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蒸發到大氣中的水量減少,這將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陸地上的空氣溫度,和水附近的空氣溫度會有更大的差異,由此產生的變化和壓力會導致風速的變化,溫度會顯著下降,物種會慢慢滅絕。
另一方面,如果水會蒸發得更快,它將不再能夠像現在這樣調節地球的溫度,雨一直下,莊稼會死,物種也會慢慢地滅絕。
似乎所有的這些特性,在某種程度上都與水有關。
這就不足為奇了,在太空中尋找生命本質上就是尋找水,我們發現了很多水,實際上,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氧是第三豐富的元素。
在星系之間,在合適的條件下,它們很少與其他東西發生反應,但可以形成水。
考慮到宇宙的規模和年齡,你一定會想有一些行星條件和地球一樣,它們與各自的恆星之間的距離允許液態水的形成。
在1981年,弗蘭克·德雷克博士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使用德雷克方程,很少有部分像恆星形成的平均速率,多少恆星可能有行星,這些行星中有多少可能發展出有智慧的生命形式,並有可能進行交流?
不過,德雷克沒有關注整個宇宙,而是只關注我們的星系。
實際上,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相信這些輸入都是假設,因此,這個方程的輸出也是一個假設,當你問的時候,德雷克方程的結果可以是任何數,小到勉強大於零,大到幾千萬。
直覺告訴我們,如果這個數值的範圍很大,那銀河系應該閃耀著先進文明的光芒,它們在不停地進行著行星際旅行。
只是我們的星系,在那數以萬億計的星系中,顯得如此渺小,以至於即使在天文學家極小的可能性下,你也會期望至少能找到一些其他的文明,讓你感覺到它是多麼的偉大。
人類已經存在了近20萬年。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銀河系有很多恆星,很多恆星有自己的行星,這些行星應該有很多水,這些行星存在的時間大部分都比地球長很多,因此它們應該比地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那意味著有比我們先進得多的生命體。
如果是這樣的話,問題來了,大家都去哪了?
這就是裡科·費米在1888年提出的問題,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接觸到外星人,它們應該比我們先進的多。
使用類似的推理方法,更通俗的說法是費米悖論,這個問題引起了人們對宇宙文明存在可能性的高度關注,但缺乏觀測證據來證明它們的存在。直到今天,即使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科學進步,仍然沒有收到任何來自其他文明的信號。
那麼,大家都去哪了?
在費米提出這個著名問題的50年後,一位名叫羅賓·漢森的經濟學家認為,我們可能一直都在問錯誤的問題,他覺得與其堅持宇宙應該充滿像我們一樣的生命形式的假設,更應該接受這些證據,這些證據告訴我們生命極其罕見,地球是我們唯一知道有生命的星球。
我們應該利用這些信息,來理解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們還會存在多長時間?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會有一些問題,這一系列的推理導致了對生命豐富程度的錯誤認識,或者一個或多個步驟是錯誤的。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環節讓人難以置信,就認為其他地方幾乎不可能存在生命。困難如此巨大、如此複雜、如此不可能,以致於認為人類實際上是唯一一個突破它的物種。
很有可能,大篩選是引發生物起源的東西,從沒有生命的簡單有機化合物中產生生命,畢竟,這是一個與熱力學定律背道而馳的過程,它涉及到分子自發地以一種有序的方式排列自己,就像一杯冷水,自然地變熱,順便說一下,這在物理上是可能的。
只有不可想像的不可能的事情,像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所以生命本來就不應該形成大篩選,也可能是複雜的細胞有機體的形成,也可能是DNA的第一次適當的複製,允許足夠的突變,最終為進化播下種子。
也可能是地球與一個行星的碰撞導致了月球的誕生,有了它,生命繁榮有了可靠途徑和穩定的氣候,也可能有很多其他東西。
不知道我們是否已經假設了大篩選,確實存在於我們的過去,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當宇宙的其他部分似乎完全死亡的時候,我們是唯一剩下的人,但也可能我們已經做到了,已經通過了大篩選。
但如果大篩選在我們未來?如果宇宙真的像我們預期的那樣充滿了生命,那該怎麼辦?
一個接一個的文明被篩選過濾或者毀滅,這就是為什麼沒有人真正地接觸到我們。
更重要的是,如果下一個文明,缺乏其他行星生命的證據,是否也會疑問:為什麼它們沒有生命呢?
未來的大篩選可能和過去的一樣,如果不是更有可能的話,那麼有哪些可能的大篩選,可能會消滅我們所知道的文明呢?
