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在需要聲援,「關心自由民主人權」的蔡英文哪去了?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蔡英文呢?蔡英文呢?蔡英文呢?

5月25日,一起美國警察執法中「跪殺」非裔男子弗洛伊德的事件,引發的「火與怒」席捲全美多地,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新聞……曾在香港修例風波中以「民主」「自由」為幌子公開宣稱支持示威暴徒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一直未見就此發聲。

從5月25日,到6月1日,美國的示威已經向全國蔓延,美國總統川普一度躲進白宮地下掩體。

這些天,在社交媒體帳號上,蔡英文隻字不提美國的示威,但不少熱心網友在留言,向她喊話「幫美國黑人伸張正義」,還有人貼出像「我不能呼吸」這樣聲援黑人的標誌性口號……

蔡英文過去一周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布的7條推文中,並未有一條與此事有關。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仍舊在就香港問題、全國人大涉港決定說三道四,繼續兜售所謂「自由、民主」。

間或,蔡英文繼續秀一把她的「文青氣」。5月31日是臺北文化地標、敦南誠品書店閉幕的日子。當天發布的最新一條推文中,蔡英文表達對該書店的懷念,附上了一段自己參觀書店的視頻。↓

落腳點還是「自由」。

看上去蔡英文還是不願提美國的「自由」。

網友忍不住了。

有人諷刺蔡英文,「這麼關心自由民主人權,這時候選擇性失明……」↓

還有人諷刺說,一邊對美國的種族主義選擇性失明,另一邊對香港暴力行為力挺,「真自由!」

更有網友貼出美國白人警察暴力執法的畫面,調侃「(蔡英文)不敢表態」。↓

在評論區有人敦促蔡英文:「美國需要聲援」「幫助美國人」!

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上周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時,曾喊著「我不能呼吸」。這句話也成了抗議者們最流行的標語。

在蔡英文的推文下方,就有多名網友貼出了這樣的話以及抗議現場圖。

此外,還有網友貼出「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標籤,質問「蔡英文會支持川普向美國抗議者開槍嗎?」↓

隨著抗議活動在美國蔓延,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5月29日在臉書上寫道,「蔡英文可能會說,美國黑警殺黑人是民主、人權、自由的基礎,要撐黑警,不可以撐黑人。」

但臺外事部門5月31日針對美國發布紅色旅遊警示,呼籲民眾不宜前往,並應儘速離境,而前往該地區的民眾提高警覺並注意自身安全。

就此,蔡正元當天在臉書上發文嘲諷道,「美國川普政府即使再醜陋,但總是蔡英文政府的大恩人」,在川普最困難的時候,不能多少幫川普承擔一點,還發布旅遊紅色警示,實在太不講道義了。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裝睡的蔡英文,是不敢醒吧!

延伸閱讀:

美國多地延長宵禁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最新統計,截至5月31日,美國已有40個城市、亞利桑那州全州及首都華盛頓實施宵禁,以應對暴力抗議活動。

在首都華盛頓,大約1000名示威者佔領白宮對面的拉斐特公園部分區域。示威活動連續第二晚發展為暴力和破壞活動,多個地標建築出現損毀。市長繆裡爾·鮑澤宣布宵禁,同時調用國民警衛隊協助警方控制局勢。宵禁從5月31日晚11時持續至6月1日6時。

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市長埃裡克·詹森當天通過社交媒體「推特」發文宣布進入災難狀態。警察局長雷尼·霍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5月31日晚7時至6月1日早6時,市中心周圍實行宵禁,「今後幾天」將繼續有效。示威活動在29日和30日晚演變為具有破壞性的騷亂,「不能再容忍任何對我們城市的破壞」。

南卡羅來納州5月31日仍在多個城市實行宵禁。州長亨利·麥克馬斯特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國民警衛隊已進入戒備狀態,如有必要將採取行動,「我們歡迎對話,歡迎抗議」,「但我們不能容忍暴力」。該州默特爾比奇市市長當天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騷亂。

