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辦面對面 | 溫醫大新增眼視光醫學新醫科班、生物醫學工程新工科...

2020-11-29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實習編輯 劉嘉慧)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為滿足疫情防控常態下浙江省高考考生填志願、選專業、選高校的需要,減少人員聚集,中國教育在線浙江高考幫推出了「2020招辦主任面對面」欄目,向考生和家長傳遞權威的招生政策和報考信息。

△ 溫州醫科大學高考雲諮詢

  本期,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溫州醫科大學教務處處長、阿爾伯塔學院副院長朱雪波老師,溫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院長劉曉冬老師,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院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龔永生老師,他們將為考生和家長權威解讀溫州醫科大學2020年招生政策.

  溫州醫科大學概況

  朱雪波處長:

  溫州醫科大學前身是創辦於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8年從杭州分遷至溫州,原名「浙江第二醫學院」,後屬地命名為溫州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溫州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是一所為醫學而生的大學,一所培養醫者的搖籃,是浙江省政府、國家衛健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

  歷經60年的發展,20萬名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培養了浙江省70%的醫生,和縣級以上醫院70%的院長和科主任。學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國內71位,在2020年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進入全國百強;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等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我國地方醫科大學的領頭雁和排頭兵。

  師資條件

  朱雪波處長:

  學校共有教職員工10000人,其中高級職稱1600人,應該說是名師匯聚,「對數視力表」發明人繆天榮教授,影響我國一代外科醫生的錢禮教授,宮頸癌HPV疫苗發明人周健教授等知名學者在溫醫工作、學習;同時,學校還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傑青」「長江學者」「國家萬人」等一批名師,一大批教師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光華工程科技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

  2020招生新舉措

  朱雪波處長:

  醫學教育是服務全民健康、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基礎。今年發生的新冠疫情更是對我國醫學和醫學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校積極貫徹新時代本科教育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急需人才和高水平醫學國際化辦學,推進浙江省高等教育強省戰略和溫醫大高水平醫科大學建設目標,2020年招生計劃穩中有升、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01招生計劃

  2020年我校總招生計劃數3391人,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人數比上年增加70人。經校內專業計劃數調整優化,醫學類專業計劃增加了88人。

  02招生區域

  以浙江省為重點,面向全國27個省市區和港澳臺地區招生。

  03新增招生專業

  我校積極推進新醫科建設和國際化辦學,新增眼視光醫學(新醫科班)、生物醫學工程(眼視光工程新工科班)招生、臨床醫學(中外合作辦學)、放射醫學及基礎醫學等5個專業。

  04定向培養

  繼續面向蕭山區等30個縣(市、區)招生60名臨床醫學定向生;面向浙江省29個縣(市、區)招收地方專項生35人,為我省培養高水平基層醫學人才積極努力。

  近幾年招生情況

  朱雪波處長:

  溫州醫科大學是一所非常優秀的醫學院校,這幾年錄取分數線都比較高,這與醫學專業的特性和醫學人才培養的要求有關,醫學教育是精英教育,重在培養質量。

  1. 省內招生段位保持前列:去年臨床醫學等16個專業投檔線連續居省屬高校同一專業第一,學校投檔線1萬名內專業增加到6個;一段招收的1359人,51%的考生位次號在2萬名以內。

  2. 省外生源質量持續上升:2019年學校面向26個外省招生,23個省的最低投檔線高出當地一批省控線,其中北京、重慶、廣東等11個省(市)的最低投檔線高出該地一批省控線50分以上;海南最低分高出該省一批省控線140分。

  吸引考生報考的原因

  朱雪波處長:

  我想,吸引優秀考生報考我校主要基於2個認同:

  1. 對溫州醫科大學辦學質量的認同。我校有百年的文化沉澱,60多年的辦學歷史,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家長和考生的讚賞。學校始終把本科教學放在中心地位,重視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師培養;重視學生國際視野開拓、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和醫學人文素養塑造,學校有國家級專業19個,國家級課程18門,國家級實驗平臺4個,有80個海外交流項目、有45個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優秀的資源和平臺。臨床、中醫、公衛和口腔等畢業生的執業醫師通過率一直在全國前10%,畢業生畢業一年後對母校滿意度、用人單位滿意度、升學率等13個核心單項位居省屬高校第一。學校給社會一份滿意的答卷,考生和家長就願意把孩子交給我們培養。

  2. 對醫生這個職業的認同。國家要強,先強國民;國民要強,先強精英。古今中外,良醫一定是為社會所敬仰的精英,甚至是國之肝膽所系。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期之下,醫務人員的負重逆行,讓國人前所未有地深刻感受到他們的珍貴與偉大,他們與生命賽跑,和病毒抗爭,築起人民生命健康的『鋼鐵防線』!我相信這些將進一步鼓勵廣大學子醫路起航,追逐夢想,做百姓健康的守護者、健康中國的踐行者!

