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過境美國,但早就被柯文哲和李登輝搶戲了

2021-01-08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在當前兩岸關係僵局之下,蔡英文「出訪」巴拉圭、貝里斯,過境美國洛杉磯的行程,當然非常敏感。然而,在她離島時,島民對蔡英文的戲也不怎麼捧場,反而是柯文哲的新聞熱度蓋過了她,柯不斷變換反串角色,讓島民看得「津津有味」。

85度C給蔡英文送「大禮包」,目測將在兩岸掀起一波新輿情,也許才能給蔡增加些關注度

柯文哲「參拜李登輝神社」

為「兩岸一家親」言論道歉後,一陣廝殺三個月,柯文哲搶佔了44%的泛綠選票,26.7%的泛藍選票,聲勢猛漲,被臺媒視為「臺灣最大尾」。島內無論擁柯,反柯,鹹認為這名政治戲精將於2020年選「總統」。

對於志在島主大位的柯而言,這呼聲卻來得太快,因為在爭取臺北市長連任的當下,直取高位的風向不見得對他有利,所以再三強調「並沒有說要選『總統』」,但也不願把話說死。

然而,在藍營選票尚未吸足前,柯文哲冒著風險公開「參拜李登輝神社」(指與李登輝會面),不怕丟藍票嗎?這在演哪出?

藍媒自然不會放過這機會,直接以「李登輝要柯文哲選『總統』,批蔡英文無能」下標,明示泛綠分裂,綠媒則忙著澄清李登輝只是問「聽說你要選『總統』喔」,並強調李要求柯「不要再講兩岸一家親」。不過,這些都是與會者的二手資訊,真實會談內容,當事人柯文哲諱莫如深。

總之,一場會面,藍綠各自解讀,雖取向不同,但大致上都認為柯是在搶深綠本土票,以籌措2020年選「總統」的政治資本。

柯文哲會不會選「總統」?這問題連明顯想選的柯,都說不準。所以也不必預測其會不會,但本文得在假設其「一定會」的基礎上立論,要不然很沒戲。

臺灣從一黨專政到如今的選舉政治,終於走到了「戲精才有機會打破既定政治格局」的階段,可說是完整演繹了西式民主的弊端。

島外華人媒體似乎還沒意識到「柯文哲癌」將如何迅速轉移至全島,仍聚焦於蔡英文、賴清德與國民黨。不過這也不奇怪,因為連島內政媒都對這項變化的迅猛程度,有點來不及招架的感覺。

我無意抬高柯文哲這個人,但其代表的政治綜藝化,以及意識形態漂移的現象,其效應恐怕要影響臺灣至少十年。

說穿了,「柯文哲癌」的生成基礎,就是島內選民厭倦了傳統藍綠政治的集體心態,特別是那些90後的世代。

單純的統獨二分法,無法完整詮釋島內各種政治光譜的選民,這個論點在此時此刻特別凸顯。說柯文哲與其支持者是「獨」,但最反感柯的也正是鐵桿獨派。說柯文哲與其支持者是「統」,大概也沒有正常人會相信。也就是說,柯文哲吸聚了非常多不願被「統獨」,「一中一臺」,甚至「臺灣主體意識」所綁架的選民。

在柯的帶領下,他們會將長久以來的統獨意識形態,用揉麵團的方式,拉伸,摺疊,摔打,直到成糊狀,令其滿意為止。亦即,柯粉的意識形態會漂移,最終讓人分不清其支持統還是獨。

曾經的李登輝、蔡英文、柯文哲

誰支持柯文哲?

有三種意識形態光譜的選民,為柯文哲的政治戲買單,第一種人在政治上覺得該獨,文化上卻不否認兩岸人民系出同源,同文同種的事實,所以認為應該要搞好兩岸關係,他們的特點是,「兩岸必須正常交往,即便和平是騙來的,也好過對抗」,柯文哲的一句話,生動地表達了這種心態:

兩岸一家親,只是嘴巴親。

這一種選民在光譜上屬於中間偏淺綠,包含大部分的年輕世代,也是柯文哲最堅強的支持者。所以戲精最主要的一套劇本,就是為這群觀眾設計的,例如2015年時他說:政治上我是臺灣人,文化上我是中華文化圈的,不會否認這點,我比較覺得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中國書讀得很多,論語背得很熟,用的也是中文,要怎麼否認?

