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說: 「黑洞不存在」

2021-01-21 大科技

史蒂芬·霍金是當代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雖然他癱瘓在輪椅上,但是他對黑洞和宇宙學的研究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而且他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享譽全球。霍金經常「語出驚人」,比如他曾說過,嘗試與外星人交流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外星人對待人類的態度,很有可能會像當初歐洲人對待美洲原住居民一樣殘酷。


2014 年1月,霍金再次「語出驚人」,他宣稱「黑洞不存在」。霍金就是靠研究黑洞而在學術界出名的,這麼一說不是打自己臉嗎?霍金宣稱「黑洞不存在」這句話是來自他的最新論文。其實,霍金並不是說黑洞真的不存在。事實上,天文學家經過幾十年的觀測,找到了很多有利的證據證明黑洞的確存在。那麼霍金想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霍金的論文想解決關於黑洞的兩個悖論。這兩個悖論的根源在於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有著內在的衝突,所以這倆悖論很棘手,令許多物理學家頭疼。要想了解霍金所說的話的真正含義,我們得先了解黑洞的兩個悖論。

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什麼是黑洞。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最著名的預測之一。在愛因斯坦描述的彎曲的時空裡,有一種天體,它的引力會如此之強,氣體、塵埃、恆星、行星和星系,甚至包括光一旦掉進它的邊界裡,這些物質就永遠無法從中越過邊界逃逸出去了,這種可怕的天體就是黑洞。其中,物理學家把黑洞那有去無回的邊界稱為「事件視界」。所以說,黑洞是名副其實的「黑洞」,它會吞噬一切並且不再吐出來。

另外,根據20世紀中期建立起來的量子力學,許多物理學家相信,那些掉進黑洞的物質所攜帶的信息不會被毀滅,應該在某些地方得以保留。例如,一個黑洞可以把一本書吞噬掉,並把書分解為各種粒子。但是只要這些粒子還存在,那麼理論上還可以使用這些粒子重新組建成原來的那本書,儘管其難度巨大。也就是說任何事物——包括黑洞——都休想毀屍滅跡。

然而,在20 世紀70 年代霍金對黑洞的研究成果,改變了過去的觀念。他指出的是,黑洞會向外輻射並損失質量,最終會蒸發得一乾二淨。廣義相對論認為黑洞的所有性質,包括輻射出來的粒子,都與掉進它內部的物質無關,所以說輻射不攜帶任何與它內部物質有關的信息。當黑洞蒸發殆盡之後,黑洞裡的任何信息也就永遠消失了。黑洞可以把吃進去的東西毀屍滅跡,而這卻與量子力學描述的「信息不會被毀滅」的觀點相矛盾。

這個問題被稱為黑洞的「信息悖論」。這個悖論還沒得到解決,另一關於黑洞的悖論又出現了。這個新的悖論是在2012年發現的,叫做「火牆悖論」。按照量子力學理論,如果黑洞輻射攜帶信息的話,物理學家認為,黑洞的事件邊界會形成一個劇烈的高能量區域,或者可以稱之為黑洞的「防火牆」。如果一名太空人掉進黑洞的話,那麼他會直接撞到「防火牆」上,燒成灰燼。這個就產生了問題,黑洞「防火牆」的存在很符合量子力學,但卻與廣義相對論相矛盾。根據廣義相對論,這名太空人掉進黑洞的過程中,他不會感受到任何異常,因為時空是連續的,事件邊界與周圍沒有任何不同之處,他甚至不會察覺自己何時經過了事件視界,進入了黑洞。

所以,黑洞的存在使得一些科學理論突然變得不合理起來了。雖然現在已經有許多理論聲稱解決了這些悖論,但是沒有一個在物理學界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信息悖論」和「火牆悖論」令許多物理學家大為惱火,而霍金最近所寫的論文就是要解決這兩個悖論的。

