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文明的終極考核-大篩選!一個個文明被過濾或毀滅

2020-09-14 劍客星歌

如果蒸發到大氣中的水量減少,這將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陸地上的空氣溫度,和水附近的空氣溫度會有更大的差異,由此產生的變化和壓力會導致風速的變化,溫度會顯著下降,物種會慢慢滅絕。

另一方面,如果水會蒸發得更快,它將不再能夠像現在這樣調節地球的溫度,雨一直下,莊稼會死,物種也會慢慢地滅絕。

似乎所有的這些特性,在某種程度上都與水有關。

這就不足為奇了,在太空中尋找生命本質上就是尋找水,我們發現了很多水,實際上,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氧是第三豐富的元素。

在星系之間,在合適的條件下,它們很少與其他東西發生反應,但可以形成水。

考慮到宇宙的規模和年齡,你一定會想有一些行星條件和地球一樣,它們與各自的恆星之間的距離允許液態水的形成。

在1981年,弗蘭克·德雷克博士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使用德雷克方程,很少有部分像恆星形成的平均速率,多少恆星可能有行星,這些行星中有多少可能發展出有智慧的生命形式,並有可能進行交流?

不過,德雷克沒有關注整個宇宙,而是只關注我們的星系。

實際上,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相信這些輸入都是假設,因此,這個方程的輸出也是一個假設,當你問的時候,德雷克方程的結果可以是任何數,小到勉強大於零,大到幾千萬。

直覺告訴我們,如果這個數值的範圍很大,那銀河系應該閃耀著先進文明的光芒,它們在不停地進行著行星際旅行。

只是我們的星系,在那數以萬億計的星系中,顯得如此渺小,以至於即使在天文學家極小的可能性下,你也會期望至少能找到一些其他的文明,讓你感覺到它是多麼的偉大。

人類已經存在了近20萬年。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銀河系有很多恆星,很多恆星有自己的行星,這些行星應該有很多水,這些行星存在的時間大部分都比地球長很多,因此它們應該比地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那意味著有比我們先進得多的生命體。

如果是這樣的話,問題來了,大家都去哪了?

這就是裡科·費米在1888年提出的問題,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接觸到外星人,它們應該比我們先進的多。

使用類似的推理方法,更通俗的說法是費米悖論,這個問題引起了人們對宇宙文明存在可能性的高度關注,但缺乏觀測證據來證明它們的存在。直到今天,即使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科學進步,仍然沒有收到任何來自其他文明的信號。

那麼,大家都去哪了?

在費米提出這個著名問題的50年後,一位名叫羅賓·漢森的經濟學家認為,我們可能一直都在問錯誤的問題,他覺得與其堅持宇宙應該充滿像我們一樣的生命形式的假設,更應該接受這些證據,這些證據告訴我們生命極其罕見,地球是我們唯一知道有生命的星球。

我們應該利用這些信息,來理解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們還會存在多長時間?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會有一些問題,這一系列的推理導致了對生命豐富程度的錯誤認識,或者一個或多個步驟是錯誤的。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環節讓人難以置信,就認為其他地方幾乎不可能存在生命。困難如此巨大、如此複雜、如此不可能,以致於認為人類實際上是唯一一個突破它的物種。

很有可能,大篩選是引發生物起源的東西,從沒有生命的簡單有機化合物中產生生命,畢竟,這是一個與熱力學定律背道而馳的過程,它涉及到分子自發地以一種有序的方式排列自己,就像一杯冷水,自然地變熱,順便說一下,這在物理上是可能的。

只有不可想像的不可能的事情,像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所以生命本來就不應該形成大篩選,也可能是複雜的細胞有機體的形成,也可能是DNA的第一次適當的複製,允許足夠的突變,最終為進化播下種子。

也可能是地球與一個行星的碰撞導致了月球的誕生,有了它,生命繁榮有了可靠途徑和穩定的氣候,也可能有很多其他東西。

不知道我們是否已經假設了大篩選,確實存在於我們的過去,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當宇宙的其他部分似乎完全死亡的時候,我們是唯一剩下的人,但也可能我們已經做到了,已經通過了大篩選。

但如果大篩選在我們未來?如果宇宙真的像我們預期的那樣充滿了生命,那該怎麼辦?

