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
——河北六年中考真題
2020年的中國抗疫,在中華民族史冊、人類發展史冊上寫下悲壯雄渾的篇章。回答下列小題。
1.(2020河北中考3,2分)從白衣戰士衝鋒在前的身影裡,從無數普通人堅守崗位的執著中,從祖國四面八方馳援的物資洪流中……我們體會到新時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品格是(B)
①自強不息、百折不撓
②量力而行、和而不同
③顧全大局、甘於奉獻
④揚善抑惡、見利思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0河北中考4,2分)面對患者,廣大醫務工作者不分貧富、性別、年齡一視同仁,不放棄每一個生命,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這其中包含的價值追求是(C)
①自由 ②平等
③生命至上 ④生命永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9河北中考2,2分)從心底生發的每一點善意都有溫度,這樣的溫度可以化成暖流,讓社會少些冷漠,讓心靈感受陽光。能對此進行詮釋的是(C)
①暴雨中,年輕人主動請環衛工人上車避雨
②退休老人用蹬三輪掙來的錢資助貧困學生
③一些網店為吸引買家僱人刷好評
④雨雪天,700多名杭州消費者在點外賣的同時為外賣小哥下單暖心食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19河北中考4,2分)「法治社會,無法外之地,無法外之人,無法外之權,任何人都不能為所欲為,無論是維護權益,還是表達訴求,都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進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線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制裁。」其表達的理念是( D )
①崇尚自由 ②崇尚法治
③權利重於義務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8河北中考2,2分)熱心追問迷路老人信息並撥打其家人電話;為累得滿頭大汗的快遞小哥送上一瓶水;在裝有玻璃渣兒的垃圾袋上特意貼上提示紙條……這些凡人善舉(C)
①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境界
②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③有助於形成自由的價值取向
④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8河北中考4,2分)隋某與丁某是不同房產中介的工作人員,雙方因客戶買賣房屋問題發生糾紛,隋某便在朋友圈及房產中介微信群內辱罵丁某是「人渣」「不會有好下場」。對丁某維權有幫助的提示是( A )
①隋某涉嫌侵犯名譽權
②給予隋某同樣的回擊
③向法院提起訴訟討回公道
④依法追究隋某的刑事責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17河北中考2,2分)陰雨天,在有積水的路上,大多數機動車駕駛員看到路上有行人會主動減速慢行,生怕將路上的髒水濺到行人身上。對這樣的駕駛員我們會心生敬意,其原因是他們(C)
①尊重他人 ②尊重勞動
③講公德 ④有教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7河北中考3,2分)近年來,一些不法經營者為了賺取高額利潤,利用健康講座、誇大效果、贈送禮品的手段,誘導老人高價購買質量低劣的保健品,引發較多消費投訴。為了讓更多老人認清不法經營者的真實面目,小亮和同學們準備到附近居民小區舉辦公益宣傳活動。小亮他們應揭露不法經營者( B )
①虛假宜傳 ②價格欺騙
③踐踏誠信 ④侵犯智慧財產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9.(2015河北中考23,3分)小張決定通過檢察院網站舉報某單位領導的貪汙腐敗問題。他的正確做法是(C)
①學習相關法律知識
②在網上表達對領導的不滿
③提供相關事實和證據
④了解網上舉報的相關規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20河北中考24,9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小劉被公司派到外省出差回來後,被社區告知需隔離14天,於是他向公司報告,第二天公司卻要求小劉3天內到崗。因需要隔離小劉沒能如期到崗,隨後公司通知其已被開除,理由是曠工3日。事件發生後,小劉準備申請勞動仲裁。
(1)運用相關連結(一)中的信息,指出公司開除小劉的決定是否有效,理由是什麼?(3分)
(2)面對公司的開除決定,小劉的選擇對我們有什麼啟示?(2分)
(3)如果小劉就此提起訴訟,據相關連結(二)判斷人民法院的審理結果。(2分)
(4)從以上材料及問題中,我們體會到法治的價值追求是什麼。(2分)
【答案】
(1)無效。這一決定不合法。
(2)當權利受到侵害時,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或採取法治方式維護權利);增強法律意識和依法維權意識。
(3)小劉勝訴(或公司敗訴)。
(4)維護公平正義。
11.(2019年河北中考24,9分)關注社會文明。
公交車上,因坐過站硬要中途下車,糾纏司機,造成事故;高鐵上,不肯對號入座,公然「霸座」,擾亂秩序;小區裡,遛狗不拴繩,驚嚇路人,甚至惡犬傷人……此類發生在公共場合的不文明行為受到公眾和媒體的普遍譴責,這些社會輿論反映了對公民文明素質的期待;法治也及時作出了回應,觸犯法律的行為受到了法律制裁,促進了公民文明素質的提高。
法治回應
◇瀋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法院宣判了3起拉拽公交司機案,3名被告人的行為均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不等的刑罰。
◇濟南鐵路公安處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霸座」男子孫某治安罰款200元的處罰。
◇2018年,廣州警方處理涉犬警情糾紛1500餘宗,處行政處罰260多人次。
(1)公眾和媒體的態度反映了對哪些文明素質的期待。
(2)簡要說明「法治回應」為什麼能促進公民文明素質的提高。
(3)據上述材料及問題,歸納出提升社會文明的途徑。
