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樹變成石頭嗎?你聽說過木頭能變成玉嗎?似樹根,像樹枝,如玉石,似樹非樹,似玉非玉。別覺得這是天方夜譚,在收藏界裡就有這麼一樣稀奇的奇石種類,名叫樹化玉。近年來奇石收藏熱潮方興未艾,樹化玉作為奇石收藏中的上品,將大自然的大氣磅礴悄然融合,其深厚的文化積澱與收藏價值無不讓人嘆為觀止。近日記者來到了位於倉巷的朝天宮古玩市場,在二樓的「碧沁堂」裡,店主黃先生為我們揭開了樹化玉的神秘面紗。撰文 快報記者 李谷 應嘉軒
樹木如何變成石頭?
走進「碧沁堂」, 一股清新之感迎面而來。店門口擺放的幾尊大型的樹化玉擺件,十分氣派。店主黃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店裡主營樹化石等玉石,大型擺件又多,故讓人產生置身大自然的感覺。他說,儘管收藏是件很辛苦的事,但個中過程卻蘊含了太多的奧妙和樂趣。
據了解,樹化玉的形成需要極其苛刻的地質環境條件。古生物化石形成的概率僅為百萬分之一,而形成樹化玉的概率更低。樹化玉的形成需要樹木在地質變遷、地質運動和地質災害中死亡後,被封閉在地層深處,經過低溫、高壓、缺氧以及熱液氧化物的長期侵蝕,發生矽化作用和蛋白石交替作用後,致使木質纖維逐漸消失,樹木的有機物被矽元素逐漸替代,這才能形成樹化玉。
綠色樹化玉貴為極品
黃先生向記者介紹,在他收藏的所有的樹化玉藏品中,以一件長2.88米的「中華巨龍」最為珍貴,目前市場價格也達到了18萬元。記者看到,這件樹化玉擺件體積十分龐大,斷面木質紋、枝丫、樹結等清晰可辨,顯示出的年輪、紋理以及變化萬千的色彩和它流露出來的那股天然神韻。
除此之外,記者還發現了一塊碧綠的樹化玉。其外觀晶瑩欲滴,光亮如玉,種水純淨飽滿,樹木紋理清晰順暢。摸上去溫潤如玉,給人以寧靜、清新的感覺。黃先生向記者解釋,樹化玉的好壞是通過樹木的玉化程度來劃分的。樹化玉質地堅硬,多呈淡灰色、褐色、褐紅色、淺褐黃色。像這樣綠色的樹化玉非常稀少,它以其象徵生命活力、萬物興盛的特點高居各色之首,貴為極品。
可作為鎮宅之石
黃先生告訴記者,樹化玉除了以形狀、色彩、種水等分辨優劣之外,化石中包含蟲子、樹藤、年輪等的更為珍貴。黃先生拿出一個小型的樹化玉擺件給記者看,記者看到,這塊樹化玉擺件雖然個頭不大,但在其外圍由下自上盤繞著一根白色的藤條,乍一看猶如一條盤曲而上的蛇。在乳白色與赭石色相間的樹化玉表面,樹木的紋路以及樹藤都清晰可見,並且在玉化的過程中樹與藤條早已經渾然一體。
為什麼樹化玉如今受到人們的追捧?黃先生告訴記者,樹化玉作為新興的奇石擺件,被人們用來作為鎮宅之石擺放在顯眼之處,在美觀家居的同時,也給人以沉穩、安定的感覺。由於樹化玉的玉質和硬度可以和翡翠相媲美,製作而成的小飾品也格外受到人們的歡迎。
謹慎投資小心陷阱
據悉,近年來由於收藏市場的一片火熱,許多新興收藏品種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長壯大起來。但從傳統的收藏與投資角度來看,由於關注度較少,收藏樹化玉在短期之內並不會有較大的經濟效益。但黃先生說,目前樹化玉的市場價值遠沒有達到其本身應有的價值。物以稀為貴,隨著資源開採的枯竭,樹化玉作為高端奇石收藏將會體現出其更高的收藏價值。另外,黃先生提醒收藏者,在收藏購買時應謹防以次充好、過分誇大結晶體以及包裹蟲子等這類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