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貝克力石陣又稱哥貝克力山丘,至少有11 000 年以上的歷史,與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文明同一時代,比地球上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還要古老將近5000 年。
20 世紀60 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土耳其伊斯坦堡大學的考古學者就在茫茫戈壁中發現了該遺址,但認為它只是拜佔庭時期的一個軍事據點。
1994 年,德國考古學家克勞斯·施密特來這一地區考察史前遺址,一眼斷定這兒有人類活動。他發現哥貝克力山丘是平緩聚攏的小丘,比四周平地高約15 米,一點兒也不像更遠處的陡峭高原。他在地上發現了數量極其龐大的燧石屑,並確定此處發現的石灰巖板不是拜佔庭時代的墓碑,應該是歷史更加久遠的某樣東西。
哥貝克力石陣由2 0多個環形建築組成,每個環形建築都被環狀巨型T字狀石柱包圍著,其中一些石柱上雕刻著兇猛的動物圖案。在每個環狀結構的中心,兩個以上的巨石柱彼此平行排列。這些石柱重達1 4噸至1 6噸,上面雕刻有公牛、蛇、狐狸、獅子和其他動物,表現形式精緻複雜。
這些T字狀石柱呈刀刃形,寬度可達厚度的5倍,每兩個石柱之間的距離相當於一個臂展的長度,用低矮的石牆連接在一起。每道圓環中央都有兩根較高的石柱,狹長的底面安放在地面挖出的淺槽裡。
哥貝克力石陣的圓環似乎逐漸呈衰減趨勢。每隔幾十年,先民們就把大的圓環石柱埋起來,用新石塊製造較小的圓環來取代。之後,所有圓環都用碎石填滿,人們再在附近造一處全新的。整個遺址就這麼修了填、填了又再修。2 0 0 3年的地磁探測顯示,至少有2 0道圓環雜亂無章地堆疊在一起,沒入土中。
最早期的圓環最大,在技術和工藝上都最為成熟。隨著時間的推移,柱子越來越小,造型也越來越簡陋,安放也越來越不整齊,哥貝克力人的修築技藝似乎每況愈下。到公元前8 2 0 0年,哥貝克力石陣的圓環似乎完全陷入停滯,哥貝克力石陣徹底衰敗,變成比四周平地高約1 5米的土丘,深深埋於地下。
有人猜測,哥貝克力石陣是納圖夫人的傑作,不過這一點還有待考證。然而,新時期的考古研究發現,哥貝克力像一粒膠囊,密封著數不勝數的歷史新發現。通過哥貝克力這扇保存完好的窗戶,我們將洞悉一個不會被遺忘的文明世界。哥貝克力提醒我們,在回答我們是誰、我們如何生存、我們來自何方等這些問題上,給出任何最終結論都為時尚早。它還提醒我們,將史前文明稱為原始文明,也許是現代人的妄自尊大。
在學術上,施密特教授保守穩健,由於最近的新發現將可能挑戰考古學界現有的假說,這也讓他大費周章。新發現數據的爭議性極大,因此在正式發表前經過反覆核查,耗費了教授多年時間,而它們所支持的觀點更是顛覆性的。
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費盡心血,卻只研究了人類發展的一種模式,因此,他們幾乎無法接受哥貝克力神殿帶來的新發現。即便最講究經驗主義的科學工作者,也會擔心重新改寫人類歷史帶來的各種後果與可能。
從哥貝克力的考古發現來看,組織社會距今至少1 3 0 0 0年,也許更早。這一時間,差不多是之前預想的2倍。在發現哥貝克力之前,蘇美爾人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組織社會,但現在,這種觀點可能就得改寫了。在哥貝克力神殿中,我們可以看到很高水平的組織協作,橫跨了差不多3 0 0 0年。這一數據已經公布,迄今沒有遭遇挑戰。
在哥貝克力神殿,我們將看到人類歷史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這種文字大概由2 0個符號組成,還算不上一種完備的書面語言,但是對該遺址的最新考古發現,將帶給我們更多的期許。蘇美爾文明在公元前3 2 0 0年左右創建了文字體系,但哥貝克力可能會把這一時間推到公元前1 0 0 0 0年。
新石器時代仍然被稱為「石器時代」,但從哥貝克力的發現上看,其定義性特徵,包括石器工具、原始部落等,都需要重新調整。
從哥貝克力遺址來看,沒有「石器時代」這一說。石頭工具無法雕刻這些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也不可能在石柱上畫出完美的圓形。
有人也許會說,石頭工具足以製造出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這勢必會遭遇可信度上的奧卡姆剃刀。可以想像,如果石頭工具真能完成那麼多精緻的工作,那我們必須為此做出更加繁瑣、複雜的假定。
之前認為,種植業是公元前6 0 0 0年開始的。而現在的發現是,在距離哥貝克力1 0 0千米的卡拉賈山山麓,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小麥。
有證據證明,哥貝克力的先民們用過「拖車」(形狀有點類似雪橇),極有可能使用過「輪車」。在遺址的「道路」上,可以看到泥巴和石灰質構成的車轍印子。之前認為,是蘇美爾人在公元前5 0 0 0年最早使用「拖車」,公元前3 0 0 0年發展了車輪的技術。
考古學家還在哥貝克力發現了製作麵包的遺蹟。通過出土的可用來釀酒的大桶推斷,這裡也生產過酒。
哥貝克力龐大的巨石建築,不可能是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完成的。英國最有名的巨石陣,是在哥貝克力石陣之後6 0 0 0年建造完成的,其設計、工程、工藝,以及整體複雜性完全無法與哥貝克力相提並論。迄今為止,我們在哥貝克力發現的證據證明,當地先民過了超過3 0 0 0年的安穩日子。從遺址來看,幾乎沒有戰爭的跡象。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但是這裡確實沒有像有些人預料的那樣發現過與戰爭有關的痕跡,也沒有發現其他古代文明遺址中經常出土的和慶祝勝利有關的遺蹟。
到目前為止,大家公認,在一個長期存在的組織化社會裡不可能沒有戰爭。在此之前,多數文明保持和平的年限不會超過幾百年。如果哥貝克力被確認沒有戰爭,那麼我們必須反思,一個文明如何經久不衰地繁榮昌盛。
在哥貝克力的發現,帶來的新問題遠遠超過它提供的答案。比如說,先民們都生活在哪裡?發掘中,沒有發現人類居住的跡象。施密特教授也有些矛盾,他假定哥貝克力是一個純粹的祭祀場所,然而新的證據又與此背道而馳。這些都源於哥貝克力出土的偉大發現。目前,對該遺址的考古發掘完成了不到1 5%,毫無疑問,將會有更多的偉大發現。而我們這一代人,將有幸成為這些發現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