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允許蔡英文再度「過境」 港媒:不可能經停華盛頓或紐約

2020-12-0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港媒稱,消息人士透露,華盛頓計劃允許下月前往南美參加巴拉圭總統馬裡奧·貝尼特斯就職儀式的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經停美國南部城市機場。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0日報導,與美國和臺灣當局關係密切的人士說,蔡英文在前往巴拉圭途中可能經停德克薩斯州休斯敦或佛羅裡達州邁阿密機場。巴拉圭是18個與臺北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國家中唯一的南美國家。

一名消息人士說,為了避免惹怒中國大陸,美國「不可能」讓蔡英文進入華盛頓或紐約等重要城市。

另一名消息人士說,華盛頓「不是一個切實可行的選擇」,但紐約可能是一個選擇,因為歷史上曾有臺灣當局領導人到過紐約。

報導稱,臺北17日證實,蔡英文將接受巴拉圭的邀請,於8月15日出席貝尼特斯的總統就職儀式,但蔡英文的行程仍未確定。

消息人士說,華盛頓和臺北可能尚未就哪個城市將作為蔡英文中轉站作出決定。一名消息人士說,蔡英文也可能會停留「一個以往從未『訪問』過的地點」。

報導稱,蔡英文就職以來,已多次「過境」美國領土。

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7月19日在郵件中說:「美國偶爾會為臺灣當局的代表過境美國提供便利。」

