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張照片來代表自己的職業形象,它應該什麼樣?

2021-01-13 色影無忌網

今年疫情的原因,網站大部分活動都搬到線上來做,與廖偉相識就是在新攝影人的線上沙龍活動上。

我們沙龍活動有一好友群。廖偉是群裡比較活躍的一個。大家說話比較直接,有時就某個觀點各抒己見,多少帶有點兒火藥味兒,這樣一來二去,對彼此有了印象。

一次看到廖偉在朋友圈發到深圳分享會的招募,才了解到他專注於職業肖像攝影這個門類。大致了解了一下他分享會的內容,發現他與一般做攝影服務的攝影師在考慮問題的方式上很不一樣。在蘋果公司任職的經歷帶給他用產品來解決專業問題的思維和角度,抱著這樣的初衷他離開蘋果公司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創業項目,琺梯攝影。

這篇對話是基於廖偉在深圳分享內容的一次深入交流。在對談中廖偉看待職業攝影的角度給了我很大啟發。這就是商業攝影的產品思維。這也是我們「新攝影人」一直尋找的一個維度,如何讓攝影這門有著180年歷史的職業與商業發展的大趨勢相結合,為想從事攝影職業的人創造更多可能。

廖偉

琺梯攝影 (FetoLY STUDIO) 創始人,

致於個和公司員的職業形象服務,

產品應在LinkedIn、微信、簡歷、員胸卡、站等。

▲ 琺梯攝影工作室作品

對 話

主持人(曲):新攝影人主策劃_曲揚毅

訪談嘉賓(廖):FetoLY STUDIO創始人_廖偉

找準琺梯攝影的定位

曲:我看過你發來的工作室介紹,不是從一個傳統攝影的角度去理解形象照,而是從一個產品的角度去理解,跟開一個傳統照相館的思路完全不一樣。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你一開始的想法和初衷麼?

廖:我最開始接觸到職業肖像照是在2008年,我當時在一家叫丹佛斯的公司擔任亞太區客戶質量經理,負責與在丹麥、墨西哥和美國工廠的同事溝通來解決在亞太區客戶端發生的產品質量問題。

我們當時用的溝通工具叫Lync。Lync上面有個頭像圖標。一次,一位丹麥的同事說為什麼你 Lync上面沒有頭像?當時我覺得有點好奇,我們好像很少人放自己的頭像,一般都用系統默認的圖標,或者放一些產品的照片。

丹麥的同事很多都用自己的頭像,不管這個人是工程師,還是總監,他們都把自己的照片放在上面。後來我去了丹麥之後,他們跟我講起為什麼要在Lync上放頭像?他們說,我們每天這麼多的溝通,但都不知道你長什麼樣子。如果能在Lync看到本人的照片,能感覺是在面對面對話似的,不再僅是冷冰冰的文字。

這是第一次讓我感受到形象照的功能。

▲ 琺梯攝影工作室作品

從2005年買了第一個雙鏡頭的Kodak相機開始,我玩過很多方面的攝影,比如某某人在上海的一天(記錄一些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一天的生活),嬰兒攝影、食物攝影、人像攝影,婚禮攝影。

2013年,我建立了自己的攝影公司,取名琺梯攝影(FetoLY STUDIO)。然後我就一直在摸索,我這個公司應該做什麼樣的攝影產品?

2015年,我到了蘋果公司(Apple Inc.)工作,每年負責一個不同的項目或一個產品。在這裡四年,我深刻感受了『產品『這個詞的意義。在這段期間,我也在Youtube學習到了Peter Hurley的肖像攝影和他對攝影心理學的見解,很受觸動。

▲ Peter Hurley肖像攝影作品

2019年初我們決定,人像攝影的職業應用是很不錯的一個產品。做這個事情能把自己的攝影經歷和16年的職場經歷價值最大化。然後,就開始在LinkedIn上約那些拍過照片但拍得質量很差的人來我們在上海的影棚拍攝頭像,反饋很不錯。

2019年底我從蘋果公司離職,全職經營這個項目。

琺梯攝影的核心理念

曲:琺梯攝影和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最大的不同是?

