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聽說過黑洞、白洞、蟲洞,可你聽說過藍洞嗎?就在地球之上

2021-01-15 吾說異聞

如題目所述,相信咱們每一個人在小學時代就從各種少兒科普讀物中接觸到黑洞、白洞、蟲洞這些詞語。這是理論物理界提出來的,對宇宙中各種人類無法直接觀測到的物質和能量以及一些非物質、非能量甚至說不清到底是算什麼、完全超越人類目前理解能力的東西的形象化命名。洞,其實是一個非常準確的字眼,因為人類天生會對洞感到好奇,用它來命名宇宙中那些完全超越人類現有思維的東西最恰當。

有關宇宙各種「洞」中,黑洞或許是咱們接觸頻率最多的一個。任何物質靠近黑洞邊界都會被它巨大的引力吸附,連光都無法從中逃離。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人所共知的常識。不過目前人類對黑洞的觀測成果很有限,當然,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我們對黑洞進行的觀測也只是間接觀測,黑洞我們是不能直接看見的。不過,黑洞被證實存在已經是科學界公認的了。

而白洞,在目前還完全處在預言階段,根本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白洞的存在。之所以提出白洞的存在,是因為一些人類觀測到的無法用現有理論解釋的高能現象。據推測,白洞性質與黑洞正相反,也有一個封閉的邊界,但與黑洞不同的是,白洞內部的物質(包括輻射)可以經過邊界發射到外面去,而邊界外的物質卻不能落到白洞裡面來。

蟲洞,應該也是很多朋友樂此不疲的話題。因為它跟人類最狂熱的夢想——時空旅行有關。蟲洞在預言中就是連接兩個時空的一條隧道,通過它可以瞬間實現超時空跨越。當然,這個東西人類也是沒有觀測到的。所有人都希望蟲洞理論不是人類的狂想。

其實關於宇宙還有各種理論上的「洞」,比如灰洞、空洞等等,只不過多數都近乎於天方夜譚。但地球上也有一種叫「藍洞」的東西,聽起來跟什麼黑洞、白洞、蟲洞很像一個系列。

藍洞,沒有各種宇宙「洞」那麼玄乎,它就是一種藍色的洞穴,分為陸地藍洞和海洋藍洞兩種。但它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份值得好好探索的寶藏。陸地藍洞和海洋藍洞一樣,都是存在於大江大湖中。在大片一望無際的水面,有時會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明顯比周圍水域顏色更藍的一個洞,尤其是在海洋中,這樣的藍洞看起來更奇特、更詭異,像海洋長了一隻幽深的眼睛。因為藍洞的奇特和詭異,歷史上有很多關於藍洞的邪魅傳說,有的說它是水怪、巫婆的住所之類的,稍微不那麼迷信的則說藍洞是海洋底下的巨大洞穴,能一直流到地心深處甚至貫穿地球等等,當然都是無稽之談。

有些藍洞是由礁石圍起來形成的一個洞,有的則是在漫長的地球演化中,早期是陸地上各種風切水蝕形成的坑洞,後來被海水淹沒之後形成的。陸地藍洞的水層分為淡水層、硫化氫層、無氧層。尤其是無氧層,雖然不適宜不能保存動物的肌肉,但可以很好地保存骨骼、甲殼,很多藍洞的底部保存了古生物的甲、骨,是一個絕佳的自然博物館。同時,藍洞也是最好的潛水聖地,因為它水流相對不那麼洶湧,而且洞底千奇百怪,非常漂亮。

黑洞、蟲洞這些宇宙「洞穴」咱們有生之年估計是體驗不到了,有機會還是可以體驗一下地球上的藍洞,也夠震撼了!