美國示威活動不斷發酵,香港媒體發聲:美雙重標準暴露無遺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遭白人警員用膝蓋跪頸致死後,全美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總統川普下令使用武力鎮壓。不少港媒感慨,反觀一眾美國政客力撐香港暴力示威者,「雙重標準暴露無遺」。

美國近日來的示威活動愈演愈烈。香港輿論注意到,去年以來對「修例風波」指手畫腳、將黑暴美化為「和平示威者」的川普當局在國內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以強力執法應對示威。在案件發生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已經投入4000名國民警衛隊,警方動輒發射催淚彈、橡膠子彈、閃光彈等鎮壓清場,不少示威者被打得頭破血流,多名傳媒記者被警方的橡膠子彈打中受傷。與此同時,川普在示威開始不久就宣布要派軍隊平暴,聲稱「開始搶掠,就會開槍」,威脅「出動最惡的狗和最可怕的武器對付」。

立法會議員葛佩帆6月1日撰文稱,美國反華政客別忘記,美國自身就有極其嚴厲的國安法,如今「雙重標準地抹黑和阻撓港區國安法,乃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霸道行為;中國自家裝防盜門,美國緊張什麼?」據香港東方日報網6月1日報導,葛佩帆當日斥責泛民議員雙重標準稱,連日來他們只提殺死黑人的美警被扣留調查,卻絕口不提示威中也有記者被捕、美方更已出動相當於中國武警的國民警衛隊鎮壓示威者。另一議員陸頌雄狠批,經常高呼平等自由的民主派議員漠視美國歧視黑人和社會不公的問題,在事件中更是「噤若寒蟬」,暗諷他們不是與美國的手足「割席」,就是要認同美警應對暴力示威的方式。

「兩場暴亂兩副面孔,美政客失道德高地」,香港《星島日報》6月1日以此為題發表評論稱,川普不僅要求各州市以強硬手段對付抗議者,司法部門對違法者起訴也採取「從快、從重、從嚴」的態度。紐約一名女子向警車投擲一枚沒有爆炸的汽油彈,就被控以意圖謀殺罪名,相比香港暴力示威者向警署擲汽油彈往往獲輕判,「差別之大令人瞠目結舌」。另外,當美國一些政客批評中國為國家安全立法遏制香港暴亂之際,他們卻開始指國內騷動威脅國家安全,川普對中國通過涉港國安立法發炮,卻因美國國內抗議「沒法站得住腳,在國安法角力中,輸了勢,也輸了陣」。香港《巴士的報》評論稱,川普似乎「不是很關心國內情況」,反而將焦點放在攻擊中國,在記者會上看看「美國記者到底關心香港國安法,還是明尼蘇達州暴亂」。香港「01」網也評論稱,川普處理自家問題時,與論及香港時露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嘴臉,擺出赤裸裸的雙重標準,令人啞然。香港文匯網5月31日刊出馮煒光的署名文章,質問「為何美國有騷亂僅兩天,軍隊便出動了;香港去年爆發騷亂大半年,解放軍及武警一直沒有出動,只是在深圳演習,便要被美國政界口誅筆伐?」

對於美國半世紀以來最重大的亂局之一,「01」網6月1日稱,全球網際網路輿論充斥著對美國的冷嘲熱諷,將美國示威列為民眾不堪壓迫的正義之舉的人不在少數,認為騷亂是美國自食惡果的也大有人在。文章稱,一些媒體諷刺美國拘捕記者、暴力執法;一些媒體指責美國在明尼蘇達州事件和香港問題上抱持雙重標準。