第二種是完全沒有政治偏好與興趣的中間選民,他們的特點是,「兩岸必須正常交往,不應該受困於政治意識型態」。柯文哲的一句話,生動地表達了這種心態:

垃圾不分藍綠。

這一種選民將國、民兩黨之間的競爭看成惡性鬥爭,從結果論,他們將臺灣沉淪二十多年的主因歸咎於藍綠皆垃圾。

國民黨執政下,臺灣經濟並未有明顯起色,反而房價竄高,重大社會事件不斷,令他們不耐。蔡英文上臺後一連串「抗中」「去中」的執政務虛,也令他們反感。所以柯文哲將許多問題簡化為藍綠惡鬥,對了這類選民的味,哪怕許多問題其實錯在柯文哲本人,而他只是想轉移焦點罷了。

第三種屬於中間偏淺藍的選民,他們認為在政治上或文化上都應該進一步與對岸減少分歧,臺獨只會製造問題,解決不了什麼事。但是,統一儘可能慢慢來,比較妥當,因為應該堅持(西式)民主。他們的特點是,「兩岸必須正常交往,但國民黨鬥不過民進黨,所以沒用」。柯文哲的一句話,生動地表達了這種心態:

國民黨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什麼事都沒做。

這種選民對於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當選後即神隱,整個黨中央在許多重大社會議題上不吭聲,許多重要黨員只是等著民進黨做到爛,然後撿現成的便宜回鍋,特別反感。

相對地,柯文哲在進入選舉年後,一再發出修理民進黨的言論,一個人強過一整個百年大黨,顯然「有用」得多。即便,柯文哲只是單純想甩掉民進黨的執政包袱,甚至藉由踩踏民進黨,墊高自己的仕途而已。

以上三種選民不僅限於臺北市,全島都有「柯粉」,並等待有朝一日能在選票上見到柯文哲選項。

民進黨簡直嚇壞了。因為他們自以為堅不可摧的基本支持區塊,一半被柯文哲挖走,動員了三個月,手段用盡,也絲毫不見成效。原本李登輝對柯文哲「兩岸一家親」的言論,也特別不爽,在白綠鬧分手的當時,並不願對柯伸出援手,現在柯人氣回升到勢不可擋的狀態,又對柯伸出友誼的手,溫言婉語。可見整個綠營不但奈何不了柯,還有反被柯裂解的可能。

李登輝何等人物?將轉向當飯吃,投機成精的一個政客,借友人牽線搞一場柯李會,講白了,就是輸誠,想在一切都來不及的時候,將柯重新規範到臺獨軌道上,如此而已。

「參拜李登輝神社」,對柯文哲有啥好處?

柯文哲在選戰進入白熱化,藍綠都在打兩岸牌擠兌他時參拜李登輝神社,根本不是想要深綠獨派的選票,因為這一個區塊本來就不是他想要的。柯文哲這項政治動作的唯一目的,就是想更上一層選「總統」。

柯想成為島主有三個門檻,一個是兩岸論述,一個是民進黨,一個是美國。

李登輝除了是兩岸政治交手的活化石,還與蔡英文交惡,又是日本右派「駐臺代表」,參拜之,對現階段被粉絲力拱選「總統」的柯而言,具有多重意義。

一方面,柯的三種支持者,主力仍是來自泛綠,就不能不在這片土壤裡紮根。蔡英文既然如他所言「為太后(陳菊),太子(賴清德)所綁架」,深綠臺獨的老頭們又是死硬「反中」派,也只有宮廷內鬥的高手李登輝「識時務」,讓他蹭一下,減緩民進黨對他「抹紅」的殺傷力。