廖:現在市場上做的比較大的拍形象照的機構,比如像海馬體或者天真藍,他們有很好的硬體條件和運營推廣能力,但我認為他們沒有去回答什麼是職業形象照片,或者說人像攝影的職業應用。這是個很關鍵的問題。他們可能找到一個當下大眾對什麼是一張「好看」的照片的一個流行的標準,如同手機上對美顏的理解。但我嘗試做的,是如何通過自己的照片來傳遞在職業領域中的素質。所以同樣是肖像照,我關注的緯度跟海馬體,天真藍這樣的機構是不一樣的。

從客戶需求的角度來說,比如我接觸到的一些自己創業的人,或在公司裡任職的中高管,很少有對自己的形象照滿意的。大部分會說:「這個照片很漂亮,但是這個不像我。」「好看」的照片不能反映他們在職場中應該體現的素質。

產品是用來來解決市場的問題,我覺得攝影也應該是這樣。

▲ 琺梯攝影工作室作品

曲:「傳遞在職業領域中的素質」,具體如何實現?

廖:這也是我們在反覆打磨的一個問題:職業肖像照的作用是什麼?它應該是以什麼形式去體現?

照片用來放在自己的名字旁,向外在的世界展現一個自己。在這個數字時代,照片是在24*7永不停歇地在自己的微信,LinkedIn或者公司網站上起著這個作用。

接下來我們需要回答,是半身還是全身照?當然,我們的分析是一個人的「頭」像。很簡單的道理,在日常的人與人的溝通中,我們的視線關注什麼部分?那肯定是肩部以上的位置。我們不會去看這對方的肚子或者腿來溝通問題。

我們的面部有三個部分可以單獨移動:眼睛、嘴巴、眼皮。

照片中,眼睛所傳遞的信息是首要的。常言到,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在溝通中,如果一個人的眼神漂浮不定,甚至說話的時候不能正視對方,那這件事情上十有八九是有問題的。

我跟拍攝對象溝通的時候,都會要求被拍攝者要看清鏡頭中間的圓斑,具體到說你的視線要要到什麼地方去並且必須聚焦看清楚,而不是簡單地說你看這個鏡頭。

▲ 琺梯攝影工作室拍攝花絮

之後,就是親和力的問題。很多時候,被拍攝者站到鏡頭前時,他的兩個嘴唇之間是有力的,而這個力是我們用來判斷照片親和力的很重要的一個方法。

舉個例子:你能夠清晰的看到Doug在剛開始拍攝時。他是一個如何的緊張的狀態,嘴唇緊閉,瞪著雙眼。

我們通過與他溝通,讓他可以完全放鬆自我地大笑。再後來,我們就拍到了他自信心和親和力都高的照片。

▲ 琺梯攝影工作室拍攝花絮

照片自己會說話。在市場上大部分的肖像照很難讓我們去感受到被拍攝的人是什麼狀態,類似於Doug的第一張照片,我們叫他『Blank』。

曲:你所做的產品的出發點跟其他人不太一樣。他們更多考慮的是一個形象上的美觀,讓客戶看上去比較年輕漂亮。你談到攝影的真實性,能體現人的一種性格特徵和職業素質。

這一點其實對於國內來說也是慢慢在改變,因為誠信是商業的基礎,如何用照片來展現真實,誠信,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尤其是人們越來越習慣在線上溝通,很多時候我們對彼此的第一印象就是微信的頭像。就是你的形象照所帶給人的印象,照片好壞確實會影響我們對人的判斷。

廖:真實是第一的,和我們職業的要求一樣。誰會接受職業或者商業場合的虛假的東西呢?我們認為『美顏』在很大程度上是虛假的一種形式。大家錯誤把商業攝影的現象片面地應用在了職業人像上。當然,如果只是好玩那無妨!

讓你的數字身份(Digital Identity)具有可看性(Lookability)

曲:我看到你的攝影工作室介紹裡提到一個詞,「數字身份」,怎麼解釋?

廖: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化,我認為職業身份會成為人的第一身份,甚至說超過性別身份。初次見面的人交流大家會更關心你能為別人做什麼,所以職業身份變得越來越重要。你的相貌氣質,給人帶來的感受。你的潛在客戶會通過這些來判斷你的能力水平。就好像我們買一件商品,會從它的設計和包裝來判斷它的品質一樣。

人應為自己的數字身份負責。如果你自己不管,別人就會根據他們自己的判斷來下定義。

▲ 琺梯攝影工作室作品

曲:關於一張好的形象照片應該具有哪些品質,你還提到一個詞:可看性。你是怎麼去理解這一點呢?什麼樣的照片能夠成功吸引人的關注?

廖:任何一張照片,如果能夠吸引到看照片的你,你應該會盯著這張照片當中的這個人的眼睛去看一下,會有一個眼神交流,進而會讓你想去了解他/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就是可看性的定義。沒有可看性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美圖秀秀那種。

曲:因為它把信息屏蔽掉了。

廖:它把屬於成年人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給屏蔽掉了。比如歲月帶來的皺紋、風霜歷練帶來的斑點,觀察過世界而出來的眼神。

曲:在你看來,職場人特質展現最主要的兩個方面是什麼?

