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身邊事丨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願奉獻一生

2020-12-02 新湖南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籤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2020年,該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將在雲南昆明召開。中國政府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已做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多地建立起了全面的保護體系,社會各界也積極參與到這一保護行動中,盡己所能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野保志願者的心聲

驚蟄之後,草長鶯飛,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候鳥又開始了季節性遷徙,進行大規模北遷和集群活動。這個季節往往也是亂捕濫獵濫食鳥類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的高發期。

尹山川是一名野保志願者,疫情這段時間他並未閒著,因為春天是捕鳥高峰季。有一天,他在成都府河邊發現有人正撐起彈弓、瞄準樹梢,朝著鳴叫正歡的鳥兒打去。他立刻喊出一嗓子:「住手!不要打!」那人回頭一看,被尹山川口罩上方威嚴的目光震懾住,馬上收弓溜走了。

這樣的情形對尹山川來說是家常便飯。他從2010年開始輾轉多省,調查野生動物盜獵與非法貿易。他與志同道合的志願者們組成了「天地自然保護團隊」,成為中國最早進行這方面調查的環保志願者團隊之一。他們積極為森林公安等有關部門提供線索,推動了部分省市對鳥市和野味市場的規範管理,並對全國捕鳥網、高壓帶電捕獵器等捕獵工具的生產與銷售進行監督。用他的話來說,「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天然林,保護自然生態,是志願者的天職。為保護錦繡河山,我們願意奉獻一生。」

當問到最初為什麼要保護野生動物時,他談到了十多年前曾讀到的一則報導。「那篇文章講的是海南特有的珍稀物種坡鹿。半個世紀前,海南的坡鹿曾數量很多,但被獵殺得厲害。後來,坡鹿只剩下了兩個種群。政府和科學家們通過建立保護區等一系列措施,把它們保護起來,想恢復種群。但很不幸,其中一種群仍被盜獵。那時候人們生態環保意識不強,認為野生動物就是用來吃的。這個故事給我感觸太大了。」

直到今天,尹山川再次提起此事,言語中仍然透出無比可惜之意。「如果當時兩個種群都保留下來,就能避免近親繁殖,為一個物種贏得更大的存續機率。這件事情讓我明白了,原來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如此重要。」

預警千裡之外

外來物種入侵,是全球都關注的環境問題,它是除生境喪失以外導致區域和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並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損失。比如近年比較典型的兩個外來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俗稱秋粘蟲)與沙漠蝗等,其破壞力已引起多國高度警惕。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蟲害的發生範圍和流行程度都有明顯擴大和增強趨勢。

這正是黃文江和他所在的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團隊的關注內容。他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通過遙感監測來分析大群害蟲的行動軌跡,為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進行預警。

「很多人問我,蟲子那麼小、病斑那麼小,衛星怎麼能監測到?其實我們用衛星監測病蟲害早期發生,並不是直接監測蟲子和病斑,而是通過遙感手段來監測植被長勢狀況和病蟲害發生的生境狀況,包括植被長勢、覆蓋度、地表溫度、溼度等指標,通過氣象數據和病蟲害預測預報模型,來評估病蟲害的發生狀況。」黃文江介紹說。

中國傳統的農作物種植面積調查、長勢和養分狀況、作物病蟲害是否發生,往往需要農技人員去實地進行田間調查,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點」狀的調查結果不具備大面積代表性,遠遠不能滿足大面積、快速、無損的作物長勢狀況監測和病蟲害及時防控的需求。但外來入侵病蟲害卻常常突如其來,有時候當發現大面積來臨時,已為時過晚,錯過了最佳防控期。而採用遙感技術、數字地球科學和病蟲害預測預報模型相結合,能高效客觀地在全球、洲際和全國範圍內對蟲害發生狀況進行動態監測預警,對於指導高效科學防控具有重要的意義。

黃文江團隊的一些研究成果成為農業方面決策的重要科學依據。2018年,該團隊發布了全球作物病蟲害遙感監測報告,這也是國際上首次發布全球作物病蟲害遙感監測報告,為糧食安全和國家宏觀決策提供了科學技術支撐。

為無言者代言

在五小葉槭正當紅時,案件開庭了。2019年10月30日,全國首例預防性公益訴訟暨保護瀕危植物公益訴訟開庭審理,距離立案將近四年。這起案件有個不尋常主角——一種名叫「五小葉槭」的植物。

五小葉槭是我國四川特有物種,1929年首次被科學家發現。不幸的是,它如今已「極度瀕危」,也就是說,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雅江縣某村附近的五小葉槭種群是當今世界上殘存最大的五小葉槭種群。據調查統計,雅江種群現存五小葉槭大樹262株。而該種群也是唯一發現還有野外自然繁殖能力的種群。然而,這片種群的棲息地將被計劃中的一個水電站淹沒。

該案原告中國綠髮會法律部副主任張娜認為,「瀕危植物最重要的是需要保護原生境。這是雅江流域唯一有野外繁殖能力的種群,一定要把它們保護下來」。為此,張娜於2015年9月奔赴甘孜中院,代表她所在的中國綠髮會,提起了中國首例保護珍稀植物預防性環境公益訴訟。

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是近年來中國環境治理的一大舉措。為保護環境公共利益,2015年實施的新《環境保護法》允許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對汙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起訴訟。過去幾年來,這一制度對於提升生態文明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促進綠色發展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這僅僅是張娜辦過的一個案件而已。2015年夏天,為保護生態環境,她從僅有她一個專職工作人員的法律部開始進入這個領域,截至目前,這個剛剛30出頭的姑娘已辦過近百起環境公益訴訟。她經手的一些案件,如騰格里沙漠汙染系列公益訴訟案,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列為環境公益訴訟指導案例。