一些輿論同時感嘆香港警察實在委屈。據香港《明報》6月1日報導,一名48歲的休班督察5月31日早在粉嶺住所跌倒後陷入昏迷,救護車送往醫院搶救後不治。這已是4天內第三起休班警員猝死事件。香港《大公報》引用統計顯示,截至今年2月,至少有544名警員在執勤時受傷,職級由普通警員到總警司,有被暴徒投擲的汽油彈燒傷、被弓箭射傷、被腐蝕性液體灼傷,乃至大量人員被磚頭等硬物砸傷等。香港網絡新聞「港人講地」一篇評論稱,不斷要求英美「制裁香港警暴」的人,從來不會說香港警察應該參照美國的「執法標準」;總在香港叫囂「不許百姓點燈」的人,從來不會自己跑去美國搞暴動。香港《東方日報》社論質疑,「修例風波」爆發以來,香港警察未曾殺死一個暴徒或者示威者,都被渲染為「濫用暴力」,「如果特區政府借調美國警察來處理香港暴動,黑暴勢力是否覺得死在美國人手上,會死得比較心甘情願?」

連日來,香港各界持續支持涉港國安立法。撐國安立法聯合陣線6月1日稱,過去8天在街站及網上,一共收集超過290萬個籤名。

來源:綜合環球時報 新華網 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蔡英文所謂「自由民主永續之旅」掩蓋不住的真相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結束12天11夜的「自由民主永續之旅」,22日返抵臺灣。此行訪問臺灣在加勒比海幾個「友邦」,包括海地以及「三聖」聖露西亞、聖文森、聖克裡斯多福及尼維斯,並兩度「過境」美國。就蔡英文此行的「外交成果」來說,她的安全團隊與宣傳機器號稱創下許多第一與先例。但是,這許多號稱的第一與先例,實際上的意義並不太大。民進黨當局誇稱,此行來回「過境」美國共4個晚上,遠遠超過以往美方只讓臺灣領導人「過境」美國兩個城市各24小時的規定,而認為是一項重大突破。事實上,這種攀比只能騙騙一般臺灣民眾。
  • 蔡英文揚言要讓澳大利亞民眾感受臺灣暖意,真的就是強蹭熱度
    除了臺「駐美代表」蕭美琴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聲援澳大利亞,臺「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澳媒採訪、向澳方喊話共享軍事情報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站了出來。據臺灣「中央社」11月2日報導,蔡英文當天出席民進黨中執會前接受媒體採訪,稱會評估用最適當方式,讓澳大利亞民眾感受到來自臺灣的溫暖。
  • 除了「法治與秩序」 美國更需要人權、平等與公平
    「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I Can’t Breath」(我不能呼吸)成為凝聚民眾的口號,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和騷亂已經蔓延到全美上百個城市,甚至連加拿大和英國民眾都走上街頭聲援美國民眾。就像華盛頓郵報5月31日刊文指出的,「美國被怒與火籠罩。」
  • 世界人權日,「臺灣人權已死」
    圖為蔡英文與陳菊為「人權委員會」揭牌。臺監察機構的「人權委員會」也在12月10日舉辦「人權阿普貴(Upgrade)」的活動,不僅有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臺監察機構負責人兼「人權會主委臺灣精神科醫生蘇偉碩曾經參與「野百合學運」,回憶起當初,學生也是冒著危險去抗議,沒想到當年標榜人權起家的民進黨一施政,又倒回到那個年代,現在人民發表自己的意見
  • 世界人權日,「臺灣人權已死」!
    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為紀念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而設立的紀念日。圖為蔡英文與陳菊為「人權委員會」揭牌。臺監察機構的「人權委員會」也在12月10日舉辦「人權阿普貴(Upgrade)」的活動,不僅有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臺監察機構負責人兼「人權會主委」的陳菊一起出席致詞,還由她們為「人權會」LOGO舉行啟用儀式。然而,頗為諷刺的是,開播超過26年的臺灣中天新聞臺因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不準換照,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假處分申請,將於12日零時停播,形同被民進黨當局暴力關掉了。