一個接一個的文明被篩選過濾或者毀滅,這就是為什麼沒有人真正地接觸到我們。

更重要的是,如果下一個文明,缺乏其他行星生命的證據,是否也會疑問:為什麼它們沒有生命呢?

未來的大篩選可能和過去的一樣,如果不是更有可能的話,那麼有哪些可能的大篩選,可能會消滅我們所知道的文明呢?

結果是我們所指向的大量的星系,我們在尋找其他形式的生命,可能正是它們不存在的原因,我們的鄰居仙女座星系,離我們只有250萬光年。

但科學家預測,它會越來越近,大約40億年後,它可能會與銀河系相撞,這些碰撞在宇宙時間中是足夠常見的。

儘管行星相撞的可能性是極其罕見的,考慮到恆星和行星之間的距離,其他大質量的物體可能會干擾它們的引力影響,或生命所在的任何行星。

當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相撞時,把它們拋到空無一物的空間,生命就這樣消失了嗎?

很快這種可能性被認可了,你有了一個可能的解釋,為什麼生命如此罕見。

星系碰撞的宇宙共性一直在摧毀生命,而有的生命還沒有在星系間形成,我們只是幸運的到目前已經出現了,你可能認為星系碰撞是不現實的,而且發生在遙遠的地方,那麼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更靠近我們的地方。

1989年,魁北克數以百萬計的人醒來時,加熱器已經不再工作,在一個完全停電的城市,這是一起罕見的、極端的、大規模的太陽風暴案例,魁北克的整個電網在90秒後失靈了,在太陽風暴幾秒鐘後,北美和其他地區,無線電信號被幹擾,衛星信號中斷,電梯停止運轉……

這些太陽風暴所攜帶的能量,是今天所有核武庫的10萬倍以上,所以不能掉以輕心,但通常情況下,太陽風暴分布在太陽周圍的整個空間,所以當它們到達地球時,大部分都消失了。

魁北克事件,科學家預測這樣罕見的風暴,每100年才會發生一次,但是我們需要考慮到,這個世界使用電力範圍比我們想像的更多,不僅僅是我們的電話、顛簸的汽車、飛機甚至軍隊設備都是用電力運行的,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太陽風暴,被劃分為高影響、低頻率的風險,它們不經常發生,但一旦發生,就是災難性的。

在2013年2月15日,一位司機駕駛著汽車拍攝了一段視頻,這可能是最近最具標誌性的太空相關視頻之一,視頻顯示車里雅賓斯克流星,在未被探測到的情況下進入了地球大氣層,由於它的高速和角度,變成了一道明亮的條紋,在進入大氣層之前,這道條紋一度比太陽還要亮。

據報導,這顆20米寬的天體所具有的能量約為廣島原子彈能量的30倍,並導致近1200人受傷,超過3000座建築在衝擊波中受損。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小行星具有滅絕級別的威脅,你可能會認為在流行文化和世界頂尖科學家的智慧下,現代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意識到威脅,但我們實際上對這樣的事件毫無準備,一種策略可能是讓一艘飛船飛到小行星上,產生足夠多的能量改變其軌道。

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小行星比之前認為的更強大、更難以摧毀,而且考慮到小行星足夠大,這些措施可能都不足以拯救生命。

正如我們所知,之所以選擇這些事件,是因為它們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儘管是在一種更小的機率上會繼續定期發生。

從銀河系的角度來說,大規模滅絕事件非常罕見,在未來的幾代人中也不太可能發生。

但我們必須記住,別以為是不可能發生的事,生命也可能以它們而告終,這些僅僅是文明所傳承的一些方式,從全球流行病到文明本身,可以被假設為等待我們的人類最終考驗的大篩選。

在定義生命的大篩選的概念中,有一些基本的缺陷,它依賴於我們的樣本大小,這個數據是我們所知道的所有東西,我們怎麼能如此自信地說,一個生命形式的進步,或者以其他方式,費心去探索它自己家之外的舒適圈呢?