  轉專業政策

  朱雪波處長:

  專業沒有好壞之分,行行出狀元,但是,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我們也為你提供機會。

  分三種情況

  1. 按大類招生的學生,在第二學期時可在學科大類專業內自主選擇專業,第一學年結束後進入選擇的專業學習;

  2. 第一學年學習結束之後,成績符合轉專業基本要求,且無紀律處分和不及格課程者,均可提出申請轉專業;

  3. 因不適應在原專業學習或學生入學後發現某種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本校其他專業學習者,可以申請轉入高考入學分數低於原專業的某些專業。

  就業情況

  朱雪波處長:

  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可以用「五高」來概括:

  一是就業率高,近三年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均在97%以上。

  二是穩定性高,以2019屆畢業生為例,有61.83%的學生在事業單位就業,其餘主要分布在政府機關、國有企業等。

  三是考研率高,2019年,我校本科畢業生升學深造的人數為830人,佔本科畢業生總人數的30.80%,其中90%為醫藥類畢業生,深造的學生中30%考入「雙一流高校」。

  四是滿意度高,據浙江省教育評估院2019年數據,我校2018屆(畢業後一年)、2016屆(畢業後三年)的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在全省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用人單位對我校2018屆畢業生滿意度在全省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二位。

  五是就業專業相關度高,省教育評估院對我校畢業生專業相關度評價為87.47分,高出全省本科院校平均得分20分,連續4年位居全省本科院校第1位。

  中外合作交流項目

  朱雪波處長:

  學校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先後與31個國家(地區)145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關係,其中包括20所世界百強大學。學校擁有中美眼視光學博士研究、中瑞臨床醫學博士、中韓藥學專業博士等5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全國獨立醫科大學中不僅是數量最多,層次和水平也是最高的。

  同時,今年新獲批的溫州醫科大學阿爾伯塔學院,是全國首個聚焦臨床醫學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下設臨床醫學本科,口腔碩士和精神醫學碩士、博士專業,臨床醫學專業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今年就開始招生,招生規模是60人。

  新增專業-放射醫學專業

  專業概況

  劉曉冬院長:

  一是放射醫學的屬性和內涵。放射醫學本科專業屬於臨床醫學,也就是出來後大多在醫院做醫生(腫瘤放療科、核醫學科等);同時放射醫學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醫防融合學科,在臨床醫學屬性外,還兼具預防醫學的特性,及放射防護或稱放射衛生。

  二是就業領域領域廣,社會需求大。在醫院做醫生,主要是腫瘤放療科,核醫學科等,需求有(2000,4000,11000),2020年四家高校近招生260人,十比一,不僅需求大而且收入高,醫患關係相對和諧(治癒率/好轉率超出患者及家屬預期)。

  除了從事做醫生腫瘤放療外,還可以從事輻射防護工作,包括在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職業病防治院,技術服務機構,環保,海關,出入境,核工業防護等,人員需求(100-200,20-30,450)缺口大。

  專業辦學優勢和特色

  劉曉冬院長:

  溫州醫科大學放射醫學專業辦學優勢和特色是起點高、特色鮮明,實習精準化人才培養。

  1. 籌劃五加三貫通培養模式。

  2. 開展國際教育。

  3. 雄厚的實踐基地(北京,長三角的上海和杭州,珠三角的廣州等,位列全國醫院百強)。

  4. 校企合作(中國廣核集團是中國核電建設的重要主體單位),拓展了實踐基地,又拓寬了就業領域。

  祝考生金榜題名,前程似錦,溫醫大放射醫學歡迎您!

