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最新報告:黑洞根本不存在 只有灰洞

2021-01-19 材料科學與工程


招聘志願者,歡迎加入我們,有意者回復「應聘編輯」查看詳情.

英國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再次以其與黑洞有關的理論震驚物理學界。他在日前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承認,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




科技訊據外國媒體報導,在這篇名為《黑洞的資訊保存與氣象預報》(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and Weather Forecasting For Black Holes)的論文中,霍金指出,由於找不到黑洞的邊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黑洞的邊界又稱「視界」。經典黑洞理論認為,黑洞外的物質和輻射可以透過視界進入黑洞內部,而黑洞內的任何物質和輻射均不能穿出視界。




霍金的最新「灰洞」理論認為,物質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以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他在論文中承認,自己最初有關視界的認識是有缺陷的,光線其實是可以穿越視界的。當光線逃離黑洞核心時,它的運動就像人在跑步機上奔跑一樣,慢慢地透過向外輻射而收縮。


「經典黑洞理論認為,任何物質和輻射都不能逃離黑洞,而量子力學理論表明,能量和資訊是可以從黑洞中逃離出來的。」霍金同時指出,對於這種逃離過程的解釋需要一個能夠將重力和其他基本力成功融合的理論。在過去近一百年間,物理學界沒有人曾試圖解釋這一過程。

對於霍金的「灰洞」理論,一些科學家表示認可,但也有人持懷疑態度。美國卡夫立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理論物理學家約瑟夫·波爾欽斯基(Joseph Polchinski)指出,根據愛因斯坦的重力理論,黑洞的邊界是存在的,只是它與宇宙其他部分的區別並不明顯。

其實,早在2004年霍金就曾做出過類似表示。當年7月21日,霍金在「第17屆國際廣義相對論和萬有引力大會」上指出,黑洞並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數物理學家以前認為的那樣,對其周遭的一切「完全吞噬」,事實上被吸入黑洞深處的物質的某些資訊可能會在某個時候釋放出來。

1976年,霍金稱自己透過計算得出結論,黑洞在形成過程中其質量減少的同時,還不斷在以能量的形式向外界發出輻射。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但是,該理論提到的黑洞輻射中並不包括黑洞內部物質的任何資訊,一旦這個黑洞濃縮並蒸發消失後,其中的所有資訊就都隨之消失了。這便是所謂的「黑洞悖論」。

這種說法與量子力學的相關理論出現相互矛盾之處。因為現代量子物理學認定這種物質資訊是永遠不會完全消失的。30多年來,霍金試圖以各種推測來解釋這一自相矛盾的觀點。霍金曾表示,黑洞中量子運動是一種特殊情況,由於黑洞中的引力非常強烈,量子力學在此時已經不再適用了。但是霍金的這種說法並沒有讓科學界眾多持懷疑態度學者信服。

現在看來,霍金終於給了這個當年自相矛盾的觀點一個更具有說服力的答案。霍金稱,黑洞從來都不會完全關閉自身,它們在一段漫長的時間裡逐步向外界輻射出越來越多的熱量,隨後黑洞將最終開放自己並釋放出其中包含的物質資訊。

