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化木的族群中,那些(極小部分)天然、美麗、堅硬、稀少的寶石級的矽化木符合「玉,石之美者,有五德」者,才稱得上樹化玉(木石玉、木化玉),也可稱之為「美玉」。古生物形成矽化木的機率為千萬分之一,而完全玉化了的樹化玉僅佔普通矽化木的幾十萬分之一。加上緬甸樹化玉礦產資源具有分散性和不集中性,難以進行機械化、大規模開採,更因為緬甸政府不容許毛料出口,經營者只好費盡周折才能把貨運進中國,因而樹化玉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樹化玉其實就是「玉」
自2002年起,樹化玉在中國的奇石觀賞石市場上異軍突起,甫一出現就得到眾多收藏愛好者的喜愛。「樹化玉的主要組成礦物可以是膠凝的蛋白石(歐珀),可以是微細結晶的玉髓或者具備樹木環狀紋理的瑪瑙,也可以是結晶相對較粗的緻密石英巖石,但其總體結構十分細膩、緻密,整體質地溫潤而有光澤,這些都是玉石的基本特徵。而且樹化玉這些主要組成礦物——歐珀、玉髓、瑪瑙、石英(古稱『水玉』)等,因為名字都帶玉或者具王玉偏旁,所以在古代字書裡也都是稱為『玉』的。因此,如果按照玉為『石之美』來理解的話,樹化玉無疑是可以稱為『玉』。」除了「木化玉」外,收藏界內還有「樹化玉」、「樹化石」、「木石玉」等不同稱呼。其實,樹化玉本質上是質量達到玉石品級的矽化了的樹木化石——矽化木(silicified wood 或petrified wood),行內俗稱為「玉化」的矽化木。而矽化木目前是公認的科學名詞,所以正規的寶石學鑑定報告在「樹化玉」品名部分也只能寫上「矽化木」,僅在備註部分標註「樹化玉」或者「天然玉石」。依照如上理解,行內的其他名稱如「樹化玉」、「樹化石」、「木化石」、「矽化木」等由於含義明確,不會產生歧義,因而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只有緬甸才產樹化玉?
雖然矽化木在世界範圍內產地眾多、產量巨大,但是達到玉石品級的樹化玉的產地則寥寥無幾。因此,李偉波強調:「在現今世界各國的矽化木產地中,只有緬甸出產的、優質的矽化木,才能成為樹化玉。中國新疆、四川、遼寧、北京、山西產的瑪瑙質料的樹化玉只能稱為『瑪瑙矽化木』。」
樹化玉形成的條件極為苛刻,且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古生物形成矽化木的機率為千萬分之一,而完全玉化了的樹化玉僅佔普通矽化木的幾十萬分之一。加上緬甸樹化玉礦產資源具有分散性和不集中性,難以進行機械化、大規模地開採,更因為緬甸政府不容許毛料出口,經營者只好費盡周折才把貨運進中國,因而樹化玉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李偉波說,緬甸樹化玉從大量輸入我國到現在,只有短短6年時間,很多消費者尚未真正了解它,需求還處於潛伏期,樹化玉的商業價值還尚未完全體現出來。我國新疆的矽化木中,有小部分優質產品,雖然質量不及緬甸所出,未能達到玉化的程度,但它能達到瑪瑙化的境界,稱之為「瑪瑙矽化木」。這種「瑪瑙矽化木」的硬度甚至比緬甸樹化玉(摩氏6~7度)更高,最高可達到摩氏8.5度,也有一定的觀賞、收藏、投資價值。
樹化玉的類別
種水料:達到了玉化程度,通透溫潤,需要精雕細琢才能體現出玉質的精美,適合打磨拋光加工。
乾料:外表看沒什麼種水,以造型取勝的矽化木。多見於褐色,少見於黃色,極少見於紅色,根本不會有綠色。適合噴砂加工。乾料矽化木雖然不能稱之為樹化玉,但從欣賞角度而言,如果它有獨特的造型,也是值得收藏的。
脆料:有的顏色像琥珀,有一定透明度,玉化程度不高,脆性大,易斷,加工和運輸時都要很小心,價值偏低。因為沒人要,所以這種料現已不常見。
水衝料:本質是乾料,由於長期處於地表,被江河流水衝刷,表面有包漿,但種水較差。
白料:有一定的玉化,但種水較差,顏色較白,比水料差,比乾料好。
風礪料:主要產於中國新疆,是在乾旱風沙環境中經受風化作用的矽化木,質地自然較幹。
選擇樹化玉三大標準
樹化玉從2002年開始流入中國市場,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據統計,有些高等級料子,價格年上漲幅度甚至超過了30%。那麼,如何選擇優質的「樹化玉」呢?標準有以下幾個:
種水 樹化玉種水的好壞對其價值影響很大。種水為玻璃種(極為稀少)、冰種的最好,也就是說,樹化玉越通透越好。
顏色 以藍色、雞血紅、綠色的為好,這三種顏色的樹化玉如果種水又好,更是身價百倍。另外,色彩繽紛鮮豔者為好,帶圖案飄花的就更好了。
其他 有蟲子的樹化玉,並且是結晶透明的蟲子,那就最有收藏價值了。
市場3大陷阱
在目前的珠寶界內,樹化玉中以質地縝密堅硬、光滑溫潤、色彩鮮明、附有蟲眼或蟲化石的為極品,其經濟價值日益攀升,已成為投資的新寵。然而,樹化玉愛好者投資收藏時須防三大陷阱。
陷阱一:把所有的矽化木都稱作樹化玉或木石玉,以便於銷售或高價銷售——這是現在樹化玉市場中最大的陷阱。有些無良商家抓住消費者對木石玉認識不清的「契機」,混淆矽化木與樹化玉的概念,把一般矽化木當作樹化玉銷售,從中牟取暴利。因此,消費者在選購樹化玉時,應購買那些通過權威檢測機構認證的樹化玉。
陷阱二:以平貨充當高質貨,高價銷售。這種欺騙方式是利用消費者對樹化玉的喜愛和陌生心理,把一般樹化玉當作高質樹化玉銷售,動輒開價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其實,以現在的行情,一般家居的樹化玉小擺設,從數千元到數萬元就可以買到了,只有那些種水特別好、顏色特別顯色或附有蟲子的樹化玉,價格才能達到十萬元以上。
陷阱三:過分誇大樹化玉中蟲子的價值。如果樹化玉中藏有蟲子,價值當然大增,但增加的幅度要以蟲子的石化程度的高低來區分——如果蟲子達到石化程度,樹化玉的價值可以翻倍;如果蟲子達到瑪瑙化或水晶化程度,樹化玉價值可以再翻一番;如果蟲子達到真正的玉化程度,價值就可以十倍以上了。(文章略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