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多災多難的一年,除了新冠大疫,還有水災、風災、蝗災和火災。諸般災變是否有某種內在關聯或共同的發生機制,也許是將來學者們討論的話題。我留意及此,是因為世界多地的森林野火,讓我想起幾年前研究者對瘟疫甦醒的警告。今夏的森林野火,最受媒體關注的是美國西海岸,比較之下,西伯利亞落葉針葉林規模更大的大火似乎難以進入新聞。當然,新聞版面的分配不代表事件本身歷史意義的級別差異。事實上,後者即使不是更重要,也一定同等重要。
2019年的西伯利亞夏季野火就已創下歷史紀錄,2020年更是遠遠突破紀錄。以東西伯利亞北極圈內的大火為例,到8月為止,火區面積已超過許多歐洲中等國家的國土面積,而起火時間更從7月提前到了5月。研究者把氣候變暖視為野火的主要推手,因為北極圈永久凍土帶的地表解凍正逐年加速,泥煤地帶解凍後特別易於燃燒。森林焚燒所造成的直接災難固然驚人,更值得注意的是地球變暖引發了火災。
研究者幾年前就發出警告,隨著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的解凍,世界可能面對一系列無法預料的危險;其中,就包括曾造成大瘟疫的各種病毒和細菌,可能會在冬眠數百年甚至更長時間之後,從凍土層中甦醒過來。
本文未完,點擊"閱讀原文"
關注財新網服務號即可獲得完整內容
刊於《財新周刊》2020年第41期
特別聲明 財新文化由財新傳媒出品。財新文化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財新傳媒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歡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