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類無法突破2級文明,50億年後地球滅亡,生命毫無意義

2020-12-06 想法捕手

活著的意義,就是實現自我價值,最後能坦然地面對死亡。活得有多通透,面對死亡就有多灑脫。人類誕生也就200多萬年,智人出現才20多萬年,相對於50億年時間,人類現在連個孩子都還算不上。

「莫欺少年窮」,誰敢低估一個孩子的成長速度?當人類成年後,走出家園,出門闖蕩是必然的事。

地球將會怎樣消亡?

50億年後的一天,北極和南極的冰蓋將完全融化,全球掀起滔天巨浪。隨後,大量的水蒸氣升空形成厚厚的雲層,屏蔽太陽的陽光。不過要不了多久大氣將完全蒸發,並逃逸進入太空中。地球迎來它最終的末日審判。

而這一切,都是由於太陽不可逆的演化進程。由於核心氫燃料耗盡,太陽結束了它的主序星階段,其內核進一步被壓縮,開始氦聚變,同時外層部分氫將會被點燃,膨脹為一顆紅巨星。成為紅巨星後,太陽大氣層會迅速延伸至火星軌道,地球將被太陽的高溫所蒸發,最後回歸太陽。

當然也有人認為遠用不了50億年,可能20-30億年地球就會由於地核放射性元素的衰變,而導致核心冷卻而不適應生存。不過根據推測,地球核心的溫度從地球誕生之初到現在也才下降了約500℃,再過50億年,還不至於就涼透了。

為何二級文明?

這是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按未來文明的能源消耗指數來劃分的一個宇宙文明等級。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宇宙中的能量恆定的,不會無故增加也不會無故減少,而文明的發展最終不過就是對能量資源的爭奪。

縱觀人類史的發展也不難發現這一點,只是到了宇宙中,所要爭奪的能量指數可不是一個小小的地球所能比擬的。於是,卡爾達舍夫籠統地將宇宙文明劃分為了三類,分別對應掌握行星能源、恆星能源、星系能源。

二級文明也就是我們能完全掌握太陽的能量之時,所應該達到的文明程度。按這種劃分法,人類還存在零級文明,剛剛開始開發地球的行星能源。而太陽的能量至少是地球的33萬倍,這樣看來人類要能掌握太陽的能量,確實有點像天方夜譚。

然而這樣的判斷,僅僅是因為人的線性思維,而文明是呈指數級發展的。

指數級的文明發展速度

人類第一次拿起工具可能是200萬年前,第一次使用火可能是100多萬年前,真正直立起來是70萬年前,開始會語言交流20萬年前,而真正運用工具顯著加大生產力也就10萬年,而在1萬年前開始圈養家畜,有了穩定的村子發展農業。而19世紀就從工業化到電氣化連跳兩級,過去50年裡核力又被發現,能量的獲取又增加了100萬倍。因為化學反應的能量僅以電子伏特來計算,而核聚變與裂變的能量則以百萬電子伏特來計算。

也就是說,人類僅用了歷史生命中0.01%的時間,就掌握了遠超過去所能控制的能量總和。所以只要人類不自己作死(破壞生態環境、意氣用事的核戰爭),順利度過年輕氣盛的青年時代,並成年的話,發展到二級文明可以說是必然的事情。

當然這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妄想,不少物理學家對此也有過推論。

遙望未來,我們能否殖民宇宙?

瑟賽克斯大學的物理學家約翰·巴羅(John Barrow)和圖蘭大學的弗蘭克·蒂普勒(Frank J. Tipler Tipler)在他們合著的《人類的宇宙原理》(Anthropic Cosmological Principle)中,描繪了一個樂觀的人類未來。

進過幾十億年的發展,人類的科技將呈指數上升,巨大的技術突破與發展,完全可以讓人類移居其他的恆星系統,甚至殖民宇宙。巴羅和蒂普勒認為,幾十億年後人類可能佔據大部分的可見宇宙空間,但他們並不認為我們能掌握超空間的旅行技術,卻可以以亞光速的速度在宇宙的遨遊。

在沒有超空間的旅行情況下,人類可以以亞光速的速度發射數百萬的「馮·諾依曼探測器」進入太空,尋找適合居住的星系。

「馮·諾依曼探測器」是根據馮·諾依曼提出的計算機原理,而演繹的一種未來智能探測器。它是一種能自我編程、自我修復,甚至自我複製的機器人。它們可以獨立於創造者,主動地去執行人類的命令,就像人類植入宇宙的機器病毒一樣,尋找目標地並建立自己的機器基地,再利用行星上開採的物質複製自身,探尋更多的星系,並向人類發射信號。

