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白洞或多或少都了解?那「灰洞」又是什麼?探討一波!
宇宙對人類來說一直是一個未知的謎團。宇宙之大我們無法想像,在萬千變化的宇宙中,存在著許多奇妙的現象。黑洞、白洞也許大家都有所耳聞,但灰洞大家想必聞所未聞。
黑洞其實就是一個空況的天區,密度、時空曲率、體積、熱量無限,只能在一定範圍內可見。根據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當一顆星體處於死亡邊緣時,黑洞就會出現,把周圍的物質吞噬。黑洞的出現是在恆星滅亡的基礎上發生的,核心產生質變,所有的物質被壓縮到一個小小空間內,就連光也無法射出,並且產生巨大吸力,所產生的吸力大到讓人無法想像。
白洞則與黑洞恰恰相反,黑洞是靠吸收周圍物質而產生,而白洞是通過發射出物質而產生。也就是說這兩個洞體可能是相互連接的,假設你從黑洞進入就會從白洞出來,雖然這都還只是猜想。但對於白洞的產生各界存在不一樣的看法,有一種觀點是說白洞的產生與黑洞有很大的聯繫,白洞內的物質在黑洞收縮時獲得,然後通過某種運動,由中心向外拋出,雖然白洞理論現在還未得到證實,僅僅是一個理論模型。但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科學家早晚會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
那麼灰洞到底是什麼呢?它與黑洞、白洞又有怎樣的聯繫呢?根據英國科學家霍金的理論表明,其實黑洞是不存在的,而灰洞是確實存在的。灰洞據說是恆星在消亡時能量不足以形成黑洞,從而形成了有較小半徑和體積的星體。由於星體收縮程度的不同,灰洞具有不同於其他星體的性質,在可見光看不見的範圍內,比太陽質量大三倍所產生的物質就是灰洞,而不是黑洞。
灰洞代替黑洞而產生這是一個震驚科學界的消息,到底是黑洞存在還是灰洞存在,這依舊是科學家所要探究的問題。霍金的最新理論中指出,正是因為人類無法探究到黑洞的邊緣,所以黑洞不存在,灰洞存在。假設霍金的理論是正確的話,那麼就否定了黑洞會把一切物質吸收的觀點,與量子理論產生矛盾。
灰洞是否存在,它與黑洞到底又怎樣的聯繫,我們還無法預知。這些都還需要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但宇宙中的物質都有它一定的變化規律,根據規律我們可以研究出宇宙存在的一切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