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壁如散播蔡英文假論文消息?柯文哲:神經放大條點

2021-01-07 中國臺灣網

臺北巿長柯文哲(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0月7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論文事件」延燒,臺北市政府顧問蔡壁如坦誠在LINE(社交軟體)群組,轉發一則「英國 LSE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正式否認蔡英文有提交論文」的連結,被外界質疑其目的是刻意散播消息,為了告知蔡英文的支持者。對此,臺北巿長柯文哲表示,人有時候就是小題大做。

柯文哲表示,今天早出門在車上的時候就和幕僚講,蔡壁如在LINE轉一封訊息就上了《自由時報》頭條。如果用同樣的標準,今天所有臺灣媒體頭條都是柯文哲。看一看、笑一笑就好了不要當真。世間上的事情如果每一件都要計較,你自己會先發瘋。

柯文哲表示,人有時候就是小題大做。臺灣媒體追問,所以不是刻意去散播?柯文哲說,剛不是講了嗎,不然你拿出手機,看你LINE有幾條那個消息傳來傳去,很多事情笑一笑,神經放大條一點,這樣就好了。(中國臺灣網 劉洪羊)

相關焦點

  • 民進黨稱蔡英文博士論文非造假,散布「假博士」消息源頭...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真實性在島內飽受質疑,據臺灣「中央社」等臺媒12月7日報導,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7日聲稱,臺北地檢署調查發現散布蔡英文「假博士」的消息源頭來自大陸,還宣稱「蔡英文博士論文並非造假」云云。對於顏若芳的說辭,島內網友並不買帳,除質疑民進黨拿大陸當墊背,拿可以輕易辨別證據真偽的人當白痴?更直斥「越來越離譜!」
  • 柯文哲「翻譯」蔡英文口號,用閩南語「調侃」,民眾心情鬱悶
    臺頭聞編輯:暗藍最近臺灣媒體公布了最新的民調消息,結果顯示民進黨在執政期間並沒有讓臺灣百姓生活有好轉的跡象。同時臺北市的市長柯文哲接受採訪聲稱,民進黨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中,所做出來的成績僅僅是虛張聲勢罷了,並沒有通過任何的行動表現出來有什麼作為,此外他更是用閩南語調侃了蔡英文的競選口號。臺北市長接受採訪質疑民進黨執政能力。
  • 蔡英文過境美國,但早就被柯文哲和李登輝搶戲了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在當前兩岸關係僵局之下,蔡英文「出訪」巴拉圭、貝里斯,過境美國洛杉磯的行程,當然非常敏感。然而,在她離島時,島民對蔡英文的戲也不怎麼捧場,反而是柯文哲的新聞熱度蓋過了她,柯不斷變換反串角色,讓島民看得「津津有味」。
  • 柯文哲:民進黨執政變調問題在蘇貞昌 聽蔡英文講話會起雞皮疙瘩
    柯文哲:民進黨執政變調問題在蘇貞昌 聽蔡英文講話會起雞皮疙瘩 2021年01月06日 13:3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柯文哲接受專訪。(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月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5日接受專訪時,被問及「會不會覺得現在的行政團隊變調」?柯文哲回應說,「就是出在『衝衝衝』」,民進黨就是一個部落,但蔡英文還沒辦法控制民進黨,變調的原因出在臺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
  • 坦言2024機會小 柯文哲指蔡英文是極端政治代表
    臺北市長柯文哲。(張穎齊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大巨蛋復工在即,外界認為這是臺北市長柯文哲為自己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做鋪路,柯9日接受電視臺專訪直言,這是善後,就算有功也不一定要居功,若純粹要靠聲量,他必須要領先藍綠8%民調,但現階段選贏的機會很低,因媒體、政黨每天總動員打他,2014年的自己與蔡英文、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選舉,都證明是臺灣極端政治的代表。
  • 郭臺銘點評政治明星 蔡英文「黔驢技窮」柯文哲「心口不一」
    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參與的臺灣「YAHOO鄉民大會」節目錄影,今日(15日)播出(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5月1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參與的臺灣「YAHOO鄉民大會」節目錄影,今日(15日)播出,除了參加「真假郭董」的QA競賽外,郭還對政治人物任意而行的作為點評並貼標籤,直指蔡英文
  • 新冠肺炎又讓蔡英文「撿到槍」?除了對付大陸,她還想除掉柯文哲
    接著,曾說過「看到我戴的時候大家就要戴了」的柯文哲公開戴上了口罩,並呼籲民眾跟進防疫。這不僅與當時未戴口罩,卻四處「趴趴走」的總統蔡英文形成對比,也與臺當局的宣導相悖,點燃了「黑柯產業鏈」的第一把火。隨著臺灣口罩短缺的現實暴露,民間鬧起「口罩荒」,也讓綠營批評柯文哲的聲浪越來越大,甚至有人質疑起柯文哲口罩的來源。
  • 蔡英文實踐柯文哲「鯊魚理論」不斷挑戰民意底線
    中國臺灣網12月1日訊 長期深陷失言風波的臺北市長柯文哲曾提出「鯊魚理論」,他認為,只要快速拋出新的議題,就能擺脫眼前的困蹇局面。民調已正式進入死亡交叉的蔡英文,似乎就在實踐這個柯式哲學。但「同志」團體不埋單,號召近萬人佔領「立院」外青島東路,批評「專法」是「假平等、真歧視」,呼籲修正「民法」,不要用「專法」讓同志變成次等公民。部分民眾不滿民進黨態度保守,高喊「蔡英文下臺」、「罷免柯建銘」。