  基礎醫學專業概況

  專業辦學初衷

  龔永生教授:

  基礎醫學是整個現代醫學(臨床、預防、藥學)發展的基石。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基礎醫學專業為該計劃首批試點專業。第一學歷為基礎醫學背景的能勝任基礎醫學教學與科研的人才不足,不能滿足現實需要。全國30餘所高校招生僅千餘人。

  專業情況

  龔永生教授:

  基礎醫學是一門研究人體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

  如基礎醫學的其中幾個方向:

  病原生物學——新冠病毒的性質、變異、侵入機體的方式;

  病理生理學——病毒引起急性肺損傷的病理特點與發病機制(白肺、肺水腫、缺氧、呼吸困難);

  免疫學——機體免疫調節機制、疫苗與藥物開發等(如周健博士)

  招生計劃與培養機制

  龔永生教授:

  省內招收15人、省外招收10人,共25人。省內考生要求選考化學、生物必選,省外考生要求是理科。

  1.  教學科研條件紮實:有基礎醫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醫學是浙江省重點學科、一流學科;有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

  2. 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國家級、省部級各類人才20餘人,外籍專家2人。博導、碩導40多人。

  3. 培訓方式: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導師制。

  4. 首屆優勢:基礎醫學院的唯一專業,老師精力投入充足。就如:長子(女)、開門弟子、大師兄(姐)。老師們都很期待招到好弟子。

  就業方向

  龔永生教授:

  學制5年,畢業達學校要求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但不能當醫生,還有以下職業選擇:

  1. 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科研人員;

  2. 較大的醫院、科研機構科研人員;

  3. 生物醫藥公司研發人員;

  4. 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50%以上)。

  優秀者,可以轉專業;「5+5」大學本科+碩博連讀;「5+3+3」。

  有條件實行本科-碩士-博士銜接培養模式

  每年基礎醫學專業招收的碩士生人數多於本科。

  基礎醫學專業—助你成就科學家、教師之夢!期望在相聚溫醫!祝大家如願以償!

  阿爾伯塔學院情況

  學院概況

  朱雪波處長:

  2020年4月,溫州醫科大學阿爾伯塔學院獲教育部批設,是全國首個聚焦臨床醫學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由溫州醫科大學與世界百強名校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聯合設立。

  下面,我簡單介紹下阿爾伯塔大學。

  阿爾伯塔大學成立於1908年,是世界著名大學和加拿大頂尖的研究型大學,是加拿大U15大學聯盟的創始成員和世界大學聯盟的成員。阿爾伯塔大學作為加拿大醫學教育領跑者,多年來穩居加拿大研究型大學前五,2019-2020CWUR世界大學排名第89位,2020QS世界大學臨床醫學排名前100,護理學排名第23位,藥學排名第50位。阿爾伯塔大學培養了諾貝爾獎獲得者、T細胞受體與C肝炎病毒發現者、哈佛醫學院院長以及國際肺癌協會主席等多位醫學精英,多名教授入選英國皇家學會和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學校畢業生執業醫師通過率位居加拿大第一。

  臨床醫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與一般的臨床醫學的區別

  朱雪波處長:

  這個項目主要特點有:

  一是強強聯合,協同育人。專業依託溫州醫科大學一流專業建設學科專業優勢,與世界百強名校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強強聯手,學生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兩校師資、數位化圖書館資源等優質資源以及溫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豐富的臨床教學科研資源。同時,項目擁有一支高水平中外師資隊伍,包括中外的院士、著名教授等。

  二是創新模式,雙方學位。這個專業的學生學習一年後,英語雅思成績總分達到6.5,分項成績均超過5.5,可以在阿爾伯塔大學註冊。符合畢業條件的同學,在獲得溫州醫科大學頒發的醫學學士學位證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證書的同時,將獲得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頒發的生物醫學學士學位證書。

  三是英文授課,國際視野。本專業實施英語教學,外方教師採用全英文授課。實施雙校園制,學生享受中加兩校的教學資源。在校期間,學生可以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莫納什大學等世界名校學習交流,開拓國際化的視野,豐富醫學人文素養,了解世界醫學前沿。

  四是特色教學,科學評價。採用北美經典的器官系統整合課程模式,通過CBL、PBL、翻轉課堂、仿真教學等多形態混合式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終身學習能力。學院構建融合雙方特色的教學評價體系,從入學到畢業為學生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綜合評價和科學建議。

  平臺資源與報考要求

  朱雪波處長:

