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籃高手》是一部由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創作的以籃球運動為題材的漫畫作品。其連載開始於1990年的10月,一共連載六年,合計推出42期內容,下面我們從漫畫繪畫技法方面審視一下這部作品:
作為一部體育類漫畫,漫畫對籃球運動中常見的各種肢體動作都進行了形象的繪製。實地看過籃球比賽的朋友可能會感覺不可思議,內心會萌生出「用漫畫這種平面化的形式如何將千變萬化的球場氛圍表現出來呢」這樣的疑問。其實這個疑問同樣存在於當年的井上雄彥老師的心裡,在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一些漫畫家通常會將觀眾的視線更多引導在人設和(球場之外的)劇情上,弱化對運動本身的描繪。而井上雄彥老師則使用了多分鏡推進式的表現手法,在多個角度、多個鏡頭的呈現下,完整詳實地勾勒出一次持球進攻過程中的細節,從多個角度觀察球場的動態變化。這樣的處理方式,能夠方便讀者領會作者所要表達的動作趨勢和目的,營造畫面氛圍,讓整頁內容更具動感和對抗性。
人物設定方面,井上雄彥老師用簡潔生動的筆法創造出海量的人物造型。細看之下,漫畫中的每個角色的五官都極為立體,並且各具特色,讀者不會在任何一個分鏡中看到如「流川楓的臉搭配著櫻木花道的嘴型」、「三井壽的眼睛搭配著牧紳一的鼻子」這樣的情況。此外,為了強化角色的個性,為故事創造更多可延展的空間,井上雄彥老師還為每個角色增加了「唯一標識」,比如櫻木花道的紅色發色,宮城良田的菜花髮型,赤木剛憲的厚嘴唇,以及流川楓的冷眉小眼。在這番操作下,《灌籃高手》漫畫中每一個角色都給人留下了一個相對固定且恆久的印象,即便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人們也不會在角色群像中將他們認錯。
很多人會認為,體育題材的二次元作品,肯定是以動畫的形式來展現才能獲得最佳效果!對於這個判斷,我們無法去講它到底是對是錯,因為觀感這個東西因人而異,屏幕前的你不妨將自己的觀點寫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一下!
在筆者看來,《灌籃高手》的漫畫版在敘事節奏和劇情氛圍上要優於動畫版。動畫為了營造懸念,時常會使用慢動作的手法來處理部分細節,比如一次默契的手遞手傳球,可能要花10秒的時間來表現,一次比賽結束前的投射,可能要花上幾分鐘的時間來進行投手的心理描寫。而井上雄彥老師在漫畫中則採用了間接描繪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懸念時刻,即用「觀眾們的表情變化」來體現球場氣氛的變化。這種處置方式極為明智,既增加了漫畫的閱讀代入感,又豐富了作品自身的情感表達,一箭雙鵰!
所以,我們之所以會說井上雄彥老師的《灌籃高手》已無愧於當代佳作的稱謂,是因為這部作品已經在劇情編排、氣氛渲染、人物設定、情緒傳遞等方面做到了同類漫畫當中的最優。
我是三昧娘~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三昧動漫」官方微博及微信公眾號~更多好看的漫畫及熱點資訊為你奉上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