  • 柯文哲「翻譯」綠營競選口號 預言蔡英文「凍蒜」民眾心情
    柯文哲。(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媒體最新民調發現低於3成民眾認為民進黨執政3年來有變好跡象,被問及明年是否會出現含淚投票,臺北市長柯文哲16日表示,民進黨競選口號「小英當選、臺灣要贏」,翻成閩南語變成「小英凍蒜、臺灣ㄟ凝(意指心情上鬱結、懊惱)」。
  • 姚錦祥:藍綠內鬥不可開交,誰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柯文哲嗎?
    另一方面,民進黨中蔡賴兩人的明爭暗鬥越發激烈,蔡英文強行將初選延期至5月22日的做法,使得民進黨內分裂的跡象開始顯現。然而,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國、民兩黨的黨內互鬥時,似乎忽略了長期以來穩居各類民調第二的柯文哲。有人說,柯文哲正在坐山觀虎鬥,等待加入2020戰局的最佳時機。
  • 回應美豬美牛爭議,柯文哲狠嗆蔡英文:到底換了什麼東西回來
    臺灣當局開放美豬美牛引發的爭議持續延燒,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表示,蔡英文當局自稱是最能溝通的「政府」,不過這次美豬牛進口不跟大家商量,擺明只是通知。他也狠嗆,「到底小英換了什麼東西回來?只說國際地位太空泛。」
  • 川普確診消息被放大,蔡英文坐立難安,臺灣專家不忘「補刀」
    當然了,鑑於川普確診這一消息,國內人士也都發了推特,希望川普夫婦能夠早日康復。除了大陸這邊對川普進行比較親切的關注之外,臺灣當局也是針對川普進行了密切的關注。其中蔡英文對川普的關注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了。蔡英文現在慌了據臺灣媒體表示,蔡英文得知川普確診之後,第一時間向川普送去慰問。
  • 柯文哲談美豬入臺,痛批蔡英文「靈魂交換」:到底在搞什麼鬼
    含瘦肉精美豬明年元旦就要入臺,臺灣民眾黨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在就任6周年記者會上大表不滿,痛批蔡英文,「拿她以前講的話跟現在講的話,靈魂交換」到底在搞什麼鬼、實在看不懂。柯文哲出席活動時被問到萊豬進口行政命令過關,苦笑表示,昨天算是定案,但是1月1日就要進口,只剩下7天,市府要做很多準備。他痛批蔡當局表示,事實上全球只有20幾個國家和地區使用萊克多巴胺,不用的大概150幾個,大部分還是不用。作為一個科學家,也不會一定要喊那是毒豬,但要讓人民有自由選擇權利就好。柯文哲這時搔搔頭說,一直無法理解到底民進黨當局腦袋在想什麼?
  • 揭蔡英文論文造假反被蔡控告,臺媒體人向檢察官「求處死刑」
    環球網10月14日消息,指控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的臺灣媒體人彭文正,被蔡英文控告妨害名譽,今天(14日),彭文正向臺灣檢察官「求處死刑」。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彭文正、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去年揭露蔡英文「假論文」事件,被蔡英文控告妨害名譽,臺北地檢署今(14日)早首次傳喚兩人。
  • 邱毅曝光蔡英文操控網軍內幕:連自己人都下狠手……
    被民進黨中央鎖定的網絡攻擊對象不僅有國民黨和臺北市長柯文哲等政治對手,還有不少是民進黨自己人。邱毅25日揭批民進黨「暗黑網軍」。民進黨迅速撇清。發言人稱,邱毅曝光的合約是民進黨中央黨部委託進行的網絡輿情項目,是許多公司與機構都會做的信息搜集,其中包括匯總各種假信息與不實謠言,諸如邱毅等的抹黑信息。
  • 蔡英文民調「高居不下」有貓膩?臺作家踢爆內幕:都是人造的!
    28日晚間,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主辦的吳董談大選「柯文哲市長粉絲見面會」在高雄舉行。見面會上吳子嘉發布最新民調,韓國瑜信任度從去年52%到今年9月僅剩28.9%,不信任度高達65.5%,柯文哲也趕緊燒了一把火,表示如果是藍綠對決,「韓國瑜一定輸蔡英文,逆轉勝要有奇蹟」。
  • 蔡英文回應博士論文造假稱「真的假不了」,臺學者:為何怕被看?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論文被質疑造假一事在島內持續發酵。19日,蔡英文出席活動時被問及此事,她聲稱「真的假不了」「有學位就一定有論文」。對此,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遊梓翔認為,蔡的這種說法恐怕很難平息爭議。
  • 學者查閱蔡英文博士論文:缺頁、沒結論,"比較另類"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論文疑造假」事件持續發酵。  在求證過程中,徐永泰還發現蔡英文論文有多處問題,如論文註解不連貫,全部論文共401頁,391頁有編碼,卻多了10頁未編碼,以及沒有總體結論。  此前不久,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UNC Charlotte)經濟學系教授林環牆對蔡英文博士論文真假問題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獨立調查,並親自赴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圖書館閱讀了蔡當年的博士論文,最後寫出一份長達50頁名為《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調查報告。該報告結論是:蔡英文並沒有在1984年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博士學位。  針對學位及論文爭議,蔡英文打破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