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天馬行空的畫作裡,讀懂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2020-12-02 中科院格致論道講壇

繪畫是很好了解孩子的一個工具。幾根不明所以的線條,幾個「火柴人」,一幅看似簡單的畫,往往蘊含著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遺憾的是,很少有人能讀懂孩子的這些畫作,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同的畫代表著什麼意思?心理醫生嚴虎三招教你解讀兒童繪畫心理。

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

以下內容為溫州醫科大學精神醫學學院藝術治療中心主任嚴虎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是嚴虎,我是一名精神科醫生、心理醫生,我也是一名教師,講授精神病學和心理學。

不管是我的教學還是工作,我講的最多的內容,用得最多的技術,其實就是孩子的童畫王國,兒童繪畫心理學。每一次參加各種不同的學術會議和論壇,包括今天,我都會收到特別的禮物,孩子們的畫作。

大家可以先看一看,這就是現場觀眾所提供的畫作,可以從這兩幅畫中看到什麼?

也許你的第一感覺是雜亂,看到這些亂七八糟的線條特別不舒服,也許你的第二感覺是壓抑,你會發現周圍都被冷色調充斥包裹,而且整個畫面過於飽滿。

當然也還會有第三個感覺,你會發現他所畫的主題內容非常清晰。

神奇的繪畫心理學

如果你要問我,我可以看到什麼?我看到的是這個孩子所作畫的順序,他首先是從畫的中間開始,把主題內容畫得特別明確、清晰,而且兩幅畫中間形式多樣。

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整個畫面畫得特別大,在繪畫心理學代表這個孩子是非常自信、積極、陽光、開朗,而且富有想法的。

但是很奇怪的是,這幅畫中,你會發現周邊都會被雜亂的藍色所包裹著藍色在繪畫心理學中所代表的含義是內斂、沉靜。

這讓我感覺孩子是想用藍色把這個畫面包裹起來,似乎想壓抑他的自信、活力、想法,而且周邊的線條是雜亂。雜亂讓我感覺他內心的焦慮不安。

這一系列下來,我感覺這個孩子似乎想表達點什麼。

孩子的媽媽問我,孩子在想什麼?我告訴這位媽媽,我說其實這個孩子想突破自我,他需要被人看見,他需要有人來協助他。

我們再來看一幅畫,這是一位5歲的小朋友畫的全家福,從這副畫我們能看到什麼

這不就是火柴人嗎?專業術語,它叫蝌蚪人這是3—5歲兒童最常見的畫法,可以發現他表達的形象是非常到位,整個布局也是非常合理的。

這是很不錯的,這個小女孩至少是非常聰明伶俐的孩子。還可以看到什麼呢?

不只是把媽媽畫得很小,而且媽媽離她還很遠,這個女孩子把自己跟爸爸畫得很近,把自己跟爸爸畫得很大,而把媽媽畫得很小,很遠。

孩子的媽媽問我,孩子想通過這幅畫表達什麼?我說她想通過繪畫告訴你,你要多陪她。我是一名心理醫生,因為孩子的問題在我這裡看門診以及做諮詢和治療的人特別多。

這是一位9歲的小女孩,上課的時候不認真聽講,小動作特別多,老師提醒她,她反駁,對著幹,放學以後不做作業,看電視玩遊戲,家長提醒她,她發脾氣。

你看一個9歲的孩子儼然已經進入了叛逆期,媽媽帶著孩子過來跟我諮詢,問我,我們家孩子怎麼了?

