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很多「生活必需品」,比如牙刷和塑膠袋。前者幫助我們清潔牙齒,後者幫助我們裝東西,便於攜帶,塑膠袋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去一趟超市,所有的商品基本都離不開塑料包裝。
就連我們穿的衣服,也包含多種塑料成分,常見的有聚酯纖維,俗稱滌綸。塑料製品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顯而易見的。地球上每天要產出多少塑料製品,是個天文數字。它們都是人類生產的,其實很多塑料成分本身就分布在大自然裡,只不過人類把它們提煉出來,製造成了別的樣子。
塑料的汙染在上個世紀便引起了環保人士的注意,他們呼籲全人類儘可能地減少使用塑膠袋,因為塑料在大自然中是很難被分解的,微生物都拿它沒辦法。有人說既然在地球上不能解決掉塑料垃圾,為什麼不把它運到太空中去?
原因只有一個,沒錢。製造一個太空飛行器少說也要幾千萬,它能裝多少塑料垃圾?地球上的塑料垃圾太多了,靠太空飛行器搬運它是不現實的。所以現在我們的做法是把塑料垃圾集中掩埋在地下,讓它自然分解。
老話說得好,物極必反,塑料的出現和它不容易被分解的特性,使得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直接反饋在人類身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曾經做過調查,每年有800萬噸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陸地上已經裝不下了,如此多的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又被洋流帶到世界各地。
塑料長期被海水浸泡,會分解成肉眼不可見的塑料顆粒,被海洋生物吞食。它們可不知道塑料是什麼東西,塑料顆粒進入體內,會影響器官的運作。對人類也一樣,海洋生物和人類在同一個食物鏈裡,吃海鮮是很多人的飲食習慣,塑料顆粒進入人體並不奇怪。
科學家為了研究塑料顆粒對人體的影響,找了8個人,檢驗了他們的糞便,發現7個人的體內都有塑料顆粒。科學家詢問了他們的飲食習慣,發現有6個人喜歡吃海鮮。8個人都有喝礦泉水的習慣,而科學家檢驗到的塑料顆粒成分,以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PP(聚丙烯)為主,它們都是塑料瓶的主要成分。
這些東西不應該出現在人體裡,現在卻大規模出現,人類自食惡果了。塑料顆粒會傷害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其他方面暫時還不清楚。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類都要面臨塑料顆粒的入侵。動物的情況還要糟糕一點,它們在尋找食物的時候,可能會直接吞食塑料。
這一切,都印證了霍金的擔憂。霍金生前多次發出警告,地球的生態環境每天都在惡化,塑料製品引發的環境汙染,加速了這一進程。地球可以看作是一個「生命體」,人類寄居在它身上,卻沒有珍惜,反而危害到了地球。地球總有不堪重負的時候,等到那天,人類或許會迎來一次考驗。
地球本身擁有修復能力,環境破壞後,它會花費漫長的時間來修復環境。屆時,人類可能會消失不見。環境汙染帶來的危害,會讓人類自己承受。
除了塑料垃圾對環境的危害,還有森林火災引發的大氣汙染,工廠也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地球的生態環境。人類作為生物界的頂層,如此破壞地球,難怪霍金憂心忡忡,他的擔心沒有錯。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減少使用塑料產品,不要亂扔。沒有別的辦法了,人類對塑料的依賴短時間內不會更改,除非有東西能替代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