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

2020-12-06 杭網原創

「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活動

活動現場

嘉賓上臺發言

    杭州網訊 12月24日,「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活動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

    本次活動分為推薦申報、公眾評選、專家審評和新聞發布4個環節。其中21個候選項目從推薦申報中脫穎而出進入公眾投票環節;網站和微信公眾投票同時開啟,短短7天時間得到5萬餘名廣大同行的熱情參與。

    為了體現評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將所有候選項目提交相關領域的10名院士進行專家函審,根據項目是否具有技術創新性突出、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顯著、推動行業科技進步作用明顯等標準進行不記名投票;最終確定本年度的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

    1.單倍體骨髓移植技術體系成為白血病治療的「北京方案」

    我國原創的單倍體骨髓移植技術體系,很好地提高了白血病骨髓移植術後的成功率,該技術為白血病骨髓移植供體不足的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目前已在多個國家常規應用。2016年被世界骨髓移植協會正式命名為白血病治療的「北京方案」,並推薦作為全球缺乏全相合供體的移植可靠方案。

    2.長效幹擾素獲批上市

    我國自主研發的治療病毒性肝炎的I類新藥長效幹擾素上市。該藥受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長期支持。該製劑抗病毒效果較好,半衰期較長,一周只需要注射一次,使用方便。其治療C肝療效與進口產品相當,但價格低。該藥成功上市,打破了國際同類藥物的壟斷,大幅度降低醫療成本,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直接進入美國FDA三期臨床研究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2013年上市以後,以良好的療效、安全性和較低的成本得到市場廣泛認可,打破了國際壟斷。目前又獲得FDA準許直接進入美國III期臨床,該項目受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長期支持,打開了中國創新生物藥國際化的新局面。

    4.廣譜腫瘤標誌物熱休克蛋白90α(Hsp90α)獲準用於臨床

    腫瘤標誌物熱休克蛋白90α(Hsp90α)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用於臨床肝癌患者的檢測,取得了突破。是繼甲胎蛋白標誌物檢測肝癌患者後又一標誌物。這對肝癌患者的病情監測、療效評估、指導治療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5.呼吸道病原菌碟式晶片系統已研發成功

    呼吸道病原菌碟式晶片系統已研發成功。晶片檢測試劑盒於2016年2月獲得醫療器械證書。該試劑盒具有檢測快速、準確靈敏等特點,為感染性疾病快速診斷與治療,應對重大突發疾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工具,應用前景廣泛。

    6.我國微生物組大數據搜尋引擎上線

    我國微生物組大數據搜尋引擎MSE上線,使微生物組為智能搜索和大數據挖掘成為現實。MSE可為海量的樣本列出菌群結構或功能相似性的「目錄」。同期還發布了分析軟體Parallel-META 3,可將未知微生物組樣本進行結構與功能分析,並與資料庫搜索結果進行深入的對比分析。

    7.利用幹細胞技術研製人工血液取得突破

    我國科研人員歷經10年攻關,建立了幹細胞程序性高效擴增與血液定向誘導分化關鍵技術體系,提高了幹細胞定向誘導分化和擴增的效率,在規模化製備紅細胞環節取得新的突破,擴增率明顯優於以往技術水平,使我國幹細胞製備「人工血液」技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8.藥品生產新政:試點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

    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即藥品上市許可與生產許可相分離。藥品上市許可的申請人可自行生產,也可委託具備條件的生產企業「代工」以獲得藥品上市許可。這是我國藥品管理制度的重要改革。該制度減少了重複建設、提高了生產設備利用率、促進了專業化分工。

    9.深圳國家基因庫開業

    深圳國家基因庫定位為「三庫兩平臺」,即基因信息資料庫、生物樣本資源庫和生物活體庫和數位化平臺、合成與基因編輯平臺。該基因庫聚焦生物醫藥、生物農業、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領域,縮短了基礎科研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周期。深圳國家基因庫的綜合能力達到了世界前列。

    10.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自律規範發布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行業骨幹企業及專家參照GMP、《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和《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及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等相關規定和指導原則,以及國外相關組織的相關指南,反覆斟酌修改形成了《免疫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自律規範》和《幹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自律規範》。該規範提出了製備機構開展免疫細胞和幹細胞製劑製備的基本原則,為政府和部門監管決策提供了參考,為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新產品提供了依據。