我問這個孩子,你可不可以跟醫生說說,孩子不說話,我讓媽媽出去,我跟孩子單獨一起,孩子還是不說。那不說話,就畫一幅畫唄。

就是這一幅畫,看到這幅畫,作為繪畫心理工作者,我依然掩飾我內心的理解,我想問問她怎麼看待。

孩子說:「老師,你知道嗎?在我們家裡就這樣,我爸爸一個人在客廳裡面玩手機,我媽媽在房間裡面陪著我看書,她也在玩手機,他們都玩手機,讓我一個人看書,你說我看得下去嗎?」

我聽孩子說完,我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孩子看到我不說話,他又補了一句,「你知道嗎?爸爸媽媽玩手機時,經常一個人說話,有時候還會笑出聲音來。」

我的天啊,你在孩子面前自言自語自笑,我是一個精神科醫生,自言自語自笑是診斷精神分裂症非常重要的指標啊。

孩子說我跟爸爸媽媽說了很多次,他們總是聽不進去。

孩子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從頭到尾就跟我說了這三句話,三句話說完,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復她,於是我站起來,拍了這個孩子的肩膀說了一句,孩子,你沒問題,讓你媽媽進來。

媽媽進來,我把孩子對這幅畫的介紹複述了一遍,媽媽低下頭說,我知道了,然後就走了。

我會讓身邊的朋友或者是孩子們繪畫,我覺得繪畫是了解孩子非常好的一個工具。

我們再來看一幅畫,這幅畫顯然抽象一點,這是一位6歲小男孩所畫,可能我們看到的是兩個小朋友在玩丟手絹。

我問孩子,孩子說我畫的是我最難過的場景。我說那是什麼呢?我畫的是我媽媽批評我的時候。

我說你媽媽批評你?你看啊,我一看,男孩子嘛,我以為整個畫面左邊那個是他,長長的辮子應該是他媽媽,所以左邊那個會是他。

孩子一臉嫌棄跟我說,右邊那個是我,看到沒有,那個是眼淚啊,我哭的時候是很難過的樣子。

當時我就被孩子的表現力給驚呆了,我後面開始意識到這也許就是兒童繪畫中強大的誇張和表現力。

他還跟我說,你沒看見嗎,我媽媽批評我的時候,用手指著我,看她的手指不就是指著我罵嗎。

你媽媽不是長頭髮嗎?他說你不知道嗎,我媽媽發脾氣的時候像刺蝟一樣,頭髮都豎起來了。

我怎麼也沒想到6歲的孩子表現力如此強,我經常跟很多家長、成年人分享,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還有另外一種語言,就是繪畫。

孩子們要表達他們的想法可以通過口中說的話,這個我把它叫做第一種語言,有些孩子可能不排除還會通過肢體表現,這是他的第二種語言。

而我個人覺得我們還應該了解繪畫,對他們來說,也許這就是第三種語言。

我們都知道,幾乎每一個家庭裡面都會有繪畫的工具,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畫畫,每個孩子天天都會畫畫。

很遺憾的是,很少會有人能夠看懂孩子的這些畫作,孩子的這種語言。如何讀懂孩子的畫,這似乎擺在成年人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

如何讀懂孩子的畫裡話

兩年以前,我受中國教育報的邀請,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關於如何讀懂孩子的畫裡話,在這篇文章裡面,我重點闡述了兒童繪畫的心理學價值和意義,也詳細解釋了如何讀懂孩子的畫裡話。

如何看懂孩子們的這種語言,我覺得在解讀畫之前,我們要了解孩子畫中的含義,對於孩子畫中的內容,我個人覺得基本上可以把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叫做表層內容,表層內容顧名思義就是顯而易見的內容,我們一看這幅畫就知道這個孩子在表達什麼。

有些孩子會非常高興地表達他的開心,都是笑臉有的孩子會表達他的難過,哭臉,他們也會通過畫表達他愛你,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內容,這叫表層的內容。

除了表層內容。第二個就是關聯內容,這個內容就需要你跟孩子溝通和交流。剛才說的那個例子,如果不問他,你怎麼知道他畫的是媽媽批評他的場景。

這個時候就需要跟孩子溝通、交流。所以遇到孩子們畫完畫,建議家長們蹲下來說,我很好奇,哇喔,怎麼會畫成這樣啊,怎麼做到的,這樣的話他就更願意分享他畫的內容。

最重要的是象徵內容,這個內容是我們今天主要講的核心,也是我們讀懂孩子繪畫的核心,這是具有繪畫心理學功底才能看得到。

這裡分為三招來理解第一招觀察他的繪畫內容。這個相信大家很好理解,例如在全家福中間,繪畫的順序,他會先畫誰,你、他,還是你們家另外一半,先畫誰就代表他最重視誰。

例如他所利用繪畫的時間,長還是短?