【答案】
(1)遵守社會規則;承擔社會責任:尊重他人權利。
(2)示例一:「法治回應」有助於人們分辨是非,指引、教育人向善,從而促進公民文明素質提高。
示例二:「法治回應」讓人們懂得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規範自身行為,從而促進公民文明素質提高。
(3)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加強法治;正確輿論引導。
12.(2018年河北中考24,9分)回應訴求,感受文明。
材料一: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開展的「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專項整治活動,收效明顯,回應了公眾訴求。下面是一組「關注斑馬線治理,呵護斑馬線文明」宣傳圖片。
【法律連線】
第四十七條 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材料二:吸菸有害健康,已經成為婦孺皆知的常識,公眾對二手菸危害的認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明顯提高,對目前室內無菸環境的滿意度普遍較低。室內無菸環境成為公眾訴求。
(1)據圖一及「法律連線」得到的啟示。選取一個角度,提出實現室內無菸環境的設想。
(2)據對圖二的理解,談談實現室內無菸環境,吸菸者應提高哪些道德素質。
(3)據以上材料及問題,概括解決公眾訴求對社會的影響。
【答案】
(1)法律角度:①學法守法尊法用法,依法規範了人們的行為,提高公眾對吸菸危害健康的認識;②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裁違法行為,保護了人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③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應該去履行相應的義務。
(2)尊重他人,遵規守德,珍愛生命,對自己對他人負責任。
(3)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德和社會秩序。
13.(2017年河北中考24,8分)學會辨法析理。
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來到某基層法院,狀告他辛苦養大的子女,請求法院判決子女們履行贍養義務。在基層法院依法進行庭前調解過程中,子女們以各種理由推脫對老人的贍養責任。承辦法官分別對子女們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談話,從法與德兩個方面對他們提出告誡。經過幾番辨法析理,子女們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紛紛表示願意贍養自己的父親。
(1)你認為承辦法官應對老人的子女們提出哪些告誡?(6分)
(2)據以上材料及問題的回答,歸納出一個實現家庭和睦的準則。(2分)
【答案】
(1)從法的方面,贍養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義務,必須履行,不履行就是違法,就要承擔法律責任。(若考生從權利和義務一致性的角度的答也可酌情給分。3分)
從德的方面,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本分,不孝敬父母就會受到輿論的譴,遭人唾棄。(若考生從感恩的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給分。3分)
(2)遵法守德。(意思相近即可。2分)
14.(2017年河北中考25,8分)感悟生命價值。
小鳥在網上掙扎,有的聲嘶力竭而死,有的被賣給餐館變成了盤中餐……亂捕亂獵候鳥讓人痛心不已。2016年國慶節期間,護鳥志願者在天津、唐山兩地巡查時,發現兩大片非法捕鳥區域,志願者累計拆除候鳥網2萬餘米,解救活鳥近3000隻,發現掛網死鳥5000餘只, 其中不少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據材料及相關連結回答,怎樣處理這類事件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2分)
(3)護鳥志願者的行為對我們提升生命價值有什麼啟示?(2分)
【答案】
(2)保護生態環境需要用法律的力量。依法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使其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意思相近即可。2分)
(3)提升生命價值要承擔社會責任,奉獻社會。(意思相近即可。2分)
15.(2017年河北中考26,9分)探究權利保護。
材料一: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聯絡方式、身份證號及各類帳號密碼等),是公民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的重要民事權利。近年來,洩露、盜取、販賣、濫用公民個人信息的事件頻發,給個人生活和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已刻不容緩。
材料二: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將公民個人電子信息保護納入法律層面;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 中專門新設了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總則》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材料三:韓某利用工作便利,在兩年多時間裡,竊取上海疾控中心的全市新生嬰兒信息共計20萬餘條,然後通過張某之手層層轉賣非法牟利。2017年2月9曰,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這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作出一審判決,對參與竊取、出售、收買的韓某、張某、範某等8名被告人,分別判處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要對販賣個人信息的人進行道德譴貴,應譴責他們什麼?