  作為溫州醫科大學阿爾伯塔學院首批招生本科專業,專業平臺資源非同凡響。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院士親自擔任院長,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等兩院院士、國內外著名專家17人受邀組成學院學術顧問委員會。為鼓勵有志於本項目的學生積極報考,學院設立新生入學獎學金、出國境學習交流獎學金等。我們相信,通過中加雙方的共同努力,融合雙方優質資源,改革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秉持先進醫學教育理念,我們一定能把學生培養成創新能力強、科研素養高、人文底蘊厚和國際視野寬的複合型、創新型優秀醫學人才。

  根據專業報考信息要求,最後特別提醒考生和家長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今年招生60人,浙江省招生53人、北京市1人、上海市2人、廣東省2人、江蘇省2人。

  二是報考要求考生選考科目:化學、生物2門均選方可報考,高考英語成績達到120分及以上。

  溫醫大的眼視光醫學專業是全國眼視光醫學教育的引領者,今年眼視光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全新升級,新增眼視光醫學(新醫科班)、生物醫學工程(眼視光工程新工科班)招生。

  最後,請觀看校園宣傳片,溫州醫科大學歡迎你報考!

相關焦點

  •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特色專業聞名全國!
    學校擁有5所附屬醫院,其中附屬眼視光醫院、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進入2018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評價排行榜綜合百強,附屬眼視光醫院眼科學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二,科技產出指標首次位列全國第一。我們先看看專業設置。另外,溫州醫科大學在2019年度的臨床醫學(中外合作辦學)、放射醫學和醫學影像技術等3個專業獲批,預計2020年可以招生。
  • 溫州醫科大學將眼科與視光「合二為一」,培養眼視光學科國際化複合...
    「這是中國首套眼視光國家規劃教材,經過不斷修訂再版,至今仍是國內眼視光專業金標準教材。」溫醫大原黨委書記呂帆說。眼視光專業在溫州誕生了。1988年,學校招收了第一批臨床醫學眼視光醫學方向的大學生。10年後,教育部批准眼視光學作為新設置的專業,開始單獨招生。
  • 戰略共建 |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希瑪國際眼科學院」正式...
    依據協議,雙方將在眼科學和視覺科學領域的臨床醫療、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共建「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希瑪國際眼科學院」。  香港希瑪國際眼科醫療集團創始人林順潮教授、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主任、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瞿佳教授共同籤署了戰略協議。
  • 生物醫學工程與技術學院獲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公布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此次公布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共845項,包括273個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和572個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生物醫學工程與技術學院王索剛老師申報的「多學科融合的醫學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項目獲批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
  • 溫醫大躋身「世界名流」 全國僅4家醫科大學上榜
    溫州網訊 記者昨天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最新發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20年度世界大學排名顯示:溫州醫科大學全球排名1001+(「+」代表並列),國內排名並列71名。迄今,全國只有4所醫科大學進入該排名榜單。
  • 開設「眼視光醫學」和「眼視光學」專業的大學有哪些?
    開設眼視光相關專業的醫科類院校比臨床醫學要少很多。但學科建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還是比較完備的,並向前持續發展。比如首都醫科大學在2019年新增「眼視光醫學」專業。「眼視光醫學」專業,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臨床醫學類中特設專業之一。
  • 眼視光醫學的就業前景可好
    一、專業解析眼視光醫學是醫學和理工學科之間的橋梁,是以眼科學和視光學為主,運用光學技術、 藥物、手術和心理等手段研究解決人眼近視、遠視、散光、弱視、低視力等視覺障礙,恢復或提高視力和視覺功能,保護人眼視覺健康的一門新興學科。
  • 溫醫大新增放射醫學專業
    日前,溫州醫科大學放射醫學專業獲教育部批准設立,成為國內第四所培養放射醫學人才的高校。  這一新專業今年夏天第一次招生,人數為60人。  由此,溫州醫科大學申請增設放射醫學專業。放射醫學是國家管控專業,是培養具有腫瘤防治能力和輻射防護能力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臨床醫學的特殊學科,致力於腫瘤放射治療,又兼具預防醫學特色。
  •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一行來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調研