你想三下兩除二就把這畫畫完,要麼就是性格急躁一點,另一點就是敷衍你。還有的孩子會花費很長的時間,這孩子往往是追求完美,要求比較高的孩子

當然我們還要看他對整個繪畫內容,繪畫材料的反應,拿到畫,拿到紙,拿到筆,他會怎麼做?這是第一招,觀察繪畫的行為。

第二招是探討作畫的意圖,不要拿著一幅畫就開始分析,要先問問他,你怎麼知道你的理解是對的呢?

你以為他們在丟手絹,結果他畫的是媽媽批評他,這個差得十萬八千裡,問問孩子的作畫意圖是非常重要的。

兒童他們的天馬行空的思想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想得明白的,問問他,跟他多溝通,探討他作畫的意圖。

第三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招,就是分析畫作本身。畫拿到了,你該怎麼看呢

首先我們要看它的大小,這個畫畫的是大還是小,還記得我所講的第一組畫嗎,把整個主體內容畫得特別大,特別滿。

他是非常自信的。有大就會有小,畫得小就是偏自卑一點點,不夠自信一些。

還有位置是偏左還是偏右,偏左跟媽媽的關係好一點,偏右受父親的影響大一點點,偏上想得更多,偏下你會發現他比較務實和踏實一些

當然還有線條,直線條顯得固執倔強,難以變通,圓弧的線條柔和好相處,雜亂的線條焦慮不安。當然還有顏色,冷色調還是暖色調,等等。

而這三招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理解它,當你理解它以後,對於兒童繪畫的解讀是有一定的幫助。

看畫識人

很多人了解我,以及了解我所做的職業是從央視的《挑戰不可能》開始,有些觀眾可能看過,有些觀眾可能沒看過。

其中有一期節目叫「看畫識人」,相信看過的觀眾應該都很熟悉。

組委會的評委從100位二年級小朋友中間隨機選擇了20位性格各異,不具備有任何繪畫功底的小朋友。讓他們在15分鐘內作畫,3位評委選出3幅畫再隨意添加一個元素。

我的任務通過觀察這20位小朋友,我要找出這3幅畫的主人,我要找出這幅畫添加了什么元素,以及是誰添加的。

最後當然我挑戰成功了,我挑戰成功主要的依據其實就是兒童繪畫心理解讀的規律,我們通過一幅畫可以了解一個孩子的性格與心理狀態。

那麼多孩子在臺上玩耍的時候,我也能夠通過他的行為動作了解他的性格和心理狀態,我把性格跟心理狀態作為中間媒介,把畫和人匹配起來,那就很容易做到了。

很高興的是,這個節目播放以後,一時間我成為了「網紅」,聽到這個詞語很不舒服,我不認為網紅是一個好的詞語,但這對整個繪畫心理學的推動有很大的價值和意義。

也許是這個節目讓更多人關注了繪畫心理學。很多人都會問我的職業,我為什麼開始走向這個職業?

我說這與我碩士跟博士的專業有關,自己本身碩士跟博士都是學精神病學與精神衛生。

我們那家醫院醫生特別多,病人特別少,當時無聊,無聊做什麼呢?有那麼多病人在這裡,就讓病人畫畫,於是讓精神病人畫,不畫不知道,一畫別有洞天。

這是一個精神病人畫的一棵樹,你覺得你會畫成這樣子嗎,還寫這麼多的備註嗎,你能看懂他想表達什麼嗎,有意思。

這只是單元素,還有多元素的,你覺得你畫房子你會畫出三種不同的屋頂嗎?