(2)小亮同學認為:「保護公民個人信息要靠法律規定」;小華同學認為:「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不能僅靠法律規定」。選擇你支持的一種觀點,並從法治角度說明理由。
【答案】
(1)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缺乏責任感;沒有正義感;喪失良知;踐踏規則。(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一點,答出兩點即可。共2分)
(2)答案一:支持小亮的觀點。有了法律規定,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就有了法律依據;就可以依法打擊侵犯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就可以依法規範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公民就可以依法保護個人信息。(答出兩點即可。共4分)
答案二:支持小華的觀點。要保護個人息,除了法律規定,還需要執法機關嚴格 執法; 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公民增強法津意識,自覺守法;公民增強權利意識,依法維權。(答出一點,答出兩點即可。共4分)
16.(2016年河北中考25,9分)評析生活事件。
一名快遞員駕駛的三輪車與一輛計程車發生剮蹭,計程車司機便辱罵並連續抽打快遞員耳光,雖然當地警方迅速展開調查,對打人者處於行政拘留10天的處罰,但這一打人視頻被傳到網上後,還是引起網友持續的關注,眾多網友紛紛譴責打人者,一些「義憤」的網友為了給快遞員出氣,輪番汙辱和恐嚇打人者,甚至直接上門騷擾。
陝西鹹陽一快遞員蹭傷路邊轎車,主動留下聯繫方式;浙江樂清一兒童開門碰到相鄰車輛,家長留字條致歉。這兩起「剮蹭」事件的當事人得到車主的諒解,受損車主均未要求賠償。
(1)從法律角度看,打人者應有的反思是什麼?(2分)
(2)請對網友的「義憤」之舉作出恰當評價。(3分)
(3)從上述三起「剮蹭」事件中找出兩個值得點讚的行為,並指出他們各自傳遞出的正能量。(4分)
【答案】
(1)尊法守法用法,增強法律意識(或增強法治觀念)(2分)(共2分,若考生答出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權和人格尊嚴,學會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觸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等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以給分)
(2)網友的「義憤」之舉,是非正義行為,突破了法律的界限,侵犯網絡他人合法權利,應負法律責任。(3分)(共3分,若考生答出這是「以暴制暴」的行為等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
(3)①警方迅速依法對打人者進行處罰,彰顯了法治的力量。②網友譴責打人者,是正義之舉。③鹹陽的快遞員、樂清兒童家長的行為,體現了誠信的品質和責任感。④受損車主諒解了當事人,傳遞出的是友善。(4分)(共4分,每點2分,其中「行為」和「正能量」各佔1分。答出兩點且言之有理即可。)
17.(2015年河北中考24,6分)熱議誠信話題。
「老賴」是指欠了錢遲遲不還的人。寧波的一個企業老闆把幾名欠自己錢的「老賴」的資料發布在網上,包括他們的姓名、欠債行為、涉及金額、家庭地址、聯繫方式和事件詳情,並附上了欠條的照片。這一做法引發了社會的激烈爭議。
(1)對於這個老闆的做法,小亮從誠信建設的角度表示支持,小華則從維權的角度表示反對。請分別替他倆說出理由。(4分)
(2)為避免出現爭議,你對這個老闆有什麼提示或建議?(2分)
【答案】
(1)小梁:「老賴」不講誠信,對他們進行曝光,是對失信者的懲戒和警示,有利於減少失信行為(形成誠信的社會風氣),推進誠信建(2 分,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
小華:「老賴」資料中的有些信息屬於個人隱私,在網上公布這些信息,涉嫌侵權。(2 分,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
(2)示例一: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時,應尊重他人的權利。(2分)
示例二: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如向法院起訴「老賴」。(2分)(2分,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
18.(2015年河北中考25,9分)品評法治生活。
張建民,是一名退休幹部,他堅持在農村義務普法20多年,為26萬多人免費上過法律課。
女兒:「張老師,你今天要先給我媽媽上上課,她侵犯了我的人身自由,還打我罵我,」媽媽:「她只有17歲,卻跟一個20歲的小夥子談戀愛。她不聽勸,我只能把她關在家裡,她還打110報警說我軟禁她,您看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