二方面,臺灣社會的主流意見很明顯地要求,無論採取什麼手段,要當島主就必須緩和兩岸關係。但是卡在「一中」問題上,柯也想不出繞過「一中原則」,又能與對岸正常交往的論述,所以想從兼具鐵桿臺獨與務實派的李登輝身上,得到一些有用的線索。

不過,李登輝早已將自己困在一個極端的角落裡,除了在島內搞「修憲」「制憲」,別無其他可能性。要柯別再講「兩岸一家親」,要柯參透「特殊『國』與『國』關係」裡的「特殊」,都是過時的老梗。

三方面,柯文哲或許在試探,若他參選「總統」,日本人會不會支持。

四方面,柯文哲或許在試探,民進黨會不會分裂?特別在李登輝、陳水扁公然與蔡英文過不去的當下,而他又能從中獲得什麼政治利益。

柯文哲性格的有趣之處在於,弱勢時就儘量裝孬,強勢時就縱情囂張,他自認現在的聲望,已然無懼被國民黨抹綠。對他而言,最要緊的事,不是臺北市長能否連任,而是無論選舉結果如何,他都有可能提前在明年被推到選「總統」的道路上。至於要綠要藍要白,他都已設計好劇本,一句政治修辭,立馬變色給觀眾看,對戲精而言,這不過是小菜一碟。

柯文哲對統派的用處

作為戲精,在重要的政治戲碼裡,必然都要準備兩套劇本,以滿足不同的觀眾,柯一路走來都是如此。故而,他絕不是一個可信任的政客,但也因為這點人盡皆知,所以在談判桌上,反而好對付。

作為戲精,柯文哲的政治表演「出於綠,更勝於綠」,所以是裂解綠營的最佳劊子手。而由於其推陳出新的表演方式與看似務實的政治修辭,又能逼迫藍營往統的方向移動,所以在打破「臺獨華獨一家親」的政治格局上,柯也扮演著關鍵角色。

除了以上兩點,柯文哲並無什麼大用。他自己就算現在還沒發覺,逐漸也會知道自己的真實立足點。

無論是誰,一旦動念想選島主,就必然要撞上「一中原則」,這才是柯文哲最大的考驗。就目前為止,柯的政治表演,僅在島內有效,出了島,還想繞過「一中」,那就什麼演技都無效。統派樂見柯裂解綠營,並讓「華獨」徹底失去市場,但醜媳婦總有一天要見公婆,「總統」的高度與臺北市長完全不同層次,不是擠眉弄眼就能攀上的。

在離開李登輝宅邸後,柯文哲可不顧巖裡政男的諄諄叮囑,還是對外重申了「兩岸一家親」的基調不變,強調「不主張兩岸關係僵化」。可見,柯文哲從李登輝那裡並沒有得到什麼啟發,也沒有得到任何「保證」。

柯文哲遭藍綠用「兩岸牌」夾殺的當下,重申「一五新觀點」,將2015年他在上海的說法「四個互相」又加了一個,也就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再加上「互相諒解」。這是一個企圖繞過「九二共識」的柯氏新中間路線,但同時也是無根的浮萍,因為就算「九二共識」可以取代,其內涵「一中原則」卻不可能丟棄。沒有「一中」,別說五個互相,五百個互相都不成立。