你畫一個柵欄,鴨子都可以跨過去嗎?你畫兩個人會直接貼在牆裡,沒有任何的空間、層次感嗎?你要畫幾隻鴨子,你會把紙張旋轉過來再畫嗎?

這也許就是他們獨有的思維。

有很多人跟我說,老師,我有強迫症,有沒有強迫症拿著自己的畫跟這個畫對比一下。

這是強迫症所畫的畫,標榜為強迫症大師,追求完美,整個畫面,從頭髮到五官、著裝、姿態幾乎就是強迫症完整的體現;

強迫症的人通常是想法多,行動跟不上他的想法,頭畫得大,軀體畫得小;

強迫症的人會有很強的焦慮,你看很多地方都有反覆的塗抹;

強迫症的人脾氣特別大,還有攻擊性,你看國字型的臉,脖子特別大,還有很多尖銳的東西,這都是一種攻擊性和脾氣大的體現。

我後面想了解更多,去查了一些資料,問了一些人,發現這一行知曉的人多,研究的人少。

我就做想做點什麼。精神分裂症的繪畫是這樣子的,他們會畫一些孤單瘦弱的小樹,思維混亂的樹,會畫一些認知功能不足的幼稚樹,會畫一些反覆塗擦的焦慮樹,還會畫一些富有攻擊性的怪樹。

2010—2015年,我做的最多的研究就是精神疾病分裂症、抑鬱症、強迫症、還有包括焦慮、抑鬱、壓力和自殺識別方面的研究。

2015年以後,我覺得我要做一個改變,我覺得我應該可以做通過繪畫去做治療。

例如兒童常見問題的解決,還有心理治療等,很高興是,這十來年,我們總共出了30多本書籍,發表了幾十篇論文。

兒童繪畫心理學的價值

後來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兒童繪畫心理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我個人覺得基本可以分為兩塊來理解,一塊就是成年人,成年人主要是通過繪畫了解孩子,與孩子更好溝通和交流。

對於兒童,我覺得就像在福利院所做的,我們通過繪畫促進孩子手眼能力的發展,通過繪畫促進他們動作的發展,通過繪畫促進學習的提升;

就像我們在兒科血液病房對白血病患兒所做的,通過繪畫讓他們更好地表達、宣洩自己內心的情緒,提升他們的自尊水平;

我們在精神科病房所做的改善他們的人際關係,提升他們的社會交往,促進他們的精神康復,我覺得這樣的話,也許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我現在每一次出差,只要有時間,有機會,我都會帶著孩子,我旁邊上課,他在後面寫作業。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說這可能跟之前的一幅畫有很大的關係。原來我出差比較多,每次回來我都會讓孩子畫一幅全家福,我想看一下我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有一次我讓他畫了一幅全家福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這裡面居然沒有我,看到這幅畫我特別難過,我當時還把自己的不愉悅心情表現在臉上。