霍金所要表達的意思是,黑洞不管之前吃了什麼東西,最終都會吐出來。霍金認為,把量子效應考慮進去就會發現,黑洞並不存在那個有去無回的事件視界,不過黑洞還會存在一種邊界,霍金把它稱為「表觀視界」。試圖從黑洞中逃逸的光子抵達表觀視界時會停留在這裡,等待時機逃跑。

但由於表觀視界並不會始終存在下去,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表觀視界會消失掉,這樣黑洞內部的任何物質都可以以輻射的形式直接從黑洞內部逃逸出來,包括所攜帶的信息都將會被釋放出去。霍金並沒有指明什麼情況下表觀視界會消失,也許是我們尚未了解的某些量子引力的相關效應導致的。

這樣一來,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仍然能保持各自的正確性,而且黑洞的存在也不會產生「信息悖論」和「火牆悖論」。雖然信息並沒有被毀滅,但是由於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被黑洞釋放出的信息可能早已被攪亂得無法辨認了,儘管理論上是可以通過分析釋放出的信息,去了解之前是什麼樣的物質掉進了黑洞,但實際上很難再做到這一點。霍金把這種困難程度描述為像超長期的天氣預報一樣難: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很難做到。所以霍金把論文的題目稱為《黑洞的信息保留與天氣預報》。


如果霍金的理論是正確的話,那麼任何物體都可以從黑洞中逃逸,所以用「黑洞」描述這種引力巨大的時空區域就不恰當了,因為當初之所以用「黑洞」來命名,就是強調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從這個區域內逃逸。所以,霍金在論文中說,「事件視界的缺失意味著黑洞——一種能使光永遠無法逃離其中的事物——其實並不存在。」

那麼霍金的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嗎?許多人表示霍金很有可能是對的,因為黑洞其實是高度量子化的時空區域,本來這裡時空的概念就有一些模糊不清,更別說會有一個嚴格的邊界了。但是,霍金的論文很短,正文只有兩頁,而且沒有任何數學公式,所以你沒有辦法去驗證霍金的觀點是否正確。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用這種表觀視界替代事件視界的做法去解決悖論的方法,本身就比悖論更加令人困惑。有些科學家認為,霍金的這個方法好像並不能解決「火牆悖論」,因為只要有任何類型的邊界存在,不管它存在多長時間,都不可避免地會在上面形成一道「防火牆」。