  • 蔡英文,你怎麼還沒跟美國人民站在一起?
    一向視美國為「宗主國」的他們,既不能對此事視而不見,卻又不敢說真話,仿佛怕「傷了美國人的面子」。思來想去,這些傢伙決定使出慣用的老招術,想方設法帶風向要「甩鍋」大陸。臺灣「三立新聞」在報導中就妄稱中國大陸在煽動美國暴亂,其「證據」據稱是一段央視新聞記者發布的現場視頻。
  • 蔡英文稱要給澳大利亞來自臺灣「溫暖」,網友怒罵:強蹭熱度
    蔡英文稱要給澳大利亞來自臺灣「溫暖」,網友怒罵:強蹭熱度由於中國對澳大利亞產的葡萄酒實施臨時的反傾銷措施,讓澳大利亞經濟受到損失的同時,澳大利亞也聯合美日等多個地區,展開了一場「全球購買葡萄酒」的活動,想要憑藉這個活動向中國施壓。
  • 講座回顧丨儒家如何認可人權與動物權
    講座題目為《儒家如何認可人權與動物權——一個羅爾斯式的路徑》。本場講座由復旦大學哲學院白彤東教授主講,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湯元宋老師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溫海明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宋洪兵教授評論。講座伊始,白彤東教授首先指出,自由和民主在自由民主體系裡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本次講座的主題為儒家如何跟廣義的自由、法治、人權、權利接軌,如何處理儒家與權利兼容性問題。
  • 大陸重量級別亮劍,蔡英文還要玩火?緊要關頭島內有人「中招」了
    據悉,當天任國強大校就蔡英文聲稱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一事作出回應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民進黨當局妄圖挾洋自重、以武謀「獨」,註定是螳臂當車、自取滅亡。我們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
  • 蔡英文:大陸不要誤判 以為臺灣人會對壓力屈服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覺得東南亞及南亞的國家與臺灣的經濟互補性更高,我們也希望過去臺商在東南亞有相當多投資的基礎上,再次去強化我們與東南亞國家與南亞國家的經濟、貿易、文化上面的連結,我們覺得以現在的情況來看,臺灣有很多的技術與經驗,其實是東南亞許多國家現在所需要的,我們也很樂意與他們一起來分享。
  • 美國發來邀請,蔡英文敢去嗎?
    作者:塞西自從蔡英文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便打著各種不道德的旗號興風作浪,試圖分裂臺灣與大陸。蔡英文以為抱緊川普的大腿便可獲得美國在必要關頭的庇護,為了與美國政府保持密切的關係,民進黨當局不惜犧牲島內民眾生命健康安全的代價,也要換取美國的青睞。
  • 批美國踐踏人權!張安樂號召民眾到「美國在臺協會」前抗議
    美國「弗洛伊德事件」炸開「種族歧視」議題,各地陸續出現示威民眾走上街頭,表達憤怒與不滿。對此,「白狼」張安樂昨也在臉書貼出「中華統一促進黨」的公告,並表示抗議美國政府嚴重踐踏人權、挑起族群對立,將於12日上午到「美國在臺協會(AIT)」抗議。
  • 邱毅:蔡英文眼中只想抱緊美國大腿,罔顧臺灣民眾福利
    臺灣地區與美國若要籤署所謂的「自由貿易協議」,美方堅持臺灣要開放美豬美牛進入。美國口口聲聲說與臺灣地區關係緊密,如今在涉及到利益時為何這般刁難?邱毅:美國一向是口惠而實不惠的,我把它分四點來談。第一點,美國一向只有美國自己的利益,在美國的眼中哪有臺灣利益可言?一旦美國涉及到美國利益與臺灣利益之間,相矛盾、相衝突、相牴觸的時候,當然以犧牲臺灣的利益來成全美國的利益為主體。邱毅:第二點,所謂的美國利益在川普眼中,那就是川普的利益。什麼是川普的利益?他最關心的利益,就是他11月3日能不能順利連任成功?他能不能打敗他的對手拜登?
  • 蔡英文承諾「送溫暖」後 臺灣給澳大利亞的支持來了
