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幾個月前的粉絲事件,使肖戰失去了不少路人粉,使其人氣不斷下跌。
正當廣大吃瓜群眾以外肖戰的事業即將宣告結束時,肖戰於4月25日發布了自己的新曲,該歌曲一經發布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其粉絲便將這首歌的單曲銷量推到了近7千萬張,甚至打破了當初蔡徐坤的年度記錄。
大部分網友覺得肖戰可以憑藉這次的事件重整旗鼓再次站到娛樂圈頂流的位置上。可是這驚人銷量的背後,卻是肖戰的粉絲們用自己或家人的血汗錢累積起來的。要知道,肖戰因為電視劇《陳情令》一炮而紅,因此他的粉絲群中不乏一些還在上學的學生黨。
肖戰新曲一經問世,便有大量的肖戰粉絲開始在網上號召肖戰粉絲們,稱現如今肖戰在娛樂圈內處境艱難,在這危急存亡的時刻一定要確保肖戰新曲的銷售量,不希望以後再也見不到肖戰的話就要大量的購買單曲,越多越好。還稱一個人最少要買100張,100張不過也就是一根口紅或者是一頓飯錢而已,為了肖戰應該傾其所能。
於是乎在肖戰的粉絲圈內便掀起了一股風潮,粉絲內爭相購買專輯其規定100張起步,同時購買過白張的粉絲要將購買記錄曬到肖戰話題內,以此激勵其他粉絲來進行購買。
不止如此,甚至還有粉絲強迫其他粉絲至少要購買105張專輯,表示錢不多,挺一挺就能過去。
在粉絲這樣的宣傳下,銷量日益見長,數據十分漂亮,可這真的是一件好事麼?
大量學生粉受到其他粉絲的影響而進行大規模下單,甚至有許多學生粉將自己的生活費以及壓歲錢都搭了進去,更有甚者向父母要錢用來購買專輯,這使得不少家長在社交平臺轉發以此告誡其他家長要注意孩子是否有這種追星行為,如果有要及早地制止。
其實早在此次單曲發布之前,便有過相似的事件發生。肖戰參與拍攝的雜誌《紅秀》一經發售便有大量粉絲進行購買,一度將官方伺服器擠到癱瘓,那期雜誌銷售了近1百萬本。而這之中,僅僅是其中一個粉絲便購買了近6萬本,一本雜誌少說也要20元,這個粉絲光買雜誌就花費了近百萬元。
就是不知道這6萬本雜誌是全部由他自己購買還是團體一同購買的了。但是無論是團體還是個人,都足以看出追星的開銷實在是過於龐大,一般人難以承受。
近些年來,流量明星佔領著娛樂圈中的主流市場,他們所攜帶的流量可以給合作方帶去巨大的利益,這也使他們特別受到影視市場的歡迎。為了能使自家的明星在市場上能夠保持超強的影響力以及帶貨能力,粉絲們常常為其能夠傾盡所有,將自己的生活費以及工資都花費在愛豆的身上,只為自己的愛豆專輯能夠有更好的銷量、合作的電影和雜誌有更好的數據。
不僅如此,為了給自己的愛豆控評,粉絲們不惜與別人在網上罵架,不能接受任何人說自己的愛豆壞話。
粉絲不僅同別家粉絲為敵,就連自己愛豆所籤約的經紀公司也不放過,經常同經紀公司之間產生糾紛,覺得經紀公司對愛豆不好、團隊辜負愛豆的努力,如同母親般為愛豆操碎了心。
其實追星的本意是希望我們普通人能夠學習到偶像身上的一些優點或者說對待生活的積極向上的態度。可現如今這種本意卻發生了改變,追星變成了一種極其不理智的不斷為偶像花錢衝動消費的行為。這種遠超粉絲經濟實力範圍內的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
自己的父母辛勞一個月才能掙到幾千塊,可是子女卻為了一己私慾將錢拿走大半花在自己的愛豆身上,只為了他們的數據能夠看起來更漂亮。自己的日子過得分外糟心卻還有多餘的精力去操心身價千萬的愛豆的生活。
在娛樂圈這個新人層出的行業內,若想真正的立足不被新人比下去,光光有流量是不夠的,熱度只是一時,只有自身實力過硬才能真正在這個行業站穩腳跟長久不衰。
肖戰在現如今的情形下若想重拾自己的口碑不應該靠大數據流量的堆積,而是應該不斷的磨練演技,是自己成為一個演技派演員,只有擁有更多有水準的作品傍身肖戰才能成功挽回自己的名譽。
人氣高流量大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也並不全是好事,這就如同一把雙刃劍一般,要想在娛樂圈內一直走下去,就必須要利用好這柄劍。
但是無論怎樣還是要祝賀肖戰此次專輯大賣,在這裡也希望他終有一天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實力派演員,而不是靠粉絲的吹捧與數據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