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獨角獸」-霍加狓

2021-01-14 動物世界


霍加狓 只分布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和北部的密集的熱帶雨林中。晝行性動物,一般單身,只在交配時會碰到一起。除綠葉和嫩葉外還吃草、蕨類植物、果實和真菌。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椎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長頸鹿科 Giraffidae

屬: 霍加狓屬 Okapia

種: 霍加狓 O. johnstoni


霍加狓(標準寫法應為 犭霍 犭加 狓)

是一種一直到1901年才在非洲薩伊森林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又稱作歐卡皮鹿。它是長頸鹿科中的一種偶蹄動物。


它與長頸鹿有親緣關係,是長頸鹿唯一的尚未滅絕的近親。


霍加狓體長190-250釐米;尾長30-42釐米;肩高150-200釐米;重量200-350公斤。雄性較大。 



霍加狓與人的比例


雄性霍加狓


雌性霍加狓


霍加狓的皮毛是巧克力色的,有紅色和絳紅色的絲絨光澤。


臀部和腿的上部則有水平的黑白條紋。


有人認為這些條紋是在密集的熱帶雨林中作為「跟著我」的標誌,讓幼獸可以緊跟母獸,此外它們還可以作為偽裝。小腿白色或淡棕色。面部黑白色。頸和腿顯然延長,但沒有達到長頸鹿的地步。



雄獸有兩隻短角


雌獸無角



霍加狓的舌頭是藍色的,很長(約30釐米),很靈活。霍加狓使用它們的舌頭來卷取樹上的嫩葉。




霍加狓還可以使用它們的長舌頭來清潔它們的眼睛和耳朵。


霍加狓賴的耳朵長得很大,以發現它們天敵-豹。


霍加狓是晝行性動物,一般單身,只在交配時會碰到一起。 除綠葉和嫩葉外霍加狓還吃草、蕨類植物、果實和真菌。 霍加狓每天只需要睡60分鐘,每次只要5分鐘,它們始終保持警戒。 霍加狓使用每隻腳上的腺分泌一種瀝青似的物質來標誌它們走過的地方,並使用尿來標誌它們的疆域。

由於霍加狓非常膽小,又生活在一個處於內戰國家的密林中,因此人們對於它們的野生習性所知甚少。


稍有異樣,霍加狓會轉身跑掉


對於它們的野生數量也只有猜測數據。粗略估計(但是非常不可靠)目前有一至兩萬頭野生動物。


霍加狓懷孕期為421-457日,每胎產1仔,一般在8-10月份出生,成熟期為4至5年。人工飼養的霍加狓壽命可達33歲。


如今霍加狓分布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和北部的密集的熱帶雨林中,比如維龍加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區內。




剛果熱帶雨林中的當地人始終知道霍加狓的存在,他們使用陷阱獵取霍加狓。古埃及人也知道霍加狓的存在,在歐洲人發現霍加狓後不久人們在埃及發現了一幅有霍加狓的壁畫。


後來亨利·莫頓·史丹利到那裡去探險時當地人報導說在密林中有與史丹利帶來的馬類似的動物。當時有許多人猜測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有人甚至稱它為「非洲獨角獸」。當時英國在烏幹達的總督哈裡·約翰斯頓爵士看到了一些這些動物的足跡,他就已經發現這些足跡不是住在森林裡的馬的足跡,而是偶蹄動物的足跡。



直到1900年倫敦動物學學會才獲得了一些當地人獵取的霍加狓皮毛。當時動物學家們給這個未知的物種取名為Equus johnstoni,也就是說將它規入馬屬。

但是1901年6月一具幾乎完整的皮毛和兩具顱骨到達歐洲後,動物學家們認識到將它們分為馬屬是錯誤的,並很快就認識到這些動物與歐洲冰川期的短頸長頸鹿的化石的相似之處。


直到1909年白人才捕獲了一頭活的霍加狓,此前有不少獵人多年徒勞地互相競爭成為第一個獵獲一頭霍加狓的白人。

1918年第一頭活的霍加狓被運到歐洲安特衛普。

1937年第一頭活著的霍加狓通過安特衛普到達美國。美國伊利諾州的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首次繁殖了人工圈養的。這個動物園也負責協調美國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的霍加狓倖存計劃。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動物世界-QQ群:211689174


