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著名的黑洞理論家史蒂芬霍金也矛盾的懷疑他的理論錯的。黑洞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它們可能只是一個扭曲的空間,不能作為星體的概念而存在。為什麼霍金先生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呢?其實他曾經在一篇論文中提到過,根據目前的觀察結果以及數據分析。
黑洞暫時無法找到它的邊界,因此黑洞很可能是不存在的,如果這樣的理論成立的話,整個黑洞的理論體系就會崩塌掉,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黑洞不存在邊界的話,那也就是說,不存在什麼進入黑洞或者逃出黑洞了,那麼黑洞能吸收一切東西的說法,也就不復存在了,並且在我們對黑洞的認知裡面,黑洞似乎可以斬斷一切因果。
進去的東西就出不來了,也不值它們最好的落腳點是哪?而在這種懷疑的基礎上,霍金也提出過宇宙中或許存在另一種,類似黑洞模型的星體,或許我們能將其稱為灰洞,但跟黑洞最大的區別是能量和信息可以從灰洞中逃離出來。
會與外界宇宙有交流,而光線也能穿過灰洞的邊界,從另一邊出來,也就是說,灰洞在本質上與黑洞最大的區別就是邊界是否存在。但是,當這樣一個設想被提出來以後,有不少支持經典物理學以及愛因斯坦的粉絲們表示強烈反對,因為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黑洞的邊界是存在的,只不過我們現在根本沒有辦法接近黑洞,暫時的技術水平讓我們無法實現這一的嘗試,因此這一的推論還停留在嘴巴和鼻子吵架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