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十大學神之陳俊:保送進清華,為母校拿下第一個國際特等獎

2020-12-06 掌上瑜伽

首先,小編需要聲明:這是一個名為」清華十大學神「的系列文章,如果有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小編,以便後續文章的閱覽。

陳俊

今天,小編要向大家分享的是,為清華大學拿下第一個國際賽事特等獎的、同時也被成為十大學神之一的陳俊的傳奇故事。相比於其他的清華十大學神,陳俊的年齡就比較大了,在十大學神中,很多人都是90後,而陳俊,則在1994年就已經被保送進入清華了。所以,可以說陳俊算是其他十大學神的老學長了。

同時,與其他的學神不同的是,陳俊被評為清華十大學神,並不是靠著獲得清華大學最高榮譽——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才位列其中的,而是陳俊作為更早一輩的清華人,為清華所做出的貢獻,已經超過了「特等獎學金」可以獎勵的範疇。

清華校訓

在1998年,已經升入大四的陳俊,與好友李凌一起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值得一提的是,陳俊就讀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而李凌則是計算機專業。在本次大賽中,二人強強聯手,珠聯璧合,最終一舉奪魁,獲得了該項賽事的特等獎。

很多朋友沒有聽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認為這應該是一個美國國內的賽事。其實不然,這項賽事雖然確實名字是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但是其影響力在當時,已經是世界上影響範圍最大的大學生學術賽事。同時,陳俊與李凌的隊伍,也是當年全球7個特等獎中,唯一來自中國的參賽隊伍。