想以政治修辭「互相諒解」遮蓋住「一中」,不但打臉了「九二共識」,還打臉了「中華民國憲法」。

現在囂然於色的柯文哲,隨時有可能錯估兩岸關係的嚴肅性與重量,「參拜李登輝神社」不算什麼事,想兩面討好,戲精的所有劇本裡卻都沒有「一中原則」,才是關鍵。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聯袂探視,李登輝真的要「燈灰」了?
    98歲高齡的李登輝,已經傳出無數次死訊,但這次的死訊雖然立刻被闢謠,後續卻值得觀察。編輯28日晚上,島內網絡上有人瘋傳李登輝去世的消息,並言之鑿鑿地透露29日上午遺體將運回李登輝家中,讓很多媒體聞訊趕來駐守。
  • 小銳說 | 蔡英文哭了,李登輝摔了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文/小銳)今天(29日),李登輝摔了。據臺媒報導,95歲的李登輝今天上午在家跌倒,撞到頭部,有出血情況,被緊急送醫。最新消息稱,李登輝經送醫院救治後已無大礙,不過他仍在醫院。
  • 柯文哲「翻譯」蔡英文口號,用閩南語「調侃」,民眾心情鬱悶
    同時臺北市的市長柯文哲接受採訪聲稱,民進黨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中,所做出來的成績僅僅是虛張聲勢罷了,並沒有通過任何的行動表現出來有什麼作為,此外他更是用閩南語調侃了蔡英文的競選口號。臺北市長接受採訪質疑民進黨執政能力。
  • 柯文哲:民進黨執政變調問題在蘇貞昌 聽蔡英文講話會起雞皮疙瘩
    柯文哲:民進黨執政變調問題在蘇貞昌 聽蔡英文講話會起雞皮疙瘩 2021年01月06日 13:3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柯文哲接受專訪。(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月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5日接受專訪時,被問及「會不會覺得現在的行政團隊變調」?柯文哲回應說,「就是出在『衝衝衝』」,民進黨就是一個部落,但蔡英文還沒辦法控制民進黨,變調的原因出在臺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
  • 蔡英文8月或高調過境美國
    有臺媒曝出蔡英文擬將於8月出訪,而值得注意的是此行程可望過境美東,這也是所謂「臺灣旅行法」生效後,蔡英文首度過境美國。海外網6月6日電在布吉納法索與臺灣「斷交」不久後,「臺美」又開始搞起么蛾子。有臺媒曝出蔡英文擬將於8月出訪,而值得注意的是此行程可望過境美東,這也是所謂「臺灣旅行法」生效後,蔡英文首度過境美國。儘管臺當局對此的回應含糊其辭,但是臺媒警告,若蔡當局被「獨派」綁架以此「反制」大陸,將會讓臺付出代價。
  • 海協會會長回應涉臺問題:蔡英文「過境」美國實質是尋求靠山
    央視網消息:今天(14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出席兩岸交流活動接受媒體採訪時,對蔡英文所謂過境美國、及美對臺軍售等問題進行了回應。張志軍表示,蔡英文所謂「過境」美國的實質是民進黨以此挾美自重,尋求靠山。
  • 郭臺銘點評政治明星 蔡英文「黔驢技窮」柯文哲「心口不一」
    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參與的臺灣「YAHOO鄉民大會」節目錄影,今日(15日)播出(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5月1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參與的臺灣「YAHOO鄉民大會」節目錄影,今日(15日)播出,除了參加「真假郭董」的QA競賽外,郭還對政治人物任意而行的作為點評並貼標籤,直指蔡英文
  • 美國擬允許蔡英文再度「過境」 港媒:不可能經停華盛頓或紐約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港媒稱,消息人士透露,華盛頓計劃允許下月前往南美參加巴拉圭總統馬裡奧·貝尼特斯就職儀式的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經停美國南部城市機場。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0日報導,與美國和臺灣當局關係密切的人士說,蔡英文在前往巴拉圭途中可能經停德克薩斯州休斯敦或佛羅裡達州邁阿密機場。巴拉圭是18個與臺北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國家中唯一的南美國家。一名消息人士說,為了避免惹怒中國大陸,美國「不可能」讓蔡英文進入華盛頓或紐約等重要城市。
  • 臺"外交部長」:蔡英文過境美國經費不夠 差4000萬新臺幣
    據臺媒消息,蔡英文本月24日將出訪巴拿馬與巴拉圭,訂名為「英翔項目」。最受關注的「過境」美國城市方面,傳出可能是邁阿密與洛杉磯,但臺「外交部長」李大維表示,與美方還在協商中。 李大維提出,由於航程較遠,經費短缺4000萬元(新臺幣,下同,約合815萬人民幣),將由國際交流預算及第一預備金勻出來支付。