    、副校長金勝威,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主任瞿佳,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呂帆等陪同調研。瞿佳向徐南平副部長一行匯報了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情況。中心建設從眼視光的深厚歷史積澱出發,瞄準眼科領域國家重大需求,以近視為主的屈光不正、白內障、青光眼等量大面廣的眼部疾病防治為重點研究任務,持續推進青少年近視防控、白內障、青光眼、臨床真實世界研究領域等突破進展,形成一系列指導臨床轉化和實踐的新技術、新方案、規範指南等,持續提升眼病診療水平和視覺健康質量。
  • 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開出省內首個眼科遠程門診系統
    遠程眼科門診現場院方供圖  溫州網訊 今後,平陽的眼病患者可在當地醫院通過網絡、屏幕、攝像頭等,「面對面」接受市區眼科專家診療。昨天,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和平陽縣人民醫院正式啟動眼科「遠程專家門診」。
  • 高考志願填報:眼視光醫學和眼視光學專業,一字之差,怎麼選?
    從2014年開始,我們國家開始推行新高考改革,在志願填報方面實行學校+專業的填報模式,不再有退檔和調劑專業存在,讓考生只要錄取,就是自己喜歡的選擇的專業。這是考試模式創新和進步。這樣,考生和家長就要好好對專業進行研究,找出自己喜歡專業。
  • 工科之生物醫學工程類專業綜述與簡介
    工科之生物醫學工程類專業綜述與簡介走馬觀花看專業之九(24)寫在前面的話教育部於2020年3月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老頭計劃在2020年高考前完成對《目錄》中包括的12個門類、92個專業大類,共703個本科專業(不包括軍事類),按專業大類進行綜述和簡介。以供學生和家長在志願報考時參考。
  • 本碩博銜接培養打造醫學研究領軍人才,溫醫大基礎醫學專業今年招收...
    今年,基礎醫學專業入選首批「強基計劃」試點專業,並有8所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布局基礎醫學。 今年,溫州醫科大學首次招收25名基礎醫學專業的本科生。 (專業代碼:100101K) 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擁有一級博士點和碩士點。
  • 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現代醫學發展中,工程科學不僅有力推動了基礎醫學的進步,而且彌補了由基礎醫學向臨床醫學轉化的最重要的學科支點;臨床醫學更是越來越依賴工程科學的支撐優勢,臨床醫學中的新問題、新需求又極大促進了工程科學本身的發展。醫學科學與工程科學的交叉融合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必然。誰能夠最快在醫工結合中打破學科壁壘,誰就有可能搶佔醫學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在醫學學科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溫醫大中美合作 培養眼視光學博士項目 入選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
    溫醫大中美合作 培養眼視光學博士項目 入選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 培養項目資助名單 2018/01/20 09:49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王戀莉 瀏覽:3668
  • 浙江高教升級關鍵在杭州大學和浙醫大:新增博士點花落誰家?
    近期,浙江省教育廳公示了省內各大高校新增博士點碩士點的申報材料,新增博士碩士點競爭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新增點成功與否被不少高校視為檢驗辦學成效的試金石,究竟會花落誰家呢?有些變化是全局性的,可謂是一動百動,滿盤皆活。
  • 溫州醫科大學黨委宣布夏景林任溫醫大附一院黨委書記
    他指出,這次任命是溫醫大黨委從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的角度出發,加強附屬第一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領導班子建設、加快推進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學校與高水平院校校際合作、拓寬幹部選任途徑的一次大膽嘗試和有益探索。是校黨委經過通盤考慮、反覆醞釀、審慎研究作出的決定,得到了浙江省委組織部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大力支持。
  • 華工今年招收6700人,新增水務工程和功能材料專業
    廣東省計劃總數將比去年新增計劃41人,總計劃約3250人。新增水務工程和功能材料專業,實施強基計劃今年,華工新增水務工程和功能材料專業,新增化學類、數學類、生物技術強基計劃班,普通類招生增加智能製造工程、臨床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新工科、新醫科專業招生計劃。
  • 溫州醫科大學成立病毒研究院!李校堃擔任院長,侯雲德、李蘭娟、王辰等多位院士擔任要職
    病毒研究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溫醫大校長李校堃擔任院長,溫醫大副校長金勝威任執行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病毒學泰鬥侯雲德院士擔任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院士受邀擔任名譽顧問。
  •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四個專業的區別
    實際情況到底怎麼樣,生物類專業到底能不能學,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我們一般說的生物類專業主要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這四個專業。但實際上,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屬於理學類專業,而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屬於工學類專業。我們先來看看這四個專業所學的主要課程和就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