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統計年鑑中部分農業數據的觀察|中國統計年鑑|農產品|薯類|...

2021-01-16 騰訊網

根據新聞,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草案分別對食品和食品浪費的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將近年來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

官方對食品浪費現象愈加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契合了我國糧食自給率並不足夠理想的現狀。那麼,我國主要農產品產出究竟如何呢,是否可以滿足全體國人生活所需?我們根據2020中國統計年鑑的數據計算了2015-2019近五年的部分農產品人均消費量及人均產出量,見下表:

其中,2015-2019年我國蔬菜產量數據摘自中國產業信息網題為《2019年中國蔬菜市場供需現狀及價格走勢分析》的文章,人口數據以及其餘農產品人均消費量、總產量的數據摘自中國統計年鑑。在此基礎上,我們將人均消費量和人均產出量做了一個比值,也就是所謂的「消產比」。根據消產比我們又畫出了如下圖表: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各個主要農產品的消產比均不足100%,這也意味著我國人均產出量是明顯高於人均消費量的,似乎也意味著我國農產品基本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然而,此前有公眾號曾因此質疑產量數據造假,尤其是消產比極低的水果、蔬菜等數據。

結論不可輕易下,或許我們應該進一步探尋數據「異常」背後的原因。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人均食品消費量的定義。這個概念並非部分人想像的那樣,指代人均實際消費量,而是指代直接消費量(不包含間接消費量),如外出就餐的消耗或購買的加工食品等等。國家統計局對此有明確定義:

「人均食品消費量來源於全國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基礎數據主要使用記帳方式採集,調查戶每日按照國家統計局統一制定的日記帳本和記帳要求將日常購買的食品消費數量記錄下來。如果是農戶,還要再加上農戶自產自用的食品,這些基礎數據經過審核後上報至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通過統一的數據處理程序加權超級匯總。

其中,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費量是指居民在家消費的所有糧、油、菜、肉、蛋、奶、水產品等食品,在外飲食消費的食品一般記錄在『在外飲食』項目中,但只記錄消費金額,不記錄消費數量。」

接下來再說糧食的消產比偏低問題。根據中國統計年鑑數據,玉米的產量在糧食中佔比超過四成,為第一大產出糧食作物。不過玉米的主要去向並非食品,而是工業用途或動物飼料,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較好的解釋糧食消產比較低的現象了。

然後是果蔬問題,我國受限於技術手段等問題,果蔬採後損耗率可能高達30%,遠超於部分發達國家的5%。另外,餐飲行業中菜品的浪費現象也較糧食更為嚴重。《中國環境》稱,新近出爐的《餐飲浪費的生態環境影響分析與對策》報告表明,「從浪費的食物結構來看,蔬菜類食物人均浪費量最高,約為每餐每人27克,佔總浪費量的29%,緊隨其後的是主食25%和肉類食物18%。」

可見,蔬菜的損耗及餐飲浪費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可能會成為反食品浪費的一個主要攻堅方向。另外,流通環節的蔬菜水果也較糧食更不易保存,其損耗現象也可能加劇果蔬消產比數值的進一步下降。

實際上,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判斷農產品數據是否真有明顯異常,這個指標就是農產品畝產數據。根據中國統計年鑑所披露的各個農產品產量及播種面積,我們可以計算出各個農產品的畝產數據,詳見下表:

僅從上述數據來看,各個農產品的畝產情況基本都在正常範圍內,除薯類以外。眾所周知,薯類以馬鈴薯、紅薯、山藥等為主,畝產兩三千斤並非難事。以上市公司亞盛集團(600108.SH)為例,2016年至2019年馬鈴薯畝產分別為1.30噸、1.38噸、1.39噸、1.54噸,差不多就是3000斤左右。

然而根據統計年鑑的數據,我們卻計算得出薯類的畝產僅有500多斤,這是為什麼?經檢索後我們發現,國家統計局在統計知識之常見問題解答中就「什麼是糧食產量」這一問題回答稱:「在糧食生產量的計算上,穀物、豆類一律按脫粒、曬乾後的原糧計算產量;薯類以鮮薯20%重量折算產量」。由此來看,未折算前的薯類畝產是能達到2700斤的,這就符合常識認知了。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折算,或許《山西政報》1964年07期一篇題為《山西省人民委員會關於改變薯類折糧的計算標準的通知》(可在知網看到該文)可以為我們解惑:「幾年來從實際分配和群眾消費中證明,由於薯類水份多,易糜爛損耗,不耐飢等,四斤鮮薯頂不上一斤糧食,實際上我省在城市供應上已按五斤折合一斤執行。」