  • 位於政治光譜兩個極端者都支持柯文哲?
    大多數政治光譜都包括兩大派,左派(社會主義或無政府主義傾向)和右派(保守主義傾向),光譜的其中一端代表著最極端的無政府主義,另一端最則代表最極端的法西斯主義(威權主義)。不同政治傾向的政黨和個人會在政治光譜的不同位置之上,而各個國家、地區的政治光譜也略有差異。
  • 蔡壁如散播蔡英文假論文消息?柯文哲:神經放大條點
    臺北巿長柯文哲(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0月7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論文事件」延燒,臺北市政府顧問蔡壁如坦誠在LINE(社交軟體)群組,轉發一則「英國 LSE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正式否認蔡英文有提交論文」的連結,被外界質疑其目的是刻意散播消息,為了告知蔡英文的支持者
  • 柯文哲「翻譯」綠營競選口號 預言蔡英文「凍蒜」民眾心情
    柯文哲。(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媒體最新民調發現低於3成民眾認為民進黨執政3年來有變好跡象,被問及明年是否會出現含淚投票,臺北市長柯文哲16日表示,民進黨競選口號「小英當選、臺灣要贏」,翻成閩南語變成「小英凍蒜、臺灣ㄟ凝(意指心情上鬱結、懊惱)」。
  • 回應美豬美牛爭議,柯文哲狠嗆蔡英文:到底換了什麼東西回來
    臺灣當局開放美豬美牛引發的爭議持續延燒,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表示,蔡英文當局自稱是最能溝通的「政府」,不過這次美豬牛進口不跟大家商量,擺明只是通知。他也狠嗆,「到底小英換了什麼東西回來?只說國際地位太空泛。」
  • 李登輝到底怎樣了?蔡英文看後不語……其妻乘車離開半小時後座駕...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麗媛】李登輝昨晚被傳出「死訊」,隨後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否認他病亡。今天(29日)上午,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一同前往臺北榮民總醫院(榮總)探望李登輝。綜合臺媒報導,今天下午,蔡英文與蘇貞昌均被問及李登輝病情,二人均未透露。
  • 蔡英文「過境」丹佛又遇抗議,民眾高舉標語:統一是康莊大道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在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所謂「出訪友邦」及「過境美國」行程中,她曾在美國紐約遇到民眾抗議。19日,蔡英文返程「過境」美國丹佛市再次遇到抗議,有人舉「統一是康莊大道」標語並高喊「反臺獨」口號。
  • 專家:蔡英文在玩火
    據@中國臺灣網,大陸此次軍演地點可能選擇在廣東、福建交界處的東山島附近,這裡正好與臺灣隔海相望……專家指出,軍演選擇地點東山島與臺灣隔海相望,而軍演時間可能也與蔡英文回程「過境」美國的時間基本上重疊,島內媒體因此將本次軍演不僅有警告蔡英文、也有警告美國的意味。
  • 張顯耀:當年李登輝都不願搞「聯美制中」,蔡英文要三思
    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17日抵臺訪問,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接受訪問時表示,2000年5月臺灣首次政黨輪替時她正好在「國安會」,當時李登輝親口告訴陳水扁臺灣兩大安全支柱「『憲法』的角色立場」及「維持兩岸之間的穩定」,這是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必須要做的最重要工作。
  • ...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發出聲明稱,蔡英文、賴清德於今日(7月...
    2020-07-29 14:27:17來源:FX168 【李登輝辦公室主任聲明】北京時間7月28日晚至29日凌晨,兩岸社交媒體傳出「李登輝死訊」。
  • ...蔡英文、賴清德29日上午前往臺北榮總醫院探望李登輝。臺灣中時...
    2020-07-29 12:24:16來源:FX168 【臺媒:李登輝已昏迷】北京時間7月28日晚至29日凌晨,兩岸社交媒體傳出「李登輝死訊」。
  • 美媒:美華人丹佛集會 反對蔡英文「過境」
    當地時間19日,在丹佛市中心的希爾頓飯店前,華僑華人冒著酷暑,怒斥正在此處所謂「過境」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他們高舉橫幅,頻喊口號:「中國統一」、「反對『臺獨』」、」九二共識」!參加這一和平示威的華人說,蔡英文挾美自重,兜售其「臺獨」貨色,其結果一定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