結果是我們所指向的大量的星系,我們在尋找其他形式的生命,可能正是它們不存在的原因,我們的鄰居仙女座星系,離我們只有250萬光年。
但科學家預測,它會越來越近,大約40億年後,它可能會與銀河系相撞,這些碰撞在宇宙時間中是足夠常見的。
儘管行星相撞的可能性是極其罕見的,考慮到恆星和行星之間的距離,其他大質量的物體可能會干擾它們的引力影響,或生命所在的任何行星。
當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相撞時,把它們拋到空無一物的空間,生命就這樣消失了嗎?
很快這種可能性被認可了,你有了一個可能的解釋,為什麼生命如此罕見。
星系碰撞的宇宙共性一直在摧毀生命,而有的生命還沒有在星系間形成,我們只是幸運的到目前已經出現了,你可能認為星系碰撞是不現實的,而且發生在遙遠的地方,那麼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更靠近我們的地方。
1989年,魁北克數以百萬計的人醒來時,加熱器已經不再工作,在一個完全停電的城市,這是一起罕見的、極端的、大規模的太陽風暴案例,魁北克的整個電網在90秒後失靈了,在太陽風暴幾秒鐘後,北美和其他地區,無線電信號被幹擾,衛星信號中斷,電梯停止運轉……
這些太陽風暴所攜帶的能量,是今天所有核武庫的10萬倍以上,所以不能掉以輕心,但通常情況下,太陽風暴分布在太陽周圍的整個空間,所以當它們到達地球時,大部分都消失了。
魁北克事件,科學家預測這樣罕見的風暴,每100年才會發生一次,但是我們需要考慮到,這個世界使用電力範圍比我們想像的更多,不僅僅是我們的電話、顛簸的汽車、飛機甚至軍隊設備都是用電力運行的,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太陽風暴,被劃分為高影響、低頻率的風險,它們不經常發生,但一旦發生,就是災難性的。
在2013年2月15日,一位司機駕駛著汽車拍攝了一段視頻,這可能是最近最具標誌性的太空相關視頻之一,視頻顯示車里雅賓斯克流星,在未被探測到的情況下進入了地球大氣層,由於它的高速和角度,變成了一道明亮的條紋,在進入大氣層之前,這道條紋一度比太陽還要亮。
據報導,這顆20米寬的天體所具有的能量約為廣島原子彈能量的30倍,並導致近1200人受傷,超過3000座建築在衝擊波中受損。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小行星具有滅絕級別的威脅,你可能會認為在流行文化和世界頂尖科學家的智慧下,現代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意識到威脅,但我們實際上對這樣的事件毫無準備,一種策略可能是讓一艘飛船飛到小行星上,產生足夠多的能量改變其軌道。
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小行星比之前認為的更強大、更難以摧毀,而且考慮到小行星足夠大,這些措施可能都不足以拯救生命。
正如我們所知,之所以選擇這些事件,是因為它們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儘管是在一種更小的機率上會繼續定期發生。
從銀河系的角度來說,大規模滅絕事件非常罕見,在未來的幾代人中也不太可能發生。
但我們必須記住,別以為是不可能發生的事,生命也可能以它們而告終,這些僅僅是文明所傳承的一些方式,從全球流行病到文明本身,可以被假設為等待我們的人類最終考驗的大篩選。
在定義生命的大篩選的概念中,有一些基本的缺陷,它依賴於我們的樣本大小,這個數據是我們所知道的所有東西,我們怎麼能如此自信地說,一個生命形式的進步,或者以其他方式,費心去探索它自己家之外的舒適圈呢?
因為我們表現出殖民主義傾向,並不一定意味著它必須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如果外星生命是用氨、甲烷或其他什麼東西來代替水,那該怎麼辦?
在生命中發展的硫與我們的生命有著根本的不同,我們目前對生命的定義太過具體,以至於不能將隱藏在浩瀚空間中的所有可能性都包含進去,大篩選的概念被隱藏在如此之深和如此極端的推斷中,以至於有時很難注意到它,它是一個更加假設性的話題,有那麼多僅僅基於推測,那還不如沒有大篩選。
總之,我們存在的不可能性,不是因為推理過程中的一兩個步驟,而是因為整個過程,自然災害的巧合接二連三地出現。
大篩選試圖提醒我們,在這個時刻,在宇宙存在的數十億年裡,我們是多麼幸運,幸運的是我們走了這麼遠,幸運的是我們在現實中宇宙的位置,幸運的是意識到宇宙對你我來說是多麼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