資料圖片: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機場 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要去美國求援,港媒:這是和13億人作對的節奏!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擬於8月份訪問巴拉圭並過境美國,美國國會議員還提議邀請蔡英文去國會演講。港媒表示,以蔡英文的身份,就決定了她不可能踏足華盛頓,更不能去國會演講。在多個「邦交」和臺灣「斷交」之後,蔡英文又開始搞起了么蛾子。
  • 蔡英文8月或高調過境美國
    有臺媒曝出蔡英文擬將於8月出訪,而值得注意的是此行程可望過境美東,這也是所謂「臺灣旅行法」生效後,蔡英文首度過境美國。海外網6月6日電在布吉納法索與臺灣「斷交」不久後,「臺美」又開始搞起么蛾子。有臺媒曝出蔡英文擬將於8月出訪,而值得注意的是此行程可望過境美東,這也是所謂「臺灣旅行法」生效後,蔡英文首度過境美國。儘管臺當局對此的回應含糊其辭,但是臺媒警告,若蔡當局被「獨派」綁架以此「反制」大陸,將會讓臺付出代價。
  • 蔡英文「過境」丹佛又遇抗議,民眾高舉標語:統一是康莊大道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在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所謂「出訪友邦」及「過境美國」行程中,她曾在美國紐約遇到民眾抗議。19日,蔡英文返程「過境」美國丹佛市再次遇到抗議,有人舉「統一是康莊大道」標語並高喊「反臺獨」口號。
  • 臺"外交部長」:蔡英文過境美國經費不夠 差4000萬新臺幣
    據臺媒消息,蔡英文本月24日將出訪巴拿馬與巴拉圭,訂名為「英翔項目」。最受關注的「過境」美國城市方面,傳出可能是邁阿密與洛杉磯,但臺「外交部長」李大維表示,與美方還在協商中。 李大維提出,由於航程較遠,經費短缺4000萬元(新臺幣,下同,約合815萬人民幣),將由國際交流預算及第一預備金勻出來支付。
  • 海協會會長回應涉臺問題:蔡英文「過境」美國實質是尋求靠山
    央視網消息:今天(14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出席兩岸交流活動接受媒體採訪時,對蔡英文所謂過境美國、及美對臺軍售等問題進行了回應。張志軍表示,蔡英文所謂「過境」美國的實質是民進黨以此挾美自重,尋求靠山。
  • 專家:蔡英文在玩火
    據@中國臺灣網,大陸此次軍演地點可能選擇在廣東、福建交界處的東山島附近,這裡正好與臺灣隔海相望……專家指出,軍演選擇地點東山島與臺灣隔海相望,而軍演時間可能也與蔡英文回程「過境」美國的時間基本上重疊,島內媒體因此將本次軍演不僅有警告蔡英文、也有警告美國的意味。
  • 蔡英文在美國將見聯合國「五常」代表?真相竟是如此
    圖為臺「中央社」稿件內文修改前後對比圖(來源:臺媒)海外網7月12日電近日,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以出訪「友邦」為名「過境」美國。據臺「中央社」7月11日報導,「過境」紐約首日行程,「熟悉外交人士」表示,美東時間11日,蔡英文將出席與「友邦」駐聯合國常任代表的歡迎酒會,這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首次在紐約與「友邦」聯合國常任代表會見,會見地點在「駐紐約辦事處」。「中央社」報導中多次提及這個「聯合國常任代表」「友邦」,字裡行間抑制不住沾沾自喜。
  • 美國邀請蔡英文訪華盛頓?兩難境地不會尷尬?
    蔡英文受邀訪問美國華盛頓?在華盛頓智囊團正式舉行的網上研討會上,美國參議員在這次聯合討會上宣稱,美國一直對臺灣保持外交支持,就像此前美國衛生部長訪臺一樣,美國將邀請蔡英文訪問華盛頓。與此同時,一位美國專員也表示,美國將進一步推進臺美經濟關係,尤其是貿易方面的關係,並將於近期在參議院正式提出美臺自由貿易協定,不過好在臺灣民進黨當局還算比較清白,對此相關發言人對此直言:臺灣和美國都是在各層面都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但是邀請蔡英文來華盛頓進行訪問,目前還沒有任何計劃,但臺美兩國合作夥伴關係會逐漸加深。
  • 蔡英文大失所望,華盛頓取消一重要計劃,「臺獨」幻想破滅了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環保署署長計劃在12月份率領團隊「訪問」臺灣,這個消息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廣泛關注。不過讓蔡英文大失所望的是,考慮再三之後華盛頓決定取消這一重要計劃,這意味著那些臺獨的幻想再度破滅。美國雖然財大氣粗,但是從疫情開始,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一直都不是很好,在這種情況下花費30萬美元前往臺灣的做法自然引起了美國的輿論,更是有多家媒體毫不客氣的指責,這一計劃完全是在浪費公款。也是迫於國內輿論的壓力,美國方面才會把這一次的計劃取消。
  • 「技術經停」到底是什麼