不過霍金也表示,要真正解決這些悖論,我們所需要的就是一種能把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完美結合起來的全新理論。但這個理論目前並不存在,所以對這些悖論的解決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霍金曾說黑洞「不存在」?有關黑洞的一些問題
    我們關於黑洞定義一開始其實很簡單,主要說的就是一個任何物質、甚至是光都無法逃脫的空間區域,這個空間區域就是黑洞,而這個區域的邊緣稱之為「事件視界」,任何物質或者信息落入視界面就會掉入黑洞的中心,永遠都無法逃脫,也就是說這個視界面裡面和外面的信息是完全斷開的,我們不可能知道裡面發生了什麼,裡面的東西也永遠出不來。
  • 霍金為什麼說黑洞不存在?灰洞又是什麼 原來與這個理論有關
    黑洞在宇宙中一直是十分霸道的存在,我們對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從我們知道黑洞的存在至今,它的神秘感一直有增無減。霍金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宇宙中沒有黑洞,存在「灰洞」,該消息一經發出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那麼灰洞究竟是什麼呢?
  • 霍金修正黑洞理論:黑洞或許並不存在
    現代量子物理學認定物質信息是永遠不會完全消失的,這就與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存在相悖之處。  其實,霍金也一直在思考黑洞是否存在。他在《時間簡史》中曾寫到,他曾擔心黑洞可能只是理論上的概念,而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霍金曾試圖以各種推測來解釋其這一自相矛盾的觀點。他曾表示,黑洞中的量子運動是一種特殊情況;由於黑洞中的引力非常強烈,量子力學在此時已經不再適用了。
  • 霍金說:黑洞與蟲洞關係不一般
    ,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霍金是怎樣說的吧。達穆爾和索羅杜金研究了蟲洞可能的情形,並驚訝的發現它如此類似於黑洞以至於幾乎無法區分兩者之間的差別。    有人提出利用霍金輻射來區分兩者,霍金輻射是指來自黑洞的光和粒子輻射,它們具有能量光譜的特性。但是這種輻射非常微弱以至於它可能被其他源完全湮沒,例如宇宙大爆炸後殘餘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因此觀測霍金輻射幾乎是不可能的。
  • 霍金最新報告:黑洞根本不存在 只有灰洞
    英國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再次以其與黑洞有關的理論震驚物理學界。他在日前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承認,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 科技訊據外國媒體報導,在這篇名為《黑洞的資訊保存與氣象預報》(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and Weather Forecasting For Black Holes)的論文中,霍金指出,由於找不到黑洞的邊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黑洞的邊界又稱「視界」。
  • 霍金推翻自己理論:黑洞不存在 提「灰洞」理論
    霍金推翻自己理論:黑洞不存在 提「灰洞」理論   黑洞理論創始人之一史蒂芬·霍金髮表論文稱,黑洞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  黑洞不存在
  • 霍金的黑洞蒸發理論存在描述錯誤
    也許史蒂芬·霍金所發現的最偉大的東西——也是他在物理學家中如此出名的原因——是黑洞不會永遠存在。自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發現霍金輻射以來,科學出版物將其描述為一種現象,其中黑洞由於在事件視界附近自發產生的量子糾纏粒子對而緩慢「蒸發」。 據說其中一個粒子被吸進黑洞,另一個粒子霍金認為逃逸出了黑洞。
  • 黑洞是否永恆存在?霍金:「黑洞擁有壽命」
    仰望星空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得知黑洞的存在之後。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黑洞是永恆的。在很長一段世界裡,這成為了世界公認的真理。然而隨著科學家的不斷研究,發現黑洞其實也有「壽命」。
  • 黑洞蒸發的現象真實的存在,而霍金卻解釋不了當中的原因
