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點,正是派件高峰,在杭州市餘杭區五常街道附近一個小區內,杭州快遞小哥張振敲開了客戶的門,一看是外國面孔,張振開啟英語模式,沒有結巴,發音也到位,利索地完成了這單派送。
就在不久前,一則快遞小哥深夜路燈下學英語的視頻在網上被熱議,主角正是張振。網友們紛紛感慨:像極了當年為高考奮鬥的自己。
張振今年26歲,幹快遞小哥還不到半年。小哥為什麼要學英語?「年齡不是不努力的藉口。」張振說。
溝通不暢被老外「投訴」
決心自學英語
張振老家在河南周口,18歲高中畢業後闖蕩社會。做過工程檢測、送過外賣、開過網約車,換了好多份工作,似乎都沒有那麼稱心。直到今年2月,在朋友的介紹下,張振加入了德邦,成了一名快遞小哥,開啟了全新的職業生涯。
「快遞員的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德邦又是直營的,肯定還有一些保障吧,就過來試試。」在師傅的帶領下,張振很快就熟悉快遞業務。沒想到出師單幹時,就遇到了一個棘手又尷尬的難題:外國客戶。
「我送快遞的地方外國人比較多,跟他們打交道的時候,開不了口,沒法溝通。」張振告訴記者,他所負責的五常營業部在大城西,經常會接觸到外國客戶,最多的時候一周能遇到十來個。
但是英語蹩腳的他,只能用「hello」「yes」「no」「bye」等簡單詞彙,沒辦法正常展開工作。「說真的,每次遇到外國客戶,我心裡都很忐忑,擔心因為不懂客戶服務沒做到位。」
有一天,張振的擔心成了現實,他收到外國客戶的一個「投訴」。
「他說我把他的快遞拿走了,其實是別的快遞公司拿走的。後來客戶了解情況後,還特地打電話道歉了。」不過,張振還是有些情緒低落,一切都是因為自己英語差,才導致與客戶溝通出了問題,鬧出了誤會。
張振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好。「只有先懂客戶,才能服務好客戶。」
開啟「高考」模式
深夜路燈下學英文
今年4月,已經多年不上學的張振,重新拾起了英語課本,開始自學英語。
他給自己量身定製了「英語速成」方案:先努力回想自己每次工作需要與客戶對話的場景,寫出漢語,然後查資料翻譯過來,再背誦單詞、句子。
「我從網上找了一些英語教學視頻,把常用的句子都摘抄下來,貼在快遞車上。」張振說,這樣一來,早晨上班路上、中午吃飯休息時、夜晚下班路燈下,凡是能擠出的時間空隙,就都能用來學英語了。
張振解釋,作為一名快遞小哥,日常工作已經挺忙,只能通過碎片化的時間去學習。前段時間被拍到的路燈下學英語的視頻,正是源於此。
記者注意到,在張振的小紙條上寫著:你的包裹裡是什麼?what(沃特) is in your package(柏給指)?Wait(餵特) a minute(妹內特)……原來,基礎薄弱,條件簡陋,張振連用漢字注音背誦這樣的「土」方法都用上了。
「其實我上學的時候,英語還可以的,但是這麼多年沒接觸,忘得差不多了。只能先保證能聽懂業務上最常用的核心詞後,再延伸到其他。」
張振說,一開始還是有點難度,相比背單詞,句子更難。「有些語句比較難組織,比如攬件的時候,問他寄的什麼,這些句子就不好弄。」
每天學三四個小時
帶動一批同事也自學
外國客戶一般都需要哪些快遞服務?
張振告訴記者,其實跟大家差不多,無非就是派件、取件。「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方面,有時候我說一兩句英語什麼的他們會覺得很驚喜。」看到外國客戶驚喜的眼神,張振覺得學習的幹勁更足了。
當其他年輕人選擇玩遊戲休息放鬆時,張振卻在角落裡學英語。他說,每天累計學習三四個小時,雖然確實有些辛苦,但感覺很充實。
「一段時間後,英語對話能力也有所提升,只是進展緩慢,發音也有些不標準。」
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努力奮鬥的人到哪裡都會引起注意。前段時間,公司負責人發現了張振的「與眾不同」,被他的精神打動,還給張振報了線上英語培訓班。
有了專業的培訓班老師指導,加上自身的勤奮,現在張振已經熟練掌握多個商務英語場景用語了。譬如:Next time I』ll try them out.(下次我會試試的。)I』ll take it to you at 2 p.m.(下午兩點給您送貨上門。)
幾個月學習下來,張振為外國客戶送貨再也不心虛,人也更自信了。曾經因溝通不暢誤會張振的外國客戶,也對他的英語聽說反應刮目相看,為他的進步和服務豎起大拇指。
奮鬥的人生,每天都像是在高考。在張振的帶動下,一些同事也開始自學英語了。
「不但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也是讓自己在人生每個關卡能充實奮鬥,多門語言又不是什麼壞事,以後還可以教孩子,為孩子作出榜樣。」張振靦腆地笑了笑,他告訴記者,自己的目標是服務好客戶、努力掙錢。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