    技術經停權本國航機可以因技術需要(如添加燃料、飛機故障或氣象原因備降)在協議國降落、經停,但不得作任何業務性工作如上下客、貨、郵。技術示例例如:北京一紐約,如果由於某飛機機型的原因,不能直接飛抵,中間需要在日本降落並加油,但不允許在該機場上下旅客和貨物。
  • 美國華盛頓主要博物館再度因疫情關閉
    ,自當地時間11月23日起,其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下屬博物館、藝術館以及國家動物園因新冠疫情再度關閉,重新開放日期將另行通知。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美國史密森學會宣布,自當地時間11月23日起,其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下屬博物館、藝術館以及國家動物園因新冠疫情再度關閉,重新開放日期將另行通知
  • 美媒:美華人丹佛集會 反對蔡英文「過境」
    當地時間19日,在丹佛市中心的希爾頓飯店前,華僑華人冒著酷暑,怒斥正在此處所謂「過境」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他們高舉橫幅,頻喊口號:「中國統一」、「反對『臺獨』」、」九二共識」!參加這一和平示威的華人說,蔡英文挾美自重,兜售其「臺獨」貨色,其結果一定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美國發來邀請,蔡英文敢去嗎?
    作者:塞西自從蔡英文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便打著各種不道德的旗號興風作浪,試圖分裂臺灣與大陸。蔡英文以為抱緊川普的大腿便可獲得美國在必要關頭的庇護,為了與美國政府保持密切的關係,民進黨當局不惜犧牲島內民眾生命健康安全的代價,也要換取美國的青睞。
  • 美國現在需要聲援,「關心自由民主人權」的蔡英文哪去了?
    有人諷刺蔡英文,「這麼關心自由民主人權,這時候選擇性失明……」↓還有人諷刺說,一邊對美國的種族主義選擇性失明,另一邊對香港暴力行為力挺,「真自由!」更有網友貼出美國白人警察暴力執法的畫面,調侃「(蔡英文)不敢表態」。
  • 被「斷交」蔡英文氣罵大陸 港媒:搞對抗,吃虧的是你
    海外網5月25日電布吉納法索24日宣布與臺灣「斷交」,蔡英文急跳腳,親上火線叫囂「大陸打壓」,並聲稱「臺灣絕不會退縮,不會忍讓」。要知道,這已是蔡英文上任2年來,被「斷交」的第4個所謂「友邦」,目前臺灣「友邦」降至18個。對此,中評社發文警告蔡英文,不要一昧責怪大陸「打壓」,這無法阻止「斷交潮」的發生。
  • 川普的「臨別大禮」,蔡英文敢吞嗎?
    國會騷亂的當天,蓬佩奧宣布即將派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13日到15日訪臺,原以為這已經是最後「禮物」,沒想到美國國務院10日再度宣布取消臺美雙方官員交往限制,被認為是川普對臺最後大禮。對此,民進黨當局緊抓機會,積極唱和。臺灣「駐美代表處」發聲明稱,蓬佩奧的發言充分反映「臺美關係」的強勁與深度。
  • 臺媒轉發「拔蔡」文章 蔡英文在美國急眼,埋怨大陸
    她在借出訪「友邦」之名「過境」美國紐約的時候,抹黑大陸對臺散布「假新聞」、打「訊息戰」。一番顛倒黑白的說辭,讓島內媒體直呼不知所云。綜合「中時電子報」等臺媒報導。日前,有23家臺灣網媒轉載了大陸媒體「中國臺灣網」一篇文章,文章批評蔡當局為了「拔」掉國民黨籍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而霸凌教育界,製造寒蟬效應,呼籲拔「蔡」。
  • 蔡英文過境美國,但早就被柯文哲和李登輝搶戲了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在當前兩岸關係僵局之下,蔡英文「出訪」巴拉圭、貝里斯,過境美國洛杉磯的行程,當然非常敏感。然而,在她離島時,島民對蔡英文的戲也不怎麼捧場,反而是柯文哲的新聞熱度蓋過了她,柯不斷變換反串角色,讓島民看得「津津有味」。
  • 蔡英文所謂「自由民主永續之旅」掩蓋不住的真相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結束12天11夜的「自由民主永續之旅」,22日返抵臺灣。此行訪問臺灣在加勒比海幾個「友邦」,包括海地以及「三聖」聖露西亞、聖文森、聖克裡斯多福及尼維斯,並兩度「過境」美國。就蔡英文此行的「外交成果」來說,她的安全團隊與宣傳機器號稱創下許多第一與先例。但是,這許多號稱的第一與先例,實際上的意義並不太大。民進黨當局誇稱,此行來回「過境」美國共4個晚上,遠遠超過以往美方只讓臺灣領導人「過境」美國兩個城市各24小時的規定,而認為是一項重大突破。事實上,這種攀比只能騙騙一般臺灣民眾。
  • 疫情深度惡化 美國紐約等多地再度重啟經濟封鎖
    隨著疫情的惡化,紐約政府表示很可能馬上發布更多的經濟封鎖措施,包括禁止室內就餐、關閉健身房等。紐約市在春夏季已經經歷了長達6個月的停課,至9月21日才開始輪班制逐步開放學校。安全、順利的重開學校不僅僅標誌著成千上萬受影響家庭的生活重回正軌,更意味著經濟逐漸好轉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