(以上文字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喜歡請關注、分享。禁止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大家都知道黑洞,但是有人聽說過白洞嗎?
    白洞(White Hole)大家都知道黑洞,但是有人聽說過白洞嗎?我們是穿梭在銀河的火箭隊,白洞,白色的明天等著我們!!前排的童鞋先別舉手,小編今天說的可不是火箭隊的臺詞,而是宇宙中黑洞的反面,一種比黑洞更神秘的天體,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天體——白洞。白洞,是一個很有趣的觀點。說白洞之前,我們先一起複習黑洞。
  • 黑洞,蟲洞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白洞嗎?而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在宇宙中不僅存在黑洞,還有白洞與蟲洞,而黑洞和蟲洞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一些,但你知道白洞是嗎?而它們之間的區別又有什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說一下,什麼是黑洞,什麼是白洞,什麼是蟲洞,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有是什麼?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三個「洞」的意思,才能進一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 帶您了解黑洞、白洞和蟲洞
    如果把地球壓縮到桌球那麼大,地球就變成了黑洞,這個極限半徑稱為地球史瓦西半徑。圖中的照片其實不是黑洞,而是黑洞視界,至今我們都沒有直接觀測過黑洞。白洞是與黑洞相反的時空現象,被認為是萬物之源,白洞還處於理論階段,我們認為物質從黑洞中消失從白洞中噴出,但至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白洞的存在。
  • 白洞和黑洞屬性相反,為何有人說白洞比黑洞可怕?吞不是更嚇人嗎
    白洞和黑洞屬性相反,為何有人說白洞比黑洞可怕?吞不是更嚇人嗎?黑洞和白洞本質上都是天體的一種,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兩種不同天體,也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天體。黑洞,大家都應該聽說過,是一種質量和心裡極大的天體,引力之大甚至連光線本身也不能逃脫黑洞強大的引力,被它吞噬,所以黑洞看起來「一片漆黑」,這也是黑洞難以尋覓的主要原因,科學家們只能通過間接觀察方式尋找黑洞!簡單來說,黑洞「只吃不吐」,而白洞恰恰與黑洞相反,它「只吐不吃」。
  • 白洞和黑洞有什麼聯繫?為什麼白洞比黑洞還要恐怖?
    宇宙中不僅存在黑洞,還有白洞,對於黑洞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或聽說一些,但是你知道白洞是什麼嗎?它與黑洞有何不同?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這兩個「洞」的含義。什麼是白洞談到白洞,相信大家很少聽說過,實際上白洞是一些科學家和天文學家提出的
  • 黑洞白洞之間的蟲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為恐怖的黑暗力量,可以吞噬掉宇宙中的任何物質。大到星系天體,小到顆粒塵埃。黑洞就是一個中心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線無線高、體積無限小,熱量無限大跟周圍一部分什麼也沒有的區域,這個範圍之內什麼也看不見。也許有人會感到疑惑,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呢?會不會有這種可能?生命並沒有死亡,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呢?
  • 奇妙的黑洞、白洞、蟲洞與灰洞
    白洞的力是排斥力與黑洞的吸引力相反。 由於白洞周圍具有很強的引力場,它把附近的塵埃、氣體和輻射吸引到邊界上來,產生很高的加速度,從而與從白洞內高速向外噴射的物質微粒相碰撞,產生巨大的能量輻射。X射線、宇宙射線、射電爆發及雙射電源等高能現象,都可看成是白洞與其周圍吸積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用白洞模型解釋宇宙背景X射線和γ射線的來源,也得到了與觀測結果相近的能譜。
  • 黑洞?白洞?蟲洞?灰洞?這到底都是什麼東西!
    黑洞不過,吃瓜群眾雖多,大家真的都知道什麼是黑洞嗎?如果我接著說白洞、蟲洞和奇點呢?是不是有點傻傻分不清楚!白洞 白洞是一個只發射、不吸收的特殊宇宙天體,與黑洞剛好相反。白洞是一個強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質均與黑洞相同,可以把它周圍物質吸引到邊界上形成物質層,這樣看來白洞其實就是黑洞的反演。因此,也有人認為白洞與黑洞是同一種天體,經過熱平衡或者一些其他的觸發條件可以相互轉變。
  • 黑洞、白洞、蟲洞分別是什麼意思?你都了解了嗎?
    黑洞或許是普通百姓對於天文物理最熟悉的天體,但也是最陌生的天體。黑洞是愛因斯坦預言的天體,愛因斯坦的確是個偉大的人,它的相對論幾乎為整個宇宙學開了先河。愛因斯坦也是一位傑出的預言家,並且沒有古人的經驗,卻做出了後無來者的準確預言,黑洞,就是其中之一的產物,其他著名的預言還有引力波等。白洞: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著我們!不知不覺念起來了。不過不得不佩服日本的漫畫家,那個時候就給出了白洞的腦洞!白洞就是任何東西都進不去的區域啦,強大的排斥力。這是理論推算出來的。沒有證實。