相關焦點

  • 《中國城市統計年鑑2019》
    責任編輯 許立舫   內容簡介   《中國城市統計年鑑》是全面反映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中國城市統計年鑑—2019》收錄了全國地級以上城市2018年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主要統計數據。
  • 《中國能源統計年鑑—2014》
    《中國能源統計年鑑—2014》圖書英文名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4 定價       298元作者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 編Compiled ByDepartment of Energy Statistic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 《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鑑——2014》
    《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鑑——2014》 China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Statistics Yearbook 2014作者: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 書號:ISBN 978-7-5037-7330-3 開本
  • 《2018中國火炬統計年鑑》
    《2018中國火炬統計年鑑》  責任編輯 李衝   內容簡介   《2018中國火炬統計年鑑》是由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編撰的反映中國火炬計劃、技術市場、全國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相關內容的統計資料書。
  • 《中國人口統計年鑑-2006》
    作者: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開本:890×1240mm  1/16    字數:398千字    裝訂形式:平裝書號:ISBN 7-5037-5062-6/C•2111    定價:118元出版時間:2006年12月責任編輯:徐濤  徐嵐內容提要:    《中國人口統計年鑑─2006》是一部全面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種人口狀況的資料性年刊。
  • 《2020年衢州統計年鑑》編印發行
    近日,由衢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衢州調查隊共同編纂的《2020衢州統計年鑑》正式發行。《2020衢州統計年鑑》是一部全面、系統反映衢州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並根據統計制度的調整變化,結合新形勢、新情況和新需求進行了進一步的補充和規範,是社會各界了解衢州、認識衢州的重要資料工具書,同時為政府決策、企業經營和普通民眾提供權威、準確、實用的統計數據。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2020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統計年鑑》
    當地時間10月20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了《2020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統計年鑑》,綜合介紹當前全球糧食和農業領域的主要因素,包括種養趨勢、投入品使用、勞動力利用、糧食安全和營養、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農業對環境的影響等趨勢。
  • 《中國環境統計年鑑-2008》
    2764定價:120元出版時間:2008年10月責任編輯:徐濤  任寶瑩內容提要:   《中國環境統計年鑑-2008》是國家統計局和環境保護部及其他有關部委共同編輯完成的一本反映我國環境各領域基本情況的綜合性環境統計資料性年刊。本書收錄了2007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各領域的基本數據和主要年份的全國主要環境統計數據。
  • 《中國環境統計年鑑-2010》
    14定價:120元責任編輯:徐濤  任寶瑩出版時間:2010年11月內容提要:    《中國環境統計年鑑-2010》是國家統計局和環境保護部及其他有關部委共同編輯完成的一本反映我國環境各領域基本情況的綜合性環境統計資料性年刊。本書收錄了2009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各領域的基本數據和主要年份的全國主要環境統計數據。
  • 統計局召開紀念中國統計年鑑出版30周年座談會
    國家統計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為民出席會議並講話,他要求參與《年鑑》編輯、出版、發行的各級統計機構和廣大工作人員再接再厲,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始終堅持「數據準確、體系科學、出版及時、使用方便、裝幀美觀」的理念,全力辦好《年鑑》等統計書刊,努力為社會各界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統計服務。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出席會議並講話。
  • 臨沂統計年鑑2019
