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不善於鳴唱的臺灣斑翅鶥

2021-01-08 科學網

 

臺灣斑翅鶥

■盧汰春

臺灣斑翅鶥的鳴聲似「嬌、嬌」之聲,輕柔嬌嫩,故而臺灣布依族原住民稱其「嬌嬌」。因其雙翼有美麗整齊的黑色和慄色斑紋相間排列,英文名意為「紋翼畫眉」;又因其頭部為慄色,有別於其他斑翅鶥,又名慄頭斑翅鶥。這種可愛嬌小的鳥僅分布在我國臺灣,是中國鳥類特有種。

1906年1月,英國探險家、專業採集者古費洛在海拔2440米的臺灣玉山山區首次發現臺灣斑翅鶥。英國鳥類學家格蘭特鑑定後,將其作為新種發表在當年的《英國鳥類學通報》上。格蘭特在文中寫道:「這個引人注目的新種並不需要與任何已知種進行對比,因為它的羽色如此與眾不同。」

斑翅鶥屬共有7個種,臺灣斑翅鶥是其中最晚被人類發現的;除臺灣斑翅鶥僅分布於我國臺灣外,該屬的其餘6種都分布於喜馬拉雅山麓至中南半島間,由此可以看出臺灣與喜馬拉雅山區在生物地理上的相關性。從外形看,臺灣斑翅鶥的主要特徵是頭部和喉部都呈慄褐色,後頸和腹部灰白色,帶有黑褐色條紋,與斑翅鶥屬其餘6種的羽色差異很大。

臺灣斑翅鶥並沒有嘹亮的歌喉,也沒有美麗、鮮豔的羽色,但鳴聲輕細、全身生有深淺不一的橄欖褐色羽衣。相較於生活在我國臺灣的其他畫眉亞科鳥,臺灣斑翅鶥顯得低調而穩重,其輕柔的鳴聲常被忽略,或被誤認為其他動物的叫聲。它樸素無華的羽色與枝幹的顏色非常接近,隱蔽性非常強。它們在高山間飛行或在樹叢枝丫間活動時,甚至與人距離較近,也不易被人發現,所以也有人稱它們是「忍者鳥」。

臺灣斑翅鶥分布於中、高海拔山區,棲息於海拔1400~3000米的高山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通常以單種結群活動為主,常見五六隻組成的小群穿梭於中、上層樹林中,不作長距離飛行,但也曾有人見到單只臺灣斑翅鶥混入白耳奇鶥群中。一般而言,結群活動有助於臺灣斑翅鶥警戒天敵和交換覓食信息,提高覓食效率。

臺灣斑翅鶥雙翅圓短,爪纖細但強而有力,能在樹幹上爬行。它們能靈巧地倒懸於細枝上或在樹皮裂縫中啄食,偶爾也飛到林邊的草叢上,啄食喬木或灌木枝幹表皮上的節肢動物等。根據科研人員1994年的研究結果,在229次覓食記錄中,90%啄食枝幹表皮的節肢動物,1%啄食葉面的節肢動物,9%食果,如山櫻花、高山薔薇、胡頹子和玉山假沙梨的果實。科研人員在2002年的研究結果表明,臺灣斑翅鶥的覓食行為有36%發生在樹冠中、上層,50%發生在樹冠下層,灌層及草本層各佔7%。

臺灣斑翅鶥呈現明顯的單種結群現象,這或許是因為它們主要啄食樹皮表面的節肢動物,與大部分以葉面節肢動物為食的鳥類在資源利用上有很大差異。臺灣斑翅鶥無法加入其他鳥群獲得共同取食的好處,其他鳥類也難以加入臺灣斑翅鶥群,無法享受後者捕食的樂趣。

由於我國臺灣的中、高山森林曾遭大面積砍伐,臺灣斑翅鶥的棲息地已經縮小,目前的種群數較小。但它們不是人們的狩獵對象,因此生存尚未面臨危險。若當地中、高山造林能獲得成功,待以時日,臺灣斑翅鶥的種群數量也會增加。

(本文選自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所刊)

《中國科學報》 (2014-12-29 第7版 窗口)

