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星艦原型SN8高空試飛失敗,馬斯克:得到了所有所需數據
美國東部時間12月9日17時45分,SpaceX「星艦」原型機SN8在德克薩斯州南部博卡奇卡村附近的基地起飛,首次開展12.5公裡高空亞軌道飛行測試。升空6分42秒後,這枚50米高的銀色原型在著陸時爆炸燃燒,挑戰失敗。
但意外並未挫傷馬斯克的信心,測試失敗後,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頭部貯箱壓力過低,導致著陸速度高,但我們得到了所需的所有數據!祝賀SpaceX團隊。」
隨後又在另一條推文中說,「火星,我們來了!」馬斯克並未期望本次測試能完勝。測試前,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可能有1/3的機會完成所有任務目標。
SN8帶有襟翼,配備了3臺猛禽發動機。測試原計劃在12月8日進行,但由於猛禽發動機「自動中止」,導致測試在開始前1.3秒被取消了。
本次亞軌道試飛原本計劃測試原型機上3臺猛禽發動機如何工作、機身襟翼在內飛行器的總體氣動進入能力以及推進劑輸送管理情況,此外SN8還計劃嘗試實施一個著陸翻轉動作。
SpaceX公布的測試結果顯示,SN8成功升空,輸送推進劑,並通過精確的襟翼控制完成著陸翻轉操作,到達著陸點,但在著陸過程中貯箱低壓導致著陸速度高,「著陸很艱難但令人激動。」
由50米高的「星艦」和70米高的超重火箭構成的「星艦」系統是SpaceX下一代完全可重複使用運輸系統。每次發射後,超重火箭可返回地面。「星艦」本身也有強大推力,可以靠自己前往火星和月球。
馬斯克12月份表示,他依然對SpaceX到2026年載人著陸火星「高度自信」,這一目標「從現在起大約6年」可實現,「如果我們運氣好,可能4年。」而載人登陸火星夢想的關鍵環節,正是「星艦」的生產進度。
要完善「星艦」,需要不少原型機進行測試。去年12月,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從SN1開始,每一代原型機都會有一點點改進,至少迭代到SN20,最後實現「星艦」1.0版本。
「星艦」原型機今年完成了兩次低空測試飛行。8月,「星艦」原型機SN5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測試基地完成150米跳躍,試飛時間持續約1分鐘。9月,「星艦」原型機SN6再次成功試飛150米。
SpaceX仍在生產更多原型機,目前已建造了10艘「星艦」原型,SpaceX表示SN9幾乎準備好轉移到發射臺。
此前馬斯克還在社交媒體上透露,SN9和SN10將與擁有3臺發動機的SN8非常相似,會有「許多小改進」,SN15將進行重大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