因為我們表現出殖民主義傾向,並不一定意味著它必須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如果外星生命是用氨、甲烷或其他什麼東西來代替水,那該怎麼辦?

在生命中發展的硫與我們的生命有著根本的不同,我們目前對生命的定義太過具體,以至於不能將隱藏在浩瀚空間中的所有可能性都包含進去,大篩選的概念被隱藏在如此之深和如此極端的推斷中,以至於有時很難注意到它,它是一個更加假設性的話題,有那麼多僅僅基於推測,那還不如沒有大篩選。

總之,我們存在的不可能性,不是因為推理過程中的一兩個步驟,而是因為整個過程,自然災害的巧合接二連三地出現。

大篩選試圖提醒我們,在這個時刻,在宇宙存在的數十億年裡,我們是多麼幸運,幸運的是我們走了這麼遠,幸運的是我們在現實中宇宙的位置,幸運的是意識到宇宙對你我來說是多麼的和諧。

相關焦點

  • 為何一直找不到外星文明?科學家猜想:外星文明或被宇宙機制過濾
    而人類憑藉著自己的猜測,將外星文明劃分了三個等級。如果人類文明能夠達到這個等級,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宇宙中隨意穿梭。為了解釋「費米悖論」,而關於外星文明到底居住在哪裡,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假說和猜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過濾器」的說法。
  • 超神機械師:宇宙的終極秘密,無數代文明的傳承接力
    黑星與克蘇耶兩人在探索次級維度世界時,進入了一個宇宙文明遠超三大已探索宇宙文明勢力的次級維度世界,並且成為了其中的兩名通緝犯,並榮升為通緝榜第二名。在這個文明程度超過已探索宇宙三大文明帝國的次級維度世界中,兩人東躲西藏,並得到了通緝榜第一名的洞察之眼首領的邀請,從而知道了關於這個不同於其它次級維度世界的次級維度的真相,關於宇宙的終極秘密。
  • 為何一直找不到外星文明?科學家猜想:外星文明已被宇宙機制過濾
    宇宙非常龐大,目前可觀測的宇宙直徑約920億光年,人類發現和觀測到的星系就大約有1250億個,而對於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如同太陽這樣的恆星就多達2000億顆。在如此浩瀚無垠又充滿了未知的宇宙中,外星文明很有可能是存在的。而且從古至今來看,關於外星人與人類的接觸事件、神秘UFO的出現事件,時不時就會被曝出來。
  • 科學家稱宇宙擁有過濾功能,高等文明會自動被宇宙過濾?
    想要尋找地外文明的存在,如今看來這將是非常渺芒的一件事情,從目前的技術手段和研究結果看來,生命在一個星球上存在的可能性是比較小,尤其是智慧生命的存在,想要擁有智慧生命的存在,那麼星球本身是需要滿足更多的條件。
  • 人類尋找不到外星人的兩個原因:文明自我毀滅,文明虛擬化
    人類是宇宙的孩子,但人類在宇宙中真的孤獨嗎?有科學家認為:人類是宇宙中的孤兒,人類文明就像一個演員,第一個登上宇宙這個舞臺,最後一個離開宇宙這個舞臺,一個人的演出,沒有觀眾。因此對於一個直徑達1600億光年,空間近乎「無限大」的宇宙;時間長達138億年的宇宙,不可能只有人類一種生命,地球一種文明
  • 利用宇宙規律的高級文明,維度打擊?星際文明毀滅的終極武器!
    我們的宇宙時空由十個空間維度和時間軸共同組成。而維度武器,是高級文明利用宇宙規律的產物,暗示了高維宇宙已經或正在走向毀滅。其中的倖存者通過改造自身逃入了維度更低的宇宙空間繼而延續了下來。或許有部分強大的三維文明也開始主動轉化為二維生命體以求在二維宇宙這一平面展開的世界中繼續生存。如果人類生存的太陽系被維度武器攻擊那麼將會發生什麼?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將滅亡,甚至一個細菌一個病毒都不能倖存,整個太陽系都將成為一幅巨畫。