    臺灣當局兌現了蔡英文「給澳送溫暖」的承諾,非常「爽快」地購入了……200多瓶葡萄酒。上月底,我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輸華葡萄酒,徵收臨時反傾銷稅,不久之後,澳總理莫裡森突然被一幅漫畫氣到「自爆」,中澳外交風波牽動了世界輿論場。一個名為「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的「草臺班子」,發起了「支援澳大利亞、12月買澳產葡萄酒」的活動。
  • 臺媒轉發「拔蔡」文章 蔡英文在美國急眼,埋怨大陸
    蔡英文(臺媒資料圖)海外網7月12日電日前,有23家臺灣網媒轉載了大陸媒體批評蔡英文的文章,蔡英文以此為藉口搞起了么蛾子。她在借出訪「友邦」之名「過境」美國紐約的時候,抹黑大陸對臺散布「假新聞」、打「訊息戰」。一番顛倒黑白的說辭,讓島內媒體直呼不知所云。綜合「中時電子報」等臺媒報導。日前,有23家臺灣網媒轉載了大陸媒體「中國臺灣網」一篇文章,文章批評蔡當局為了「拔」掉國民黨籍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而霸凌教育界,製造寒蟬效應,呼籲拔「蔡」。
  • 蔡英文未來肯定更「親美遠陸」,很難期待520就職演說對大陸溫和
    「美國在臺協會」(AIT)3日在臉書發文稱,「世界衛生大會倒數15天!即日起至 WHA 召開,我們每天都會分享貼文聲援臺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並支持臺灣擴大公衛領域等國際參與。」美國聲援臺灣參與WHA其實頗矛盾,川普之前才狠批WHO對疫情掌握不力,揚言要斬斷金援,既然質疑WHO功能不彰為何還聲援臺灣參與WHA?這顯示美國抨擊WHO只是政治語言,要把新冠肺炎迄今造成6萬7千多名美國人死亡,折損人數遠多于越戰的責任甩給WHO。美國的動作更是衝著中國而來,挺臺灣也是衝著北京。
  • 人權專家訪談:普及人權知識首先從公務員開始
    從法定權利變為實有權利也需要一個過程。人權的實現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經濟條件、社會文化條件等等。  美國的《獨立宣言》裡面規定的一些東西人權到現在還有沒實現。比如平等。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不要求籤署國立即執行,就是因為要享有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就要創造條件,是逐步才能夠實現。
  • 民進黨當局宣稱要為港人設立庇護所,臺媒:蔡英文嘴上喊「撐香港...
    【環球時報報導】面對涉港國安立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拋出「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由陸委會統籌規劃。親綠的《自由時報》7日披露了相關安排,未來將集中安置無法自覓住處的港人。不過輿論大都對蔡英文挺港存疑,認為她一向是靠嘴支持。
  • 現在,蔡英文還想指望美國?
    導讀: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將有利於成員國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更有利於經濟的長期發展,可惜現在,臺灣只有眼紅的份。可是問題來了,CPTPP裡可沒有美國大哥撐腰,而且CPTPP要不要臺灣(地區)還是個問題。民進黨當局對川普政府押保百分百,不考慮後果地與大陸對立,有沒有換得美國的經貿協議呢?看下RCEP的成員國,澳、韓、日都是美國的同盟國,也都與中國發生過不愉快,但它們可沒有傻到拿自己的經濟發展做賭注。
  • 求美國有用?「臺獨」聽到絕望消息,蔡英文挑釁大陸必將付出代價
    近段時間以來,美臺之間頻頻狼狽為奸,臺當局更是仗著有美國撐腰,頻頻挑釁大陸。據臺灣媒體9月12日報導,面對美國打「臺灣牌」,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12日在出席一場由臺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舉辦的論壇時表示,民進黨當局仿佛患了躁鬱症,從之前的「撿到槍」變成「撿到機關槍」,非常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