    臨沂統計年《臨沂統計年鑑一2018二、 《臨沂統計年鑑一2018》以刊登2017年度臨沂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統計資料為主,同時收取了 1978年以來各年度主要指標數據。訪問方式 統計年鑑分享平臺 yearbookchina.com/navibooklist-n3018103005-1.html包含的統計年鑑條目列表有:2017年臨沂市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1 行政區劃一覽表1-2 土地面積和行政區劃
  • 《中國城市統計年鑑2019》商丘建成區面積排名河南第五
    《中國城市統計年鑑》是全面反映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由國家統計局主編。《中國城市統計年鑑2019》於2020年1月份出版,收錄了2018年全國各級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主要統計數據。這些數據是2018年數據,最新文件顯示2020年商丘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爭取達到167平方公裡左右。
  • 抖音瘋傳「上海出生人口斷崖式下降」,查完統計年鑑發現:說反了!|...
    雖然不同版本中上海出生人數的數據大相逕庭但都從千人跌破至百人暗示上海出生率走低,生育形勢非常嚴重那麼,上海真實的出生人口到底是怎樣呢?官方發布的統計年鑑或許可以給出權威的答案。記者在1991年《中國人口統計年鑑》中查詢到,1990年上半年,上海市出生人口合計6405人,那麼平均一個月的出生人口是1067人。圖片來源:1991年《中國人口統計年鑑》在國家統計局官網,記者又查詢到了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00年1月,上海市出生人口合計為7886人;2010年1月,上海市出生人口合計是13025人。
  •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長2.9%,近年最...
    自1951年首次出版至今,《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記錄了過去68年以來世界能源的重大事件以及格局變化的滄海桑田。今天,《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9中文版於北京盛大發布!   能源行業與社會在向低碳的轉型過程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 六、工業統計(20)
    、《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工業統計年鑑》和經濟普查統計資料中有關工業的資料等。   3 問:《中國統計年鑑2014》中規模以上企業數與《中國工業統計年鑑12月月報數據;而《中國工業統計年鑑2014》出版時間晚於《中國統計年鑑》,使用了普查數據,所以造成了數據差異。
  • 中國內地已知最早英文年鑑將翻譯出版,一睹1852年的上海
    如果說歷史是棵大樹,那麼年鑑就是年輪,呈現豐富多樣的肌理。《上海年鑑(1852)》(英文版)是目前所知中國內地的第一本城市年鑑。這份年鑑刊載了當時西方人繪製的最詳細上海地圖,收錄了上海歷史上第一次連續且系統的氣象統計史料,還記錄中國通商五口岸外僑一覽、洋行名錄、大事年表、港口章程、上海概況等珍貴史料。
  • 十二、社會和文化統計(3)
    1 問:哪裡可以查詢有關社會發展的統計資料?   答:有關社會發展情況的主要指標可查詢國家統計局數據發布庫,也可以查詢《中國統計年鑑》《中國社會統計年鑑》。有關衛生健康、教育培訓、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反映社會發展的數據是相關部門統計調查的數據或是行政記錄,國家統計局本身並沒有開展此類調查,相關統計資料的指標解釋、統計口徑等信息,應由相關職能部門作權威解釋。
  • 一、數據發布與更新(10)
    月份出版綜合統計資料《中國統計年鑑》,收錄的指標更全面,數據更權威;11月份以後出版各類專業統計年鑑,如《中國工業統計年鑑》《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年鑑》《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鑑》等。反映農業普查、經濟普查和人口普查等各類普查結果的統計資料一般在普查時點後的兩年內出版。此外,國家統計局主管的《中國信息報》及時發布數據新聞稿;每月月末國家統計局信息景氣中心出版的《中國經濟景氣月報》提供各領域、千餘項反映中國國情國力的基本統計指標數據。
  • 中國內地最早的年鑑將全文翻譯出版 兼具史料及文獻學價值
    上海年鑑(1852)》專家研討會舉行。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3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年鑑(1852)》(英文版)是中國內地最早的年鑑。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19日透露,《上海年鑑(1852)》(英文版)計劃於今年6月影印並全文翻譯出版。
  • ...開埠初期的「老上海」《1852年上海年鑑與商務指南》影印翻譯出版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近日將北華捷報社出版的《1852年上海年鑑與商務指南》(即《上海年鑑(1852)》)影印並翻譯成中文出版。據悉,這是上海歷史上的第一本年鑑和已知的中國內地首本年鑑,也是一本西方人眼中開埠初期上海的「百科全書」。1850年,英商在上海創辦第一份英文周刊《北華捷報》。1851年12月,北華捷報社刊印了這本年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