相關焦點

  • 英國科學家首次在野外拍到「非洲獨角獸」霍加狓
    堪稱「非洲獨角獸」的霍加狓 北京時間9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9月11日報導,霍加狓(okapi)這種非洲動物因其一向神出鬼沒,難覓蹤影,一度被認為是神化傳說中的「獨角獸」。英國倫敦動物學會(ZSL)11日稱,他們首次在野外捕捉到霍加狓的照片。 倫敦動物學會和剛果自然保護學會(ICCN)安設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維龍加國家公園的攝像機拍下了霍加狓現身的珍貴照片。科學家原本認為,霍加狓已在持續十多年的內戰中滅絕,現今這一證據驅散了他們的擔心。
  • 神秘動物-「霍加狓」
    是一種一直到1901年才在非洲薩伊森林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又稱作歐卡皮鹿。它是長頸鹿科中的一種偶蹄動物。它與長頸鹿有親緣關係,是長頸鹿唯一的尚未滅絕的近親。霍加狓(標準寫法應為 犭霍 犭加 狓)霍加狓的口腔進食霍加狓使用它們的舌頭來卷取樹上的嫩葉。霍加狓還可以使用它們的長舌頭來清潔它們的眼睛和耳朵。耳朵是霍加狓賴以發現它們天敵豹的武器,因而長得很大。
  • 霍加狓
  • 是霍加狓!
    中國有大熊貓,澳大利亞有袋鼠,剛果有霍加狓。霍加狓(狓讀音「皮」)是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獨有的動物,它們的形象在剛果人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霍加狓的舌頭很長,可以舔到自己的耳朵,它在進食的時候會用舌頭把樹枝拉下來,在放開樹枝的時候用嘴拔下樹葉。霍加狓的主要食物是樹葉,樹枝和水果,每天要吃18到27公斤。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霍加狓
    其拉丁文名稱Okapia johnstoni,屬名Okapia取自當地人對它的名稱o api,其種名johnstoni是為了紀念首次獲得霍加狓顱骨的哈裡·約翰斯頓。剛果熱帶雨林中的當地人始終知道霍加狓的存在,他們使用陷阱獵取霍加狓。古埃及人也知道霍加狓的存在,在歐洲人發現霍加狓後不久,人們在埃及發現了一幅有霍加狓的壁畫。
  • 非洲也有一種四不像動物,形似長頸鹿斑馬,霍加狓卻保留原始特徵
    在動物世界中,有很多奇特的動物具有多種動物的特徵,例如常說的「四不像」麋鹿,「五不像」馬來貘,「六不像」羚牛等等,而在非洲森林中也有一種「四不像」動物,形似長頸鹿斑馬,實際上和它們並沒有關係的,且是一種珍稀又保持著很多原始特徵的——霍加狓。
  • 世界上最珍稀的動物之一——霍加狓
    非洲有很多奇特的動物,但有一種動物不僅奇特,也非常的珍稀,那就是霍加狓。霍加狓是一種一直到1901年才在非洲剛果森林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動物之一。霍加狓體長約2米,肩高約1.6米。它的毛色十分漂亮,呈紫褐色,腿部長著斑馬一樣的白色橫紋,但是它的頭卻跟長頸鹿很相似。雄性霍加狓長有兩隻短角,雌獸無角。
  • 分泌瀝青的霍加狓(pi一聲)
    分泌瀝青的霍加狓(pi一聲)文/張濤拉罕在非洲中部悶熱的雨林地帶,生活著一種令人嘖嘖稱奇的神秘動物。它看上怪異極了,頭頂頂著兩隻雷達般碩大的扇風耳,有一條長達30cm的藍舌頭,還能分泌瀝青。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超級膽小鬼——霍加狓。在非洲中部悶熱的雨林地帶,生活著一種令人嘖嘖稱奇的神秘動物。
  • 世界上最罕見的動物——霍加狓
    這種分布於非洲剛果東部海拔500米-1000米的熱帶雨林和高山森林中的「四不像」真的是分分鐘刷新你的三觀!成年的霍加狓長在1.9米-2.5米之間,體重在180kg-320kg,且雌性要比雄性大一點!但別看他們長得壯實,其實都是以嫩葉、草、蕨類植物、果實和真菌等等。
