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楊柳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鋒 上海報導
任性停牌一直飽受投資者詬病,「釘子戶」瀚葉股份(600226.SH)為了收購一家微信自媒體公司,自2017年11月28日起開始停牌,宣布重大資產重組計劃,至今還沒有復牌。
9月25日,瀚葉股份發布公告稱,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相關各方正在積極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各項工作。本次交易涉及標的資產審計、評估等各項工作仍在進行中,待相關工作完成後,公司將再次召開董事會審議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相關事項,本次交易尚需獲得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及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從藥廠到遊戲公司
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的崛起,從傳統產業轉型文化領域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了,除了影視、遊戲、媒體等方向,就連微信公眾號也開始不斷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睞。
2016年,美盛文化(002699.SZ)以2.17億元收購同道大叔及4家投資機構持有的同道文化72.5%的股份;2017年9月,拉芳家化(603630.SH)宣布出資1.1億元參股百寶信息,從而持有該公司20%股權;今年9月,利歐股份(002131.SZ)擬以23.4億元現金收購微信自媒體內容營銷公司蘇州夢嘉75%股權。
「瀚葉股份是一家很早就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的老牌公司,早些年的發展也是很順利。但是近幾年,由於市場大環境變化迅速,瀚葉股份的傳統業務優勢受到重創,有一些趕不上進度,業績也比較低迷。」一位瀚葉股份的投資者向記者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瀚葉股份的前身是升華拜克,原主營業務為農藥原料藥及製品、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以及鋯系列產品製造與銷售。
2015年,瀚葉股份進行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司原控股股東升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籌劃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擬投資農業網際網路金融市場。之後,通過連續的股權轉讓,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沈培今,持有公司15%股份。
此後,瀚葉股份宣布,為促進戰略轉型及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實施戰略轉型,從傳統農藥、售藥、飼料添加劑產業向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公司擬以網路遊戲業務,包括研發及代理發行等作為公司戰略轉型重點方向。2017年3月,瀚葉股份完成對炎龍科技100%股權收購,成功進軍網路遊戲行業。
炎龍科技主營業務為網路遊戲的研發、代理發行以及IP與原始碼合作。
根據瀚葉股份2017年年報,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1742.94萬元,同比增長31.02%;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26122.28萬元,同比增長10.87%。
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為遊戲業務與傳統業務。其中,公司傳統業務收入105394.45萬元,遊戲業務收入則主要來源於炎龍科技,2017年度炎龍科技營業收入31779.77萬元,2017年4月至12月炎龍科技納入公司合併範圍內的營業收入23737.50萬元。2017年遊戲業務實現歸母淨利潤8640.82萬元,佔合併淨利潤的33%。
這樣一來,遊戲業務就成為了瀚葉股份的主要利潤來源。
一位網友王佳佳(化名)表示:「查看瀚葉股份的年報,會發現這家公司的業務相當複雜,先是獸藥產品,然後是遊戲和農藥,這業務跨度,才是真正玩『王者農藥』的。」
除此之外,瀚葉股份在影視產業依然有布局,先是成立了霍爾果斯拜克影視公司,作為瀚葉 股份旗下影視劇製作平臺。再是成立了一家數字數據公司,基於文化領域的大數據、IP研究,加速轉型。
8月28日,瀚葉股份發布半年報,營收和淨利雙雙下滑。2018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4.9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3.98%。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當前,大家會發現很多上市公司在通過跨界收購謀求轉型,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是這樣的做法很考驗管理層的管理能力,從過往的案例來看,業務不相關的跨界併購存在太多的不確定風險,無異於是一次『豪賭』」。
延期回復32億併購的問詢
事實上,瀚葉股份的轉型之路遠沒有結束。
根據公告,公司自從2017年11月28日起開始停牌,準備重大資產重組,至今還沒有復牌。而這一次重組就是收購新媒體公司量子云。
今年4月27日,瀚葉股份發布重組預案,公司擬向漿果晨曦、紀衛寧、績優投資、績優悅泉、眾暉銘行等交易對方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合計持有的量子云100%股權,標的資產作價38億元,並且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後來,交易價格下調至32億元,募集配套資金總額調整至不超過8.5億元。
量子云是一家依託「微信生態圈」,專注於移動網際網路流量聚集、運營及變現的新媒體公司。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共981個,涵蓋了情感、生活、時尚、親子、文化、旅遊等諸多領域,粉絲數量合計超過2.4億(不考慮去重)。
「量子云2016年、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32億元、2.3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8713.21萬元、1.53億元,體現出良好的成長性。本次交易有利於提高上市公司資產質量、改善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和增強持續盈利能力。」瀚葉股份的獨立財務顧問表示。
但是,公司所表現出的一片祥和並沒有贏得投資人的信賴。
上述投資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隨著更多內容製造渠道的出現,都會導致大量用戶外流,量子云現有自媒體矩陣的商業價值將大打折扣。若未來出現新的社交平臺,一旦這些公眾號的閱讀量和閱讀頻率下滑,那就不是一般的影響,是致命性的,無法逆轉的。」
就在公司發行股份收購量子云的方案發布後,6月15日,上交所發來《關於對浙江瀚葉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信息披露的二次問詢函》,給瀚葉股份提出了13個問題。
記者總結髮現,問題主要涵蓋收購標的的政策合規性、盈利模式、交易合理性、業績承諾無法實現風險等方面,要求瀚葉股份進行回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收到問詢函以來,瀚葉股份多次申請延期,至今沒有回覆。
瀚葉股份董秘處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因為量子云公眾號粉絲數量過多,粉絲去重涉及工作量較大,且無法從微信公眾平臺獲取去重數據,只能進行人工去重。所以申請延期。」
「事實上,從長期來看,收購事項能否增厚業績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些上市公司在經營不理想的時候,往往會選擇承擔過高的風險,賭贏了業績和股價雙雙提升,賭輸了僅承擔有限責任,大不了退市破產。」東吳證券投資顧問認為。
編輯:嚴暉 主編: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