  • 繁榮的宇宙文明,宇宙文明劃分,人類文明屬於哪個等級
    群王爭霸時期將會存在很久,這將是從無數文明殺出一套血路。智慧文明個體的也許會左右戰爭的方向,強大大個體將會在戰爭中起到關鍵的作用。智慧文明也發展出增強個體能力進化基因優化液,有著一套完整培養系統,文明內每一個新生個體都會得到最大的培養,畢竟他們是文明的未來。個人平均壽命會很長,因為處於群王爭霸時期,大部分天才個體會因戰爭而犧牲。
  • 人類文明的終極是什麼?
    人在被消耗之後,不會把它們扔出大自然,也不會被毀滅。當然,這都是基於守恆定律。 也許人類文明的本身就是一 個錯誤,從其出世開始就註定了它消亡的命運就像在歷史長河中,人類只是一個過客,人類文明只是宇宙中的一顆流星。
  • 宇宙文明分為七個層次,在茫茫宇宙當中,掌握亞空間層技術
    宇宙文明根據科技水平和武器水平,可以分為七個層次,分別是六級文明、五級文明、四級文明、三級文明、二級文明、一級文明,以及最強的至高文明! 像地球這樣初探宇宙的人類文明,就屬於最低等的六級文明範疇。發明了光速飛行器,能進行星際之間飛行,則屬於五級文明。
  • 宇宙先進文明:三級文明可以開採黑洞,四級文明甚至可以毀滅宇宙
    宇宙先進文明三級三級文明也稱星系文明是基於二級文明基礎上的巨大跨越,因為這一文明的等級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一個星系或恆星系中了,而是掌握整個星系內數之不盡的恆星系統,隨意控制獲取其中的能量,這已經超出了科幻電影的範疇
  • 《宇宙物理體系》標誌著人類已進入到高級文明或終極文明
    《宇宙物理體系》標誌著人類已進入到高級文明或終極文明:《宇宙物理體系》是人類對宇宙大自然奧秘千辛萬苦探索的結果與傑作。它打開了人類對宇宙大自然奧秘的終極認識,比如:蘋果為什麼落?飛機為什麼飛?磁鐵為什麼吸?地球為什麼繞轉?星球為什麼懸在太空中?木塊為什麼浮?陀螺為什麼不倒?為什麼香蕉球?信息傳播原理?信息儲存原理?能量定義?重力定義?物質基本性質(物性)?
  • 宇宙7級文明有多強大?也許6級文明一個響指,真的可以毀滅宇宙
    宇宙7級文明有多強大?也許6級文明一個響指,真的可以毀滅宇宙近些年來,人類的科技文明可以說是發展的非常迅速,僅僅只用了不到200年的時間,就達到了以往古人幾千年都未達到的高度。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人類的文明在宇宙中應該還算是剛剛起步的階段。
  • 論西方文明演繹,人類下一個偉大終極文明仍然在西方
    西方文化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的關係,所以,西方創造了現代文明,並成為了人類第一代文明的全能領袖,那人類第二代宇宙文明又將誕生在哪裡?先略略的談一下世界文化分布,中國文化是研究人與人的關係,印度文化是人與神的關係,西方文化是人與自然的關係,那麼,人類從第一代人治文明過度到第二代終極宇宙文明,社會必須從人和神過度到自然學,然後從自然學過度到宇宙空間學的過程,才有資格說這個國家容易創造人類第二代終極文明宇宙文明。那宇宙文明指什麼?
  • 所有文明都在「瓶頸期「毀滅,人類或也不例外
    過去的幾百年時間裡,人類的「神創論」被推翻,人類意識到宇宙中生命或許是非常普遍的存在,於是人類想要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同伴」,但是一次次滿懷希望尋找,卻沒有半年的蛛絲馬跡可循。為何找不到外星人?難道人類是「宇宙驕子」?