清華校門

此外,這也是清華大學第一次在該項賽事獲得特等獎,所以,可以說陳俊與李凌為清華大學開闢了先河,而直到11年以後,清華大學才有第二支隊伍再次奪取這個獎項。

最後,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清華學神」的故事,就請關注一下小編吧。

相關焦點

  • 新清華十大學神之陳立傑:「打遊戲」上清華的另類學神!
    【鼎恆商學院新聞中心 一哲】2020高考就快要到了,所以鼎恆商學院新聞中心記者特別推出新清華十大學神系列,為各位學子講述他們的傳奇經歷,希望能為處於高考前夕的學子們加油打氣,助力考出理想的分數。今天,記者要為大家分享的是新清華十大學神之陳立傑的故事。陳立傑同樣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實驗班(俗稱姚期智班、姚班)。而在天才、大神雲集的姚班裡,陳立傑又是最特殊的那一個。為什麼說他特殊呢?
  • 清華十大學神之韓衍雋:20門課15門滿分,刷新史丹福大學記錄
    首先,小編需要聲明:這是一個名為」清華十大學神「的系列文章,如果有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小編,以便閱覽後續文章。今天,小編要向大家分享的是,清華考試之神韓衍雋的傳奇經歷。韓衍雋在象徵著清華最高榮譽的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大會上,每個有資格參與競選的同學都在臺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 清華十大學神之孫洪楓:勤工儉學3年終上清華,只為心中一個信念
    首先,小編需要聲明:這是一個名為「清華十大學神」的系列文章,如果有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小編,以便後續文章的閱覽。今天,小編要向大家分享的是,復讀三年終於考上清華大學的另類學神——孫洪楓的傳奇經歷。
  • 新清華十大學神系列之何碧玉:14歲就上清華,如今境遇卻令人唏噓
    對此,鼎恆商學院新聞中心特別推出新清華十大學神系列報導,為大家分享那些或傳奇、或惋惜、或蹊蹺、或有趣的學神們的故事,幫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考前的最後衝刺。今天,我們要分享的便是新清華十大學神系列之何碧玉的故事。
  • 清華十大學神之劉也行:不僅才高八鬥,還玉樹臨風,一「站」成名
    首先,小編需要聲明:這是一個名為」盤點清華十大學神「的系列文章,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小編,以便瀏覽後續的文章。那麼,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是,就讀於清華大學生物專業的「略懂先生」劉也行的故事。
  • 奧林匹克競賽獲冠軍,能保送清華北大嗎?答案很現實
    在英國巴斯舉辦的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和美國隊以227分並列第一名,這次奪冠是中國繼2014年後再度獲得團隊冠軍。6位選手全部來自知名高中,其中高一學生2人,高二學生3人和高三學生1人,其中有四人已被保送清華和北大,另外兩人已進入預保送名單。很多網友提問說,只要是在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名次,都能被保送清華或北大嗎?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學生和家長非常關係的話題,今天在這裡統一給大家回復。
  • 清華保送生分享:我是如何通過生物競賽考上清華的
    原標題:清華保送生分享:我是如何通過生物競賽考上清華的 進入清華北大的途徑一般有保送、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全國統一高考等形式,這其中全國統一高考是根據高考裸分是否達到投檔線來決定是否錄取;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隊
  • 姚班學霸陳立傑:16歲保送清華,18歲拿下IOI世界冠軍
    雖然今年只有24歲,但他在計算機領域已經是閃閃發光的明星: 16歲,拿下全國青少年奧林匹克競賽(NOI)的金牌,保送清華; 18歲,以世界第一名的成績摘下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金牌,一戰成名,進入清華姚期智班; 21歲,從尖子生雲集的清華再次脫穎而出
  • 學霸也成雙,一起保送清華,拿下本科特等獎學金,懷揣科技興國夢
    馬冬晗&馬冬昕:你我互為榜樣,奮起直追雙雙保送清華、獲特等獎學金說起雙胞胎學霸,有一對雙胞胎就像Ctrl+C、Ctrl+V出來的,這個模式的學霸暫時無人能敵。那就是2008年被保送清華的第一對雙胞胎學霸:馬冬晗和馬冬昕。她們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為什麼備受推崇?
  • 清華北大算個啥,進這些班級才算牛!姚班,智班,圖靈班你知多少?
    溫馨提示:點擊這裡免費訂閱學科競賽信息 對真正懂行的學霸們來說,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高校並不是終極目標,而考進他們的重點班級才是進了神級殿堂,比如清華姚班、智班,北大圖靈班、中科大少年班等等。
  • 成功解剖鯽魚保送清華北大 同伴都說這個說法太離譜
    成功解剖鯽魚保送清華北大 同伴都說這個說法太離譜時間:2018-08-22 20:45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功解剖鯽魚保送清華北大同伴都說這個說法太離譜 成功解剖鯽魚把他們帶進清華北大?
  • 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最多的高中,湖南4大名校上榜,有你的母校嗎?
    想要考上清華北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正裸考考入學校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經過特殊類型招生進入。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是影響升學的一大因素,就讀一所不錯的高中,考上名校的機率就越大。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最多的高中,湖南4大名校上榜,有你的母校嗎?
  • 舒紅兵妻子王延軼本科北大,施一公保送清華,妻子趙仁濱高考狀元
    施一公和饒毅很早就因為為敢說敢言的性格走紅於網絡,而由於最近「雙黃連事件」的發生,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走紅了,「拔出蘿蔔帶出泥」,其丈夫舒紅兵院士也在網友的探索下走紅。王延軼1981年出生,2000年考進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不過網傳王延軼當年是以藝術生的身份考進的北大,這點筆者也不得而知,能考進北大的一般都是很厲害的學霸。
  • 施一公高考保送清華,一項舉動讓人佩服,創辦西湖大學卻飽受質疑
    但這只是一個大概的統計而已,並非說留洋海外的學生全都沒有回歸,比如施一公就是典型的代表,施一公曾在84年的時候以當時河南省數學競賽全省賽區第一的成績保送到了清華大學,此時的施一公只有17歲,我們都知道對於80年代的教育來講。
  • 揭秘:青年才俊如何被保送至清華北大(組圖)
    、清華、浙大等重點大學,其中,40名學生被保送至北大、清華。記者昨日從市教委招考處了解到,目前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保送生結果還未出來,但今年保送清華北大的學生肯定會超過去年的41名。  據了解,這些獲保送的學生有三類:學科競賽一等獎獲得者、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和體育特長生。這些學生平時學習有什麼竅門?他們是如何被保送至清華北大的?記者昨日採訪了部分學生,為你揭秘。
  • 最強大腦的趙金昊,千萬年薪的清華姚班,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一 姚班是什麼姚班成立於2005年,當時叫「軟體科學實驗班」,2009年更名為「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由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院士創立,所以稱為「姚班」。姚班致力於培養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競爭力的領跑國際拔尖創新計算機科學人才。
  • 他16歲保送清華,單挑23人科學團!網友:我和清華只差一個陳鯤羽
    陳鯤羽被大家稱為「神一樣的存在」,16歲就被保送進清華。在節目中他還一人單挑了由23人組成的科學團。面對這麼多人,陳鯤羽淡定自若,很輕鬆的就將科學團搞得無計可施。不管是說到離子體與可控核聚變,還是說到前景星系。不管是引力透鏡,還是RSA加密法。不管是哥德巴赫猜想,還是黎曼猜想。陳鯤羽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 雅禮中學60人獲清華北大等雙一流高校保送或錄取優惠!全省第一!
    立德樹人,為國育才。2019年湖南雅禮中學學科競賽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在教練組、班主任精心指導下,奮勇拼搏,再創輝煌。黃奕遠在第30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鄧文泰在第20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雙雙榮獲金牌, 110人榮獲聯賽一等獎,28人入選省代表隊,省代表隊人數位居全省第一位。榮獲全國決賽10枚金牌、18枚銀牌,陳子云等 60人獲得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雙一流高校保送或最優錄取優惠資格!保送及最優錄取優惠人數位居全省第一位。
  • 2020國際數學奧賽,中國獲5金1銀,隊員保送清華北大
    通過競賽獲得保送資格,是不是一條很好的升學途徑?曾經獲獎的那些奧賽選手現在又在哪裡?咱們先從國際數學奧賽的性質開始說起吧。 IMO的全稱,是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舉辦的數學競賽,每年舉辦一屆,時間一般在7月,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延遲到了9月,比賽模式由線下改為線上。 本次IMO中國6名選手獲得5金1銀,來自重慶巴蜀中學的李金珉,得到了所有選手中唯一的滿分。
  • 本科非清華不算清華人
    原則上並沒有任何不同,雖然本科學歷寫的依舊是母校,但是第一學歷已經變成清北碩士研究生了,考上清華研究生後,也和其他本科保送研究生的清華學生,從學習到生活再到做實驗,都是沒有任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