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6米「鋼鐵俠」空中飛翔
▲操場上,航模鋼鐵俠、戰鬥機等呼嘯而起。 (記者周 楠 攝)
▲同學們製作的科技機器人。 (記者周 楠 攝)
是什麼「魔法」,讓一杯茶變成黑色又變回茶色?是什麼力量,讓1.6米高的「鋼鐵俠」模型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神奇的開幕式表演,拉開了惠州中學首屆科技節的序幕。日前,該校舉辦為期兩天的首屆科技節活動,在涵蓋各學科知識的趣味體驗和激烈比賽中,引導學生學科學、愛科學。
棉花糖製作吸引一波吃貨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校首屆科技節項目五花八門,既有少女心十足的棉花糖製作、人工琥珀製作,知冷知暖更知你的「天氣瓶」,也有學霸最愛的「雞蛋撞地球」、「空間搭建大賽」、「水火箭」,還有獨具特色的惠中校園平面圖繪製比賽,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信息、心理等學科。
「好香啊」……伴隨著空氣中香香甜甜的味道,一波又一波「吃貨」被吸引到「棉花糖製作」項目前,排起長龍,此次科技節最長隊伍隨之誕生。這個項目不僅是吃貨的福利,還能讓同學們了解棉花糖機的原理,體驗棉花糖的製作過程,嘗試各種「花式製作」,可以說是女生們的最愛了。
蒸餾水、乙醇、硝酸鉀、氯化銨、樟腦,這些混合溶液倒在玻璃瓶裡,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在同學們的手中,成為一個個美麗的「天氣瓶」。當氣溫改變時,樟腦的結晶析出,而溫度的變化速度還會影響結晶的大小與結構。這些因素加起來,造成瓶內晶體形態萬千的變化。
生物實驗將書本知識用於實踐
「老師,還有樹葉嗎?」「到我了沒有呀?」另一個長長的隊伍中,每個同學手裡都拿著一把牙刷,伸長脖子看著前方的桌子,那上面擺著製作葉脈書籤的原料。
對同學們來說,製作葉脈書籤既簡單又充滿趣味。「樹葉隨手可得,可以事先尋找堅硬、網狀脈比較明顯的葉片,如玉蘭花葉、紫荊葉、桂花葉、榕樹葉等。使用的化學試劑氫氧化鈉,也是實驗室中的常見藥品,做成的葉脈書籤也極具觀賞性。這項活動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科學核心素養具有重要價值。」化學老師對大家進行科普。經過一番煮沸、浸泡、刷洗、染色、晾乾等操作,一片片薄如蟬翼的葉脈書籤在同學們手中成型。
「植物嫁接體驗」也備受歡迎。同學們小心翼翼切下一片仙人掌,通過凡士林和牙籤,嫁接到另一棵仙人球上,並做下記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進行觀察。該活動將書本知識運用於實踐中,促進學生對生物學嫁接、細胞分裂、分化、物種分類知識的了解。
空間搭建賽 選手腦洞大開
對很多男生來說,「雞蛋撞地球」可以說是一個經典又有挑戰性的項目。腦洞大開,不限制材料設計出雞蛋保護裝置,把生雞蛋放進去從高處扔下來,落到畫好的圓圈裡,且雞蛋不破碎、裝置整體完好,則視為挑戰成功。材料是輕的好還是重的好?裝置應該簡約還是複雜?這就是思考的樂趣。
最壯觀的當屬「數學空間搭建大賽」。瓦楞紙板、底板、塑料布、螺釘、螺帽、麻繩、封箱帶,靠著這些材料,搭建出一個具有藝術視覺效果的空間幾何體,不僅考驗對空間幾何體結構的了解、空間想像力,還有平面設計能力和藝術修養。
「這是一個富有靈魂的時空之門,它採用三角形的穩定設計,給人以視覺衝擊……」「這匹馬不是一般的馬,它可以當書桌,可以當書架,最重要的是它很好看!」「這是『惠中比翼雙飛冰激凌』,結合圓錐、圓柱、三稜柱、正六邊形等幾何結構,運用穩定原理,純手工製作」……現場各種腦洞大開的設計,時而令人讚嘆,時而令人捧腹。
此外,同學們還對校園的建築、植被、布局等進行測量,現場繪製校園平面地圖,既能展示地理知識,也增加了對校園的了解。
以科技節推進素質教育
「人類文明社會的建立是以科技的進步開始的,並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地向前發展。想想過去多少神話傳說,如嫦娥奔月、龍宮探寶,早已變成了現實;過去多少幻想,如懸浮列車、太空行走,早已付諸了實踐。這一切,都是科技的力量。」該校校長黃津海表示,該校科技節活動旨在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科學、熱愛科學,培養學生科技素養與學科核心素養。同時,以科技節為契機,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培養具有「惠州精神、核心素養、創新能力、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
該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項科技類活動,在上學期末進行的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共獲得一等獎1名(晉級省賽)、二等獎4名、三等獎4名。(記者林奶花 通訊員邱慧娟)
(責編:王楠(實習生)、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