  • 長頸鹿近親 英國喜迎長相獨特的霍加狓幼崽
    近期,倫敦動物園迎來一隻可愛的霍加狓(Okapi)幼崽,這是非洲剛果一種相當神秘又奇特的瀕危物種。動物園表示,這隻小霍加狓的誕生在該物種的全球繁殖計劃中意義重大。 倫敦動物園的新聞稿稱,名叫Oni的霍加狓媽媽在懷孕16個月後於9月21日產下一隻健康的雌性霍加狓寶寶,取名為Ede。
  • 山西曾有長頸鹿,頭上長有4隻犄角,體型卻與非洲霍加狓相像
    01中國土生土長的長頸鹿,頭上長有4隻犄角,體型卻類似非洲霍加狓它叫山西獸,出土於山西府谷縣中新世地層,距今約2300萬年。專家分析,山西獸是一種古長頸鹿,中國土生土長的長頸鹿。枕部較寬,但是面部卻寬而短,吻尖向下稍稍彎曲,鼻孔靠前,看上去很像非洲的霍加狓。山西獸的眼睛上方長有2對角,前面1對角短,後面1對角長,從側面看上去就好像是對勾。中國林業網介紹說,山西獸腦袋上2對角的作用很可能與今天的鹿類野生動物一樣,是同類之間搏鬥時使用的武器。
  • 像馬卻不是馬,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能找得到的珍稀動物——霍加狓
    過去曾經有人以為狓是長頸鹿與斑馬交配產生的,但實際上它與斑馬不是近親。霍加狓是一種美麗而與眾不同的動物。有著白色和黑色條紋的後軀和前腿,看起來非常像斑馬,甚至,在過去,人們曾經以為霍加狓是長頸鹿與斑馬交配產生的。但實際上,它與斑馬並沒有關係!看看霍加狓的頭部,您會發現它與長頸鹿很像,霍加狓確實是長頸鹿唯一的尚未滅絕的親戚。
  • 是斑馬劈了腿還是長頸鹿出了軌,世界上才會出現霍加狓這種動物
    這個動物就是霍加狓(pi,讀二聲),聽名字可能跟它的形象聯繫不起來,畢竟這種動物在1900年才被動物學家發現。一開始把它歸為馬,後來又認為它可能是鹿。爭執不下,自然也沒有辦法向人們介紹。而且霍加狓膽子很小,在它們生活的非洲雨林中,連當地人都很少見它們。它們生性機警,有一點風吹草動就立刻逃跑。
  • 若是野外看到霍加狓這種動物,你會以為是長頸鹿,還是斑馬?
    在大自然中,不常見的動物中,你以為是A動物,或者是B動物,其實兩者都不是,可能是第三種動物,比如霍加狓
  • 動物學家拍到首批野生非洲"麒麟"照片(組圖)
    柏林動物園飼養的霍加狓媽媽和二周大的小霍加狓網易探索9月12日報導 據法新社報導,霍加狓(okapi)這種非洲動物因其一向難覓蹤影,一度被認為是神化傳說中的非洲「麒麟」。動物學家9月11日宣布他們設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維龍加國家公園的攝像機首次在野外拍到霍加狓的珍貴照片。科學家原以為霍加狓已在持續十多年的內戰中滅絕,現今表明這一想法錯了。霍加狓是屬於長頸鹿科中的一種偶蹄動物,與長頸鹿有親緣關係,具有同長頸鹿一樣的舌頭,後部有黑白交替的條紋,看上去非常像斑馬。最後一次看到霍加狓的身影是大約50年前,科學家在塞姆利基河西岸發現的。
  • 土生土長古長頸鹿,似霍加狓,身高讓人失望,麒麟獸來源山西獸?
    根據山西獸化石,復原山西獸圖:古長頸鹿的身高可能會讓人失望,古長頸鹿不但沒有比現在長頸鹿高,還沒有現在長頸鹿一半高,推測古長頸鹿的體長約2.7米左右,身高3米左右,體重在500千克左右,古長頸鹿更像現在矮版的長頸鹿,就連長頸也並不明顯,更像現在非洲的霍加狓,而不是現在長頸鹿。
  • 《山海經》的鹿蜀現生活在非洲,不僅特異功能,還有多子的寓意
    《山海經》的鹿蜀現在生活在非洲,不僅特異功能,還有多子多孫的寓意對於《山海經》的故事我們已經了解很多了,包括其中的神獸。書中記載了各種各樣的神獸。可以延年益壽的,也有殺不死的,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記載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