  • 黑洞,白洞,蟲洞的理解?
    我們無法通過光的反射來觀察它,只能通過受其影響的周圍物體來間接了解黑洞。科學家認為,黑洞是死亡恆星或爆炸氣團的剩餘物,是在特殊的大質量超巨星坍塌收縮時產生的。什麼是白洞?白洞可以說是時間呈現反轉的黑洞,進入黑洞的物質,最後應會從白洞出來,出現在另外一個宇宙。由於具有和「黑」洞完全相反的性質,所以叫做「白」洞。它有一個封閉的邊界。
  • 黑洞、蟲洞、白洞,三個宇宙中神秘的存在,但最奇怪的是白洞
    最常見到的字眼是黑洞,那麼在這裡就放在最後簡單說說,在前頭不妨細細說說蟲洞以及白洞是怎麼一回事吧!「蟲洞」——可以理解為時空洞,也可稱之為愛因斯坦—羅森橋,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路德維希弗萊姆在1916年提出,愛因斯坦以及納森羅森在1935年將蟲洞的概念加以完善。
  • 黑洞、白洞、蟲洞都是什麼?為什麼說這三個洞都是先推測出來的?
    這次我們來聊聊宇宙裡的那些洞,為了方便描述咱們來打個簡單的比喻,宇宙就好比一個國家,裡面的星系就像是這個國家的千千萬萬的家庭,比如我們熟悉的這個太陽系就包括太陽,地球,月球以及火星的成員,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大家互不幹擾也互不來往,當然了,這個國家也不乏異類,黑洞白洞以及蟲洞就是這類代表,這裡聲明一下,我說的異類可沒有任何的貶低之意,只是為了強調這些洞確實個個都身懷絕技
  • 探尋黑洞、白洞、蟲洞、時間隧道與時空旅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我們知道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時間、空間和生命局限的,不可能永存於世,更不可能一成不變。例如,一個人從胚胎、出生、成長、衰老到死亡的過程一樣,總有葉落歸根的一天。恆星也一樣,生於星雲,死於星雲。它一生經歷了星胚、主序星、紅巨星到緻密星四個階段,而緻密星又可分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萬事萬物都有它的自然規律,恆星亦然如此。什麼樣的恆星坍縮後,能形成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 宇宙怪傑:黑洞與白洞,他們都是怎麼產生的
    唯一的變化就是,當你決定回頭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沒有人能夠逃脫奇點的吸力你會受到超高能量的粒子的襲擊,並被強大的潮汐力拉成了條狀你可能會認為,我們可以確定的一件事就是黑洞是黑色的。它們肯定不會允許光逃逸出來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穿過視界逃出來。然而,黑洞方面最偉大的在世專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曾經預言,黑洞應該能夠釋放出微弱的光芒。
  • 黑洞的另一頭就是白洞?那蟲洞又是什麼?它們有何不同?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誕生了四十六億年了。而我們人類,卻是在後這三百萬年裡出現的。我們把這兩個時間一比較,好像人類存在的時間還是太短了。要知道在6500萬年前滅絕的恐龍,都控制了整個地球表面的陸地生態系統,有1.6億年以上。
  • 黑洞、白洞和蟲洞
    大家都知道,光的速度很快,約有30萬千米每秒,那麼在廣闊的宇宙中,有沒有能阻擋光傳播的天體呢?其實,能阻擋光傳播的天體是有的,這種天體就是黑洞。
  • 黑洞與傳說中的白洞和蟲洞,其實只有黑洞才是永恆的!
    從定義上來劃分,三個都應該是天體,但在這三個中只有黑洞是理論預言並且通過實際觀測證實的!而蟲洞則是僅僅在理論中存在,白洞則連理論都不太支持一個存在!首先來說說黑洞,三個天體中各位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黑洞了,各種科幻片中已經科普多到不要不要的了!而最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黑洞卡岡圖雅,在其附近運行的米勒行星因為黑洞而出現了10KM高的海嘯,還有與在外圍軌道上繞行的老黑出現了巨大的時間交換比,這在黑洞周圍確實能夠發生,都是其巨大的引力所引起!
  • 黑洞、白洞、蟲洞,到底有何不同?科學家:它們不同,但關係複雜
    我們人類雖然在這個地球上已經生活了幾百萬年,但是其實這些年我們都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的。真正有高科技覺醒也就是這幾百年的事情,短短幾百年,我們人類就已經發展到現在這種文明程度,其實已經算是非常厲害的了。因為科技的發展,我們也發現了很多我們以前從未了解過的天空秘密。
  • 另類解讀神話之二十五:白洞、蟲洞、黑洞與奧秘天體
    處在四維及四維以上空間時的宇宙,可形象地比喻為體量固定且宜於變形的「麵團」。平行宇宙間相互擠壓,形態互補,一個宇宙某方位的拉伸,會陷入另一個宇宙的內部。拉伸越長,則陷入越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維空間格局。
  • 沿黑洞蟲洞白洞就能超光速星際旅行,穿越時空?別做夢,絕無可能
    有相當多的人(包括一些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他們認為有黑洞就會有與之相對應的白洞,它們之間有蟲洞相連接著,可傳輸物質及能量。他們猜測一對黑洞和白洞,它們向外的一面,都從邊緣向中心逐漸凹進去的,中間都是空洞,兩洞之間通過隱形蟲洞連成一體。想穿越時空,或欲藉助黑、白洞之力的星際旅行者,利用黑洞巨大的引力,將他們的人和攜帶物(包括飛船),飛快地吸入黑洞,以超光速經蟲洞從白洞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