    據了解,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生物醫藥被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一大批新政出臺並施行,不斷推動行業健康、透明、有序地發展。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通過開展「年度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活動來梳理和記錄行業的發展歷程,洞悉發展趨勢,推動整個行業縱深發展。本次活動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共同主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
    本報訊(記者 徐文靜)口服胰島素採用控釋膠囊選材及微粒包裹等技術,攻克了蛋白質口服給藥的關鍵瓶頸,並於去年在美國完成了IIb期臨床試驗,正在國內開展I期臨床試驗。這項由合肥天麥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項目一經發布,便博得了陣陣掌聲。   1月11日,「2019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揭曉活動在我縣舉行。
  • ...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揭曉 軍事醫學科學院「人工血液...
    中國網北京1月6日訊  日前,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共同主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活動在杭州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世鎮、陳志南,杭州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出席新聞發布會。
  • 2016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16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16-12-29 來源:教育部   2016年12月26日,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6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 「人工血液」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輸血研究所
  • 科學網—「人工血液」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輸血研究所「人工血液」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本報訊 日前,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共同主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在杭州揭曉。
  • 2020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揭曉—新聞—科學網
    1月10日,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共同主辦,桐廬縣人民政府承辦,桐廬富春山健康城管理委員會、杭州愛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
  • 「人工血液」項目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新聞—科學網
    日前,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共同主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活動在杭州召開
  • 2018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在桐廬發布
    今天(1月12日),在浙江桐廬富春山健康城,富春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行業年度報告會暨2018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發布會成功舉辦,500位醫藥大咖齊聚桐廬,向業界及全社會展示了2018年度我國醫藥生物技的新進展、新成就。2018年1月桐廬被評為「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永久會址。
  • 2016「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16「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近日,由教育部科技委員會組織評選的第19屆「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在京揭曉。
  • 資訊|2016「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近日,由教育部科技委員會組織評選的第19屆「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經過形式審查、學部初評、項目終審評選專項工作等流程後在京揭曉。都有哪些項目入選?戳圖看名單。▲入選項目名單按主持單位拼音順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後「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19屆,這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並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 2016年度中國海洋與湖沼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揭曉
    近日,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組織海洋與湖沼領域相關單位、專家學者推薦,經學會理事投票,評選出「2016年度中國海洋與湖沼十大科技成果」。評選結果如下:   一、蟲黃藻全基因組測序完成   甲藻是海洋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之一。
  • 【中國科學報】兩院院士評選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
  • 兩院院士評選2018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8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於1月2日在京揭曉。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
    光明網訊(記者 戰釗)1月13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經成員學會推薦、同行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入選。
  • 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評選結果揭曉
    中國山東網煙臺5月1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周君) 4月29日,由煙臺團市委、市青聯組織開展的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評選結果揭曉。經宣傳推報、初步候選人確定、社會公示、社會投票及專家評審團投票等環節,葉建初等10名同志被推選為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王凱等20名同志被推選為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石一鳴等10 名同志被推選為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單項獎。
  • 2016年度中國變頻器十大品牌評選排行榜揭曉
    「2016年度中國變頻器十大品牌評選」 是由品牌排行網主辦的全網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品牌綜合實力排名評選活動。此次評選,徵集數萬網友投票、點評,經過多輪審核精選出行業品質出眾、人氣最旺的十大品牌。品牌排行網致力於推動中國消費方式品牌化,構建良好的消費環境。
  • 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北大兩個項目...
    日前,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經過高校申報和公示、形式審查、學部初評、項目終審等評審流程後在京揭曉。「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20屆,這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並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 2016年中國與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長五、獵鷹入圍
    2016年12月31日,「飛航杯」2016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在北京舉行,此次評選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飛航技術研究院協辦,評選方由包括張履謙、戚發韌、黃瑞松、包為民等在內的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以及從事科技報導的權威媒體記者組成。2017年1月3日,評選結果揭曉,內容如下。
  • 兩院院士評選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人民網北京1月20日電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在院士、科技人員、科技新聞工作者推薦候選新聞的基礎上,54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0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於2008年1月20在京揭曉。
  • 201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中新網12月26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1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今日揭曉。北京大學視頻編碼國家標準AVS2支撐中央電視臺播出超高畫質電視、北京協和醫學院炎症性免疫反應的新型分子與細胞機制等項目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