文章來源:鳳凰網科技

今日編輯:九雅


↓↓↓↓↓ ↘↘↘↘

相關焦點

  • 霍金推翻自己理論:黑洞不存在 提「灰洞」理論
    霍金推翻自己理論:黑洞不存在 提「灰洞」理論   黑洞理論創始人之一史蒂芬·霍金髮表論文稱,黑洞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  黑洞不存在
  • 霍金此前曾曝黑洞根本不存在 只有灰洞 那麼現在要勇敢地承認錯誤嗎
    科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因提出宇宙黑洞理論而舉世聞名。然而在2014年1月24日的一篇在線發表的論文中,表示「宇宙中沒有黑洞」,存在「灰洞」。這個理論震驚了物理學界,乃至整個世界。霍金的黑洞理論為宇宙中最緻密的天體行為提供了一種可能性的解釋,日前這位大科學家在其作品中提到,宇宙中沒有「黑洞」,有的只有「灰洞」。
  • 霍金為什麼說黑洞不存在?灰洞又是什麼 原來與這個理論有關
    黑洞在宇宙中一直是十分霸道的存在,我們對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從我們知道黑洞的存在至今,它的神秘感一直有增無減。霍金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宇宙中沒有黑洞,存在「灰洞」,該消息一經發出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那麼灰洞究竟是什麼呢?
  • 黑洞是否存在,史蒂芬霍金質疑提出新概念:與黑洞類似的灰洞
    據說,著名的黑洞理論家史蒂芬霍金也矛盾的懷疑他的理論錯的。黑洞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它們可能只是一個扭曲的空間,不能作為星體的概念而存在。為什麼霍金先生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呢?其實他曾經在一篇論文中提到過,根據目前的觀察結果以及數據分析。
  • 霍金宣稱無黑洞只有「灰洞」 被吞噬物質可釋放
    霍金的「灰洞」理論認為,被吞噬的物質有可能被重新釋放出來。(資料圖片)據英國媒體1月24日報導,英國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再次以其與黑洞有關的理論震驚物理學界。他在日前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承認,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在這篇名為《黑洞的信息保存與氣象預報》(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and Weather Forecasting For Black Holes)的論文中,霍金指出,由於找不到黑洞的邊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黑洞的邊界又稱「視界」。
  • 黑洞到底存不存在?灰洞的提出為何又備受爭議?
    著名的科學家霍金,他在對宇宙空間展開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一條引發眾多爭議的言論,這位研究者認為,在宇宙空間中根本就沒有黑洞,他甚至提出來在宇宙空間中存在灰洞。事實上,宇宙空間存在黑洞的理論,也是由這位著名研究者提出來的,也正是因為他提出這一理論,所以讓他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研究者。很多研究者也正是按照他提出的這一理論,對宇宙空間中最緻密的天體進行了相應的研究。
  • 【新概念法則】「黑洞不黑」實為「灰洞」
    宇宙學和黑洞是霍金的兩個主要研究領域,他將量子論引入黑洞的經典理論,向世人展現了當代有關宇宙的最重要的科學思想。最近媒體紛紛渲染這位著名科學家否定了自己對黑洞的看法,認為黑洞不存在。其實霍金的真實意圖,並非如此簡單。黑洞是恆星坍縮的「屍體」  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著名的預測之一。
  • 黑洞、白洞或多或少了解一點?那「灰洞」又是什麼?探討一波!
    黑洞、白洞或多或少都了解?那「灰洞」又是什麼?探討一波!宇宙對人類來說一直是一個未知的謎團。宇宙之大我們無法想像,在萬千變化的宇宙中,存在著許多奇妙的現象。黑洞、白洞也許大家都有所耳聞,但灰洞大家想必聞所未聞。
  • 奇妙的黑洞、白洞、蟲洞與灰洞
    藉由物體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熱而放出和γ射線的「邊緣訊息」,可以獲取黑洞存在的訊息。推測出黑洞的存在也可藉由間接觀測恆星或星際雲氣團繞行軌跡取得位置以及質量。 科學家最新研究理論顯示,當黑洞死亡時可能會變成一個「白洞」,它不像黑洞吞噬鄰近所有物質,而是噴射之前黑洞捕獲的所有物質。
  • 黑洞?白洞?蟲洞?灰洞?這到底都是什麼東西!
    其實此前黑洞的存在一直受到質疑。畢竟這樣一個能夠無情地吸走周圍的一切物質、並兇殘地撕成粒子的神奇天體,確實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所以,作為有幸親眼見到黑洞照片的人,我們終於可以確定黑洞的存在啦。猜想中的蟲洞灰洞 霍金曾在發表了黑洞論文之後,又提出了新的觀點。
  • 宇宙中除了黑洞和白洞,還有灰洞,有人認為類星體的核心可能是一個...
