要贏」,翻成閩南語變成「小英凍蒜、臺灣ㄟ凝(意指心情上鬱結、懊惱)」。
  • 民進黨「染黑」風波越演越烈 蘇貞昌進退兩難
    民進黨人頭黨員暴增且有黑道分子摻雜,所掀起的風波越演越烈。黨主席蘇貞昌日前不得不宣布暫緩入黨審查,將修改入黨規則,把「形式審查」改為「實質審查」,凸顯民進黨人頭黨員問題難以改善。  各派系攬人,「內部鬥爭」之需  人頭黨員問題向為民進黨沉痾,此次發生黑道集體入黨,再次重傷形象。
  • 蔡英文實踐柯文哲「鯊魚理論」不斷挑戰民意底線
    黨團書記長江啟臣痛批,各方民調顯示高達七成五民眾反對,已是全民共識,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根本視若無睹、罔顧民意。為配合日本讓核災食品進口臺灣,蔡英文執政當局此前拿出罕見高效,在3天內舉行10場公聽會,繼而引發島內民眾拼死抗爭,爆發打架流血等嚴重肢體衝突。日本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在29日開幕的臺灣地區與日本經貿會議上強硬施壓。
  • 讓柯文哲離婚,讓韓國瑜罷官,讓唐鳳背鍋丨臺灣一周
    文/許億柯文哲被質詢的婚姻問題柯文哲妻子陳佩琪最近針對疫情期間,被隔離在大陸不讓回臺的陸配小孩(所謂的小明)再度發聲,她說,臺灣「兒童福利法」規定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對其兒童應負保育的責任,所以讓小孩離開自己的父母有違人道主義。
  • 吳音寧與蔡英文到底啥關係?醜聞不斷的她卻能獲全民進黨團力挺
    >民進黨民代黃偉哲也在政論節目中舌戰「懟吳團」,不僅說吳音寧品操沒問題,從沒做過「自我圖利」的事兒,還指責外界明明沒有把所謂「公關費」的制度建好,卻還硬要先把吳音寧「鬥臭鬥倒鬥垮」。當然是因為大boss蔡英文啦!在6日民進黨「中常會」上,連蔡英文都出來為她掛保證啦!她說「吳音寧是一個有能力、會做事的人,但可能不是很熟悉政治」,還說「希望平衡錯誤的新聞」。不得不說,為了挺吳音寧,民進黨團從上到下還真是什麼都敢說啊!
  • 這次不用大陸出手,蔡英文、蘇貞昌已同時收到噩耗
    12月24日是臺灣「萊豬」大戰的攤牌之日,相關媒體日前報導稱,臺立法機構將在當天處理美國「萊豬」進口行政命令及相關修正草案,進行表決,而執政的民進黨當局已要求擁有其黨籍的民意代表一致投票支持。按照當前的發展趨勢,不少媒體推測稱,國民黨力弱難擋,預計該法案將無意外獲得通過。
  • 蔡英文民調「高居不下」有貓膩?臺作家踢爆內幕:都是人造的!
    韓國瑜致詞時猛批民進黨,臺灣當前處境不好,這三年民眾也不快樂,憂心無比,給民進黨這麼好機會,三年半有太多失望,也看不到「執政」成績單,到底要把臺灣帶到什麼樣方向。韓國瑜還表示,照現況再給民進黨四年,只有老天爺知道臺灣會變怎樣,「執政」這麼差,就請下臺當反對黨。一面是海外臺商為韓國瑜全球奔走,一面則是唱衰韓國瑜的民調持續發布。
  • 蔡英文:民進黨"執政"處境不輕鬆 勿用放大鏡看
    華夏經緯網7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20日說,民進黨的「執政」處境並不輕鬆,在決策當中確實反映民眾想法,綠色「執政」才能繼續維持,她要請大家勿忘民眾正用放大鏡看民進黨的所作所為。
  • 蔡英文「二桃殺三士」順勢拔掉蘇貞昌
    臺灣中國時報刊發新聞分析文章說,「NCC」關閉中天新聞臺,對蔡英文而言,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一來,52臺頻道就此收歸綠營勢力可控範圍;同時,如關臺引發反作用力超乎預期,也可名正言順將責任推向臺行政主管部門,順勢拔掉蘇貞昌。
  • 「臺灣2019」解答三個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接著兩三年執政過程中,因為年金改革、能源政策、教育政策、性平議題、兩岸關係等諸多方面失誤失當,再加之一旦得勢,政治酬傭與分贓到不加掩飾的地步,很快就導致民心盡失。所以2018年地方選舉中,國民黨複製了民進黨當年的勝利,比之失去「地方政權」,更打臉民進黨的是,在十幾項公投案中,幾乎全面否定民進黨所主張的核心價值。比如馬英九任內漸漲的「臺獨」民意,反而在蔡英文政府任內得到抑制。
  • 蔡英文、韓國瑜的排名來了!
    綠營民調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10月27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臺灣人最討厭的政治人物,臺「行政院長」蘇貞昌有15.2%、馬英九9.9%、前高雄市長韓國瑜7.7%,接著是蔡英文7.3%、臺北市長柯文哲3.5%,國民黨立委吳斯懷2.2%。
  • 「蔡英文,出來面對!」
    只想待在舒適圈聽吉祥話的蔡英文,只會把自己愈做愈小。「蔡英文出來面對!」事實證明,辯論後馬英九的滿意度逆勢上揚10%並順利連任,如今面對全臺皆曰不可的瘦肉精產品進口,蔡英文如果堅持要對美帝國主義主動讓步,就更應該出來跟「在野黨」來場開大門走大路的辯論;而不是只派蘇貞昌當擋箭牌。如此絕難杜悠悠眾口,也會讓臺灣立法機構的民進黨多數席次成為霸凌全民的幫兇,社會將迅速回到「討厭民進黨」的全民最大共識。
  • 蔡英文、蘇貞昌開始互相算計
    而臺當局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不但沒把民眾健康放在心上,卻在媒體上語出驚人說出 「一個人每天吃33塊瘦肉精豬肉,吃好幾輩子都吃不到會生病的量」;隔兩天他又坦言自己也「不想帶頭吃美豬」,一切都是「不得已」。 秋鬥以後,蔡英文不得不親自站出來安撫憤怒的民眾,她說:「開放美豬進口只是讓市場多一個選擇,沒有強迫民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