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平面的上升,填海造陸成為了很多海島國家大力推進的一個項目,希望以此來保障國家領土面積不會被縮小。
而中國雖然並不需要為此擔心,但是為了我國南海海域更好的開發和守護,我國也在大力推進填海造陸技術發展,並且在南海海域試驗成功,領先於其他國家的發展。
對此有人提出,為何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成功,而越南卻屢屢受挫呢?其關鍵之處還在於我國有大國重器支持。
這款利器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挖泥船,當前我國已經擁有了兩臺可供實踐應用的挖泥船,分別以「天鯤號」和「天鯨號」相稱,這兩款挖泥船的自身規模都極大,完全滿足大型工程的需求。
此前我們順利在南海完成填海造陸項目,正依賴於這一設備,縱觀國際市場,當前僅僅有中國和荷蘭兩個國家擅長大型挖泥船的製造,而我國的技術又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
其中「天鯤號」是當前亞洲境內最大的一款絞吸式的挖泥船,這是我國於2017年才開始試行的一款設備,中國設計師為其配備了最為先進的挖掘系統,該挖泥船的排水量高達17000噸,其功率更是達到了25843千瓦將其用於挖泥任務,每小時能夠挖掘6000立方米的泥土,大大提升了工程的工作效率。
而「天鯨號」的誕生時間則要相對久遠一些,在2010年就投入了使用,其功率雖然僅僅為六百萬瓦,但是在巖石和珊瑚的環境中,每小時也能夠完成5000立方米的挖掘量。
從這一功率來看,有了這兩艘挖泥船的加持,短時期內挖掘出一座島嶼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事情。
越南目睹了我國在該項目上的成功,從歐洲引入了一艘中小型的挖泥船,也想要實行填海造陸項目。
然而在工程進行之初,越南就遭遇了颱風的襲擊,而這艘進口的挖泥船並不足以抵抗颱風的侵襲,不僅這艘挖泥船在颱風中沉沒,還給工作人員帶來了生命威脅。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洛陽在建地鐵1號線,全長22公裡共設18站點,預計明年通車
臨沂投資超230億,在建全長33.7公裡地鐵,共設27個站點
厲害了!歐盟投入641億搞超算項目建設,還自主研發7nm