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日前,據北京日報報導,從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了解到,位於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實創科技園區企業中國航發航材院,利用材料技術優勢成功研發出抗菌性更強、透氣性更好、使用時長超48小時的新型石墨烯口罩。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口罩從一度緊缺到如今產能不斷提高,而結合石墨烯這種新型材料做成的口罩可以進一步緩解口罩不足、防護力不夠等問題。
石墨烯是什麼?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是新材料產業的先導,帶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石墨烯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我國積極發展石墨烯產業。中國是世界石墨資源大國之一,產業前景廣闊,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石墨烯市場規模飛漲突破百億元,約達280億元。2019年,石墨烯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預計達到670億元。到2021年,石墨烯市場規模有望超2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在我國石墨烯產業中,涉及應用方面的企業最多,佔比近四成。其次為研發領域,佔比約兩成。技術服務、製備領域的企業數量各佔約15%。從分布來看,目前國內石墨烯產業已基本形成以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魯區域為產業集群,多地分布式發展的石墨烯產業格局。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較早的地區,同時產業鏈也較為完善。該地區依託當地良好的產業發展平臺以及完善的產業發展體系,形成了涵蓋石墨烯製備、新能源、複合材料、熱管理等領域的綜合產業發展模式。
珠三角地區石墨烯產業鏈下遊應用市場發展較快,尤其是在石墨烯的生產、設備製造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以此為基礎,珠三角地區的企業主要布局於材料、電加熱、大健康、新能源等下遊應用領域,產業發展路徑較為清晰。
京津冀地區圍繞北京進行石墨烯技術的創新與產業協同,以推進低成本石墨烯及裝備技術進步和產業化為目標,構建產業鏈並推動鏈上各個環節協同聯動和良性互動,進一步整合三地資源,形成京津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
此外,山東省也是國內石墨烯產業極具發展勢頭的地區之一。目前,山東省已具備了石墨烯產業鏈雛形,相關企業積極布局於石墨烯原材料、石墨烯裝備、防腐塗料、導電油墨、鋰離子電池、石墨烯改性橡膠密封件、石墨烯水處理材料等方面。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我國的石墨烯行業區域發展將呈現三大趨勢:
一是產業資源加速整合,東部沿海等石墨烯產業發展較快地區的資源要素將進一步匯聚,為產業發展提供更便利的環境。
二是政策利好,未來石墨烯研究院、產業園的示範試點項目將陸續落實,石墨烯產業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
三是石墨烯產業將呈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區域分工格局更加明晰。
我國口罩產能如何?
疫情發生以來,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保障問題,一直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一個十分重大而緊迫的問題,各方面高度關注。隨著國內口罩產能攀升,口罩關鍵原料熔噴布需求旺盛。對此,國務院國資委細緻摸排相關央企產能情況,推動中國石化、國機集團等企業轉產增產,熔噴布產量快速提升。截至目前,中央企業熔噴布日供應量已達到42.5噸,已累計生產供應超過1000噸熔噴布,可供生產10億隻口罩。據了解,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新建20條生產線將於4月份陸續達產,屆時央企熔噴布日產能預計將超70噸。
國機集團所屬恆天嘉華通過緊急改造現有生產線轉產熔噴布,產能目前已快速提升至30噸/天,躍居全國第一。中國石化、中國石油與國機集團通力合作,對標「雷神山」「火神山」建設速度,加快推動新建生產線投產,目前中國石化所屬燕山石化2條一期生產線已於3月8日提前投產。目前,中央企業啟動的27個研製型號已成功進入量產,截至目前,6家中央企業已累計排產壓條機1014臺,口罩機755臺,這些設備能夠支撐形成每日約12萬件醫用防護服和近7000萬隻口罩的產能。
隨著全球疫情蔓延,口罩需求激增。實際上,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口罩年產量佔全球約50%。根據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口罩產量約45.4億隻,2019年突破50億隻,預計到2020年將突破60億隻。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據產業大數據機構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醫用口罩許可證共有559張,分布在全國25個省市353家企業。醫用口罩企業主要集中河南、江西、江蘇、湖北、廣東等省。其中,河南省醫用口罩企業數量最多超100家。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石墨烯行業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