廖:自信心和親和力。自信心就是你是否具備解決問題能力,代表你對自身能力的一個判斷。親和力就說你有沒有溝通協作的團隊合作能力,對內是與老闆和同事之間,對外是對你的供應商,對你的客戶。

但往往人在拍照的時候所展現出來的狀態,不一定就反映了他真實的狀態。比如有的人公司做的很好,熟悉他的人都覺得是很好溝通和相處的,但你看到他的照片可能是很呆板,死氣沉沉的那種,看不出自信親和力的感覺。如果我在網站上或公司宣傳材料上看到這樣的照片就會對他這個公司產生懷疑,印象不會很正面,至少說公司沒有認真去思考放上去的照片應該是個什麼要求。

所以肖像攝影師的職責就是把拍攝對象相對真實、好的一面展現出來。讓潛在的合作夥伴和客戶有一個正面的印象。

曲:大家還是會以貌取人的。

廖:以貌取人肯定是存在的,這逃不掉的。就是說你今天只是用一張照片來代表自己和代表公司的時候,這個貌它到底應該什麼樣?

▲ 琺梯攝影工作室拍攝花絮

曲:其實看到自己是很難的一件事。

廖:你心目當中的自己,跟別人看到的自己,這個差別非常大。在心理學裡面叫自我接受能力,就是自己看自己的跟別人看自己的區別,永遠都是有一個gap在那裡。

我們作為攝影師,如何找到客戶的自我認知和別人對他(她)的認知之間這個平衡,這個是我們在拍攝過程中最花精力的部分,做到恰到好處是很難的。很多的被拍攝者站到鏡頭前時都說:我準備好了,你要怎麼拍?

大家會以為我穿了衣服,髮型okay,化妝也好了。然後就是攝影師的事情了。

絕大部分的人是不知道應該怎麼拍照的,或者說應該在鏡頭面前如何去表演。大家停留的拍照畫面是,我乖乖地站著,然後就完了。這樣的話,相機只能記錄下來你的長相。

曲:這裡是否有一個相對客觀的尺度呢?最後我們還是回到產品的作用和功能上來說這個問題。不是說這個照片好不好看,而是能給客戶帶來什麼價值。

廖:對,不能脫離應用的範疇。如果它是商業應用,我要很完美,我的髮型要非常完美,因為商業攝影的目的是為了賣產品。但是對職場場合就不是。很簡單的道理,我們不會每時每刻都很完美地面對職業場合。

▲ 琺梯攝影工作室作品

FetoLY STUDIO願景

曲:最後我們再來說說你當下遇到的問題和對未來的願景吧。

廖: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操作層面的問題,應該是跟當下大眾對美圖秀秀這種美的一個對弈吧。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我花了很多時間走出去到處做分享。

我想告訴大家什麼才是人像攝影的職業應用,把我們對這個產品的認知和觀點傳遞給更多人,我們去承擔起自己在社會上的這個角色。

▲ 琺梯攝影工作室作品

曲:我們做新攝影人這個項目,就是想從一個職業的角度去看待攝影,認識攝影。我們的出發點其實是一致的,都關注攝影能解決哪些具體問題。比如廣告攝影,人像攝影師,產品靜物攝影……,這些向度的攝影背後的邏輯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而不是說我們傳統攝影中所學到的就是我喜歡拍照,然後我喜歡黑白攝影,我喜歡拍出這樣的風格。

一旦談到職業,那它就必須很明確,有針對性。就像我們去看醫生,不同的症狀,我們會掛不同的科室的號。職業攝影也是一樣,比如婚紗攝影解決什麼問題,人像攝影解決什麼問題,職業肖像攝影能解決什麼問題,同樣是攝影服務,解決問題的向度都不同。這個是慢慢細分出來的。

我希望新攝影人這個項目能幫助想成為職業攝影師的人找到一個切實的發展方向。所以你說這個我特別認同,你是為國內的職業攝影開闢一條道路,它是職業攝影的一個向度,會有一個被逐漸被認識、接受到普及這樣的一個過程。