相關焦點

  • 【行走臺灣】寶島森林聽鳥音
    和臺灣朋友約好了在日月潭一起賞鳥,家住南投埔裡的蔡老師夫婦準時來接我。  臺灣有一些鳥類,因為島嶼形成的地理隔絕,逐漸演化為特有物種,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觀鳥愛好者來追尋、觀賞。蔡牧起老師業餘研究鳥類20多年,是《臺灣鳥類志》的編者之一,他經常帶外國旅行團在臺灣賞鳥,分辨鳥鳴是一絕。  還沒有看見鳥影,林間鳥鳴一起,蔡老師馬上說:「冠羽畫眉!」
  • 紅翅藪鶥,體羽餘部大致灰褐,兩翅暗褐
    紅翅藪鶥,為鶲科藪鶥屬的鳥類,體型23釐米藪鶥,臉側及初級飛羽緋紅。紅翅藪鶥,與麗色噪鶥及赤尾噪鶥易區分,不同處在頭側紅色。紅翅藪鶥,體羽餘部大致灰褐。方形的尾黑色,尾端橘黃。紅翅藪鶥,上體以及翅上的覆羽橄欖褐色;眼先、頭側、頸側深紅,眉紋黑色。
  • 紅翅藪鶥,與麗色噪鶥及赤尾噪鶥易區分,尾端橘黃
    紅翅藪鶥,為鶲科藪鶥屬的鳥類,體型23釐米藪鶥,臉側及初級飛羽緋紅。紅翅藪鶥,與麗色噪鶥及赤尾噪鶥易區分,不同處在頭側紅色。紅翅藪鶥,體羽餘部大致灰褐。方形的尾黑色,尾端橘黃。紅翅藪鶥,上體以及翅上的覆羽橄欖褐色;眼先、頭側、頸側深紅,眉紋黑色。
  • 鳥與史料——金翼白眉(臺灣噪眉、四眉
    臺灣特有鳥類——臺灣噪鶥(金翼白眉)鳥  種:玉山噪鶥 White-whiskered Laughingthrush Garrulax morrisonianus作  者:臺老毛  聯繫方法拍攝地點:臺灣 南投拍攝時間:20070630臺灣鳥類名錄(1969),稱四眉為金翼白眉,乃描寫此鳥類之形態,以白眉、橙黃色雙翅等特徵,因而得名,乃由日名「金翼花眉」之演化的名稱。
  • 臺灣的16種畫眉
    以下是臺灣十六種畫眉:大彎嘴畫眉 小彎嘴畫眉 山紅頭 臺灣畫眉 白耳畫眉 白喉笑鶇 竹鳥 金翼白眉 冠羽畫眉 紋翼畫眉 綠畫眉 褐頭花翼 頭烏線 繡眼畫眉 藪鳥 鱗胸鷦鷯1014# 白喉噪鶥 Garrulax albogularis 白喉笑鶇1034# 棕噪鶥 Garrulax poecilorhynchus 竹鳥1045# 玉山噪鶥 Garrulax
  • 臺灣的16種畫眉,快來看看你都認識多少種
    以下是臺灣十六種畫眉:大彎嘴畫眉 小彎嘴畫眉 山紅頭 臺灣畫眉 白耳畫眉 白喉笑鶇 竹鳥 金翼白眉 冠羽畫眉 紋翼畫眉 綠畫眉 褐頭花翼 頭烏線 繡眼畫眉 藪鳥 鱗胸鷦鷯        大陸和臺灣的鳥名叫法有些差異,以下為說明,作為大陸叫法,右為臺灣叫法:        白喉噪鶥Garrulax albogularis
  • 臺灣的16種畫眉大全【清晰組圖】
    白喉笑鶇(白喉噪鶥)竹鳥(棕噪鶥)金翼白眉(玉山噪鶥)紋翼畫眉(臺灣斑翅鶥)綠畫眉(白腹鳳鶥)
  • 同在藍天下 共享大自然 南京:鳥鳴悠悠 珍稀小鳥棕噪鶥現身紫金山...
    1月2日上午,一群美麗的珍稀小鳥棕噪鶥,   南京:鳥鳴悠悠 珍稀小鳥棕噪鶥現身紫金山   這種棕噪鶥有拳頭大小,羽毛鮮豔,善於隱藏,叫聲響亮悅耳而多變,有時會模仿其他鳥叫。棕噪鶥主要生活在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山地,在城市中非常少見。近幾年,棕噪鶥逐漸在南京出現。   大豐麋鹿保護區:「鹿鶴」合鳴 和諧共處
  • 陝西的噪鶥你見過嗎?這一種在西安市區也很常見
    眼紋噪鶥噪鶥是一種特定形體的鳥種,中等體型,嘴尖尾巴長,善於鳴叫。我國是世界噪鶥科分布的中心,有69種,其中很多是中國特有種。今天我們說說陝西名叫噪鶥的鳥類。陝西有黑臉噪鶥、白喉噪鶥、黑領噪鶥、山噪鶥、灰翅噪鶥、眼紋噪鶥、斑背噪鶥、大噪鶥、白頰噪鶥、橙翅噪鶥,共十種。山噪鶥分布面積最廣,從陝南到陝北都有分布,其他的分布在秦巴山區。
  • 臺灣特有鳥類
    臺灣特有鳥類臺灣共有17種特有鳥類。包括:藍鷳、黑長尾雉、黃痣藪鶥(黃胸藪眉)、黃山雀、紋翼畫眉、烏頭翁、慄背林鴝(臺灣林鴝)、冠羽畫眉、白耳畫眉、臺灣藍鵲、臺灣叢樹鶯(臺灣短翅鶯)、臺灣擬啄木(五色鳥)、臺灣噪鶥(棕噪鶥)、臺灣紫嘯鶇、臺灣畫眉、臺灣山鷓鴣、 火冠戴菊。臺灣十七種特有鳥類目錄:
  • 北美紅雀:沒有人比我更懂斑翅藍彩鵐
    北美紅雀(參考 ),另一位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近來聲名鵲起的斑翅藍彩鵐「沒有人比我更懂斑翅藍彩鵐那混帳,你們要給它投票,那你們永遠都吃不到蟲子了!我只是來展示才華,我這是在展示想法。當一隻鳥當上美國鳥王后,它就有足夠的權力!!我們最終會贏得選拔!」
  • 夏日鳥趣:黑臉噪鶥呆萌可愛,伯勞鳥一口吞下一隻螞蚱
    近日,在安徽省六安市九墩塘公園,一隻黑臉噪鶥鳥在枝頭抖動羽毛,呆萌可愛。仲夏時節,六安市九墩塘公園綠意蔥蘢,鳥語花香。不時可見黑臉噪鶥、白頭鵯、伯勞以及麻雀等鳥兒,在綠樹荷塘間飛舞覓食,身姿靈動,模樣可愛,充滿野趣。圖為一隻螞蚱被伯勞鳥一口吞下。
  • 對橙斑翅柳鶯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橙斑翅柳鶯,拉丁名為Phylloscopus pulcher,中文別名是柳串兒、柳葉兒、綠豆雁,英文名Buff-barred Warbler,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鶯科的一種動物。橙斑翅柳鶯雌雄羽色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