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的地上部,包括主幹和樹冠兩部分。樹冠由中心幹、主枝、側枝和枝組構成,其中中心幹、主枝和側枝統稱骨幹枝,是組成樹冠骨架的永久性枝的統稱。

1.樹冠 由中心幹、主枝、側枝、輔養枝、枝組組成。樹冠是樹幹以上所有著生的枝、葉所構成的形體。 2.主幹 地面至第一主枝之間的部分。主要作用是傳遞養分,將根部吸收的水分、無機鹽、葉片製造的有機物傳到樹冠內的枝葉上,並將葉片產生的光合產物輸送到根部。主幹還起到支撐作用。主幹的選留長短,由所選品種、樹形和株行距而定,一般定幹高度約60~80釐米,主幹高度為40~50釐米。 3.中心幹 也叫中央領導幹,指樹冠中的主幹垂直延長部分。主要起維持樹勢和樹形的作用。桃樹由於喜光性強,一般多為開心形樹形,不配製中心幹。 4.主枝 從中心幹上分生出來的大枝條,是構成樹冠的永久性枝。主枝分層分布,從下向上分為第一層主枝、第二層主枝等。主枝的數目因不同樹形而不等。 5.側枝 著生在主枝上的枝。側枝是枝組著生的部位,一般分布在主枝的兩側。主枝上從主幹向外分別為第一側枝、第二側枝。在主枝上選角度、方向合適的枝條培養成側枝,側枝的數目因樹形而異。一般三主枝和株距較大的二主枝上有側枝,樹體越大,側枝越多。側枝的角度要大於主枝,生長勢要弱於主枝,在樹體結構上形成層次。 6.骨幹枝 構成桃樹樹冠骨架的永久性大枝,包括主枝、側枝。 7.延長枝 各級骨幹枝先端的延長部分。 8.輔養枝 實際上是臨時性結果枝組,起輔助主枝、側枝乃至整個樹體的生長的作用。在幼樹整形期間,枝量大,幼樹生長快,除主枝、側枝之外,應保留幾個輔養枝,以增加營養面積,加速擴大樹冠。但輔養枝不能喧賓奪主,如果輔養枝的生長影響主枝的生長,就要逐漸回縮,隨著主、側枝逐年長大,輔養枝逐年縮小,3年內將輔養枝疏除。不宜留大的輔養枝。 9.枝組 由結果枝和生長枝組成的-組枝條。枝組是具有兩個以上分枝的枝群,是生長結果的基本單位,著生在主枝上,分為大、中、小三種。大、中和小型結果枝組分別約長80釐米、60釐米和40-50釐米,結果枝組上面著生各種結果枝,枝組有一定的位置、角度和方向,結果枝組的生長勢與主枝、側枝保持一定的從屬關係。枝組本身有帶頭枝,其上面的結果枝與帶頭枝形成從屬關係。枝組在主枝上分布,背上和外圍應以中、小型枝組為主,兩側及背下中、大型枝可多一些。枝組是桃樹生長和結果的基本單位,培養良好的枝組是豐產的基礎,調整枝組布局是連年豐產、優質、延長盛果期的關鍵。做到樹冠上稀下密,外疏內密,有利於通風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