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建築感興趣的可以到此參觀,它是由臺灣著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寺廟「鬥拱飛簷」的認知,以簡潔流暢的線條,內斂莊重的色彩,傳遞著禪意。聳立在水中的水月道場,和鏤空雕刻的金剛經,吸引著不少人的專程拜訪。
農禪寺規模不大,沒有傳統寺廟的院牆,入得慈悲門便是進了寺廟。儘管現實的寺廟道場不如傳說中的空花水月那般渲染,但整個的布局與烘託還是令人動容。
對於佛教學說聽得有點雲裡霧裡,農禪寺內部,西面牆上有很多開洞,陽光照射下可以在大廳地面上映射出有趣的光影效果。東面牆上則是很多佛燈,星星點點,佛界氛圍濃厚。
農禪寺水月道場由名建築師姚仁喜及其團隊打造,融合「空花水月」的禪境氛圍,圓滿體現聖嚴法師心中期待的,「空中花,水中月」道場外貌,除有莊嚴佛堂與禪堂,還有典雅水池造景,更可遠眺大屯山,美不勝收
法鼓山給人很肅靜莊嚴的感覺,在寺裡,觀音佛像背山而立,背對著一面淨水傾瀉而下的牆壁,壁在戶外,整面牆因水在陽光下的照耀下而閃閃發亮,更顯趁著觀音的神秘與威嚴,卻又沒有距離感,那麼寬容,那麼慈悲。
這裡不像是個傳統的寺廟,更像是個開放式的公園,更像是博物館,這也是臺灣人參悟佛學不一樣的地方。他們把金剛金全文全部刻在牆上,鏤空設計,如果進入室內會發現隨著光影變幻打在地面打在經過每個深處其中的人身上,仿佛融入了整個佛學大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