    `霍金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探索和發現一直站在現代科學的前沿,但他也不知道黑洞蒸發會有什麼結果。 我們當然也只能等著瞧了。然而在1974年 ,霍金髮現了黑洞的蒸發現象 , 從而改變了黑洞的經典圖像 : 黑洞已不是完「黑" 的 , 也不單純是個 「洞" , 它既可以通過吸積物質使質量增加,也可以向外發射物質,而使質量減小。在量子力學裡,真空並不意味沒有任何場、粒子或能量。量子真空是一種能量為最低的狀態,它只是被稱作真空而已,實際上能量為零的狀態是不存在的。時間和能量的測不準原理解釋了為什麼真空不空。
  • 黑洞是否存在,史蒂芬霍金質疑提出新概念:與黑洞類似的灰洞
    據說,著名的黑洞理論家史蒂芬霍金也矛盾的懷疑他的理論錯的。黑洞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它們可能只是一個扭曲的空間,不能作為星體的概念而存在。為什麼霍金先生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呢?其實他曾經在一篇論文中提到過,根據目前的觀察結果以及數據分析。
  • 霍金與黑洞|悼念霍金
    但是研究表明,當黑洞轉得非常快的時候還是會出現。彭羅斯就提出一個 「宇宙監督假設」,說存在一位宇宙監督,他禁止裸奇異(裸奇點或裸奇環)的出現。你看,這句話等於什麼也沒說,就好像自然害怕真空一樣。提出這個假設是跟他們的文化傳統有關係的,我們中國人不會想出一個「宇宙監督假設」來。
  • 美國女物理學家稱黑洞不存在 或顛覆宇宙起源說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相信神秘的黑洞理論—巨大質量的恆星在自身的引力下形成黑洞,能夠吞噬鄰近所有物質,連光也逃脫不掉。此前科學家一直相信,類星體中央便是黑洞。  令不少天文迷們魂牽夢繞的黑洞,真的不存在嗎?
  • 史蒂芬霍金:「沒有黑洞」
    「霍金的說法聽起來很合理,」加拿大埃德蒙頓阿爾伯塔大學的物理學家和黑洞專家唐佩奇說,他在20世紀70年代與霍金合作。「你可以說,提議沒有事件發生地點是激進的。但這些都是高度量子化的條件,而且時空甚至是模稜兩可的,更不用說是否有一個明確的區域可以被標記為事件視界。
  • 霍金此前曾曝黑洞根本不存在 只有灰洞 那麼現在要勇敢地承認錯誤嗎
    科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因提出宇宙黑洞理論而舉世聞名。然而在2014年1月24日的一篇在線發表的論文中,表示「宇宙中沒有黑洞」,存在「灰洞」。這個理論震驚了物理學界,乃至整個世界。霍金的黑洞理論為宇宙中最緻密的天體行為提供了一種可能性的解釋,日前這位大科學家在其作品中提到,宇宙中沒有「黑洞」,有的只有「灰洞」。
  • 霍金認為任何被黑洞吸入的物質會永久消失,30年後霍金說:我錯了
    ,這些物質還存在嗎?,所以絕大多數的科學家都不認同霍金的觀點,直到1974年霍金提出黑洞熱輻射理論之後。,霍金認為在黑洞中信息是不守恆的,但是霍金的這種觀點又違反了物理學中又一基本定論,那就是信息守恆定律。
  • 黑洞照片不黑,證明霍金說對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最終使我確信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物理過程的理由是,飛離粒子的譜是精確熱性的。我的計算預言,黑洞會產生並發射粒子和輻射,恰如其他普通的熱體一樣,其擁有的溫度與其表面引力大小成正比,即和它的質量大小成反比。 DS:這些計算首次證明,黑洞不一定是只進不出的通往死地的單行道。自然而然地,該理論所提出的輻射被稱為「霍金輻射」而聞名。
  • 黑洞不黑:霍金最新論文稱信息可從黑洞內部逃出
    霍金教授宣稱,黑洞這種被視作「毀滅深淵」的天體外部可能存在一層「柔軟的電性毛髮」(soft electric hair)。去年,史蒂芬·霍金指出黑洞並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樣,是萬物「永恆的牢獄」,數據或信息是有可能從中逃脫的。
  • 黑洞不黑?一起去看看霍金眼中的宇宙
    在這一時期取得巨大成就的先鋒當屬霍金。 到了1970年,霍金聲譽與日俱增,身體卻越來越差。進入輪椅生活以後的霍金,卻發現自己的思想異常的活躍。偉大的發現「黑洞不黑」,就來自這一時期的直覺,霍金從量子力學找到了「黑洞不黑」的答案。這一理論把兩個尺度截然不同的領域結合起來。黑洞為量子力學與粒子物理這兩大領域的相遇提供了契機。
  • 霍金與黑洞 | 舊文重發
    而媒體曾報導說這位著名科學家否定了自己對黑洞的看法,認為黑洞不存在。但是仔細研究了一下霍金的文章之後【2】,感覺霍金的原意與媒體渲染下造成的公眾影響大相逕庭。因而寫此文章,盡力而為地為大家解讀一下霍金有關黑洞的說法。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是上世紀物理學的兩項重大成果。
  • 黑洞存在霍金輻射,那麼黑洞蒸發完後是什麼?
    黑洞蒸發完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全部轉化為之前的輻射物質。黑洞蒸發理論,是霍金在1972年提出來關於黑洞的理論;在廣義相對論中,黑洞視界只進不出,但是霍金通過量子力學發現,在黑洞視界處因為量子漲落導致的虛粒子對,會使黑洞向外輻射出正能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