這聽起來似乎很瘋狂,但其理論卻具有一定合理性。

結語

當然凡事必有終點,即便人類能如我們預想中的稱霸宇宙,但宇宙也終有一死。

而現在所有的理論都揭示,宇宙要麼死於冰,要麼死於火。直到宇宙迎來最終的時刻,所有的生命一直都是被動的犧牲品,所以了解生命的殘酷,依然積極去面對就是活著的意義。

相關焦點

  • 50億年後太陽將滅亡,在太陽滅亡之前,人類能發展到七級文明嗎?
    ,更不可能出現人類這種高智慧生物和人類文明,太陽給地球帶來了光明、溫暖、光合作用、能源、四季變化等,失去太陽的後果人類無法承受,不僅地球生命無法承受,整個太陽系的正常運轉都依靠太陽,沒有了太陽,太陽系也不復存在,地球生命也將成為歷史。
  • 50億年後太陽滅亡前,人類文明能達到什麼程度?科學家給出參考
    60億年後,太陽的氫元素就會幾乎消耗殆盡,其核心就會坍塌,溫度也會大幅度上升。而位於宜居地帶的地球,也會因此變得無比炙熱,再也不是現在這般宜居的景象,世間萬物也就會面臨面臨毀滅,當然,包括我們人類。不過,留給地球的時間可能沒50億年這麼多。
  • 50億年後太陽滅亡前,人類文明能達到什麼程度?科學家給出參考答案
    億歲,也就意味著在大約50多億年至60億年後,太陽的氫元素就會幾乎消耗殆盡,其核心就會坍塌,溫度也會大幅度上升。而位於宜居地帶的地球,也會因此變得無比炙熱,再也不是現在這般宜居的景象,世間萬物也就會面臨毀滅,當然,包括我們人類。不過,留給地球的時間可能沒50億年這麼多。
  • 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能發展到什麼地步?文明能延續嗎?
    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能發展到什麼地步?文明能延續嗎?人類一直希望可以擁有永恆的生命,這樣我們就可以一直生活在地球上。但是現實卻不容我們人類樂觀,如果我們地球不會出現問題,也不會發生遭受襲擊,留給地球的時間也是非常少的。
  • 50億年後太陽將變成紅巨星,地球將會怎樣?人類文明何以延續?
    50億年後太陽將變成紅巨星,地球將會怎樣?人類文明何以延續?我想人類是活不到那個時候的了,萬一能活到,那到時候人類文明早已擁有脫離太陽系的能力了,甚至脫離銀河系也不在話下。末日太陽50億年後太陽要毀滅世界?
  • 太陽壽命還有50億年,人類最多卻撐不過1億年,這是為什麼?
    、春夏秋冬,都有太陽的參與,因此太陽有多重要人類深有體會,但是宇宙萬物都遵循生老病死的規律,以前我們以為只有生命會出現生老病死,後來才發現小到一顆原子,大到太陽、宇宙都有生命終結的一天,也就是說太陽在未來的一天終究會滅亡,它無法逃脫滅亡的結局,一旦太陽滅亡人類也別想活下來,那該怎麼辦?
  • 科學家推測50億年後地球毀滅,人類:我能存活到那時候嗎?
    在50億年之後,地球會完全毀滅,那個時候的太陽內部的核反應會越來越激烈,導致太陽會變的越來越大,太陽的變大導致了地球所處的位置再也不是宜居範圍了,太陽在一直變大,但地球的位置卻一直不變,也就是說太陽慢慢的越變越大,地球遲早會被太陽給吞噬了,在17.5億年之後,地球的所處的位置就不再適合居住了,地球上的溫度會越來越高,生命也會陸續的走向滅亡,而太陽的內部的核反應卻會一直加劇
  • 40億年後,銀河系將與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人類會滅亡嗎?
    恆星死亡過程不僅是人類無法違背這個規律,即使像地球、太陽乃至整個銀河系最終的命運都會走向滅亡,地球的命運是和太陽聯繫在一起的,太陽滅亡了地球也會滅亡,那太陽是怎麼滅亡的呢?科學家研究發現,恆星也存在一個生命周期,這個周期大概為100億年,中間恆星會經歷以下階段:星雲塵埃--主序星--紅巨星--白矮星--黑矮星--黑洞,如今太陽就是一顆主序星,它存在的時間已經長達50億年,再過50億年,太陽就會由白矮星變成黑矮星,最終變成黑洞而消失,這就是太陽的生命周期,和生命一樣經歷幼年-中年-晚年-死亡階段,我們知道了太陽是如何滅亡的,那麼比太陽高一級的天體銀河系又將以什麼方式的滅亡呢
  • 太陽現三年來最強耀斑爆發,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文明怎麼辦
    既然太陽也會有滅亡的那一天,那太陽還有多長時間呢?太陽是太陽是一顆黃矮星,而黃矮星的壽命一般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已經有45.7億歲了,也就是說,在大約50億年以後,太陽就會到達「終點」,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再也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了。
  • 太陽現三年來最強耀斑爆發,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文明怎麼辦
    既然太陽也會有滅亡的那一天,那太陽還有多長時間呢?太陽是太陽是一顆黃矮星,而黃矮星的壽命一般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已經有45.7億歲了,也就是說,在大約50億年以後,太陽就會到達「終點」,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再也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了。
  • 人類滅絕後地球的圖片,10億、50億年地球會怎樣?
    百科故事這是一篇關於人類滅絕後地球的圖文,你想知道當人類滅絕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的嗎,那你就需要觀看這篇文章,這也是給我們人類的警示,不要過分的破壞導致人類滅絕,廢話不多說,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人類滅絕後地球的圖片來了解下人類滅絕之後地球的樣子,親身感受人類滅絕後地球將變成什麼樣子。