廖:謝謝你們的認可。

相關焦點

  • 知己知彼 如何從一張照片中體現攝影功底
    具體情況始終要具體分析,就如同我說同一焦平面清晰度應該一致,你當然可以舉出移軸的反例,就如同我說水面應該有反光,你當然可以舉出偏振鏡的反例。因為知識的局限性,我不可能窮盡所有的例外情況,我只能作一個原則性的陳述,但既然有原則,也就有例外。    所以,你在理解我講的對焦不準這句話的時候,你就應該像理解上面我講的那些俗語一樣來理解,它正確嗎?既然正確為什麼我能舉出反例?它錯誤嗎?
  • 有些人只有去世了,才能留下一張自己的攝影「照片」
    如果二十一世紀仍舊沒有攝影技術,那麼現在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呢?還有旗袍美女模特照片可以看麼?攝影沒發明之前這個世界還沒有攝影,任何影像的記錄全部靠筆畫,或者說那時候就沒有「影像」這個詞,只有「像」這個概念衍生出來的詞彙。
  • 鏡子裡完美的自己,被照片醜哭了。心理學告訴你為何顏值忽高忽低
    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十分討厭拍照,尤其是別人給自己拍照。為什麼照片中的自己和我們心目中的自我形象相差甚遠呢?我們在別人眼中到底是什麼樣子?更接近鏡子中的自己還是照片中的自己呢?全文約2000字,有興趣的可以用三分鐘時間仔細閱讀。
  • 一張照片引發熱議:森林,究竟是老虎的家園,還是人類的採伐場?
    2020年3月5日,印度森林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公開了一張有關老虎與人類關係現狀的照片,很快引起了眾多網友熱議。對於不關注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動物棲息地喪失等問題的人而言,這或許是一張別有生趣的照片,甚至會陷入一種顛倒是非曲直的解讀,認為這是老虎適應了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實現了與人和諧共處。事實恰恰相反,這張照片表達的是老虎無聲的無奈,可嘆蒼穹之下已經沒有淨土。真正的森林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應該是草長鶯飛,鳥叫蟲鳴,暖風宜人的吧!應該是木葉森森,遮天蔽日,流水淙淙的吧!
  • 被一張照片毀掉的百萬年薪
    圖片來源:網絡為什麼桂林航空會因為一張照片 在「女乘客曬飛行駕駛艙合影」這件事中,涉事機長也是用自己的職務之便。讓他的女朋友坐在了機長位,拍下了一張當機長的照片。 為什麼桂林航空會因為一張照片就對涉事機長處以終身停飛的處罰?
  • 黑洞照片要來了:給黑洞拍照,是要拍一張怎樣的照片呢?
    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在全球6地方同步發布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首張黑洞照片,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射電望遠鏡組成的虛擬望遠鏡陣列共同完成的。在正式看到黑洞照片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關於黑洞的背景知識。黑洞是什麼?
  • 網絡上流傳的銀河系照片都是假的,只有一張為真,到底是什麼樣?
    銀河系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如今我們在網絡上看到的,是有著閃爍的星光,密集的星雲,紅橙黃綠青藍紫色的星球遍布,色彩斑斕一望無際,還有的是各個恆星的光芒四射,密集的分布著大小不同的星球。但是這些並非真實的宇宙,九成以上都是現在的電腦合成技術完成的。銀河系的面目會是我們看到的那樣嗎?
  • 我們很難用一張照片去定義這個捉摸不透的世界
    我們很難用一張照片去定義這個捉摸不透的世界 2020-12-02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愚人節小Tips 如何用照片來戲耍你的朋友
    拍攝的器材可以是相機,也可以是手機,哪個趁手用哪個,沒有門檻。如果想符合大力士的主題,那麼可以拍攝憑空捏起來一個同事,或者是單手輕鬆倒立。拍攝倒立的照片,需要拍攝者將手機或者相機貼在牆上拍攝,躺下的同事手也要與牆面貼合,其他的創意姿勢自己去想即可,如果相機有翻轉屏,用起來會更方便。沒告訴你,我有個雙胞胎弟弟    現在的年輕人,80後、90後、00後,大多數都沒有兄弟姐妹,更不要說雙胞胎兄弟姐妹了。
  • 手機,與你的下一張照片
    更大的傳感器與更高的感光度已經應用於手機攝影領域,超級慢動作視頻也將影像生產的更多可能由靜幀照片推向動態,而即將到來的5G網絡時代則可以通過傳輸速度的革命來實現更加高效的影像傳輸與分享。由此,手機攝影或許將攝影真正帶入大眾之中,並延伸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道路。與專業相機相比,光學的設計、算法的使用,這些技術或許會非常大地改變或者顛覆攝影,而且,這種改變會首先出現在手機上。
  • 這才是月球真面目,攝影師用50000張月亮照片,合成291M高清照!