他看到以後,搶到畫回到房間想把我加進去,過了幾分鐘後出來說了一句,「不好意思,沒地方畫了」。

聽到這句話,我特別難過,為此我專門抽了一段時間,我想更多的陪伴他,後面再讓他畫全家福,有我了,而且畫在正中間。

幾年以前有這樣一張照片,一位父親為孩子打傘,自己的背已經被雨水淋透了,這張照片一經發出,短短13個小時,感動了全世界350萬的網友,大家被他滿滿的父愛所感動。

有一次我回家,我們家孩子送給我這樣一幅畫,看到這一幅畫,我感動了。

通過繪畫,她告訴我,她看到我送他上學的時候,我為他打傘,我身體被淋溼,她通過繪畫告訴我他看到了我對她的愛,她通過繪畫表達她對我的愛。

我將會一直與繪畫同行,我也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繪畫心理學伴隨我們一生。

「格致論道」,原稱「SELF格致論道」,是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出的科學文化講壇,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中國科普博覽承辦。致力於非凡思想的跨界傳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獲取更多信息。本文出品自「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SELFtalks),轉載請註明公眾號出處,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家長要學會「繪畫心理學」,趁機走進孩子內心
    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總是瞬息萬變,很多家長都表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不懂孩子的內心世界,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思想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成熟,小腦瓜裡總是裝著很多很多家長看不懂的天馬行空的想法。孩子們的想法在不斷的與父母的想法拉開差距,並且這個差距的距離也在變得越來越大。父母總是心甘情願的,為了孩子好,想要為孩子做很多事情。
  • 畫為心聲 看看畫裡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
    本期,就讓我們透過一幅幅充滿生命力的畫作,看看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吧。紙上奏鳴曲文匯中學初三(1)班 呂品儀自從兩歲多的某個夏日,我揮舞著肉乎乎的小拳頭、興高採烈地拿起水彩筆的那一刻,我就和畫畫結下了不解之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繪畫成為伴我成長的好友。不過它並不是一個安靜的朋友,畫畫的整個過程充滿了各種奇妙的聲音。
  • 讀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筆下的世界,才懂得體諒人性的複雜!
    是的,就是莫言小說中反覆出現的那個故鄉,文字世界裡,高密有過貧困,建起過高樓,完全以莫言的意志為轉移。 但在過去大饑荒的年代,高密:窮。 孩子們四處遊蕩,尋找可以果腹的食物、搶野草、爭樹葉,樹葉吃沒了,就吃樹幹,再然後,連樹根都抱起來啃。
  • 《讀人》:讀懂他們內心真實想法的七個步驟
    人人都想要一個完全沒有恐懼的世界。然而直到今天,要想開啟通往那個世界的大門,除了看透人心並預測其行為這門技能之外,依然沒有其他更好的技巧、知識、技術或者高科技的鑰匙。要想準確的看透一個人,關鍵並不在於評估某個孤立線索的潛在含義,況且有很多言辭和行為的含義也不是那麼明顯。高超的讀人技巧首先要有客觀和識別線索的能力,然後從眾多的線索裡發現規律,最後這些應該指向同一個可靠的結論。
  • 寒假來臨,這裡有一份給孩子們的假期書單
    忙碌繁重的學校生活暫告段落,孩子們的寒假如約而至。假期生活怎麼過才能難忘有趣?我們從繪本、科普、文學等多個門類書籍中挑選了十套/本經典讀本,希望孩子們徜徉在書的世界中,度過一個美妙的假期。《哇!全書共24冊,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線索,將830幅手繪故宮原景大圖、52座故宮建築、48個傳統習俗、115件故宮珍寶、64種動物、76種花木、24次成長體驗等,融入富有童趣的故事裡,將故宮近600年的歷史與文化知識向孩子們娓娓道來。
  • 孩子們的小腦瓜天馬行空:黃磊家妹妹要給姐姐頭上鑽個洞,爬進去
    導語:孩子們的想法是天馬行空的,這種想像力家長一定要保護,讓他盡情發揮。媽媽:貝比寶寶:嗯?媽媽:為什麼畫在牆壁寶寶:媽咪寶寶:不是我想要淘氣這恐龍太大裝不進紙裡……這是孫儷的《感知成長的神奇》裡的歌詞,寫給天下父母的育兒「心經」,也是孫儷獻給新生愛女的禮物
  • 22天徵集1800餘畫作,珠海橫琴新區海洋環保和垃圾分類繪畫巡展正式...