  • 50億年後我們的太陽將衰老並走向死亡, 地球和人類將何去何從?
    ,很多人對預測數十億年之後的事表示懷疑,但事實上對於太陽壽命的預測是相當嚴謹的,遠不是胡亂的猜測和推測。目前太陽的年齡是50億歲左右,科學家們通過計算預計太陽還有50億年左右的壽命,這也就意味著太陽正值壯年時期,從這方面來講,這也是我們人類的福分。太陽之所以能保持熊熊燃燒長達數十億年,就是因為兩種力量的平衡。第一就是核聚變產生的向外巨大的推力,第二就是太陽本身強大的向內的萬有引力,這兩種力量取得了幾乎完美的平衡,才讓太陽生命一直持續下去。
  • 20億年地球後會變成金星?35億年火星前有生命?旅行者2號的命運?
    人類文明所生存的宇宙就是由時間這把最鋒利的刀雕塑成的。一,若人類文明不做幹預,20億年之後地球會演變成當下金星的狀態。地球適合人類文明居住,是因為地球處於太陽系適宜生命生存在的宜居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20億年後地球將位於太陽系宜居帶之外,變成當下金星的狀態。
  • 地球滅亡倒計時,人類只有20億年時間離開銀河系
    失去磁場後,地球會直面宇宙射線和太陽風暴,大氣層會被快速剝離,最終地球會變成下一個火星。太陽死亡(滅亡倒計時——50億年):宇宙中所有的恆星都需要經歷死亡,我們的太陽也不例外,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太陽的壽命大約還剩下50億年。
  • 宇宙一共7級文明,地球目前處於第0級,網友:第幾級能成神?
    人類誕生地球已經將近500萬年的時間了,在恐龍滅絕後的6000萬年後,地球上再次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物種,如今在地球上生活著很多和我們一樣的生命體,然而人類最終從眾多的生命體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的「主宰者」。
  • 人類文明可能不是地球唯一文明,地球文明在不斷循環,人類結局或...
    5000年前產生人類文明,就這樣人類使用了幾百萬年打基礎,最終再利用5000年時間創造出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那就是人類文明,地球上的生命誕生於30億年前,並最終在5億年前迎來生命大爆發,史稱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寒武紀大爆發的出現為地球誕生豐富多彩的生命打下基礎,考古學家為什麼會得出這種結論呢?
  • 一億年後人類文明命運如何?網友評論一針見血
    我們都知道地球至今已經誕生46億年了,而人類出現的時間才僅僅數百萬年,這數百萬年的時間跟地球46億年的歷史相比完全可以用「一瞬間」來形容,雖然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數百萬年的時間,但是實際上人類文明發展僅僅也就一萬年,而真正走上科技道路不過才數百年的時間。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可是我們卻不能忽略地球與太陽的一個重要關係 ,我們都知道,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它並不是一顆永恆不變的天體,而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根據科學家們觀察的情況來看,如今太陽大約45.7億歲,而對於一顆黃矮星來說,壽命大致為100億年,所以說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就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太陽會怎麼變?
  • 50億年後,太陽達到終點,到時候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可是我們卻不能忽略地球與太陽的一個重要關係,我們都知道,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它並不是一顆永恆不變的天體,而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根據科學家們觀察的情況來看,如今太陽大約45.7億歲,而對於一顆黃矮星來說,壽命大致為100億年,所以說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就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根據科學家們觀察的情況來看,如今太陽大約45.7億歲,而對於一顆黃矮星來說,壽命大致為100億年,所以說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就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太陽將氦元素聚變成碳元素之後,它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終點,這個時候就會發一場超新星爆炸,演化為一顆白矮星。太陽在50億年後,走出終點的命運很難改變,而地球的命運跟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生命。當太陽走向終點的時候,正常情況之下,地球也將迎來終點,因為膨脹的太陽足可以將地球吞噬。那麼太陽走向終點之後,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