    月球到底長什麼樣?科學家拍攝5萬張照片,攝影師拼出291M高清照!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於月亮這顆星球充滿了幻想,與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星星不同,在地球上看起來月亮的體積更大一些,這是由於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足夠近,夜晚我們抬頭所看到的月亮,抑或是明亮的圓盤狀,也可能是一輪彎彎的月牙,這就是月球在我們心目當中的大致形象。
  • 爆笑照片:如果新婚之夜用這個床,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部分照片來源於網絡和網友推薦,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謝謝。照片來自於網絡和網友推薦我準備去應聘,我在意的不是哪個公司,我在意的是那個店。照片來自於網絡和網友推薦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新婚那天用這個床,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 「My photo」竟然不是「我自己的照片」,別再說錯了!
    「My photo」是指一張屬於你的照片,相當於a photo of mine,表示「屬於我的照片,歸我所有」。 比如,你拍了一個帥哥或者美女,但照片上的人不是你,所以你只是照片的擁有者,但照片上的人不一定是你自己。 selfies:自拍,自己拍自己的照片,當然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拍。 photo of me:表明你實際上是照片中的主體之一,儘管照片可能屬於其他人。
  • 扒一扒一張著名的外星人照片
    下面神秘學君就來給大家扒一扒這張照片背後的秘密。後來隨著美國軍方人員趕到墜落地點,他們不僅在現場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飛行器,以及一些用無法讀懂的文字寫的文件,還抓捕到了一個身穿散發金屬光澤的緊身衣,且身高只有70釐米的人形生物,並最終通過對這個生物的訊問得知它是來自於火星。到這裡對於這張照片的真假相信大家心裡都有底了吧?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與這張照片有關的幾個有趣細節。
  • 如果用一個LOGO代表雙流……
    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用一個LOGO代表雙流這個LOGO會是怎樣的呢?#01見你一眼過目難忘如何能一個標識記 住 雙 流展 示 雙 流靠!你!了!!你有天馬行空的創意?你有無處安放的才華?我們,給你一張白紙讓你來畫出雙流雙流空港公園城市它,是蜀地三都之一,鍾靈毓秀,沃野千裡。它,推窗遠眺,望得見雪山,記得住鄉愁。它,有一種浪漫,叫「氧」你輩子,一眼綠色,沁人心脾。它,就是雙流。
  • 色光三原色在PS中的代表:通道 詳解PS通道原理 照片調色不再難
    因為我們喜歡攝影的人,對於照片色彩都會有自己的要求,一張好照片,顏色的佔比,也是很大的一方面。回顧前面的內容,我們學習了色光三原色RGB色彩模式,知道了原色、補色和三次色,還學習了色彩三要素,知道這三個要素分別會對顏色產生怎樣的影響。
  • 如何解讀一張穿警服的肖像照?
    突然看到很多年前自己的一張照片。這是一張典型的個人肖像。我作為被攝的主體,一身警裝,手持相機,擺出姿勢,等待攝影師給自己按下快門。這其實是一種假的信息,因為,除了現場摸了一下那個相機之外,我這一生,也沒有用過這款前蘇聯產的120基輔88相機。所以,肖像照片,很多時候並不真實。它只是向人們傳遞成功、偉大、生活條件優越等信息。而實事的真假,在這些照片裡並不一定能得以體現。
  • 黑洞的照片會是長這樣,如何理解它的形象呢?
    2019年4月10日星期三,我還沒見過他們,但我覺得他們會像這樣,我可以相對自信,因為它看起來有點像一個模糊的咖啡杯汙漬,但如果你對這一形象感到失望,我認為這會錯過了些要點,從這幅圖像,我們應該能夠判斷廣義相對論是否,準確地預測了在強引力狀態下會發生什麼,這就是黑洞周圍發生的事情,我想在這裡做的是理解,我們在這張照片中看到了什麼,所以這是我科學的模擬黑洞,這個球體代表了事件的視界
  • I am so sorry, 那是一張假的黑洞照片
    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中國各大媒體對此的報導全都是「黑洞照片」,非常遺憾的是,這是一場謠言的報導,也是全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謠言傳播,因為那是一張假的黑洞照片。先看看EHT團隊在新聞發布會上如何描述這張黑洞」照片「的。
  • 教你用一張紙,把自己的生活融入設計?
    引言在現如今,參差不齊的市場環境裡,辨別真假設計師已經極其不易,能找到自己喜歡和欣賞的設計師就更加難得。但是很多屋主,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卻不知從何說起。聽過最常見的說法是,我想要家的感覺。設計師要麼選擇一些自己曾經做過的設計,或者自己收藏的優秀設計效果圖/圖片,給屋主看,以便尋找屋主所說的抽象的「感覺」;要麼就空洞的選擇各種風格,以求能夠得到接近的理解。這些方法也不是不可行,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把它具體步驟化,或許你可以了解的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