張娜笑道,她的人生經歷已使自己感覺像是八十歲了。她經歷過被汙染企業跟蹤,也經歷過被別人劈頭蓋臉地問:「說吧,你要多少錢?」還經歷過與被告談判時的各種明裡暗裡的威脅、引誘。這一切的發生並未影響張娜,從來沒有在她的臉上看到過一絲的怯懦和疲憊,尤其是在開庭的時候,她的那種堅毅果敢令人讚嘆。(王 豁)

[責編:肖靜]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願奉獻一生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籤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2020年,該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將在雲南昆明召開。中國政府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已做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多地建立起了全面的保護體系,社會各界也積極參與到這一保護行動中,盡己所能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保護生物多樣性,環保在行動
    保護生物多樣性,環保在行動 2020-05-22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郴州市林業局: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廣大的社會各界朋友們: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礎,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沒有生物,我們就無法生存。但是,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物資源卻遭到了過度的開發和利用。目前,生物多樣性正遭受全球範圍內的破壞,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減少,環境汙染、氣候變暖、大氣臭氧層變化等生態災難離我們並不遙遠。據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滅絕的境地。生物鏈一旦斷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警鐘已經響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刻不容緩。
  • 外交部:中方願同各方一道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2日表示,國務院副總理韓正11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了「一個星球」峰會並發表講話,講話呼籲各方走合作共贏之路、雄心與務實兼備之路、共同提升之路,對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進程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 外交部:中方願同各方一道,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
    趙立堅表示,1月11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一個星球」峰會並發表題為「攜手邁向昆明,共啟生物多樣性治理新進程」的講話。講話提出三點倡議,呼籲各方走合作共贏之路、雄心與務實兼備之路、共同提升之路,對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進程具有現實指導意義。中國始終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 科普知識丨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應該怎麼做?
    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為了減緩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率,人們選擇了建立保護地,而這也成為了公認相對有效的方式。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這樣定義保護地:通過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護和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及文化資源的土地或海洋。
  • 保護生物多樣性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深入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意義,提高社會各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為全社會關愛生物多樣性營造良好氛圍,推進我市「一谷一城」建設,白山市生態環境局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者。
  • 自然保護區丨珠峰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自然保護區丨珠峰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2020-06-02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應該怎麼做?
    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為了減緩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率,人們選擇了建立保護地,而這也成為了公認相對有效的方式。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這樣定義保護地:通過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護和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及文化資源的土地或海洋。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們身邊有哪些稀缺植物?
    生物多樣性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所一起構成的生物系統。在這個生物系統中,真是繽紛多彩的生物構成了多樣性。早在2000年的時候,聯合國就通過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旨在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那些爭奇鬥豔的動物和植物。
  • 「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符合我們的利益」
    日前在巴黎舉行的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上,與會各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就全球氣候環境治理提出多項倡議、作出具體承諾,共同推動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為今年在中國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創造條件。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關注身邊的自然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關注身邊的自然 2020-05-22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中醫藥絕大部分來自生物,截至如今,直接和間接用於醫藥的生物已超過3萬種。可以說,保護生物多樣性就等於保護了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石,保護了人類文化多樣性基礎,就是保護人類自身。但是,隨著環境的汙染與破壞,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壞、濫捕亂獵、濫採亂伐等,如今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每小時一種的速度消失。而物種一旦消失,就不會再生。
  • 南陽師院文史學院開展「保護生物多樣性,建綠色和諧家園」教育會
    本網訊(通訊員 高舒 肖紅玉 孟妍含 唐亞娟 李溪亞/圖文)為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10月28日晚,文史學院於逸夫教學樓S301教室開展「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綠色和諧家園」主題教育會。會議伊始,高舒向同學們介紹了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措施,破壞生物多樣性的具體表現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她強調,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是全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我們的衣食住行及物質文化生活的諸多方面都與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密切相關。
  • 保護生物多樣性丨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探秘
    保護生物多樣性丨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探秘 2021-01-05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專欄 |今天 安徽各市廣泛開展「生物多樣性日」宣傳
    今天,江淮大地活躍著一個主題——「生物多樣性日」。各市生態環境局以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為重點,開展了科普課堂、實施競賽、野外放生、主題宣講等繽彩紛呈的活動。活動以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為要點,號召全社會關注並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共同守護生物多樣性!
  • 地球一小時開啟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行動年
    3月28日晚, WWF地球一小時開啟前所未有線上互動儀式,以線上直播的形式聯結知名企業家、藝人、音樂人等,帶來禮讚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互動一小時;也為當晚在家中通過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的環保公眾,帶來了解和思考生物多樣性保護 「與自然共生」的一小時。
  •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生態系統保護與...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的中國經驗 2020-10-12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球一小時丨清華大學教授:與自然共生,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
    而在北京,今年將首次開展覆蓋城區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劃分棲息地保護等級。在高價值保護地將設保育區,嚴格限制人類活動,保護動植物原有棲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樣性。城市內動植物正面臨著環境變化、棲息地被破壞等多種威脅;但另一方面,城市所擁有的經濟和技術優勢,也使其能夠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發揮重要作用。隱秘在城市林地中的貉 ©何鑫但是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城市裡的生物多樣性呢?不單單因為這些生命萌萌的很可愛,它們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 大自然保護協會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在廣州設立了第一個保護區,到現在已經有2600多個保護區,這2600多個保護區是做生物多樣性保護唯一有效的工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保護區就是為了所有的人把這些生物多樣性資源保留下來。2600多個保護區,已經劃定了中國最好的地方,和中國最好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