    22天徵集1800餘畫作,珠海橫琴新區海洋環保和垃圾分類繪畫巡展正式亮相 2020-11-13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少年畫筆描繪海底世界獲獎作品在上海開展
    在孩子們心目中,海底究竟是怎樣的?通過他們手中的畫筆,或許我們能夠感受得到。今天上午,2019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第二屆「彩虹魚-深淵極客」杯國際青少年繪畫比賽頒獎典禮暨畫展啟動儀式在上海兒童博物館舉行。
  • 《小王子》:童話的世界浪漫美好,但是不只屬於孩子們
    童話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浪漫卻充滿著美好想像的,而對於大人們來說,童話只不過是脫離現實世界的故事而已。《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裡,在小的時候他曾經看過一本書,書上的內容和原始森林有關,裡面有條巨大的蟒蛇,正在吞食野獸。因為是將獵物整個吞進去的,所以大蟒蛇吞下去之後就沒辦法動彈了。
  • 關愛自閉症:你在自己的世界閃耀,而我從你的世界路過
    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我們常說自閉症兒童是「星星的孩子」,他們在自己的世界閃耀,我們只能通過他們的畫作窺視他們內心的一角。不可治癒,僅可以人為幹預,讓孩子們打開部分心門,而這就是畫畫。通過繪畫,搭起孩子們與外界交流的橋梁。這次的畫展還有最重要的一個事項——「星藝聯盟」成立發布會。
  • 寧波自閉症兒童辦畫展 「星星的世界」也有繽紛色彩
    很難相信,這些構圖大膽、色彩不羈的畫作皆出自自閉症兒童之手。這群「星星的孩子」藉由筆端,畫出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秘密花園」。  5月28日,一場以「星星畫語」為主題的自閉症兒童繪畫展在浙江奉化舉行,40多名孩子的50餘件作品進行了展覽義賣,首日展出的第一批作品已被愛心人士全部認購,所獲款項也將全部用於購買自閉症兒童的「六一節」禮物。
  • 一周藝術人物|共「畫」疫情的孩子們,隨火箭升空的伊頓畫作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不久前,世界經濟論壇網站發布了一組全球各地青少年畫作,他們用或稚氣或感傷的畫面表達了對學校和同伴們的想念。同樣以畫筆關注疫情的,還有藝術家嘉莉·梅·維姆斯,她發起公共項目,關注疫情對有色人種的「不平等影響」。
  • 《黑夜裡的怪物》:通過繪本故事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那麼在《黑夜裡的怪物》這本故事書中又有怎樣的特點來讓人們愛不釋手呢?1.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直擊兒童的內心世界這本書故事的主角都是小動物,但是我們從插畫和文字中卻可以看到這些小動物的內心世界是童真的兒童的內心。
  • 智商超高,老是天馬行空的星座,卻總被人看成傻子
    一個人眼界不一樣,所看大的世界就不一樣。有時候一句話,在有的人那裡就很贊同,而在其他人那裡就不認同。特別是那些智商超高的人,說話做事情總會顯得那麼的奇葩,給人一種天馬行空的感覺,讓人看不透,反而會覺得對方是個傻子。下面讓我們看看智商超高,老是天馬行空的星座,總被人看成傻子。
  • 用繪本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
    一本好的繪本就像是會說話的繪本,一本好的繪本就像一個人一樣可以讀懂孩子的心靈世界。好的繪本會說話,好的繪本更有療愈作用。繪本裡那些讓人哭讓人笑的畫面,那些打動著孩子的瞬間都在帶領著孩子開啟一扇關於「善」的認識大門。
  • 否則這些畫作,該怎麼解釋?
    否則這些畫作,該怎麼解釋?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非常多的超級天才,這些超級天才無論是成就方面,還是他們的一生,都已經超過了同時期的水平,儘管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超級天才,但是能夠達到這個稱號的還是微乎其微,比如特斯拉,但是今天小編並不想和大家討論特斯拉,而是因為無論是在成就還是名氣上,都遠遠超過特斯拉的超級大天才,他就是達文西。
  • 瞧這一家子,大師兄的畫作天真爛漫
    瞧這一家子,大師兄的畫作天真爛漫高考|用考網 2017-08-08 11:18:01   大師兄的作品   文|湯曉鳳(微信公眾號:師徒四人組合)   我們的家庭共有四人組成,孩子們根據家庭成員的分工和家庭地位不同,把《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的人物形象照搬到我們的家庭中,於是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有了相應的名稱。如:   ▼爸爸在家庭中擁有絕對的權威,又不愛幹活,所以他是唐僧——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