  • 所有文明都在「瓶頸期」毀滅,人類或也不例外
    過去的幾百年時間裡,人類的「神創論」被推翻,人類意識到宇宙中生命或許是非常普遍的存在,於是人類想要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同伴」,但是一次次滿懷希望尋找,卻沒有半年的蛛絲馬跡可循。 為何找不到外星人?難道人類是「宇宙驕子」?
  • 銀河系可能存在大量文明,但大多已經自我毀滅
    一項新研究指出,銀河系可能存在大量外星文明,但大多數已經自我毀滅。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現代天文學和數理統計模型,繪製了銀河系智慧生命出現與滅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可能分布情況。早在1961年,美國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提出了著名的德雷克方程,用以估測銀河系中可與我們接觸的外星文明數量。說起來,德雷克方程能夠走紅,卡爾·薩根的推廣功不可沒。需要指出的是,德雷克方程並沒有真真切切地解決問題,但其高明之處在於——將一個原本完全無從下手的問題,拆分成多個可研究的變量。而現在的這項新研究,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對德雷克方程與時俱進的更新。
  • 《三體》裡神級文明使用的終極武器-「宇宙規律」
    看了《三體》,讀者可能被光速飛船、強作用力武器-水滴、曲率引擎、智子,以及一個光粒摧毀一個星系所震撼。但是,這些在神級文明看來,都弱爆了。在星際戰爭中,神級文明使用的終極武器是-宇宙規律!場景一:獵戶旋臂神級文明的清理員-歌者向長老申請一塊二向箔來清理太陽系。長老立刻給了歌者一塊。但歌者有些不安:您這次怎麼這樣爽快就給我了?這東西如果用得太多了,總是……宇宙中到處都在用。是,到處都在用,可我們以前還是多少有些節制的,現在……是關於母世界與邊緣世界的戰爭,以前不斷有戰報傳來,後來就沒有了。
  • 宇宙中的七個文明等級,一個比一個強,差距大到你無法想像
    上篇文章提到,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Nikolai Kardashev)將宇宙中的文明劃分成了三個等級:一級文明(行星文明)、二級文明(恆星文明)、三級文明(星系文明)。但宇宙實在太大了,伴隨著天文學的發展,研究人員發現卡爾達肖夫的理論已經無法完全劃分所有的文明,於是在此基礎上又添加了四級,將文明等級擴充到了七級。
  • 宇宙文明分為七個等級,人類目前處在0.8級宇宙文明
    對於地球而言,人類幾乎可以說是地球的主宰,雖然人類文明在地球上的發展歷史,只有幾百年的時間,然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人類便開始走出地球,探索外太空,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一直在創造奇蹟的文明。然而對於整個宇宙而言,人類又是極為渺小的。
  • 三體曾被稱為神級文明,卻被人輕易毀滅,宇宙最高級文明有多強
    在大劉筆下,宇宙中終於出現了許多文明,但這些文明根本沒有情感上的聯繫。他們所擁有的只是互相爭鬥。人類文明作為一個剛剛走出搖籃的年輕人,突然面臨著現實中的殘酷。讓我們讀者深刻體會到這種寒冷。在危機意識的存在下,三體人應該是絕對的主角。他們的技術遠遠領先於人類,他們還派出了星際軍團來打敗我們。我們研究了三個世紀以來最高的科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