    白洞的力是排斥力與黑洞的吸引力相反的力。 和黑洞完全不一樣,白洞不會吸收任何物體,相反的,白洞會不斷釋放出物質,包括基本粒子和場。 白洞和黑洞一樣,有一個封閉的「視界」。不過和黑洞不一樣,時空曲率在這裡是負無窮大,也就是說,在這裡,白洞對外界的斥力達到無窮大,即使是光筆直向白洞的奇點衝去,會被其彈回,所以它不可能進入白洞一步。
  • 「黑洞」熱度已過,「灰洞」依然存在
    「黑洞」熱度已過,「灰洞」依然存在。前段時間,「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以下簡稱"EHT")團隊,宣布捕捉到了M87星系中心特大質量黑洞圖像,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21點,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黑洞」這個被大家數次提起的大人物終於在公眾面前被掀開了神秘的面紗。
  • 美國女物理學家稱黑洞不存在 或顛覆宇宙起源說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相信神秘的黑洞理論—巨大質量的恆星在自身的引力下形成黑洞,能夠吞噬鄰近所有物質,連光也逃脫不掉。此前科學家一直相信,類星體中央便是黑洞。  令不少天文迷們魂牽夢繞的黑洞,真的不存在嗎?
  • 霍金為什麼要反對自己的黑洞理論?
    黑洞作為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一個極端天體,在宇宙中廣泛存在,簡單來講,黑洞是是時空曲率達到無窮的一點,任何靠近的物質都會被拉扯進去。大家都知道,霍金是以研究黑洞而出名的,但是前幾年卻宣稱黑洞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灰洞。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想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就是一個人掉進黑洞,會怎樣?
  • 你必需知道的事實 霍金提出新黑洞理論
    黑洞的難題如同九頭蛇的腦袋,砍掉一個後還會出現新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最近提出了新的黑洞理論,本來黑洞已經處於非常神秘的地位,現在霍金認為這個令人捉摸不透的天體其實是「不存在」的,或者說黑洞是以「灰洞」的形式存在,但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樣,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
  • 霍金說: 「黑洞不存在」
    霍金經常「語出驚人」,比如他曾說過,嘗試與外星人交流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外星人對待人類的態度,很有可能會像當初歐洲人對待美洲原住居民一樣殘酷。2014 年1月,霍金再次「語出驚人」,他宣稱「黑洞不存在」。霍金就是靠研究黑洞而在學術界出名的,這麼一說不是打自己臉嗎?霍金宣稱「黑洞不存在」這句話是來自他的最新論文。其實,霍金並不是說黑洞真的不存在。
  • 「科學」史蒂芬·威廉·霍金和他的宇宙黑洞
    霍金在21歲時不幸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但是他憑藉超人的毅力對物理學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取得了許多超越前人的重量級研究成果,並多次獲得科學界及政府頒發的頂級榮譽,成為全球知名的偉大的物理學家,當霍金去世時,引發了全球各界的廣泛悼念;霍金作為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
  • 離奇的灰洞
    對於一個不懂萬有引力和彎曲時空的人來說,黑洞已經足夠離奇。 如果一個物體(具體是天體)有足夠大的質量,那麼,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它最終會坍縮成黑洞,這是連光也看不見一縷的神奇天體。通常,這種天體的質量非常大,至少有三個太陽那麼重。如果黑洞是「黑」的,貌似它將永存下去,因為它不會發射任何東西包括光。 不過在1974年,霍金指出,因為神奇的量子效應,黑洞並不「黑」。
  • 黑洞不黑:霍金最新論文稱信息可從黑洞內部逃出
    霍金教授宣稱,黑洞這種被視作「毀滅深淵」的天體外部可能存在一層「柔軟的電性毛髮」(soft electric hair)。去年,史蒂芬·霍金指出黑洞並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樣,是萬物「永恆的牢獄」,數據或信息是有可能從中逃脫的。
  • 霍金修正黑洞理論:黑洞或許並不存在
    現代量子物理學認定物質信息是永遠不會完全消失的,這就與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存在相悖之處。  其實,霍金也一直在思考黑洞是否存在。他在《時間簡史》中曾寫到,他曾擔心黑洞可能只是理論上的概念,而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霍金曾試圖以各種推測來解釋其這一自相矛盾的觀點。他曾表示,黑洞中的量子運動是一種特殊情況;由於黑洞中的引力非常強烈,量子力學在此時已經不再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